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9710发布日期:2018-07-07 16:3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元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件生产过程中,往往将电子元件进行编带加工,也就是将电容、电阻的引脚采用两条纸带粘接在一起,将电容、电阻等元件等距离排列,从而方便后续设备对电阻、电容等元件进行自动化插件。为了提升电容、电阻等元件的编带质量,人们开发了自动化编带机,如公告号为CN2014403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容编带机,包括送料机构、电容方向调整机构,以及编带机构;第二编反检测部包括容量检测组,容量检测组通过一根导线连接位于上端的第一固定触点,所述容量检测组通过另一根导线先后连接位于下端的第二固定触点和第三固定触点;第一固定触点位于第二固定触点的正上方,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在水平方向上与近端的引脚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第三固定点在水平方向上与远端的引脚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第一固定触点高于电容短引脚的下端,第二固定触点和第三固定触点位于同于水平线上,第二固定触点和第三固定触点低于电容短引脚的下端且高于电容长引脚的下端。

在编带设备对电容等元件完成编带之后,需要对电容编带进行收料包装,收料包装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成卷或者成排包装,大直径电容一般采用成排包装,但是大¢直径电容(¢13,高度21mm以上)的直径大、长度也大,使得大电容编带的重心高而容易倒,现有打折包装装置不适用于大电容编带的打折包装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大电容编带的打折包装装置工作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包括:存料机构、转料机构以及打折机构,电容编带在所述存料机构进行张紧调整后,进入到所述转料机构的导料块与压料片形成的进料通道,所述电容编带从所述进料通道缠绕到所述压料片下方的转料轮上,所述转料轮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电容编带移动的转料针;所述转料轮的轴上设置有用于计数的计数光控盘;所述转料轮的竖直切线正下方设置所述打折机构的打折中模,所述打折中模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打折动作组件,所述打折动作组件上的打折模与所述打折中模配合,实现所述电容编带的打折工序;所述打折动作组件的正下方设置有接料装盒台。

进一步的,所述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还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一齿轮;所述齿轮与一电磁离合器连接后驱动所述转料轮和所述计数光控盘。

进一步的,所述存料机构包括编带托板,所述编带托板上设置一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置有滑动轮,对应所述滑动轮两侧的所述编带托板上分别设置有左导轮和右导轮,所述电容编带移动通过所述右导轮、所述滑动轮以及所述左导轮,所述编带托板下侧设置有张紧轮、张紧带以及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一端与所述张紧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轮连接;所述张紧弹簧拉动滑块上的滑动轮向远离左导轮和右导轮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移动槽下侧,对应所述张紧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右张紧传感器和左张紧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打折动作组件包括移动滑块、移送气缸、打折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打折气缸输出端的打折模,所述打折气缸安装在所述移动滑块末端,通过所述移送气缸驱动所述打折气缸在移动滑块上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打折动作组件以所述打折中模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左右两侧的所述打折模分别与所述打折中模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装盒台包括包装盒托板以及放置在所述包装盒托板上的包装盒,进行打折处理的所述电容编带以编带打折线交错折叠在所述包装盒内。

进一步的,所述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器件,所述电气控制器件包括启动复位键、强制运转键以及速度控制键。

使用时,大¢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工作流程如下:编带机对电容进行编带而制成电容编带,然后进入到本收料装置的存料机构,由固定圆心的左导轮和右导轮作转向轮,由张紧弹簧拉动滑块上的滑动轮向远离左导轮和右导轮方向移动,将进入的电容编带依次张紧;当电容编带依次张紧至右张紧传感器感应时,转料机构启动使得转料轮开始转动。

由于转料轮带动电容编带的速度大于生产速度,滑动轮朝左导轮和右导轮方向移动保持编带张紧,当左张紧传感器感应时,转料轮停止转动,当交替张紧至右张紧传感器感应时,转料轮再次启动并继续转动。

转料轮转动时,同轴上的计数光控盘同步转动,从而实现电容计数,当到达设定电容数量时转料轮转停止动,打折机构开始工作:左边移送滑块由移送气缸推动左移至打折位置,左侧的打折气缸推动打折模上行至打折中模,使电容编带产生V型折痕并执行打折模下行,左边移送滑块退回;然后,转料轮继续自动转动,再次计数并到达设定数量,右边打折模进行打折,循环工作。

打折之后的电容编带自动摆入、按折痕位置整齐折叠到下方的编带包装盒内,完成装盒包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转料机构以及打折机构,转料机构采用了横卧式打折包装机构、调试简单,生产效率高,易操作;能够稳定地实现大¢电容的打折包装,克服由于大电容直径大,长度大,电容编带的重心高造成不稳而易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左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俯视结构图;

