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玩具包装用模具循环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0219发布日期:2018-08-08 09:1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不规则玩具包装用模具循环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玩具包装盒通常由纸板和塑胶部分构成,纸板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图案、说明等信息,塑胶呈透明状,儿童可通过塑胶部位看到包装盒内玩具的外形,以激发儿童购买的欲望。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玩具,其包装盒也呈不规则状,现有技术对这类玩具的包装多通过人工进行,具体为,人工取纸板、人工将玩具放置于纸板上、人工取塑胶板、人工将塑胶板与纸板压合连接、人工喷码等程序。一方面,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第二方面,由于人工存在很多随意性,导致包装质量差、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模具的循环传送、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不规则玩具包装用模具循环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不规则玩具包装用模具循环输送机构,包括用于模具上料的上料单元,用于模具下料的下料单元,连接于上料单元和下料单元之间用于循环输送模具的流水线,所述上料单元、流水线和下料单元依次连接;所述上料单元包括第一框体、连接于第一框体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的若干根第一导杆、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一导杆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上料板、驱动上料板沿第一导杆升降的第一动力组件、连接于上料板和第一导杆之间的第一连接块,若干根第一导杆均穿设上料板,上料板与第一导杆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一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套设于第一导杆外部,上料板卡设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所述下料单元包括第二框体、连接于第二框体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的若干根第二导杆、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二导杆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下料板、驱动下料板沿第二导杆升降的第二动力组件、连接于下料板和第二导杆之间的第二连接块,若干根第一导杆均穿设上料板,上料板与第一导杆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一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套设于第一导杆外部,上料板卡设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所述流水线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传送带和下层传送带,驱动上层传送带运动的上层传送电机,驱动下层传送带运动的下层传送电机,所述上料板在第一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或下层传送带连接,所述下料板在第二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或下层传送带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位于第一框体顶部的上料电机、位于第一框体底部的第一传送辊、连接于上料电机和第一传送辊之间且垂直于上料板的上料传送带;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位于第二框体顶部的下料电机、位于第二框体底部的第二传送辊、连接于下料电机和第二传送辊之间且垂直于下料板的下料传送带。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料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上料板上的若干根上料传动辊和连接于上料板的上料推进气缸,下料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下料板上的若干根下料传动辊和连接于下料板的下料推进气缸。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一框体和下料单元的第二框体外部均罩设有防护罩。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层传送带表面上设有上层滑槽,下层传送带表面上设有下层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上料单元将模具输送至流水线,经流水线输送至下料单元,玩具包装完毕后,模具经下料单元、流水线又返回至上料单元,可实现模具的循环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且各单元之间连接紧密,整体占用空间小,空间利用率高。第二方面,上料单元包括第一框体、连接于第一框体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的若干根第一导杆、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一导杆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上料板、驱动上料板沿第一导杆升降的第一动力组件、连接于上料板和第一导杆之间的第一连接块,若干根第一导杆均穿设上料板,上料板与第一导杆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一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套设于第一导杆外部,上料板卡设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第一动力组件提供动力,通过第一连接块带动上料板沿第一导杆升降,以使得上料板与流水线无缝对接,实现模具的上料,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第三方面,下料单元包括第二框体、连接于第二框体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的若干根第二导杆、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二导杆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下料板、驱动下料板沿第二导杆升降的第二动力组件、连接于下料板和第二导杆之间的第二连接块,若干根第一导杆均穿设上料板,上料板与第一导杆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一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套设于第一导杆外部,上料板卡设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第二动力组件提供动力,通过第二连接块带动下料板沿第二导杆升降,以使得下料板与流水线无缝对接,实现模具的下料,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第四方面,流水线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传送带和下层传送带,驱动上层传送带运动的上层传送电机,驱动下层传送带运动的下层传送电机,所述上料板在第一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或下层传送带连接,所述下料板在第二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或下层传送带连接,在上层传送电机的作用下,上层传送带将模具自上料单元向下料单元方向输送,在下层传送电机的作用下,下层传送带将模具自下料单元向上料单元方向输送,实现模具在上料单元、上层输送带、下料单元、下层传送带、上料单元之间的循环输送,从而实现模具的循环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2、第一动力组件包括位于第一框体顶部的上料电机、位于第一框体底部的第一传送辊、连接于上料电机和第一传送辊之间且垂直于上料板的上料传送带;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位于第二框体顶部的下料电机、位于第二框体底部的第二传送辊、连接于下料电机和第二传送辊之间且垂直于下料板的下料传送带。上料电机提供动力,带动上料传送带运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块带动上料板沿第一导杆升降,下料电机提供动力,带动下料传送带运动,从而通过第二连接块带动下料板沿第二导杆升降,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3、所述上料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上料板上的若干根上料传动辊和连接于上料板的上料推进气缸,下料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下料板上的若干根下料传动辊和连接于下料板的下料推进气缸。当模具到达上料板时,上料推进气缸推动模具向流水线方向运动,通过与上料传动辊之间的摩擦力继续沿流水线方向自动做直线运动,当模具到达下料板时,下料推进气缸推动模具向流水线方向运动,通过与下料传动辊之间的摩擦力继续沿流水线方向自动做直线运动,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4、上料单元的第一框体和下料单元的第二框体外部均罩设有防护罩,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保证安全生产。

5、上层传送带表面上设有上层滑槽,下层传送带表面上设有下层滑槽,模具卡设于上层滑槽或下层滑槽内做直线运动,确保模具能稳定的到达流水线上的各工位,使得玩具生产稳定的进行,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单元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上料单元的立体图和下料单元的立体图。

