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输物体的可安装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9797发布日期:2019-02-10 13: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用于运输物体的可安装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为了便于运输物体而可以暂时安装的轮组件。



背景技术:

运输物体可能是繁重且沉重的,因此通常使用诸如拖板车的设备来运输物体。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在窄通道中,无法使用拖板车或者拖板车不太有效率。一些物体的设计也会在它们被拖板车运输时引起不稳定。在这些情况下,通常手动搬运物体,并且搬运人员具有受伤的风险。因此,可选的是为了便于运输而在运输期间在物体下方安装轮。

还已知使用可移除的轮,该可移除的轮被设计为暂时安装于待运输的物体。这些轮被安装于待移动的物体,然后能够将这些轮移除,以用于另一物体。

ep0865992示出了适合于暂时安装于托板的可移除的轮。各轮均设置有形成空间的u字形金属架。u字形金属架侧向开口,用于接收托板。利用蝶形螺钉(thumbscrew)将托板锁定就位在该空间中。u字形空间的内侧下部具有安装到托板的木头上的锯齿状突起。

通常只能够按一个方式将轮安装于物体。平坦的物体可能难以移动,这是因为它们在安装轮之后位于不适合人移动物体的高度。不灵活的安装还使物体在运输期间需要处于特定的位置,这可能使得例如难以运输物体通过窄通道。一些物体的设计也可能使得难以将轮安装于物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运输物体的改善的可安装轮组件,其比之前已知的可安装轮组件更灵活。

通过技术方案1中限定的轮组件实现该目的。

所述轮组件包括:轮;主体,其被所述轮支撑并且具有适合于承载所述物体的第一夹持面;以及夹持元件,其具有承载面,并且所述夹持元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夹持面配合以将所述物体保持(secure)在所述夹持元件与所述主体之间。所述主体具有适合于承载所述物体的第二夹持面,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面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夹持面垂直。所述夹持元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使得所述承载面在所述夹持元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面对所述第一夹持面并且所述承载面在所述夹持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面对所述第二夹持面,并且所述夹持元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线性移动,使得能够调节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夹持面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夹持元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物体保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并且使所述夹持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物体保持于所述第二夹持面。

夹持面指的是当物体受到来自夹持元件的压力时物体将要压靠的表面。

夹持元件指的是使物体压靠夹持面的可移动单元。

承载面指的是夹持元件的使物体压靠夹持面的表面。

由于夹持元件被配置为可以相对于主体转动,所以能够通过简单地转动夹持元件使夹持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通过在两个位置之间转动夹持元件,可以以两种方式安装轮组件。由于夹持元件可以相对于主体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所以能够容易地将承载面与夹持面之间的距离调节成物体的尺寸或者物体的待安装轮组件的部分的尺寸。

当夹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夹持元件的承载面面对第一夹持面,其中,在承载面与第一夹持面之间形成用于接收物体的第一开口,当夹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夹持元件的承载面面对第二夹持面,其中,在承载面与第二夹持面之间形成用于接收物体的第二开口。夹持元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主体移动,使得在处于第一位置时能够调节第一开口的尺寸并且在处于第二位置时能够调节第二开口的尺寸。