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0-动力箱,101-电机,102-齿轮,103-电磁离合器;

20-电容编带,201-胶带纸,202-定位孔,203-引脚,204-电容;

30-存料机构,301-编带托板,302-左导轮,303-右导轮,304-滑动轮,305-张紧轮,306-张紧带,307-张紧弹簧,308-右张紧传感器;

40-转料机构,401-导料块,402-压料片,403-转料轮,404-转料针;

50-打折机构,501-打折中模,502-移送滑块,503-移送气缸,504-打折模,505-打折气缸;

60-接料装盒台,601-包装盒托板,602-包装盒,603-编带打折线;

70-电气控制器件,701-启动复位键,702-强制运转键,703-速度控制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包括:存料机构30、转料机构40以及打折机构50,电容编带20在所述存料机构30进行张紧调整后,进入到所述转料机构40的导料块401与压料片402形成的进料通道,所述电容编带20从所述进料通道缠绕到所述压料片402下方的转料轮403上,所述转料轮403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带动电容编带20移动的转料针404;所述转料轮403的竖直切线正下方设置所述打折机构50的打折中模501,所述打折中模501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打折动作组件,所述打折动作组件上的打折模504与所述打折中模501配合,实现所述电容编带20的打折工序;所述打折动作组件的正下方设置有接料装盒台60。

如图2所示,所述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还包括动力箱10,所述动力箱10内设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的输出端设置一齿轮102;所述齿轮102与一电磁离合器103连接后驱动所述转料轮403和所述计数光控盘(未示出)。

如图2、3所示,所述存料机构30包括编带托板301,所述编带托板301上设置一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置有滑动轮304,对应所述滑动轮304两侧的所述编带托板301上分别设置有左导轮302和右导轮303,所述电容编带20移动通过所述右导轮303、所述滑动轮304以及所述左导轮303,所述编带托板301下侧设置有张紧轮305、张紧带306以及张紧弹簧307,所述张紧弹簧307一端与所述张紧带30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轮304连接;所述张紧弹簧307拉动滑块上的滑动轮304向远离左导轮302和右导轮303方向移动。

其中,在所述移动槽下侧,对应所述张紧弹簧30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右张紧传感器308和左张紧传感器(未示出)。

如图4所示,所述打折动作组件包括移动滑块502、移送气缸503、打折气缸505以及设置在所述打折气缸505输出端的打折模504,所述打折气缸505安装在所述移动滑块502末端,通过所述移送气缸503驱动所述打折气缸505在移动滑块502上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打折动作组件以所述打折中模50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左右两侧的所述打折模504分别与所述打折中模501配合。

如图1所示,所述接料装盒台60包括包装盒托板601以及放置在所述包装盒托板601上的包装盒602,进行打折处理的所述电容编带20以编带打折线603交错折叠在所述包装盒602内。

如图4所示,所述大直径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器件70,所述电气控制器件70包括启动复位键701、强制运转键702以及速度控制键703。

如图5所示,电容编带20一般包括胶带纸201、电容204的引脚203依次均匀排列粘在胶带纸201上,相邻的电容204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孔202。定位孔202与转料针404配合,转料针404拨动定位孔202使得电容编带20在转料轮403上移动。

使用时,大¢电容编带机的收料装置工作流程如下:编带机对电容进行编带而制成电容编带,然后进入到本收料装置的存料机构,由固定圆心的左导轮和右导轮作转向轮,由张紧弹簧拉动滑块上的滑动轮向远离左导轮和右导轮方向移动,将进入的电容编带依次张紧;当电容编带依次张紧至右张紧传感器感应时,转料机构启动使得转料轮开始转动。

由于转料轮带动电容编带的速度大于生产速度,滑动轮朝左导轮和右导轮方向移动保持编带张紧,当左张紧传感器感应时,转料轮停止转动,当交替张紧至右张紧传感器感应时,转料轮再次启动并继续转动。

转料轮转动使同轴上计数光控盘同步转动,从而实现电容计数,当到达设定电容数量时转料轮转停止动,打折机构开始工作;左边移送滑块由移送气缸推动左移至打折位置,左侧的打折气缸推动打折模上行至打折中模,使电容编带产生V型折痕并执行打折模下行,左边移送滑块退回;然后,转料轮继续自动转动,再次计数并到达设定数量,右边打折模进行打折,循环工作。

打折之后的电容编带自动摆入、按折痕位置整齐折叠到下方的编带包装盒内,完成装盒包装。

由于设置了转料机构以及打折机构,转料机构采用了横卧式打折包装机构、调试简单,生产效率高,易操作;能够稳定地实现大¢电容的打折包装,克服由于大电容直径大,长度大,电容编带的重心高造成不稳而易倒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