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器的封闭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19398发布日期:2020-05-06 20:3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用于容器的封闭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容器或容纳流态物质的其它系统的封闭件。



背景技术:
和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封闭件被用于选择性地防止或允许系统的外部和内部之间通过系统中的开口连通。该系统可以是机器、设备或容器(包括瓶和袋等)。典型的封闭件至少包括(1)位于通向系统内部的开口处的接收结构(例如,主体、基部、配件等),以及(2)由接收结构协作地接收的闭合元件(例如,盖、罩、顶盖、可枢转的盘顶式致动器等)。

封闭件的接收结构通常可以是(1)单独结构,其(a)可以附接在这种系统开口处,并且(b)限定穿过接收结构的至少一个通道,用于通过这种系统开口与这种系统的内部连通,或者(2)一体结构,其是这种系统的整体部分并且其限定穿过整体结构的至少一个通道,使得通道用作系统的开口本身。

闭合元件通常能够相对于接收结构通道在(1)封闭通道的完全闭合位置和(2)至少部分地暴露通道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一些封闭件可以包括附加元件,例如显窃启特征、锁定元件等。

特别设计用于分配流态物质的封闭件可被描述为分配封闭件。各种流态材料或物质(包括油、洗液、乳膏、凝胶、液体、食品、颗粒、粉末等)可被包装在刚性、柔性或可塌缩容器中,该容器具有可打开和闭合的分配封闭件。柔性容器可由使用者加压以迫使流态物质从容器并且通过封闭件主体,以将流态物质分配在目标区域处或分配到目标表面区域上。如果容器是瓶、袋或其它这样的容器,那么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封闭件和存储在容器中的内容物的这样的容器可以被表征为“包装件”。

一种类型的分配封闭件是拨动动作型,其通常设置有呈大致平坦的盘顶式致动器或穹顶式致动器形式的闭合元件,以用于分配流态物质。这种封闭件的使用者通常将会遇到处于闭合的非分配位置的致动器。致动器可设置有用于被封闭件的使用者按压的区域,以相对于封闭件的静止部分(例如,封闭件主体)拨动、扭转、枢转或以其它方式旋转致动器,从而将致动器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使得流态物质可通过封闭件分配。这种致动器随后可被使用者在致动器的不同区域处按压,以将致动器拨动、枢转或以其它方式旋转回到闭合的非分配位置中。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注意到,当安装在流态物质的容器上时,这种封闭件在运输或搬运期间可能易于无意中打开,这可导致储存在容器内的流态物质过早泄漏或泄漏得到处都是。例如,闭合的致动器可能被意外地撞开,或者如果致动器的内部经受来自流态物质的突然冲击或者如果容器的内部压力在高温环境中的运输或储存期间显著增加,则致动器可能被意外地打开。发明人已经发现,通过常规封闭件的这种过早泄漏在电子商务中可能尤其显著,其中,单个包装件以不受约束的方式被运输和搬运,并且可能经受各种力、取向和温度。

通过围绕封闭件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粘合密封件或薄膜包裹物以机械地防止盖的移动,直到密封件或包裹物已经被封闭件的使用者移除,可以防止或至少最小化这种封闭件的无意打开。这种附加的粘合密封件和薄膜包裹物通常被设计和提供用于仅“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的应用,以在运输期间承受盖打开力,并且可能增加封闭件的成本,需要附加的制造步骤,或者对必须移除和丢弃这种密封件的使用者造成麻烦。