在第一位置,在夹持元件的承载面与第一夹持面之间形成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适合于接收物体或者物体的一部分。在第二位置,在夹持元件的承载面与第二夹持面之间形成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适合于接收物体或者物体的一部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彼此垂直,这指的是可以在用于将轮安装到物体的两个角度之间进行选择。这使得可以选择以哪种姿态运输物体,例如,可以选择以水平姿态运输物体或者以竖直姿态运输物体。例如,平板可能适合于以竖直姿态运输通过小的走廊或开口。有时,例如当运输处于竖直姿态的物体非常不稳定时,以水平姿态运输物体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轮组件包括能够在上升位置与下降位置之间转动的纵长元件,当纵长元件处于上升位置时夹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当纵长元件处于下降位置时夹持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纵长元件允许夹持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夹持元件以承载面被配置为与纵长元件的纵向轴线垂直的方式连接到纵长元件。由于夹持元件以其承载面相对于纵长元件的纵向轴线垂直的方式连接到纵长元件,所以在处于第二位置时,夹持元件的承载面将与该承载面之前的位置垂直。从而,夹持元件能够被调节到与两个夹持面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夹持元件以使得承载面能够沿着纵长元件线性移动的方式能够移动地连接到纵长元件。这允许承载面与夹持面之间的距离能够被有效地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主体包括设置有第一夹持面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突出并设置有第二夹持面的第二部分,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设置有适合于在纵长元件处于上升位置或处于下降位置时接收纵长元件的纵长槽。以该方式,纵长元件将不会构成在物体插入主体与夹持元件之间的开口时的障碍。纵长槽也便于纵长物体的运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主体包括两个l字形元件,两个l字形元件配置为彼此平行且彼此间具有距离,使得在两个l字形元件之间形成空间。l字形元件使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被形成为彼此垂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空间形成接收纵长元件的纵长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夹持元件包括:紧固构件,其中所述承载面配置于紧固构件的下部;手柄,其配置为与紧固构件的上部连接并且手柄包括具有内螺纹的通孔,其中手柄和紧固构件配置为能够沿着纵长元件移动。这允许以容易的方式使紧固元件沿着纵长元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夹持元件包括连接到紧固构件并且借助于延伸杆连接到纵长元件的螺杆,并且延伸杆的内螺纹适合于与螺杆的外螺纹接合。利用本实施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将普通的夹具用作紧固构件,由于不需要定制的生产,所以这能够便于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纵长元件包括外螺纹,手柄的内螺纹适合于与纵长元件的外螺纹配合,使得手柄能够沿着纵长元件移动。紧固构件被配置为:当手柄转动时,承载面在朝向相对的夹持面的方向上推物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以及承载面由弹性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材料被配置于两个l字形元件和承载面。弹性材料改善了物体的安装并且便于将物体保持在承载面与夹持面之间。弹性材料还便于将物体保持在紧固元件与主体之间。弹性材料还防止受到刮擦。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组件在从侧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其中夹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2示出图1中示出的轮组件在从侧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其中夹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3a至图3e示出当夹持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轮组件在从侧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示出当夹持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轮组件在从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5以截面图示出手柄。

图6以截面图示出紧固构件。

图7示出从侧方观察时安装于物体的两个轮组件,其中夹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8示出从侧方观察时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轮组件,其中夹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9示出从侧方观察时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延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轮组件1的侧视图,其中夹持元件8处于第一位置。图2示出相同实施方式的轮组件,但是夹持元件8处于第二位置。轮组件可以暂时安装于物体以便于物体的运输。

轮组件1包括轮2和被轮支撑的主体3。主体具有适合于承载物体的第一夹持面5和第二夹持面6。第一夹持面5和第二夹持面6配置成彼此垂直。轮组件1还包括具有承载面10的夹持元件8。如图1所示,承载面10被配置为在夹持元件8处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夹持面5一起将物体保持在夹持元件8和主体3之间。如图2所示,承载面10还适合于在夹持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二夹持面6一起将物体保持在夹持元件8与主体3之间。夹持元件8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轮2是适合于沿不同方向运输物体的枢轴轮(pivotwheel)。轮2可操作地连接到主体3,这意味着轮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到主体3。例如,轮能够借助于制动器连接到主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被配置为相对于主体3枢转。

