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裱纸机的送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9021发布日期:2018-07-18 00:0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裱纸机,特别涉及一种裱纸机的送纸设备。



背景技术:

裱纸机主要用于把两张纸或者两张以上的纸张裱合在一起,在裱纸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印刷好的面纸通过粘贴的方法裱在下层的底纸上。现有的半自动裱纸机采用人工操作来输送面纸,推规式高速自动裱纸机采用飞达来给纸,输送部分采用皮带进行传送、或采用链条来进行传送。

如公布号为CN 102166915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及一种裱贴与压印联动的印后包装工艺及裱纸模切机,裱贴单元的面纸给纸部分后上部联接面纸输送部分,面纸输送部分后下部联接底纸涂胶部分,底纸涂胶部分联接压合部分及底纸输送部分,底纸输送部分位于面纸输送部分后下部,可以参见上述专利文献的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其公开了面纸给纸部分的大体结构。

面纸给纸部分主要包括面纸给纸头、主给纸升降电机、给纸托板、给纸升降导轨组件、机架、点纸轮、棘轮轴等零部件;其机架内安装有给纸升降导轨组件,升降导轨组件为现有技术,可外购,给纸升降导轨组件上设置有给纸托板;机架上部安装有现有技术的面纸给纸头、主给纸升降电机,主给纸升降电机启动可带动给纸托板沿给纸升降导轨组件上下运行;机架上部的棘轮轴上设置有点纸轮。

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面纸输送过程,容易给纸托板位置偏移,给纸托板不水平,造成卡纸或是面纸褶皱的现象,上述生产问题,容易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裱纸机的送纸设备,其具有可调节的功能,便于面纸输送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裱纸机的送纸设备,包括安装骨架,安装骨架上设置有至少四个竖直的导向杆,导向杆的限制范围内设置有与导向杆滑移的给纸托板,所述给纸托板包括呈矩形分布的第一角落、第二角落、第三角落和第四角落;

安装骨架上位于第一角落上方设置有第一链轮,位于第二角落上方设置有第二链轮,位于第三角落上方设置有第三链轮,位于第四角落上方设置有第四链轮;

第一链轮和第四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链轮包括两个分别卡接第一角落上的链条和第二角落上的链条的齿面,所述第三链轮包括两个分别卡接第三角落上的链条和第四角落上的链条的齿面;

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电动机。

通过上述设置,纸张放置在给纸托板上,启动电动机,第一转轴同轴带动第一链轮以及第四链轮,此时四个链条被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拉动,且拉动的长度彼此相等。第一链轮和第四链轮起到的是对链条的导向作用,使得链条移动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均匀。给纸托板可以水平向上移动,另外,导向杆进一步限制了给纸托板的运动方向,从而提高给纸托板的运动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偏移发生的可能。给纸托板运动平稳,可以确保面纸上升过程中也比较平稳,便于纸张的吸附和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骨架上设置有两个相对且竖直安装的限位条,每个所述限位条和安装骨架之间设置有推移机构,所述推移机构包括套环、穿设在套环内的并水平架装在安装骨架上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源,所述套环受丝杆驱动在丝杆上移动,限位条固定在套环上。

通过上述设置,对于不同的产品,面纸的宽度会有所变化,为了适应稳定传送多种宽度的面纸,则可以通过两个限位条来对面纸的两对边进行限位,同时限位边可以进行水平移动,可以由动力源驱动,在丝杆上移动,调节两限位条的间距,从而改变对面纸的限位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骨架的上方设置有纸张传输带以及驱动纸张传输带滚动的多个驱动轮,所述纸张传输带下方设置有供面纸滑过的导纸板。

通过上述设置,导纸板对面纸起到支撑传动导向的作用,面纸是通过和纸张传输带的摩擦力被带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骨架上还设置有抵压在面纸上的压纸滚轮,所述压纸滚轮与安装骨架滑移连接,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紧固在安装骨架上的螺栓。

