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5461发布日期:2018-07-27 20:08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线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电线电缆制造的使用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钢丝放线架。



背景技术:

目前,钢芯是利用轮盘放线架中间插入钢棒协助放线,或者直接堆积在地面分解放线。在生产绞合钢芯铝绞线时,钢丝成捆圈穿过中心挂在钢棒上,这样对生产绞合带来诸多不便,造成整盘乱丝。为此根据绞合生产的使用性,将成盘捆的钢芯依次顺序放线的设备,我们称之为钢丝放线托架。此实用新型便于在电线电缆生产的工序中将成盘捆的钢芯进行有序整齐的放线。

随着电线电缆生产工序的需要,单一原始的钢芯分解办法已远远跟不上生产的需求,特别是在钢芯分解时有凌乱;搬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的操作致使成困钢丝套丝、绞丝,这一切都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和人员的返工,如果给生产带来不便,生产过程就显得复杂,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的钢芯放线架,把单一原始的工具与钢丝成捆的工艺进行设计到一种钢丝放线托架上。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钢丝放线架,包括放线托盘、支撑底座架、压板,所述放线托盘包括上轴承座、上轴承、支撑圆钢棒、顶丝、弹簧压盖帽、压缩弹簧、压片、刹车片、放线托盘、下轴承座、下轴承,所述支撑钢棒用于托起钢芯,所述支撑圆钢棒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位于支撑钢棒上面中心部位,所述支撑圆钢棒顶部设有通孔,所述上轴承座位于通孔内,所述上轴承座内设有上轴承,所述支撑钢棒中心设有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内设有下轴承;所述支撑底座架包括支撑调节外管、底板座、加固板、调节顶丝和中心轴,所述底板座为圆形,所述支撑调节外管竖直设立在底板座中心部位,所述加固板分别与支撑调节外管周面和底板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下端位于支撑调节外管内,通过调节顶丝紧固,所述中心轴为阶梯圆轴形,顶端较细与放线托盘顶端上轴承相适应,支撑钢棒中心的下轴承设于中心轴中间段底部;所述弹簧压盖帽设于下轴承上方通过顶丝紧固在中心轴上,所述弹簧压盖帽下部设有弹簧槽,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中心上,上端位于弹簧槽内,所述压片、刹车片套设在中心轴上,所述刹车片位于下轴承座上面,所述压片位于刹车片上面,压缩弹簧下端位于压片上;所述压板中心设有支撑圆钢棒穿过的孔,用于压在钢芯上。

优选地,所述压板中心设有圆环,与所述圆环连接设有多个相对径向向上倾斜的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中心轴顶端还设有外压簧槽,所述外压簧槽处设有外压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特点是:通过设计钢丝放线托架的结构,将原来的简单的功能集中到放线架上的一种设备上,解决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重工,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线托盘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线托盘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底座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钢丝放线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钢丝放线架的俯视图。

图1、图2中:1-2上轴承座,1-3深沟球轴承,1-4支撑圆钢棒,1-5M8顶丝,1-6弹簧压盖帽,1-7压缩弹簧,1-8压片,1-9刹车片,1-10支撑钢棒,1-11下轴承座,1-12圆锥滚子轴承。

图3中:2-2支撑调节外管,2-3底板座,2-4加固板,2-5调节顶丝,2-6、中心轴。

图4中:3-1压板。

图5中:1-1外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丝放线架,包括放线托盘、支撑底座架、压板。

如图1、2所示:钢芯由支撑钢棒1-10进行托起,支撑圆钢棒1-4对钢芯进行规整放置,使钢芯导出时整齐有序。M8顶丝1-5,弹簧压盖帽1-6,压缩弹簧1-7,压片1-8,刹车片1-9组成的刹车装置起到在导出钢芯时避免托盘旋转速度过快。

如图3所示:支撑底座架时对图1、2所示托盘及钢芯的支撑,托、管。

如图4所示:压板利用压板的重力势能对钢芯压平,防止弹起。

所述外压簧1-1设于中心轴的端部,防止中心轴由放线托盘脱出。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成盘捆的钢芯在外力的作用下放线,放线托盘随着转动,中心轴固定不动,压缩弹簧预压缩,中心轴与弹簧压盖帽固定连接,弹簧压盖帽固定,压缩弹簧压力压在压片上,刹车片与下轴承座之间产生摩擦力,避免钢芯转动过快,把钢芯弄乱。

本实用新型钢丝放线架,在钢芯铝绞线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有超重大捆钢丝的放线时,使用方便,减少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了原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