此外,发明人已经发现,通过修改常规封闭件的现有闭合装置(例如,闩锁或卡扣配合连接)以增加打开这种闭合装置所需的力,可以防止或至少最小化这种封闭件的意外打开。这种修改也可能对封闭件的使用者造成麻烦,因为使用者必须产生足够的力来打开这种加强的闭合装置,并且可能在尝试中受到伤害,或者甚至可能完全不能打开这种加强的闩锁或连接。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确定,希望提供一种封闭件的部件,该部件可以与封闭件主体和致动器分开形成,但是与封闭件主体和致动器组装在一起,用于防止在运输或搬运期间封闭件的意外打开。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已经发现,希望在封闭件的这种单独形成的部件上以适于批量生产和多种应用或消费者的定制的方式提供标记。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已经确定,提供这样的部件是有益的,该部件与封闭件主体和致动器分开形成,但是该部件仅在单一方向上与封闭件主体和致动器组装在一起,以便于封闭件部件的高效组装。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已经确定,提供这样的改进的封闭件将是有益的,该封闭件可便于使用者容易地打开或致动。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已经确定,将期望提供这样的改进的封闭件,该封闭件可被构造成与流态物质的容器一起使用,以便具有降低的制造和/或组装成本。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明了一种用于与系统一起使用的封闭件的新颖结构,该系统可以是容器或其它类型的系统,其中,封闭件包括现有技术迄今未教导或未设想的各种有利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的广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系统的封闭件,该系统具有在系统的外部和系统的内部之间的开口,在系统的内部可储存流态物质。封闭件具有封闭件主体,封闭件主体可位于系统开口处并且限定贯通通道,用于与系统连通以使流态物质适于流动穿过封闭件主体。

封闭件还包括致动器,致动器可旋转地安装到封闭件主体,用于堵塞封闭件主体的贯通通道,以在致动器处于闭合、非分配位置时防止流态物质流动穿过封闭件。当致动器旋转至打开分配位置时,致动器允许流态物质流动穿过封闭件。

封闭件包括围绕封闭件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安装的壳体。壳体具有顶端和阻挡构件,阻挡构件具有初始构造和分离构造。在初始构造中,阻挡构件连接到顶端以防止致动器移动到打开分配位置。在分离构造中,阻挡构件与顶端至少部分地分离以允许致动器移动到打开分配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封闭件主体被适配成用于与系统一起使用,该系统是限定该开口的容器,并且封闭件主体是以下中的一者:单独结构,其用于在容器开口处附接到容器;以及一体结构,其是形成在容器开口处的容器的整体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初始构造中,阻挡构件通过至少一个易碎连接部易碎地连接到壳体的顶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初始构造中,阻挡构件通过多个易碎连接部易碎地连接到壳体的顶端,并且易碎连接部被设置尺寸且被布置成当在阻挡构件上施加在大约八牛顿和大约四十五牛顿之间的轴向向上力时破裂。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初始构造中,阻挡构件从壳体的顶端轴向向外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阻挡构件限定内表面,并且致动器具有顶端。在阻挡构件处于初始构造的情况下,阻挡构件内表面与致动器顶端的间隔在约0.2mm和约0.6mm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阻挡构件限定从阻挡构件的一部分侧向延伸的突出部。致动器还具有顶端,该顶端限定倾斜后部区域。在阻挡构件的初始构造中,阻挡构件的突出部在致动器的倾斜后部区域上侧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阻挡构件的初始构造中,阻挡构件限定通过多个易碎连接部易碎地连接到壳体的顶端的大致拱形周边部分。阻挡构件还限定从阻挡构件的基本平坦部分侧向延伸的突出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封闭件主体和壳体中的一者具有肋,并且封闭件主体和壳体中的另一者具有缝槽。在将壳体安装在封闭件主体上的情况下,肋被接收在缝槽内以帮助将封闭件主体与壳体组装在一起并且防止封闭件主体与壳体之间的相对旋转。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肋具有渐缩的上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封闭件主体具有从其延伸的一对沿直径方向间隔开的肋,并且壳体具有外壁,该外壁限定一对沿直径方向间隔开的缝槽,使得壳体的缝槽中的每一个接收封闭件主体的肋中的一个。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形式中,封闭件主体和壳体中的每一者具有至少一个卡扣配合凸条(bead),用于协作接合以将封闭件主体与壳体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封闭件主体和壳体在封闭件主体的下端处联接以限定显窃启组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阻挡构件限定侧向延伸的突出部,并且壳体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外壁,该外壁中形成有指状凹部。当阻挡构件处于初始构造时,阻挡构件的突出部朝向指状凹部侧向向外延伸。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阻挡构件具有限定至少一个标记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在阻挡构件处于初始构造并且壳体安装在封闭件主体和致动器顶上的情况下,阻挡构件具有面向致动器的凹形内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形式,封闭件主体、致动器和壳体中的每一者被单独地模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封闭件与系统组合起来被提供,该系统是流态物质的容器。封闭件、容器和流态物质一起限定包装件。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形式中,封闭件主体设置有一对沿直径方向间隔开的肋和在肋之间延伸的一对沿直径方向间隔开的卡扣配合凸条。壳体设置有一对沿直径方向间隔开的缝槽和在缝槽之间延伸的一对沿直径方向间隔开的卡扣配合凸条。