通过上述设置,面纸面积较大,越处于上面的面纸越容易翘起来,在面纸的输送过程中,翘起来的面纸容易发生位置偏移,通过压纸滚轮使得面纸被压住,而面纸可以进行抽动,当面纸被拖动的时候,压纸滚轮滚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骨架上还设置有分纸机构,所述分纸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骨架上的左墙板、右墙板,安装在左墙板、右墙板之间的主动轴,主动轴上连接有主电机,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

所述第一凸轮装配有分纸连杆,分纸连杆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在左墙板、右墙板之间的连杆固定轴上,分纸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摆动轴,所述摆动轴上还固定有分纸组件,所述分纸组件包括分纸支杆、以及安装于分纸支杆远离摆动轴的一端的分纸滚轮,所述分纸组件受第一凸轮驱动做封闭曲线的环形路径运动,分纸滚轮用于与面纸底部接触、并且抵压面纸紧贴纸张传输带;

所述第二凸轮装配有吸气连杆,吸气连杆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在左墙板、右墙板之间的吸气固定轴上,所述左墙板、右墙板上设置有供吸气固定轴活动和限位的活动槽,所述吸气固定轴上固定有吸气组件,所述吸气组件包括吸气支座、固定于吸气支座的吸盘机构,所述吸气组件受第二凸轮驱动并受活动槽限制做环形路径运动,吸盘机构用于吸附面纸并拖动面纸到分纸滚轮上方。

通过上述设置,主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同时带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旋转。分纸连杆在第一凸轮的驱动下绕摆动轴做前后来回摆动,分纸组件上的分纸滚轮从面纸底部靠近面纸,并将面纸向上推动,而后开始后退。分纸滚轮将面纸想上推使得面纸贴合在纸张传输带下方,由此将纸张输送出去。吸气连杆在第二凸轮的驱动下带动吸气固定轴在活动槽的空间范围内运动,此时吸盘机构从正面靠近面纸,然后将面纸吸附起,拖动纸张到分纸滚轮上。由上面的结构,吸盘机构从面纸的边缘处每次吸附一张,并拖动面纸到分纸滚轮上,分纸滚轮将面纸紧压在纸张传输带上,纸张传输带带动纸张从导纸板出去,纸张能够一张一张稳定输送,不易发生纸张连带或褶皱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分纸滚轮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和分纸支杆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连接座的端部通过弹性件抵压在分纸支杆上用于复位连接座,连接座与分纸支杆通过枢轴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分纸滚轮需要紧压面纸,紧压过重,容易造成面纸破损,则采用弹性件,使得连接座具有一定的弹性活动空间,由此可以起到分纸滚轮运动过程中的缓冲,使得纸张传输稳定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连接座上设置有弧形的导纸面。

通过上述设置,导纸面为弧形,则可以减小面纸刚开始的接触面,具有的一定的导向作用,便于连接座进入到面纸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吸气固定轴为中空结构且外壁上设置有与吸盘机构对应的通孔,所述吸气支座上设置有与通孔连通的气道,所述吸气固定轴上还设置有分气管接头,分气管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气阀。

通过上述设置,克服吸盘机构气道的布设问题,由于吸盘机构是运动的,运动的路径所围绕成一个有效面积,由此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果都采用气管相通,管路结构容易干涉或是松动,可靠性不高。本方案直接将吸气固定轴设置成中空结构,并且空气可以在吸气支座和吸气固定轴直接流通,由此多个吸盘机构也可以适用,同时由分气管接头进行连接出去,气阀用于控制分气管结构的启闭,气阀可供外部负压源连接和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纸张放置稳定,可以先上调节,纸张运输后高度降低后,给纸托板可以上升,以确保第一张需要被传输的面纸所处的高度相对保持稳定,然后由吸气组件将面纸吸附带动到纸张传输带下方,由分纸组件将面纸抵紧在纸张传输带上,纸张传输带带动面纸进行送纸。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安装骨架;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推移机构;

图3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第二链轮;

图4为实施例的给纸托板的传动原理图;

图5为实施例的纸张传输带的装配结构;

