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可堆叠板条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726发布日期:2019-06-05 22:3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可堆叠板条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条箱,此类型的板条箱主要由木材或mdf(中等密度纤维板)或两者的组合构建,且有时由金属构建,而特殊性在于金属组件无法触及内容物。



背景技术:

对于包装任何类型的水果和蔬菜产品,纸板盒解决方案特别具有成本效益,但其缺点在于对潮湿条件极其敏感,因此为了防止它们降解,通常用塑料包覆纸板,从而使产品更昂贵。另外,为了实现牢固的组装,有必要在构成板条箱的不同部分之间使用粘合剂,从而使得必须使用额外的粘合构件。

还存在由木材或木材副产品——例如胶合板、中等密度纤维板或其它类似类型——制造的板条箱解决方案,其由通过钉合而彼此紧固的部分形成,其中需要装置和配件来钉合板条箱。此外,板条箱组装需要重型机械设备,因此板条箱必须在工厂中组装;由此,即使是空的板条箱也必须以其组装的位置运输,从而占用大量空间。在钉合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所使用的金属钉还不利于回收以及容易生锈,并且由于它们与食物接触而在许多市场上不被看好或被完全禁止。

专利文献wo2008/071813部分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公开一种板条箱,其轮廓由分别对应于矩形的较大侧和较小侧的侧部和端部形成,从而形成板条箱。较小侧具有钩子,所述钩子耦接到形成板条箱角的块。然而,在此文献中,所述块具有容纳突片的楔状物,所述突片用于限定各侧的钩连部件。这种结构使组装件弱化,因为根据其自身定义,钩连部件被配置为极弱钩子,因此极小横向运动可能导致钩连部件破裂。此外,由于外表面具有不规则表面,因此当板条箱堆垛并与其它板条箱接触时,这些紧固元件很容易因运输期间产生的移动所产生的动态负载而破裂。

另外,这种结构以及由于块的构形使得极难以堆叠板条箱,因为块的上表面上的接触表面极小。

还已知尝试解决这种类型的板条箱的堆叠问题的专利文献wo2009/060109。实际上,有时需要一种结构来允许堆叠大量的板条箱以节省存储表面,为此目的,此专利文献限定了板条箱的块或角部的延长。然而,简单的延长而无任何额外附接构件意味着整个负载仅支撑在块的上表面上,并且为了高效竖直堆叠,必须将板条箱完全对齐,否则它们将因不良负载分布而破裂。

最后,专利文献ep2604541描述了一种没有块或角部的包装或板条箱,其在堆叠时自然具有结构问题,因为负载落到板条箱的各侧和底部,从而使得这些元件在板条箱被竖直堆叠时成为承重元件。然而,这种类型的板条箱具有从底部和各侧突出的数个元件,从而引起板条箱在堆叠期间移动、振动并最终破裂。

总的来说,所提及的专利文献具有两个基本技术问题:

a)在其制造期间,为了使所有部分正确地配合在一起,除了机械公差应较小之外别无选择,因此构成板条箱的部分必须用精密系统切割(例如通过激光切割),从而使其制造过程更昂贵。

b)在竖直堆叠中,当对其进行搬运时,尤其是在板条箱被堆垛以供运输时,板条箱会上下弹跳,可能会突然移动,或它们仅仅未正确对齐,从而导致紧固元件破裂。

这最后一个问题意味着板条箱会承受比设计期间计算的应力大的应力,意味着它们甚至可能破裂。此外,大多数板条箱具有若干突出部,这会放大堆叠问题,使得竖直堆叠更加困难,且板条箱更易破裂(破裂不仅应理解为破裂本身,还应理解为板条箱变得不成直角)。

文献ch589542公开一种折叠式可堆叠容器,其具有底板,侧壁附接到所述底板。每对邻近侧壁具有共同连接器,所述共同连接器还充当容器的支撑件。此支撑件可拆卸地固定到侧壁和底板,并使侧壁保持就位,一部分可在每个侧壁的每个边缘上形成,以用于连接器中的强制接合,并形成后者的引导件。连接器可以是中空体,具有在一端开放的槽。所述槽容纳导轨且具有相同的长度。

另外,文献wo2016059440公开一种使用用以组装板条箱的夹持件的片材连接件,其由带有突出部的包含狭缝的夹持件组成,所述突出部利用沿其边缘的相应开槽保持木材或其它材料片材。夹持件到片材的连接通过狭缝在若干点处的形变或利用辅助件来固定。使用夹持件的片材连接件可用于产生用于包装果实和蔬菜的盒、板条箱和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标是一种可拆卸可堆叠板条箱,除了形成板条箱底部的板之外,所述板条箱包括形成板条箱的角的四个三角块,具有常规矩形结构,具有各自个别地附接到每个块的两个较大侧(称为纵向部件)和两个较小侧(称为端部件)。在本发明描述中,术语侧和壁对应于由两个纵向部件和两个端部件形成的组装件,即形成板条箱的各侧的组装件。

