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9318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千斤顶油箱往往是采用拼帽和泵体底板将储油桶压紧密封的方式将油箱与泵体连接成一体,或者采用焊接工艺将油箱与底座焊接成一体,前一方案维修困难,拆卸时会漏油,整体式油箱无法拆卸、更换,往往连同泵体和油缸同时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连接方便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阀杆、弹簧和密封圈,上述接头呈圆筒状且接头上端的内端口处具有呈倒角状的密封面,上述阀杆呈圆筒状且在阀杆上侧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油孔,上述接头套在阀杆上且阀杆的上下两端均伸出接头,上述弹簧连接在阀杆下端,上述密封圈位于油孔上部且在上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密封圈具有抵靠在密封面处的趋势。

本接头组件的接头下端连接在泵体上,接头上端连接在油箱上。

油箱与油泵通过本接头组件相联通,联通状态时弹簧被压缩,密封圈脱离密封面,保证油箱与泵体始终处于联通状态。

拆卸油箱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阀杆复位,并使密封圈重新抵靠在密封面处,此时本接头组件处于关闭状态,不会漏油。

在上述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中,所述的油孔数量为若干个,上述油孔周向均布在阀杆外侧。

均布的油孔能提高油液的流通顺畅性。

在上述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中,所述阀杆上端处具有呈环形凹入的连接槽,上述密封圈嵌在连接槽处。

通过连接槽对密封圈定位,避免密封圈脱落。

在上述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中,所述阀杆下端固连有挡圈,上述弹簧套在阀杆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压在挡圈和阀杆上。

通过挡圈对弹簧下端稳定定位。

在上述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中,所述接头外侧具有用于与油箱相联的螺纹段。

通过螺纹段能将本接头组件方便的连接在油箱上。

在上述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中,所述的螺纹段处具有密封环一。

通过密封环一提高本接头组件与油箱连接处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中,所述接头中部具有凸出的挡沿,上述密封环一嵌在挡沿与螺纹段之间。

通过挡沿能密封环一定位,避免密封环一松动或者是脱落。

在上述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中,所述的接头外侧还具有一道环形凹入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连接有密封环二。

接头与泵体连接时通过密封环二提高连接处密封性。

在上述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中,所述的接头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中,所述的阀杆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是依靠螺纹拧紧达到平面挤压密封,控制阀杆上的密封圈与接头的密封面处接触并依靠弹簧的压紧,确保了拆油箱时控制阀杆能够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并同时保证密封圈能有效的达到密封结果,不会出现漏油现象。密封环一和密封环二能防止空气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接头;1a、密封面;1b、挡沿;1c、螺纹段;2、阀杆;2a、油孔;2b、连接槽;3、弹簧;4、密封圈;5、密封环一;6、密封环二;7、挡圈;8、油箱;9、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自封快插式油箱接头组件,包括接头1、阀杆2、弹簧3和密封圈4,上述接头1呈圆筒状且接头1上端的内端口处具有呈倒角状的密封面1a,上述阀杆2呈圆筒状且在阀杆2上侧部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油孔2a,上述接头1套在阀杆2上且阀杆2的上下两端均伸出接头1,上述弹簧3连接在阀杆2下端,上述密封圈4位于油孔2a上部且在上述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密封圈4具有抵靠在密封面1a处的趋势。

所述的油孔2a数量为若干个,上述油孔2a周向均布在阀杆2外侧。

所述阀杆2上端处具有呈环形凹入的连接槽2b,上述密封圈4嵌在密封槽2b处。

所述阀杆2下端固连有挡圈7,上述弹簧3套在阀杆2上且弹簧3的两端分别顶压在挡圈7和阀杆2上。

所述接头1外侧具有用于与油箱相联的螺纹段1c。

所述的螺纹段1c处具有密封环一5。

所述接头1中部具有凸出的挡沿1b,上述密封环一5嵌在挡沿1b与螺纹段1c之间。

所述的接头1外侧还具有一道环形凹入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连接有密封环二6。

所述的接头1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阀杆2为一体式结构。

本接头组件的接头下端连接在泵体9上,接头上端连接在油箱8上。

油箱与油泵通过本接头组件相联通,联通状态时弹簧被压缩,密封圈脱离密封面,保证油箱与泵体始终处于联通状态。

拆卸油箱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阀杆复位,并使密封圈重新抵靠在密封面处,此时本接头组件处于关闭状态,不会漏油。

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