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包括上述方面中的任何或全部,包括上述方面中的仅一个、上述方面中的多于一个以及上述方面的任何组合。此外,通过阅读包括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的整个说明书,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在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用于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从上方观察的本发明的封闭件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被示出为安装在容器的开口处,其中,在图1中仅示出容器的局部上部;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封闭件和容器的从上方观察的局部透视图,并且图2示出了封闭件的“后”区域(即,图2中的视图是从图1中的视图取约180度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封闭件和容器的俯视平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封闭件和容器的局部后视立面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封闭件和容器的局部右侧立面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封闭件和容器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大致沿图3中的平面6-6截取;

图7是图1所示的封闭件和容器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大致沿图3中的平面7-7截取;

图8是与图2所示的封闭件的后部区域的视图类似的封闭件和容器的透视图,然而在图8中,封闭件的阻挡构件已经与封闭件的其余部分分离;

图9是与图8所示的封闭件的后部区域的视图类似的封闭件和容器的透视图,然而在图9中,封闭件的致动器已经从闭合位置枢转到打开分配位置;

图10是图9所示的“打开”的封闭件和容器的透视图,然而图10的视图是从图9的视图取约180度的视图,以示出封闭件的阻挡构件与封闭件的其余部分分离,并且示出封闭件的致动器从闭合位置枢转到打开分配位置;

图11是图1所示的封闭件和容器的部件的分解后视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封闭件的仅壳体部件的右侧立面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壳体的俯视平面图;

图14是图12所示壳体的剖视图,大致沿图13中的平面14-14截取;

图15是图12所示壳体的剖视图,大致沿图13中的平面15-15截取;

图16是图1所示的封闭件的仅仅封闭件主体和致动器部件的子组件的后视立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封闭件的仅仅封闭件主体和致动器部件的子组件的右侧立面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封闭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其被示出为安装在容器的开口处,其中,在图18中仅示出容器的局部上部;以及

图19是封闭件和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在图18中被标识为“图19”的圆圈所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容许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本说明书和附图仅公开了作为本发明的示例的特定形式。本发明不意图限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范围将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指出。

为了便于描述,示出本发明的封闭件的许多附图示出了处于封闭件在系统的开口处将具有的典型取向的实施例,该系统是直立瓶的形式的容器,并且参考该取向使用诸如“向内”、“向外”、“上”、“下”、“轴向”、“径向”、“侧向”等术语。术语“轴向”和“径向”相对于中心轴线20(图11)使用,该中心轴线通常定义为封闭件的中心纵向轴线。短语“轴向向内”是指沿中心轴线20朝向封闭件的底部和朝向容器内部的方向,如在相关附图中所见。短语“轴向向外”是指沿中心轴线20朝向封闭件的顶部并且远离容器内部的相反方向。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封闭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取向的取向制造、储存、运输、使用和销售。