如所提及,所述块具有三角形构形,且优选地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构形(即,具有一个直角,且形成三角形的直角边的两个边相等)。在本发明描述中,应理解,对块的三角形的任何提及必须理解为是指块的三角形构形。因此,三角形的斜边是指形成块的构形的三角形的较大边,且垂直于连接两个相对块的直角的板条箱对角线。因此,还可理解,块的斜边是块的内表面,而块的直角边因此是每个块的侧面或外表面。

块的内表面包括相应槽或细长安装孔,一个用于容纳邻近纵向部件,而另一个用于容纳邻近端部件。纵向部件和端部件的橫向突片将容纳于槽中,且取决于将要形成纵向部件或端部件的部分的数目,可提供更多槽或细长安装孔。因此,此结构意味着不同于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板条箱,所述块位于各侧限定的周界外部。因此,纵向部件与端部件之间的附接区由于此结构而得到保护。

由此结构实现以下方面:(i)避免使用钉来紧固板条箱;以及(ii)板条箱在结构上得以增强,由于各侧插入每个块内部,因此所述块会防止各侧敞开(即,防止变得不成直角)。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本发明的可拆卸板条箱对象可轻易堆叠。为此,所述块包括在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凹部,其中所述凹部彼此互补,使得当板条箱彼此上下堆叠时,所述块完全配合在一起。同样,这些凹部具有倾斜壁,由此使得更容易堆叠板条箱且提供更好的放置。此外,这种系统堆叠与各侧下角处形成的斜面互补,从而形成一种假梯形。还必须注意的是,块的长度大于各侧高度,因此板条箱的底部和各侧都不与其正上方或下方的板条箱的各侧或底部接触。在此结构下,如所指示,块中的接触表面增大且允许板条箱的重量通过块直接传递到地面,所述块像任何结构的立柱或支柱那样起作用,而板条箱的壁或底部不必以任何方式促成此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使板条箱可易于组装和可拆卸。为此,存在两个主组装方向和两个辅助组装方向,首先组装相对角的一对块;结合另一对块找到中间点。因此,组装方向与纵向部件和端部件等分线一致。此外,为了使所述组装更容易,板条箱的底部在其每个边包括多个持留卡口型紧固件,所述卡口型紧固件朝向主组装方向定向。

最后,板条箱的底部在拐角处具有持留面。这些持留面(具有斜面形状)抵靠块的内壁,使得当板条箱组装后,它们有助于防止板条箱散开,这与常规板条箱不同,在常规板条箱中,底部组装在块下方的平面上,其缺点在于堆叠时会将底部变为承重元件,从长远来看会弱化其结构。

总之,不论其特定优势和技术效果如何,所有指示的元件在板条箱组装后协同帮助维持板条箱的均衡属性,这顾及了单独的以及竖直堆叠的板条箱情况。因此,块的位置、将纵向部件和端部件包含在其中形成的槽中、结合凹部以及所提及的结构构形使得本发明的板条箱的组装和使用比现有技术中描述的内容更有利。

在整个描述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化形式并不在于排除其它技术特征、添加项、组件或步骤。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其它目标、优势和特征将部分地从描述中且部分地从本发明的实践中推知。以下实例和附图以说明方式提供,且其并非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涵盖本文指示的特定的和优选的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的组合。

附图说明

以下非常简要地描述了一组附图,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与所述发明的实施例明确相关,作为所述发明的非限制性实例而呈现。

图1示出本发明的可拆卸可堆叠板条箱对象的分解视图,示出其主要元件。

图2示出图1的板条箱的平面图,其中指示本发明的板条箱对象的组装方向。

图3示出纵向部件与其相应角的块和本发明的板条箱对象的底部的附接的细节视图。

图4示出端部件与其相应角的块和本发明的板条箱对象的底部的附接的细节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提出内容的两个竖直堆叠的板条箱的透视图。

图6示出如图5所示的竖直堆叠板条箱的块的细节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附图中可见,本发明的板条箱对象具有这种类型的产品中常规的矩形构形,且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纵向部件(1、1')、彼此相对的两个端部件(2、2')、底部(3)和位于各角的四个块(4),从而形成所述板条箱。

每个块(4)具有三角形构形,具体地说,在优选实施例中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每个块(4)包括顶(41)、内表面(42)和两个外表面(43),其中所述表面(42、43)分别与形成块(4)的构形的三角形的斜边的投影和直角边的投影相对应。

在每个块(4)的内表面(42)中,存在彼此垂直的两个细长安装孔(4a),其中每个细长安装孔(4a)在尺寸上与板条箱的侧(1、1'、2、2')的突片(1a、2a)一致。因此,每个纵向部件(1、1')和每个端部件(2、2')的突片(1a、2a)在块(4)的细长安装孔(4a)中耦接。因此,将细长安装孔(4a)定义为配置成用于耦接每个侧(1、1'、2、2')的突片(1a、2a)的槽。

