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承载客车用可替换式底架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726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承载客车用可替换式底架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承载客车用可替换式底架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铁、地铁快速普及,中航通飞工业以及巴铁的新型崛起,客车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如何能在消费者对交通工具更高要求的大环境下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显得至关重要。加之2016年我国出台“全承载车身指导意见书”与加大新能源客车补贴力度,更是规划了客车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本工装的设计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意在通过减少传统燃油车与新型纯电动客车两种不同车型在生产时来回调换底架工装的无用耗时,从而大幅提升全承载底架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客车生产能力。在以往的全承载客车底架生产时,需要应用底架工装来进行辅助生产。不同车型需要不同的工装。面对小批量多车型的反复更替生产的时候,就需要来回调换底架工装,往往生产一台全承载底架平均需要1.4个小时,但是来回更换底架工装调试工装的时间就需要花上0.8小时,在客车生产旺季时每天需要制作四五种车型,这就需要花上3-4小时来更换调试不同车型的工装。在日益个性化私人定制的市场趋势下,更繁杂多样的车型需求会更加强烈。

此全承载客车用可替换式底架工装的设计就是意在解决生产问题。通过大量分析传统燃油车与新型纯电动客车后发现,两种不同车型在前、中、后段有着高度的相似,由于传统燃油车需要安装后置发动机,纯电动客车需要在尾部安装电池组以及驱动电机,这就使两种车型在尾段结构上存在着不同,本工装采用统一工装底座,在前、中、后部分工装设置相近工装定位结构,在细节不同的地方设计两种车型都可以应用的定位模式。重点是设计两种结构不同、相对于整体工装独立、可替换的两种尾段局部工装。这样就可以实现一种工装主体适用两种车型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承载客车用可替换式底架工装,通过该工装的应用,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承载客车用可替换式底架工装,包括工装底架,所述工装底架上表面从一端往另一端依次安装有前段支撑架、中段支撑架、后段支撑架、第一尾段支撑架和第二尾段支撑架,其中工装底架分别与第一尾段支撑架、第二尾段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尾段支撑架包括第一底框,该第一底框一表面从一端往另一端依次固定有若干第一定位卡、第二定位卡、第三定位卡、第四定位卡和第五定位卡,其中第一定位卡位于第一底框一端,第二定位卡顶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块,第五定位卡位于第一底框另一端;所述第一底框另一表面两相对侧边分别固定有若干第一导轨,该第一导轨与工装底架相配合;所述第二尾段支撑架包括第二底框,该第二底框一表面从一端往另一端依次固定有若干第六定位卡、第七定位卡、第八定位卡、第九定位卡和第十定位卡,其中第六定位卡位于第二底框一端,第七定位卡顶端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块,第十定位卡位于第二底框另一端;所述第二底框另一表面两相对侧边分别固定有若干第二导轨,该第二导轨与工装底架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框为矩形,第一定位卡、第二定位卡、第三定位卡和第五定位卡分别为两个;其中第二定位卡的顶端高度分别大于第一定位卡、第三定位卡、第四定位卡和第五定位卡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撑块位于两个第二定位卡上同一侧,该第一支撑块为板状,且竖直设置;第四定位卡为四个,四个所述第四定位卡呈矩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卡与第一底框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框为矩形,第六定位卡、第七定位卡、第八定位卡、第九定位卡和第十定位卡分别为两个;其中第七定位卡的顶端高度分别大于第六定位卡、第八定位卡、第九定位卡和第十定位卡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两个第七定位卡上同一侧,该第二支撑块为板状,且竖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七定位卡与第二底框之间固定有第二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底架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框架结构,该工装底架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滚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常见生产物料制成,且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节约了成本;工装底部设置滚轮,便于转运和固定;通过将工装对应客车底架尾段部位设计为可替换式,并通过导轨与工装底架可拆卸连接,从而提高切换工装便捷性,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一套工装应用于两种车型生产,能够节约成本,减少多余工装的空间占用;工装尾段设有导轨,便于工装尾段在工装底架上安装和调整。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承载客车用可替换式底架工装用于纯电动客车全承载客车底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尾段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承载客车用可替换式底架工装用于燃油客车全承载客车底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尾段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纯电动客车全承载客车底架时的应用参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燃油客车全承载客车底架时的应用参考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工装底架,101-滚轮,2-前段支撑架,3-中段支撑架,4-后段支撑架,5-第一尾段支撑架,501-第一底框,502-第一定位卡,503-第二定位卡,5031-第一支撑块,504-第三定位卡,505-第四定位卡,506-第五定位卡,507-第一导轨,508-第一加强板,6-第二尾段支撑架,601-第二底框,602-第六定位卡,603-第七定位卡,6031-第二支撑块,604-第八地位卡,605-第九定位卡,606-第十定位卡,607-第二导轨,608-第二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承载客车用可替换式底架工装,当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燃油客车底架时,该工装包括工装底架1,工装底架1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工装底架1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滚轮101;工装底架1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前段支撑架2、中段支撑架3、后段支撑架4和第一尾段支撑架5。