本发明的封闭件尤其适用于与各种常规或特殊系统一起使用,包括容器,尽管没有完全示出或描述,但其细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和理解这种容器的人员来说是明显的。在此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容器本身不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因此不意图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将理解,新颖的和非显而易见的发明方面仅体现在所描述的示例性封闭件中。

本文所述的所示封闭件及其修改形式尤其适用于容纳洗剂或霜膏形式的流态材料或物质的容器上,所述流态材料或物质可通过打开的封闭件从容器中分配或以其他方式排出。这种流态物质可以是例如个人护理产品、食品、工业产品、家用产品或其它类型的产品。这种物质可以由人或动物在内部或外部使用,或用于其它用途(例如,涉及医药、制造、商业或家庭维护、建筑、农业等的活动)。

图1-17示出了本发明的封闭件的第一实施例及其部件,其中,封闭件总体上由附图标记40表示。在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封闭件40以单独制品的形式提供,该单独制品被构造成附接或组装到诸如容器44的通常容纳流态物质的系统。

容器44可以是任何常规类型,例如可塌缩的柔性袋,或者可以是具有些许柔性的弹性壁的大致刚性容器,例如瓶或罐。图1示出了附接到容器44的封闭件40的第一实施例,该容器44是具有壁的大致刚性瓶,该壁具有些许柔性并且当封闭件40打开时(通常在使用者还将容器44和封闭件40翻转时)可由使用者挤压以分配产品。封闭件40可以替代地用在较大的分配系统(未示出)上,该较大的分配系统可包括例如医疗装置、处理机器、分配器、机器上的贮存器等,或者是其一部分,其中,该系统具有通向系统内部的开口。

容器44或其一部分可以由适合于预期应用的材料(例如,用于袋的薄的柔性材料(其中,这种材料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或聚乙烯膜和/或铝箔),或用于诸如瓶的更刚性的容器的更厚的柔性更小的材料,例如模制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

在封闭件40安装到诸如瓶或袋(未示出)的容器44的应用中,可以设想,通常,在封闭件制造商将制造封闭件40(例如,通过由热塑性聚合物模制封闭件40的部件并组装它们)之后,封闭件制造商然后会将封闭件40运输到另一位置处的容器填充设备,在该另一位置处,容器44被制造或以其它方式提供,并且在该另一位置处,容器44在安装封闭件40之前被用产品填充。如果容器是可塌缩的袋,那么封闭件可包括合适的配件部分,在袋被制造和填充时,或者在袋被制造出来但在袋随后通过打开的封闭件或通过袋壁的打开区域被填充之前,该配件部分可被附接到袋,所述打开的封闭件或所述袋壁的打开区域随后被密封闭合。

在封闭件40的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封闭件40被提供为单独制造的物品、部件或单元,以便拧到容器44上。然而,应当理解,在一些应用中,可能期望封闭件40以不允许使用者容易地移除封闭件40的方式附接到容器44。此外,可能期望的是,封闭件(或至少封闭件的主体)形成为容器(例如,瓶)的整体部分或延伸部,其中,这种整体部分或延伸部还(即,同时)限定容器本身的端部结构。

封闭件40的所示第一实施例,如果最初与容器44分开形成,则适于在容器中的开口处附接到容器44,该开口在封闭件40的一部分打开之后提供通向容器内部和通向容纳在其内的流态内容物的通路,如下文所述。

容器44本身,例如瓶、袋或其它容器本身,不构成本发明最广泛方面的一部分。容器44或其它系统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造。

参考图11,其中,所示的容器44是瓶,瓶通常包括限定瓶口或开口的上端部分46(或瓶的一些部分上的其它合适的结构)和用于与封闭件40的协作螺纹部分(或卡扣配合凸条,未示出)匹配的螺纹部分(或卡扣配合凸条,未示出),这将在下文中详细地讨论。瓶的上端部46通常具有封闭件40适于与之接合的横截面构造。从上端部分46延伸的是瓶的主体部分50。主体部分50具有与瓶的上端部分46在瓶开口处的横截面构造不同的横截面构造。在其它类型的瓶中,瓶可以替代地沿其整个长度或高度具有基本一致的形状,而没有任何部分具有不同的尺寸或不同的横截面。