图6为实施例的分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分纸组件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的吸气组件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的吸气支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分纸机构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左墙板;2、右墙板;3、主动轴;4、主电机;5、第一凸轮;51、第一行程面;52、第二行程面;6、第二凸轮;71、分纸连杆;72、连杆固定轴;73、摆动轴;740、分纸组件;741、分纸支杆;742、分纸滚轮;743、连接座;744、弹性件;745、枢轴;746、导纸面;81、吸气连杆;82、吸气固定轴;821、通孔;83、活动槽;840、吸气组件;841、吸气支座;8410、气道;842、吸盘机构;8421、缸体;8422、吸盘部件;8423、连接管;8424、定位片;9、分气管接头;10、气阀;100、安装骨架;110、导向杆;120、给纸托板;121、第一角落;122、第二角落;123、第三角落;124、第四角落;210、齿面;211、第一链轮;212、第二链轮;213、第三链轮;214、第四链轮;220、链条;221、第一转轴;222、第二转轴;230、电动机;240、限位条;250、推移机构;251、套环;252、丝杆;253、驱动源;260、纸张传输带;261、驱动轮;262、导纸板;271、压纸滚轮;272、螺栓;300、分纸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裱纸机的送纸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安装骨架100,安装骨架100上设置有至少四个竖直的导向杆110,导向杆110的限制范围内设置有与导向杆110滑移的给纸托板120,给纸托板120包括呈矩形分布的第一角落121、第二角落122、第三角落123和第四角落124。

结合图2和图4所示,安装骨架100上位于第一角落121上方设置有第一链轮211,位于第二角落122上方设置有第二链轮212,位于第三角落123上方设置有第三链轮213,位于第四角落124上方设置有第四链轮214。第二链轮212和第三链轮213结构相同对称设置。第一链轮211和第四链轮214之间连接有第一转轴221,第二链轮212和第三链轮213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222。

如图3所示,第二链轮212包括两个分别卡接第一角落121上的链条220和第二角落122上的链条220的齿面210,第三链轮213包括两个分别卡接第三角落123上的链条220和第四角落124上的链条220的齿面210。

参见图2所示,第二转轴222上连接有电动机230。电动机230驱动第二转轴222转动。

结合图2、3、4,纸张放置在给纸托板120上,启动电动机230,第一转轴221同轴带动第一链轮211以及第四链轮214,此时四个链条220被第一链轮211和第二链轮212拉动,且拉动的长度彼此相等。第一链轮211和第四链轮214起到的是对链条220的导向作用,使得链条220移动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均匀。给纸托板120可以水平向上移动,另外,导向杆110进一步限制了给纸托板120的运动方向,从而提高给纸托板120的运动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偏移发生的可能。给纸托板120运动平稳,可以确保面纸上升过程中也比较平稳,便于纸张的吸附和传输。

如图2所示,安装骨架100上设置有两个相对且竖直安装的限位条240,限位条240的横截面呈“L”形,每个限位条240和安装骨架100之间设置有推移机构250。推移机构250包括套环251、穿设在套环251内的并水平架装在安装骨架100上的丝杆252、用于驱动丝杆252转动的驱动源253,驱动源253为电机,可以通过链轮、链条220来带动丝杆252转动,也可以通过减速器或是直接电机驱动丝杆252转动。驱动源253还可以是手柄,通过摇动手柄可以驱动丝杆252转动,套环251受丝杆252驱动在丝杆252上移动,限位条240固定在套环251上。

对于不同的产品,面纸的宽度会有所变化,为了适应稳定传送多种宽度的面纸,则可以通过两个限位条240来对面纸的两对边进行限位,同时限位边可以进行水平移动,可以由动力源驱动,在丝杆252上移动,调节两限位条240的间距,从而改变对面纸的限位间距。

结合图2和图5所示,安装骨架100的上方设置有纸张传输带260以及驱动纸张传输带260滚动的多个驱动轮261,纸张传输带260下方设置有供面纸滑过的导纸板262。导纸板262对面纸起到支撑传动导向的作用,面纸是通过和纸张传输带260的摩擦力被带动。

