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下料摆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8387发布日期:2018-08-08 08:59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机械设备下料的机械手摆放装置,更具体地的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热弯机的玻璃下料摆放机构。



背景技术:

热弯机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配套使用上下料机械手,上下料机械手将装有待加工玻璃的载具送入热弯机,热弯加工完成后,上下料机械手将载具取出,然后打开载具把成型好的玻璃下料摆入成品框。目前在此过程中,成型玻璃装入成品框的工序都是靠人工来完成的,上下料机械手将载具内的成型玻璃取出放到指定位置,然后人工将玻璃依次放入成品框内。人工下料摆放成品玻璃的问题:

一是,加工效率慢,上下料机械手的动作往往要等待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阻碍工业推广应用;

二是,人工容易出错损伤玻璃,人工摆放时,玻璃可能会产生指纹、模痕,降低产品品质;

三是,人工成本高,增加生产成本,每台设备都需要配备业务娴熟的工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下料摆放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下料摆放机构,包括:基架、安装在基架上用于间隔放置成型玻璃的成品框、旋转组件、带动旋转组件上下运动的Z轴组件、带动Z轴组件左右运动的X轴组件以及带动X轴组件前后运动的Y轴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气缸和摇臂,摇臂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旋转气缸的动力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载料台,由旋转气缸带动载料台上下摆动,使得载料台能够处于水平或竖直状态,载料台上装有真空吸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Y轴组件包括:Y轴线性滑台,Y轴线性滑台前后安装在基架的上端,并位于成品框上方的左右一侧,Y轴线性滑台的顶部滑动连接有Y轴滑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X轴组件包括:X轴线性滑台,X轴线性滑台左右一端固定安装在Y轴滑块的上端,由Y轴线性滑台带动X轴线性滑台前后运动,X轴线性滑台朝向成品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X轴滑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Z轴组件包括:Z轴气缸,Z轴气缸的缸体竖立固定安装在X轴滑块朝向成品框的一侧,由X轴线性滑台带动Z轴气缸左右运动,Z轴气缸的动力杆向上伸出并固定安装旋转气缸的缸体,由Z轴气缸带动旋转组件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成品框包括:前后相对而设的支撑板及连接在两支撑板之间上下设置的多跟支撑杆,下侧的支撑杆位于上侧相邻的两支撑杆中心线正下方,每根支撑杆上等间隔设置有轮边,轮边之间形成了间隙凹槽,成型玻璃的左右两侧边放入上侧两支撑杆的对应凹槽内,玻璃的底边放入下侧一支撑杆的对应凹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Z轴组件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板固定连接有CCD检测系统的检测头,CCD检测系统通过检测头检测及确定载料台上的玻璃摆放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架上位于成品框的来料一侧设置有限位座,限位座上竖立有多根限位柱,在载料台处于水平状态等待放料时,限位柱能够直接抵靠在载料台的侧边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真空吸盘的气路及各气缸的电路通过两条拖链实现传输,第一拖链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基架上,第一拖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Y轴滑块的下端,第二拖链的一端固定连接在Y轴滑块的上端,第二拖链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板固定连接在Z轴气缸的缸体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一种成型玻璃的下料摆放机构,从指定位置取料到放入成品框的过程采用全机械化自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减少人工成本;

第二,不会对玻璃造成损伤,保证加工品质,提高产品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玻璃下料摆放机构,其主要包括:基架10、成品框、X轴组件、Y轴组件、Z轴组件以及旋转组件,下面具体描述各构件及连接关系。

成品框安装在基架10上,成品框包括:前后相对而设的支撑板22及连接在两支撑板22之间上下设置的多跟支撑杆21,下侧的支撑杆位于上侧相邻的两支撑杆中心线正下方,在每根支撑杆21上等间隔设置有轮边,轮边之间形成了间隙凹槽,成型好的玻璃90即放置在每相邻的三根支撑杆21之间,玻璃90的左右两侧边放入上侧两支撑杆的对应凹槽内,玻璃的底边放入下侧一支撑杆的对应凹槽内,从而将玻璃90等间隔放好。