图1-17中所示的封闭件40的第一实施例尤其适合与容器44一起使用,容器44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基本柔性壁的瓶,所述壁可被使用者向内侧向挤压或偏转,以增加瓶内的内部压力,从而迫使流态物质离开瓶并通过打开的封闭件40。壁具有足够的固有弹性,以便当去除挤压力时,瓶壁恢复到正常的不受应力的形状。

在其它应用中,可能希望使用大致刚性的容器,并且在选定的时间用活塞或其它加压系统(未示出)对容器内部加压,或者降低外部环境压力以通过打开的封闭件吸出材料。

在一些其它应用中,封闭件40可与产品容纳系统或其它类型的系统(未示出)一起使用,其中,封闭件40可起作用以允许或防止物质相对于其中安装有封闭件40的系统流出或流入。

例如,在一些应用中,可能期望的是,还适应于用流态内容物通过打开的封闭件40进入容器44中来填充或再填充容器44。

参照图11,封闭件40包括以下基本部件:基座或封闭件主体54、护套或壳体56、和致动器60。可以设置可选的帽、顶盖或盖(未示出),用于可移除地安装在封闭件40顶上。封闭件主体54、壳体56和致动器60优选地作为单独的结构形成或模制,并随后组装在一起。封闭件主体54、壳体56和致动器60各自优选地由合适的热塑性材料(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模制而成。替代地,可以使用其它材料。应当理解,在替代设计(未示出)中,三个基本部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最初一体地形成或模制在一起作为一个相连的结构,然后被基本上分开,然后以操作性组合被组装。此外,应当理解,封闭件主体54可一体地形成或模制为容器44的上端部分46的延伸部。

致动器60能够相对于封闭件主体54在闭合位置(图8)和打开分配位置(图9和图10)之间移动。类似致动器的详细操作和构造在美国专利no.4,962,869和no.6,832,700中公开,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下面详细讨论的壳体56(图1-3)的可移除或可分离的部分最初防止或阻止致动器60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封闭件40的使用者移除壳体56的该部分(图8)允许封闭件40的使用者将致动器60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现在参照图6、图7和图11,封闭件主体54包括入口部分或下端68以及上端70。圆柱形裙部或壁72在下端68和上端70之间延伸,并限定外表面73。壁72的内表面限定入口通道74(仅图6),以便位于瓶44的开口处,以与容纳流态物质的瓶44的内部连通。

仅参照图6和图7,封闭件主体54的内部设置有从其径向向内延伸的多个内螺纹76。内螺纹76与容器44上的匹配的外螺纹78协作并螺纹接合,以在容器44的开口处将封闭件主体54与容器44牢固地附接在一起。可以理解,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规的或特殊的措施将封闭件体54连接到容器44,例如匹配的卡扣配合凸条、匹配的凹槽和卡扣配合凸条、双注射模制部、粘合剂、机械锁、封闭件旋转焊接到容器等。

如果封闭件主体54用于柔性袋(未示出)上,则目前可以想到,封闭件主体下端可具有合适的船形或菱形配件构造(例如,如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号wo/2014/193358中所示,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以与袋密封,并且大多数袋制造商将优选利用热密封技术或超声波密封技术将封闭件主体下端安装在形成于袋中的开口处。

现在特别参照图6,封闭件主体壁72包括侧向延伸跨过封闭件主体54的内部的凹陷平台80。凹陷平台80具有上表面82,并且还限定延伸穿过凹陷平台80的圆形孔口84。圆柱形管口88从凹陷平台80向上延伸并围绕孔口84。管口88经由孔口84通向(即,连通)封闭件主体54的入口通道74。管口88以偏离封闭件40的中心轴线20的第二轴线90为中心。如将在下文中详细讨论的,储存在容器44内的流态物质从容器44的出口端流动,在封闭件主体54的入口通道74内流动,并进入管口88。