如图2所示,第一尾段支撑架5包括第一底框501,该第一底框501为矩形,第一底框501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固定有两个第一定位卡502、两个第二定位卡503、两个第三定位卡504、四个第四定位卡505和两个第五定位卡506,其中两个第一定位卡502位于第一底框501左侧边上;第二定位卡503的顶端高度分别大于第一定位卡502、第三定位卡504、第四定位卡505和第五定位卡506的高度,且两个第二定位卡503顶端右侧均固定有第一支撑块5031,该第一支撑块5031为板状,且竖直设置;第二定位卡503与第一底框501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强板508;四个第四定位卡505呈矩形分布;两个第五定位卡506位于第一底框501右侧边上;第一底框501下表面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固定有若干第一导轨507,该第一导轨507下表面开有凹槽,该凹槽与工装底架1相配合。

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卡502用于支撑八九连接梁右端,第二定位卡503用于支撑第九截面梁上部并对其前后位置进行定位,第三定位卡504用于支撑第九截面梁底部并对其高度进行定位,第四定位卡505用于支撑电池仓支撑梁,第五定位卡506用于支撑第十截面梁。

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卡502、第三定位卡504、第四定位卡505和第五定位卡506顶端均设有U形定位槽,第一底框501和第二定位卡503采用不锈钢矩形管制成,第一支撑块5031、第一导轨507和第一加强板508均采用不锈钢板制成。

如图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燃油客车底架时,该底架工装包括工装底架1,工装底架1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工装底架1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滚轮101;工装底架1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前段支撑架2、中段支撑架3、后段支撑架4和第二尾段支撑架6。

如图4所示,第二尾段支撑架6包括第二底框601,该第二底框601为矩形,第二底框601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固定有两个第六定位卡602、两个第七定位卡603、两个第八定位卡604、两个第九定位卡605和两个第十定位卡606,其中两个第六定位卡602位于第二底框601左侧边上;第七定位卡603的顶端高度分别大于第六定位卡602、第八定位卡604、第九定位卡605和第十定位卡606的高度,且两个第七定位卡603顶端右侧均固定有第二支撑块6031,该第二支撑块6031为板状,且竖直设置;第七定位卡603与第二底框601之间固定有第二加强板608;两个第十定位卡606位于第二底框601右侧边上;第二底框601下表面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固定有若干第二导轨607,该第二导轨607下表面开有凹槽,该凹槽与工装底架1相配合。

如图4所示,其中第六定位卡602用于支撑八九连接梁一端,第七定位卡603用于支撑第九截面梁上部并对其前后位置进行定位,第八定位卡604用于支撑第九截面梁底部并对其高度进行定位,第九定位卡605用于支撑发动机尾纵梁。

如图4所示,第六定位卡602、第八定位卡604、第九定位卡605和第十定位卡606顶端均设有U形定位槽,第二底框601和第七定位卡603采用不锈钢矩形管制成,第二支撑块6031、第二导轨607和第二加强板608均采用不锈钢板制成。

综上,其中第一尾段支撑架5和第二尾段支撑架6均与工装底架1可拆卸连接,当应用对象为纯电动全承载客车底架时,将第一尾段支撑架5安装在工装底架上即可;当应用对象为燃油型全承载客车底架时,将第一尾段支撑架5更换为第二尾段支撑架6即可;第一导轨507和第二导轨607与工装底架1之间卡接连接,便于拆装、定位。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由图1和图5所示,其中前段支撑架2用于支撑电动客车底架的第一截面梁至第三截面梁以及客车前悬,中段支撑架3用于支撑电动客车底架的第四截面梁至第七截面梁的连接纵梁,后段支撑架4用于支撑支撑电动客车底架的第七截面梁、后悬和第八截面梁,第一尾段支撑架5用于支撑电动客车底架的八九连接梁、第九截面梁、尾段电池仓和第十截面梁。

由图3和图6所示,其中前段支撑架2用于支撑电动客车底架的第一截面梁至第三截面梁以及客车前悬,中段支撑架3用于支撑电动客车底架的第四截面梁至第七截面梁的连接纵梁,后段支撑架4用于支撑支撑电动客车底架的第七截面梁、后悬和第八截面梁,第二尾段支撑架6用于支撑电动客车底架的八九连接梁、第九截面梁和尾段发动机仓。

本实用新型通过大量研究国内常用传统燃油车车型与快速发展的纯电动客车底架的不同,将底架工装的尾段设计为可替换式,以便于减少频繁更替生产这两款不同车型底架工装而产生的生产损耗;同时一套工装应用于两种车型生产,能够节约成本,减少多余工装的空间占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