Y轴组件包括:Y轴线性滑台31,Y轴线性滑台31前后安装在基架10的上端,并位于成品框上方的左右一侧,Y轴线性滑台3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Y轴滑块32,Y轴滑块32能够沿着Y轴线性滑台31前后运动。

X轴组件包括:X轴线性滑台41,X轴线性滑台41左右一端固定安装在Y轴滑块32的上端,由Y轴线性滑台31带动X轴线性滑台41前后运动,X轴线性滑台41朝向成品框的前后一侧滑动连接有X轴滑块42,X轴滑块42能够沿着X轴线性滑台41左右运动。

Z轴组件包括:Z轴气缸51,Z轴气缸51的缸体竖立固定安装在X轴滑块42朝向成品框的一侧,由X轴线性滑台41带动Z轴气缸51左右运动,Z轴气缸51的动力杆向上伸出。

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气缸61和摇臂62,旋转气缸61的缸体固定安装在Z轴气缸51的动力杆端,由Z轴气缸51带动旋转组件上下运动,摇臂62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旋转气缸61的动力端,由旋转气缸61带动摇臂62以X轴方向为中心线上下摆动。在摇臂6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载料台63,载料台63随着摇臂62一起运动,使得载料台63可以处于水平或竖直状态。载料台63上装有真空吸盘64,真空吸盘64连接着真空装置,真空吸盘64用于吸附固定放上来的成型玻璃90。

进一步地,为了检测及确保玻璃的摆放精度,在Z轴气缸51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板71固定连接有CCD检测系统的检测头72,当成型玻璃90放上载料台63时,CCD检测系统通过检测头72会马上检测到有玻璃放入,并同步检测玻璃的位置,确定摆放准确后,再由真空吸盘64吸附固定玻璃。

进一步地,在基架10上位于成品框的来料一侧设置有限位座11,限位座11上竖立有多根限位柱(图中未标示),在载料台63处于水平状态等待放料时,限位柱能够直接抵靠在载料台63的侧边缘,用于限位载料台,确保上料精准。

进一步地,真空吸盘64的气路及各个气缸的电路是通过两条拖链来实现传输的,第一拖链8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基架10上,此为固定端,用于接入外源,第一拖链8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Y轴滑块32的下端,此为活动转接端,对接第二拖链82,由Y轴滑块32带动这端一起运动;第二拖链8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Y轴滑块的上端,此为活动转接端,对接第一拖链81,由Y轴滑块32带动这端一起运动,第二拖链8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板83固定连接在Z轴气缸51的缸体一侧,此为活动端,用于对接真空吸盘及各个气缸,活动端随着X轴滑块42一起运动。

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下面描述一下本机构的运动过程:

第一,成型玻璃被放在载料台上,检测头检测玻璃位置,确定后真空吸盘吸附固定住玻璃;

第二,Z轴气缸带动旋转组件及载料台向上运动,之后旋转气缸带动载料台向下摆动至竖直状态;

第三,X轴线性滑台带动Z轴组件左右运动后,Y轴线性滑台带动X轴线性滑台前后运动,至定位;

第四,Z轴气缸带动旋转组件及载料台向下运动,使成型玻璃插入成品框的对应位置,真空吸盘松开,放下玻璃;

第五,Z轴气缸带动载料台向上运动,然后Y轴线性滑台和X轴线性滑台依次回到初始位置;

第六,旋转气缸带动载料台反向摆动至水平状态,Z轴气缸带动载料台上下运动至初始位置,等来玻璃放入;

当成型玻璃再次放入载料台后,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将成型玻璃按顺序排入成品框里。

本实用新型重点保护的是成型玻璃的辅助下料摆放机构,而针对热弯机上下料的其他机构(玻璃上下料机械手、载具操作机构等),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