如图7中最佳示出的,封闭件主体54的壁72的内侧设置有一对相对的卡位部或半球形凹部94,其用于保持形成在致动器60的相对面向侧上的匹配的半球形突起或耳轴,如下面详细讨论的。壁72还在封闭器主体54的顶端70处设置有凹陷区域或指状凹部96(图16和17)。在致动器60相对于封闭件主体54致动期间,指状凹部96适应使用者手指的向下运动。

现在参见图16和图17,壁72的外表面73在封闭件主体54的下端68处设置有一对对准突出部或肋98,它们在外表面73的相对侧上沿直径方向间隔开。每个肋98的上部或尖端100是渐缩的,并且肋98被构造和布置成被接收在壳体60的相对侧内的一对沿直径间隔开的缝槽内,这将在下面详细讨论。

仍然参照图16和图17,封闭件主体壁72的外表面73的下端具有一对周向延伸的卡扣配合凸条102,其布置在外表面73的相对侧上。每个凸条102位于两个肋98之间,并且一起与壳体60上的凸条匹配,以将壳体60保持在封闭件主体54上,如下所述。凸条102从封闭件主体54的下端68轴向向外间隔开。

尽管封闭件主体54被示出为具有大致圆柱形结构,然而,应当理解,封闭件主体54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并且不需要限于圆柱形,并且不需要具有大致圆形的横截面(在垂直于中心轴线20的水平面上截取)。例如,下端68和/或上端70以及它们之间的壁72可为椭圆形、多边形或一些不规则形状。

如图8、图9和图11所示,致动器60具有大致盘状的形状,具有大致平坦的顶端106,具有前部区域108和凹陷的、凹形的或倾斜的后部区域112,该后部区域112设计成在致动器60的打开期间适应封闭件40的使用者的手指。参照图7和图11,致动器60具有环形侧壁116,一对半球形突起或耳轴120从该侧壁延伸,并且彼此间隔180度。每个突起120配合在封闭件主体54内的半球形凹部94(仅图7)中的一个内。突起120在凹部94内围绕枢转轴线124(图7)旋转,从而允许整个致动器60相对于封闭件主体54枢转或旋转,其操作在下文中讨论。

如图6和图10所示,致动器60在致动器60的外部上设置有具有入口端128(仅图6)和出口端132的分配流动通道124。当封闭件40的使用者将致动器60从闭合位置(图6)枢转到打开位置(图10)时,分配流动通道124可被选择性地设置成与封闭件主体54(仅图6)的管口88(仅图6)连通。

如图6所示,致动器60具有圆柱形塞子或内部环形壁136,其从致动器向下延伸,以在致动器60处于闭合位置时密封管口88的内部。第一半圆形密封边缘140和第二半圆形密封边缘144从致动器60向下延伸,以在打开位置(图10)中保持封闭件主体54和致动器60之间的流体不透密封,使得当致动器60处于打开位置时,分配流动通道124的出口端132是流态物质的唯一流出路径。在前述的美国专利no.4,962,869和no.6,832,700中详细地示出和描述了这种流动通道和密封边缘的构造和操作。

现在参照图6、图16和图17,致动器60的环形侧壁116具有从其延伸的楔形突出部或凸轮元件148。凸轮元件148位于致动器60的后(即,后面的)端,邻近致动器60的倾斜后部区域112,并且用于摩擦接合封闭件主体54的环形壁72的内侧(图6)。凸轮元件148与封闭件主体54的摩擦接合使致动器60稳定,以在使用者已将致动器60枢转到期望的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之后将致动器60相对于闭合主体54保持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两者中。封闭件部件的轻微偏转可以适应摩擦接合。