主体3被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下文中分别被称为下主体部12和上主体部13。下主体部12包括第一夹持面5,上主体部13包括第二夹持面6。下主体部12和上主体部13彼此垂直。下主体部12和上主体部13一起形成l字形的主体3。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主体部12和上主体部13设置有适合于接收纵长元件18的纵长槽。纵长槽将夹持面5、6分为两个部分。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3包括两个l字形元件20、21,两个l字形元件20、21被配置为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具有间距,使得在两者之间形成空间。l字形元件20、21彼此固定连接。参照图1,l字形元件20包括彼此垂直配置的第一夹持面部5a和第二夹持面部6a,l字形元件21包括彼此垂直配置的第一夹持面部5b和第二夹持面部6b。夹持面部5a、5b一起形成第一夹持面5,夹持面部6a、6b一起形成第二夹持面6。

当夹持元件8处于第一位置时,夹持元件8被配置为可以朝向下主体部12线性移动,当夹持元件8处于第二位置时,夹持元件被配置为可以朝向上主体部13线性移动。以该方式,承载面10与夹持面5、6之间的距离变得可以调节。优选地,夹持元件8连接到纵长元件18。夹持元件配置成承载面10垂直于纵长元件的纵向轴线。夹持元件被配置为可以沿着纵长元件18移动。夹持元件8可移动地连接到纵长元件18,使得承载面10可以沿着纵长元件线性移动。纵长元件18被配置为可以在上升位置与下降位置之间相对于主体3转动。纵长元件18绕着轴31转动,轴31与夹持面5、6平行地延伸通过主体3。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安装在l字形元件20、21之间并且位于上主体部12与下主体部13之间的过渡处。当纵长元件18处于上升位置时,夹持元件8可以朝向下主体部12线性调节,当纵长元件18处于下降位置时,夹持元件8可以朝向上主体部13线性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纵长元件18被配置为在上升位置与下降位置处分别置于两个l字形元件20、21之间的纵长槽15、16中。纵长元件18具有外螺纹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元件8包括手柄24和包括所述承载面10的紧固构件26。承载面10安装到紧固构件的与相对的夹持面5、6最靠近的部分。优选地,承载面10和夹持面5、6设置有例如橡胶或塑料的弹性材料以进一步保持物体。

手柄24被配置为连接到紧固构件26的上部。手柄24被配置为可以相对于紧固构件26转动。手柄24包括具有内螺纹29的通孔25。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柄24包括上部24a和下部24b。下部24b是要被推入紧固构件26的。参照图6,紧固构件26包括不具有螺纹的通孔27。紧固构件中的通孔为圆形并且直径大于包括外螺纹19的纵长元件18的直径,使得紧固构件26能够自由地绕着和沿着纵长元件18移动。手柄24和紧固构件26被配置为能够沿着纵长元件18移动。纵长元件18可转动地连接到主体3并且延伸通过紧固构件26和手柄24中的通孔25、27。手柄24包括与纵长元件18的外螺纹19接合的内螺纹29。因此,通过手柄24的转动可以使手柄24成为能够沿着纵长元件18进行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手柄24a的上部转动并且承载紧固构件26时,紧固构件26朝向相对的夹持面5、6推动物体,从而将物体保持在承载面10与夹持面5、6之间。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替代地,以防止紧固构件26相对于手柄24在直线方向上移动、但允许紧固构件26独立于手柄24的转动地自由转动的方式将紧固构件26安装到手柄24。利用本实施方式的优势是,能够通过只转动手柄使整个夹持元件8沿着纵长元件18线性移动。

如图1所示,夹持元件8被配置成在夹持元件8处于第一位置时承载面10面对第一夹持面5。参照图3b,当夹持元件8处于第一位置时,在承载面10与第一夹持面5之间形成用于接收物体的第一开口34。如图2所示,夹持元件8被配置成当夹持元件8处于第二位置时承载面10面对第二夹持面6。参照图3e,当夹持元件8处于第二位置时,在承载面10与第二夹持面6之间形成用于接收物体的第二开口36。开口34、36被配置为彼此垂直,这使得可以将物体保持在两个不同姿态。可以在将物体锁定为平行于轮2或垂直于轮2之间进行选择,这取决于当时哪种情况是优选的。通过调节夹持元件8与夹持面5、6之间的距离保持物体。为了使物体稳定,多个轮组件1是必须的。