不规则玩具包装用模具循环输送机构100,包括用于模具上料的上料单元110,用于模具下料的下料单元120,连接于上料单元110和下料单元120之间用于循环输送模具的流水线130,上料单元110、流水线130和下料单元120依次连接。

上料单元110包括第一框体111、连接于第一框体111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130的若干根第一导杆112、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一导杆112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上料板113、驱动上料板113沿第一导杆112升降的第一动力组件114、连接于上料板113和第一导杆112之间的第一连接块115,若干根第一导杆112均穿设上料板113,上料板113与第一导杆112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一直线轴承116,第一直线轴承116套设于第一导杆112外部,上料板113卡设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116之间。

下料单元120包括第二框体121、连接于第二框体121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130的若干根第二导杆122、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二导杆122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下料板123、驱动下料板123沿第二导杆122升降的第二动力组件124、连接于下料板123和第二导杆122之间的第二连接块125,若干根第二导杆122均穿设下料板123,下料板123与第二导杆122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二直线轴承126,第二直线轴承126套设于第二导杆122外部,下料板123卡设于两个第二直线轴承126之间。

流水线13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传送带131和下层传送带132,驱动上层传送带131运动的上层传送电机133,驱动下层传送带132运动的下层传送电机134,上料板113在第一动力组件114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131或下层传送带132连接,下料板123在第二动力组件124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131或下层传送带132连接。

第一动力组件114包括位于第一框体111顶部的上料电机114a、位于第一框体111底部的第一传送辊114b、连接于上料电机114a和第一传送辊114b之间且垂直于上料板113的上料传送带114c;第二动力组件124包括位于第二框体121顶部的下料电机124a、位于第二框体121底部的第二传送辊124b、连接于下料电机124a和第二传送辊124b之间且垂直于下料板123的下料传送带124c。上料电机114a提供动力,带动上料传送带114c运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块115带动上料板113沿第一导杆112升降,下料电机124a提供动力,带动下料传送带124c运动,从而通过第二连接块125带动下料板123沿第二导杆122升降,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上料单元110还包括设置于上料板113上的若干根上料传动辊117和上料推进气缸118,下料单元120还包括设置于下料板123上的若干根下料传动辊127和下料推进气缸128,当模具到达上料板113时,通过与上料传动辊117之间的摩擦力继续沿流水线130方向自动做直线运动,当模具到达下料板123时,通过与下料传动辊127之间的摩擦力继续沿流水线130方向自动做直线运动,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上料单元110的第一框体111和下料单元120的第二框体121外部均罩设有防护罩,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保证安全生产。

上层传送带131表面上设有上层滑槽135,下层传送带132表面上设有下层滑槽136,模具卡设于上层滑槽135或下层滑槽136内做直线运动,确保模具能稳定的到达流水线130上的各工位,使得玩具生产稳定的进行,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一方面,上料单元110将模具输送至流水线130,经流水线130输送至下料单元120,玩具包装完毕后,模具经下料单元120、流水线130又返回至上料单元110,可实现模具的循环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且各单元之间连接紧密,整体占用空间小,空间利用率高。第二方面,上料单元110包括第一框体111、连接于第一框体111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130的若干根第一导杆112、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一导杆112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上料板113、驱动上料板113沿第一导杆112升降的第一动力组件114、连接于上料板113和第一导杆112之间的第一连接块115,若干根第一导杆112均穿设上料板113,上料板113与第一导杆112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一直线轴承116,第一直线轴承116套设于第一导杆112外部,上料板113卡设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116之间,第一动力组件114提供动力,通过第一连接块115带动上料板113沿第一导杆112升降,以使得上料板113与流水线130无缝对接,实现模具的上料,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第三方面,下料单元120包括第二框体121、连接于第二框体121的底部和顶部之间且垂直于流水线130的若干根第二导杆122、可升降的连接于若干根第二导杆122的用于放置模具的下料板123、驱动下料板123沿第二导杆122升降的第二动力组件124、连接于下料板123和第二导杆122之间的第二连接块125,若干根第一导杆112均穿设上料板113,上料板113与第一导杆112连接处的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一直线轴承116,第一直线轴承116套设于第一导杆112外部,上料板113卡设于两个第一直线轴承116之间,第二动力组件124提供动力,通过第二连接块125带动下料板123沿第二导杆122升降,以使得下料板123与流水线130无缝对接,实现模具的下料,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第四方面,流水线13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传送带131和下层传送带132,驱动上层传送带131运动的上层传送电机133,驱动下层传送带132运动的下层传送电机134,上料板113在第一动力组件114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131或下层传送带132连接,下料板123在第二动力组件124的驱动下升降以与上层传送带131或下层传送带132连接,在上层传送电机133的作用下,上层传送带131将模具自上料单元110向下料单元120方向输送,在下层传送电机134的作用下,下层传送带132将模具自下料单元120向上料单元110方向输送,实现模具在上料单元110、上层输送带、下料单元120、下层传送带132、上料单元110之间的循环输送,从而实现模具的循环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上料电机114a提供动力,通过第一传送辊114b带动上料传送带114c运动,上料传送带114c运动,带动第一连接块115运动,从而带动上料板113沿第一导杆112升降,当上料板113升降到与上层传送带131平齐时,在上料传动辊117的摩擦力作用下,模具到达上层传送带131并卡设于上层传送带131的上层滑槽135内,随上层传送带131运动至下料单元120处,到达下料板123,在下料电机124a的作用下,模具和下料板123一起沿第二导杆122下降至与下层传送带132平齐,在下料传动辊127的摩擦力作用下,模具运动至下层传送带132,并卡设于下层传送带132的下层滑槽136内,随下层传送带132运动至上料单元110处,到达上料板113,最后,依次循环,实现模具的循环输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