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8224发布日期:2018-07-17 23:5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特指一种具有方便装卸的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属于防渗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储油桶分为两种包装,一种为一次性小桶包装,另一种为容量大的桶包装,按材质可分为金属储油桶与非金属储油桶,储油桶,虽然油桶的制作工艺及镀漆防腐技术有所发展,但成本依然低廉、构造简单坚固,仍然成为不可替代的盛装容器大量使用。

目前使用的储油容器或其他容器在长期的运输、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损坏,造成泄漏的现象,储油桶一旦泄露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随之而来的是高昂的清理费用、可能的长期的责任、工人安全、环保和其他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该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具有防渗漏、易装卸、使用安全、易于密封及打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包括:

外盖、内盖、密封橡胶圈、储油桶、卡槽、锁紧口、T型槽、加劲肋;

所述储油桶外壁的上方设置有卡槽,且卡槽与储油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储油桶的顶侧设置有外盖,且外盖通过螺纹拧接方式与储油桶相连接;所述外盖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内盖,且内盖与外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盖的下方边缘开设有T型槽,且T型槽与内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T型槽内设置有密封橡胶圈,且密封橡胶圈通过嵌入方式与T型槽相连接;所述外盖的顶侧边缘开设有锁紧口,且锁紧口与外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盖顶侧的内部设置有加劲肋,且加劲肋与外盖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所述储油桶为圆柱状,且储油桶上方的直径比下方的直径大10c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所述内盖的底部为弧形状设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所述密封橡胶圈为T形状,且密封橡胶圈与T型槽的连接触相匹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所述外盖与储油桶的连接触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所述卡槽为储油桶的被夹持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所述储油桶的下方外壁设置有加劲肋,且加劲肋均匀分布在储油桶的外壁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所述加劲肋为外盖与储油桶的加固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具有防渗漏、易装卸、使用安全,易于密封及打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的外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的外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外盖1、内盖2、密封橡胶圈3、储油桶4、卡槽5、锁紧口6、T型槽7、加劲肋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和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渗漏出口的储油桶,包括:外盖1、内盖2、密封橡胶圈3、储油桶4、卡槽5、锁紧口6、T型槽7、加劲肋8;所述储油桶4外壁的上方设置有卡槽5,且卡槽5与储油桶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储油桶4的顶侧设置有外盖1,且外盖1通过螺纹拧接方式与储油桶4相连接;所述外盖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内盖2,且内盖2与外盖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盖2的下方边缘开设有T型槽7,且T型槽7与内盖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T型槽7内设置有密封橡胶圈3,且密封橡胶圈3通过嵌入方式与T型槽7相连接;所述外盖1的顶侧边缘开设有锁紧口6,且锁紧口6与外盖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盖1顶侧的内部设置有加劲肋8,且加劲肋8与外盖1为一体式结构,储油桶4为圆柱状,且储油桶4上方的直径比下方的直径大10cm,内盖2的底部为弧形状设计,密封橡胶圈3为T形状,且密封橡胶圈3与T型槽7的连接触相匹配,外盖1与储油桶4的连接触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密封橡胶圈,卡槽5为储油桶4的被夹持装置,储油桶4的下方外壁设置有加劲肋8,且加劲肋8均匀分布在储油桶4的外壁上,加劲肋8为外盖1与储油桶4的加固装置。

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将外盖1通过螺纹拧接方式与储油桶4相连接,通过密封橡胶圈3的设置,避免储油桶4内的油品在运输的途中不易从储油桶4内泄露,增加了装置的密封性能,通过外盖1顶侧的锁紧口6,可用铁棍放置于锁紧口6内旋转使外盖1锁紧,通过卡槽5的设置,有利于储油桶4容易被夹持或操作,通过加劲肋8的设置,有利于装置的耐用性及稳定性,通过该装置的设置,具有防渗漏、易装卸、使用安全,易于密封及打开。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