为了正确地配合到块(4)的细长安装孔(4a)中,突片(1a、2a)具有比块(4)的外表面(43)的长度小的长度(1x、2x)。同样,在此特定实施例中,突片(1a、2a)的高度(1y、2y)约等于或大于对应的纵向部件(1、1')或端部件(2、2')的高度的一半。在任何情况下必须考虑到,突片(1a、2a)的高度(1y、2y)越大,与块(4)的接触表面越大,且因此所述附接的特征越好。

利用所描述的结构,块(4)位于由侧(1、1'、2、2')限定的周界外部,使得所产生的壁能更好地抵抗在垂直于所述壁的方向上产生的应力。

所述块包括额外紧固构件(44),其基本上包括用于固定各侧位置的机械元件。通常,这些紧固构件(44)由外表面与侧面之间的多个通孔组成,在一些情况下能够穿过内表面,且在其它情况下,紧固元件被所述内表面隐藏。这些孔可预先制造,或可在引入机械元件的同时制造,这取决于所选择的解决方案。在另一实施例中,如金属钉的情况,必须还有可能不存在任何孔。这些紧固构件(44)的主要功能是在板条箱形成后增强板条箱的均衡属性,防止其所容纳的产品的压力能够实际上将各侧(1、1'、2、2')与它们的相应块(4)分开。

在特定实施例中,块还包括其外表面上的孔,所述孔与外表面垂直并贯穿到内表面,与侧面上的其它孔一致,木制配接器配件放置在这些孔中,且由此提供由单一类型的材料结构化且完全可拆卸的板条箱。

如最佳在图2中所见,存在两个主安装方向(200、201)和两个辅助组装方向(202、203)。组装顺序开始于在相对角组装两个块(4)与其相应的侧(1、1'、2、2')。主方向(200)与由纵向部件(1)和端部件(2)形成的等分线一致,且主方向(201)与由纵向部件(1')和端部件(2')形成的等分线一致。同时,辅助方向(202)与由纵向部件(1)和端部件(2')形成的等分线一致,且辅助方向(203)与由纵向部件(1')和端部件(2)形成的等分线一致。本发明的板条箱对象具有包括单个组装方向的特殊性。

此外,如在不同图中可见,底部(3)包括多个呈卡口型紧固件形式的紧固元件(31),其数量与纵向部件(1、1')和端部件(2、2')的槽(1c、2c)一致。

这些槽(1c、2c)被配置为四边形开口,其与每个纵向部件(1、1')和端部件(2、2')的下侧对齐且平行。紧固元件(31)的特殊性在于,它们具有平行于主组装方向(200、201)的定位壁。因此,如最佳在图2中所见,第一纵向部件(1)的持留紧固元件(31)朝向有利于主组装方向(200)的一侧定向,而第二纵向部件(1')的持留紧固元件(31)同样地定向于主组装方向(201),其在此情况下是与第一纵向部件(1)的组装相反的方向。

同样,第一端部件(2)的持留紧固元件(31)定向成有利于组装方向(200),而第二端部件(2')的持留紧固元件(31)同样地定向成有利于组装方向(201),且因此在与第一端部件(2)的持留紧固元件(31)相反的方向上。

与其组装方向(200、201)平行定向的紧固元件(31)的这种布置使得更容易将所述元件(31)固定到槽(1c、2c)中,并且一旦组装,可能在一个侧上产生的力被相对侧上产生的相反方向上的力抵消或补偿,从而使组装件保持固定。此外,出于同样的原因,为了使紧固元件(31)更容易装配,每个所述紧固元件(31)包括外边缘(31a)的延长部,其配置成被容纳在纵向部件(1、1')和端部件(2、2')的槽(1c、2c)中。

此外,底部(3)具有与块(4)的内壁(42)一致的持留面(32),使得它们抵靠每个块(4),从而还防止板条箱在组装后因可能作用于板条箱的平行于底部的力而散开。因此,纵向部件(1、1')和端部件(2、2')的下角为斜面(1b、2b),以便也抵靠块(4)。

图5和6详细示出允许本发明的板条箱对象以极有利的方式可堆叠的特征。实际上,图5描绘类似于图1到4所描述的板条箱的两个板条箱,其竖直堆叠以使得板条箱的负载直接且仅仅传递到形成板条箱角的四个块(4)。这是个相当大的优势,因为其防止板条箱的侧(1、1'、2、2')或底部(3)在板条箱堆叠时承受负载。实际上,块(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包括彼此互补的上台阶(45)和下台阶(46)(参看图6),且其中其外表面倾斜以使得更容易堆叠板条箱。此外,块(4)的高度使得底部(3)和各侧(1、1'、2、2')都不可能与紧靠其上方或下方的板条箱接触,因此负载仅通过像立柱一样的块(4)传递到地面,由此防止壁承受组装件的负载。

最后,由于已描述的板条箱,根据选择用于组装块(4)与纵向部件(1、1')和端部件(2、2')的解决方案,此组装提供了轻易地组装和拆卸组装件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