液压泵的可调节慢回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2352发布日期:2018-06-15 22:44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液压泵的可调节慢回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泵的可调节慢回油系统,尤其是可运用于摩托车修理架、割草机修理架、千斤顶等设备中的液压泵。



背景技术:

原有的液压泵如图1所示:节流阀设置于油缸1'内部,活塞杆11'的插入端安装的活塞以及泵体1'之间为密封油腔,节流阀的节流孔与密封油腔连通,节流销2'装在节流孔内,节流销2'与节流孔内端之间设有用于节流销2'复位的压簧3',节流孔通过连接油道4'与阀体5'上的回油阀连通;该种节流阀是固定式的,不可调整。这种结构对各零件的加工求比较高,当零件精度超差时,会对节流阀的启闭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当回油阀以较小量开启时,会造成节流销的频繁动作,在快慢速之间的频繁转换,体现为负载下降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根据负载情况调节放油快慢、操作简单的液压泵的可调节慢回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泵的可调节慢回油系统,包括泵体、泵芯、带有活塞杆的油缸、揿手、外套和阀体,所述揿手与所述泵芯顶端铰接,所述的泵芯安装在所述的泵体内腔,并与所述泵体内腔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泵芯的外部套有泵芯压簧;所述外套同轴套装在所述油缸的外部,并且通过顶帽与油缸保持固定,外套与油缸之间为贮油腔,活塞杆的插入端安装的活塞以及油缸之间为密封油腔,所述泵体以及所述油缸均安装在阀体上,所述泵体与油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回流阀和节流阀,所述回流阀安装在所述阀体的放油孔内,所述节流阀安装在所述阀体的回油孔内,并且所述放油孔的内端与所述回油孔的内端连通,所述放油孔的外端、所述回油孔的外端均延伸至阀体外部;

所述的回流阀包括放油阀座、放油阀杆、放油阀回位弹簧、放油阀顶针、密封钢球以及放油阀压簧,所述放油阀座轴向密封固装在所述放油孔内,并且所述放油阀座轴向设有供放油阀顶针穿过的轴向通孔,所述放油阀杆的内端插入所述放油孔内,放油阀杆与所述放油孔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放油阀杆的外端与铰接在阀体上的放油踏板的摆动端内侧接触,使得放油阀杆沿放油孔轴向滑动,所述放油阀顶针插入所述轴向通孔内,二者滑动连接;所述放油阀杆的内端与所述放油阀杆顶针之间设置放油阀回位弹簧,所述放油阀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放油阀杆插入轴向通孔内的部分相连,另一端抵在轴向通孔的外端面上;所述密封钢球一侧抵在轴向通孔的内端部,与之相对的另一侧与放油阀压簧的一端固接,放油阀压簧的另一端与放油孔的内端相连;放油阀杆的内端部、放油阀顶针以及放油孔之间为放油腔,并且放油腔与贮油腔连通;

所述节流阀包括调节螺钉、节流销和节流压簧,所述回油孔为三级台阶孔,分别为用于插入调节螺钉的密封段、用于插入节流销的节流段以及用于与放油孔连通的连通段,其中密封段孔径大于节流段孔径,节流段孔径大于连通段的孔径;所述调节螺钉从外向内同轴插入回油孔的密封段,并且二者密封螺接,调节螺钉的内端面设有用于推动节流销沿节流段轴向移动的推动部,且调节螺钉的内端面、节流阀外端面以及回流孔内壁之间为回油腔,回油腔通过连通孔与油缸的密封油腔连通;所述节流销的内端面设有节流槽,所述节流销同轴插入回油孔的节流段,二者间隙配合,所述节流销与节流段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推动部与密封段之间留有第二间隙,其中节流销内端面可封堵在节流段的内端的台阶端面处,二者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间的调速阀门;所述节流销的外端面与所述推动部内端面接触,所述节流销的内端面与回流孔的内端端面之间安装节流压簧,所述节流压簧的一端与节流销内端面相连,另一端与回流孔的内端端面相连。

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其中连通孔、第一间隙、第二间隙、部分节流孔和连通段组成快速放油流路,连通孔、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和节流槽和连通段组成慢速放油流路;节流压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间的调速阀门转换为快速,即所述的台阶端面与节流销的内端面脱离;节流压簧处于压缩状态下,所述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间的调速阀门转换为慢速,即所述的台阶端面与节流销的内端面封闭贴合。

所述轴向通孔为三级的轴向台阶孔,台阶通孔两端部的孔径大于中间段的孔径,轴向台阶通孔的外端部用于插入放油阀杆内端部,台阶通孔的内端部用于容纳用于钢球,其中放油阀杆内端部直径、密封钢球的直径中间段的孔径均大于中间段的孔径,定义轴向台阶通孔的外端部为用于与放油阀杆配合的一端,轴向台阶通孔的内端部为用于与密封钢球配合的一端。

所述放油阀杆、所述放油阀顶针、所述放油阀座以及放油阀压簧同轴。

当有负载需下降时,通过踩动放油踏脚,推动放油阀杆克服放油阀回位弹簧的作用,带动放油阀顶针,来顶开密封钢球,打开放油阀,此时从节流阀过来的液压油,通过放油阀直通由外套与油缸组成的贮油腔。而在节流阀腔中,在从油缸出来的压力油的作用下,推动节流销克服节流压簧的作用,使节流销的内端面紧紧贴合于阀体节流孔的台阶端面,从面封闭了节流销与节流孔之间的油路,使得液压油只能从节流销内端面的节流槽通过,限制了液压油的流量从面达到慢回油的目的。