图3a至图3e示出当夹持元件8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轮组件1。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夹持元件8切换位置时使紧固构件26绕着纵长元件18转动半圈是必要的。这能够使紧固构件26以与将物体保持于第一夹持面5的相同方式将物体保持于第二夹持面6。由于在承载面10太靠近第一夹持面5时主体3防止紧固构件26转动,所以紧固构件需要处于纵长元件18周围的使得转动能够进行的位置。图3a示出夹持元件8处于第一位置的轮组件1。在该位置,能够以水平姿态保持并运输物体。图3b示出轮组件1,其中夹持元件8处于如下位置:该位置允许紧固构件26绕着纵长元件18自由地转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紧固元件26具有在图3d中示出的稳定部件38并且向下延伸到纵长槽15、16中。稳定部件38被配置为防止紧固构件26转动。利用该实施方式的优势是,使承载面10总是朝向相对的夹持面5、6的中间推物体,这增强了安装的牢固性。由于稳定部件38的下部处于主体3下方的位置,所以紧固构件26不可能转动。图3c示出在从之前的位置转动了180°时的紧固构件26。图3d示出在纵长元件18朝向夹持元件8的第二位置转动时的轮组件1。图3e示出夹持元件8处于第二位置的轮组件1。在该位置,能够以竖直姿态保持和运输物体。

图4示出从后方观察的轮组件1。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主体部13具有安装于两个l字形元件20、21后侧的止挡件40,以防止纵长元件18转动超过夹持元件8的第一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件40是主体3的一部分并且在l字形元件20、21之间形成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止挡件可以是安装在l字形元件20、21之间的板。

图5示出手柄24的实施方式的从前方观察的截面图。手柄的内螺纹29设置于手柄的通孔25。图5还示出手柄24的上部24a和下部24b。

图6示出具有通孔27的紧固构件26。

图7示出安装于两个轮组件1的物体,其中夹持元件8处于夹持元件8的第二位置。物体是归因于夹持元件8的第二位置而能够以水平姿态安装的平板。可以仅使用一个轮组件安装于物体。然后,物体朝向移动物体的人转动并且像独轮手推车(wheelbarrow)一样被转运。

图8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轮组件39,其中夹持元件42处于第二位置。螺旋夹具安装于轮组件39并且包括纵长元件44、夹持元件42和螺杆46。图8中示出的与在图1至图7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包括的部分对应的部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夹持元件42包括手柄48和紧固构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48和紧固构件50独立地安装于螺杆46,其中,手柄48安装于螺杆46的上部,紧固构件50安装于螺杆的下部。螺旋夹具还包括延伸杆56。螺杆48具有外螺纹52,该外螺纹52与延伸杆56的内螺纹54接合。图9示出延伸杆56的内螺纹。紧固构件50的相对于延伸杆56位置因此是可调节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9,延伸杆56具有安装孔58,纵长元件44延伸通过该安装孔58。纵长元件44以与之前提到的实施方式中的纵长元件18相同的方式安装,并且处于与之前提到的实施方式中的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相同的相对于主体3的位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元件50未绕着纵长元件44安装。借助于可以沿着纵长元件44线性移动的延伸杆56,夹持元件维持其相对于纵长元件44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纵长元件44不具有任何螺纹,但是替代地具有小的延伸部60,延伸部60被设计为在夹持元件50将物体保持于主体3时防止延伸杆56沿着纵长元件44移动。

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变化和变型。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轮组件不具有纵长元件。替代地,夹持元件可以从主体移除,并且与轮组件的其它部分分离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纵长元件还可以被板替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将夹持面分为两部分的纵长槽。替代地,夹持面均能够被连结在一起以形成在上下主体之间延伸的较大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