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198发布日期:2018-06-30 03:4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加工中,通常需要对一些模具或是小型设备进行运输,一般情况下,采用天车对模具等进行吊运。但是天车成本高、占用面积较大,且天车的安装、拆卸及维护都较难。而且在运输时,天车的控制较为笨重,移动时不够灵活,工作效率较低。

另外,在煤矿施工过程中,起吊大型设备时,需要架设起吊站,需要人工起吊,施工效率低,并且作业过程中,利用锚杆锚索起吊会对顶板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煤矿施工中现有起吊作业效率低,破坏性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起吊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吊装置,包括四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柱和顶梁,顶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柱上下两端沿着支撑柱分别设有千斤顶,千斤顶的活塞杆分别位于支撑柱的顶部和底部,顶梁上分别设有横向的跑道、推移小车和推移千斤顶,跑道垂直于顶梁,推移小车位于跑道上,推移千斤顶位于跑道的一侧,推移小车底部设有气动倒链。

所述支撑柱底部设有底梁和滑靴,底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连接,滑靴与支撑柱底部连接。

所述跑道沿着顶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

所述跑道的端部设有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装置,可避免频繁架设起吊站和人工起吊大件作业。

2.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设备安装的起吊、卸车、摆放作业一体化,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3. 本实用新型使井下现场大件设备的起吊拖运更加安全可靠。

4. 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以往传统作业过程中利用锚杆锚索起吊大件对顶板的破坏。

5.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设备的安装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柱;2-顶梁;3-跑道;4-推移小车;5-推移千斤顶;6-气动倒链;7-底梁;8-滑靴;9-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起吊装置,包括四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柱1和顶梁2,顶梁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1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柱1上下两端沿着支撑柱分别设有千斤顶,千斤顶的活塞杆分别位于支撑柱1的顶部和底部,顶梁2上分别设有横向的跑道3、推移小车4和推移千斤顶5,跑道3垂直于顶梁2,推移小车4位于跑道3上,推移千斤顶5位于跑道3的一侧,推移小车4底部设有气动倒链6。

所述支撑柱1底部设有底梁7和滑靴8,底梁7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1连接,滑靴8与支撑柱1底部连接。

所述跑道3沿着顶梁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

所述跑道3的端部设有卡板9。

本实用新型可利用作业现场乳化液泵站和风压(主要供气动倒链用)进行远距离操作,气动倒链6起吊设备后通过推移千斤顶5的伸缩可使跑道3侧向移动1.8米,从而实现作业现场大件设备的起吊、卸车、摆放作业有序进行。同时该装置利用底部滑靴在巷道内可整体移动。

该起吊装置目前主要用于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作业过程中,前后溜中部槽、前后溜电机减速器、转载机、破碳器等机电设备的起吊、卸车、摆放,其最大起吊重量可达6吨。该装置利用作业现场乳化液泵和风压作为动力进行操作,通过高压油管的压力传递与阀组的操控,实现了井下现场大件设备起吊的机械化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