如图2所述,安装骨架100上还设置有抵压在面纸上的压纸滚轮271,压纸滚轮271与安装骨架100滑移连接,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紧固在安装骨架100上的螺栓272。面纸面积较大,越处于上面的面纸越容易翘起来,在面纸的输送过程中,翘起来的面纸容易发生位置偏移,通过压纸滚轮271使得面纸被压住,而面纸可以进行抽动,当面纸被拖动的时候,压纸滚轮271滚动。

结合图5、图10所示,安装骨架100上还设置有分纸机构300。分纸机构300设置在纸张传输带260的下方。

如图7所示,分纸机构300包括固定在安装骨架100上的左墙板1、右墙板2,安装在左墙板1、右墙板2之间的主动轴3,主动轴3上连接有主电机4,主动轴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5和第二凸轮6。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凸轮5装配有分纸连杆71,分纸连杆71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在左墙板1、右墙板2之间的连杆固定轴72上,分纸连杆71的另一端固定有摆动轴73,摆动轴73上还固定有分纸组件740,分纸组件740包括分纸支杆741、以及安装于分纸支杆741远离摆动轴73的一端的分纸滚轮742,分纸组件740受第一凸轮5驱动做封闭曲线的环形路径运动,分纸滚轮742用于与面纸底部接触、并且抵压面纸紧贴纸张传输带260。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分纸滚轮742安装有连接座743,连接座743和分纸支杆74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744,连接座743的端部通过弹性件744抵压在分纸支杆741上用于复位连接座743,连接座743与分纸支杆741通过枢轴745连接。连接座743上设置有弧形的导纸面746。导纸面746为弧形,则可以减小面纸刚开始的接触面,具有的一定的导向作用,便于连接座743进入到面纸的下方。由于分纸滚轮742需要紧压面纸,紧压过重,容易造成面纸破损,则采用弹性件744,使得连接座743具有一定的弹性活动空间,由此可以起到分纸滚轮742运动过程中的缓冲,使得纸张传输稳定可靠。

如图8所示,第二凸轮6装配有吸气连杆81,吸气连杆81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在左墙板1、右墙板2之间的吸气固定轴82上,左墙板1、右墙板2上设置有供吸气固定轴82活动和限位的活动槽83,吸气固定轴82上固定有吸气组件840,吸气组件840包括吸气支座841、固定于吸气支座841的吸盘机构842,吸气组件840受第二凸轮6驱动并受活动槽83限制做环形路径运动,吸盘机构842用于吸附面纸并拖动面纸到分纸滚轮742上方。吸气固定轴82上还设置有分气管接头9,分气管接头9的另一端连接有气阀10。

如图9所示,吸气固定轴82为中空结构且外壁上设置有与吸盘机构842对应的通孔821,吸气支座841上设置有与通孔821连通的气道8410。

克服吸盘机构842气道8410的布设问题,由于吸盘机构842是运动的,运动的路径所围绕成一个有效面积,由此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果都采用气管相通,管路结构容易干涉或是松动,可靠性不高。本方案直接将吸气固定轴82设置成中空结构,并且空气可以在吸气支座841和吸气固定轴82直接流通,由此多个吸盘机构842也可以适用,同时由分气管接头9进行连接出去,气阀10用于控制分气管结构的启闭,气阀10可供外部负压源连接和控制。

工作过程为:主电机4驱动主动轴3转动,主动轴3同时带动第一凸轮5和第二凸轮6旋转。分纸连杆71在第一凸轮5的驱动下绕摆动轴73做前后来回摆动,分纸组件740上的分纸滚轮742从面纸底部靠近面纸,并将面纸向上推动,而后开始后退。分纸滚轮742将面纸想上推使得面纸贴合在纸张传输带260下方,由此将纸张输送出去。吸气连杆81在第二凸轮6的驱动下带动吸气固定轴82在活动槽83的空间范围内运动,此时吸盘机构842从正面靠近面纸,然后将面纸吸附起,拖动纸张到分纸滚轮742上。由上面的结构,吸盘机构842从面纸的边缘处每次吸附一张,并拖动面纸到分纸滚轮742上,分纸滚轮742将面纸紧压在纸张传输带260上,纸张传输带260带动纸张从导纸板262出去,纸张能够一张一张稳定输送,不易发生纸张连带或褶皱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