在空载时,节流阀在节流压簧的作用下,与节流孔台阶端面分离,此时节流销内端面与节流孔台阶端面间形成较大的空腔,液压油无阻力回流,实现快速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节流阀从油缸内部移出,并且设置调节螺钉,通过调节螺钉,可以调节节流销与阀体的节流孔台阶端面的间隙,从而达到控制节流阀的启闭(即快慢速之间的可控转换)目的,负载下降平稳,对部件精度要求降低,而且转换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液压泵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D-D剖视图(C代表回油孔与放油孔连接处)。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E代表回油孔与放油孔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泵的可调节慢回油系统,包括泵体1、泵芯2、带有活塞杆31的油缸3、揿手4、外套5和阀体6,所述揿手4与所述泵芯2顶端铰接,所述的泵芯2安装在所述的泵体1内腔,并与所述泵体1内腔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泵芯2的外部套有泵芯压簧21;所述外套5同轴套装在所述油缸3的外部,并且通过顶帽51与油缸3保持固定,外套51与油缸3之间为贮油腔52,活塞杆31的插入端安装的活塞311以及油缸3之间为密封油腔32,所述泵体1以及所述油缸3均安装在阀体6上,所述泵体1与油缸3连通,所述阀体6上设有回流阀7和节流阀8,所述回流阀7安装在所述阀体1的放油孔11内,所述节流阀8安装在所述阀体6的回油孔12内,并且所述放油孔11的内端与所述回油孔12的内端连通,所述放油孔11的外端、所述回油孔12的外端均延伸至阀体6外部;

所述的回流阀7包括放油阀座71、放油阀杆72、放油阀回位弹簧73、放油阀顶针74、密封钢球75以及放油阀压簧76,所述放油阀座71轴向密封固装在所述放油孔11内,并且所述放油阀座71轴向设有供放油阀顶针74穿过的轴向通孔,所述放油阀杆72的内端插入所述放油孔11内,放油阀杆72与所述放油孔11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放油阀杆72的外端与铰接在阀体6上的放油踏板9的摆动端内侧接触,使得放油阀杆72沿放油孔轴向滑动,所述放油阀顶针74插入所述轴向通孔内,二者滑动连接;所述放油阀杆72的内端与所述放油阀杆顶针74之间设置放油阀回位弹簧73,所述放油阀回位弹簧73的一端与放油阀杆72插入轴向通孔内的部分相连,另一端抵在轴向通孔的外端面上;所述密封钢球75一侧抵在轴向通孔的内端部,与之相对的另一侧与放油阀压簧76的一端固接,放油阀压簧76的另一端与放油孔11的内端相连;放油阀杆72的内端部、放油阀顶针74以及放油孔11之间为放油腔,并且放油腔与贮油腔连通;

所述节流阀8包括调节螺钉81、节流销82和节流压簧83,所述回油孔12为三级台阶孔,分别为用于插入调节螺钉81的密封段、用于插入节流销的节流段以及用于与放油孔连通的连通段,其中密封段孔径大于节流段孔径,节流段孔径大于连通段的孔径;所述调节螺钉81从外向内同轴插入回油孔12的密封段,并且二者密封螺接,调节螺钉81的内端面设有用于推动节流销沿节流段轴向移动的推动部811,且调节螺钉81的内端面、节流销82外端面以及回流孔12内壁之间为回油腔,回油腔通过连通孔84与油缸的密封油腔连通;所述节流销82的内端面设有节流槽821,所述节流销82同轴插入回油孔的节流段,二者间隙配合,所述节流销82与节流段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推动部811与密封段之间留有第二间隙,其中节流销82内端面可封堵在节流段的内端的台阶端面B处,二者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间的调速阀门;所述节流销82的外端面与所述推动部811内端面接触,所述节流销82的内端面与回流孔12的内端端面之间安装节流压簧83,所述节流压簧83的一端与节流销82内端面相连,另一端与回流孔12的内端端面相连。

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其中连通孔、第一间隙、第二间隙、部分节流孔和连通段组成快速放油流路,连通孔、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和节流槽和连通段组成慢速放油流路;节流压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间的调速阀门转换为快速,即所述的台阶端面与节流销的内端面脱离;节流压簧处于压缩状态下,所述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间的调速阀门转换为慢速,即所述的台阶端面与节流销的内端面封闭贴合。

所述轴向通孔为三级的轴向台阶孔,台阶通孔两端部的孔径大于中间段的孔径,轴向台阶通孔的外端部用于插入放油阀杆内端部,台阶通孔的内端部用于容纳用于密封钢球,其中放油阀杆内端部直径、密封钢球的直径中间段的孔径均大于中间段的孔径,定义轴向台阶通孔的外端部为用于与放油阀杆配合的一端,轴向台阶通孔的内端部为用于与密封钢球配合的一端。

所述放油阀杆、所述放油阀顶针、所述放油阀座以及放油阀压簧同轴。

当有负载需下降时,通过踩动放油踏脚,推动放油阀杆克服放油阀回位弹簧的作用,带动放油阀顶针,来顶开密封钢球,打开放油阀,此时从节流阀过来的液压油,通过放油阀直通由外套与油缸组成的贮油腔。而在节流阀腔中,在从油缸出来的压力油的作用下,推动节流销克服节流压簧的作用,使节流销的内端面紧紧贴合于阀体节流孔的台阶端面,从面封闭了节流销与节流孔之间的油路,使得液压油只能从节流销内端面的节流槽通过,限制了液压油的流量从面达到慢回油的目的。

在空载时,节流阀在节流压簧的作用下,与节流孔台阶端面分离,此时节流销内端面与节流孔台阶端面间形成较大的空腔,液压油无阻力回流,实现快速下降。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