如图6和图7所示,壳体56围绕封闭件主体54组装并位于其上方,以在最初防止封闭件40的使用者将致动器60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分配位置。壳体56是中空的,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形状,并且包括在封闭件主体54的环形壁72上滑动的环形壁152。

参照图14,壳体环形壁152包括顶端156和底端160。一对环形卡扣配合凸条164从环形壁152的内表面侧向向内延伸。每个卡扣配合凸条164接合封闭件主体54的外表面73上的两个卡扣配合凸条102中的一个并在其上滑动(见图6),从而将壳体56保持在封闭件主体54顶上。壳体56与封闭件主体54的卡扣配合接合的设计可被调节,使得封闭件40的两个部件能够被使用者移除或不能被使用者移除。具体地,封闭件20的使用者克服凸条102、164的摩擦接合所需的力可以根据凸条102、164的尺寸、形状、数量和/或位置而增大或减小。此外,壳体56和封闭件主体54的连接可用于显窃启目的,其中,封闭件40的部件中的一者或二者在封闭件制造商初始组装之后被使用者强制分开时表现出应力致白或破裂。

现在参照图7和图14,环形壁152的底端160在其内包括一对相对面向的缝槽168。每个缝槽168接收从封闭件主体54(仅图7)的外表面73(仅图7)延伸的肋98(仅图7)中的一个。如下文所讨论的,肋98有助于将壳体56以预选的取向组装在封闭件主体54上(图1-图10),并且防止壳体56和封闭件主体54之间的相对旋转。

如图2中最佳示出的,环形壁152的顶端156包括切口或指状凹部172。当壳体56安装在封闭件主体54和致动器60顶上时,指状凹部172定位成邻近致动器60的倾斜后部区域112。壳体56还包括通过四个弱化或易碎连接部180连接到顶端156的阻挡构件或突片(tab)176。每个易碎连接部180由与环形壁152的厚度相比横截面厚度减小的区域限定。如本文所述,易碎连接部180的厚度和位置允许使用者采用相对较小的力来使易碎连接部180断裂,并将突片176从其连接到环形壁152的顶端156的初始构造分离。参照图15,可以看出,每个易碎连接部180具有拱状构造,从顶端156侧向向内且轴向向外延伸到突片176。

参照图8,在使用者已经将突片176与环形壁152分离或将突片176置于“分离构造”中之后,易碎连接部180的小残余物184(在图8中可见)可出现在环形壁152的顶端156上。

构想了在突片176和环形壁152之间提供弱化连接的其它措施,例如在两个结构之间仅提供单个易碎连接部180,或者通过整体注射模制在突片176和环形壁152之间提供一个或多个材料减薄区域,或者在突片176和环形壁152之间冲切孔口。在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突片176可以通过系绳、铰链连接到壳体56的顶端156,或者可以摩擦地卡扣配合或以其它方式可移除地固定到壳体56的顶端156。

当沿竖直平面观察时,突片176具有薄的拱形横截面形状,如图14和图15所示。突片176具有大致凸形的外表面188和面向壳体56的中空内部的大致凹形的内表面192。外表面188具有形成或显示在其上的标记196。标记196可以是图形、文本、纹理或任何品牌特定的装饰或功能元素。标记196可以例如通过模制与突片176一体形成,或者它可以通过二次制造工艺施加,例如通过冲压、滚压、印刷、电镀、施加粘合标签、双注射模制等。

发明人已经发现,在壳体56与封闭件主体54和致动器60分离地形成的情况下,这种标记196可能是特别希望的。例如,封闭件制造商可以为每个特定的客户或应用单独地提供独特的或定制的壳体56,同时为多个客户或应用提供共享的或共同的封闭件主体54和致动器60。为了高效且成本有效地为各种客户制造本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封闭件,封闭件制造商可以在与封闭件主体54和/或致动器60不同的模具中,尤其是在具有较少模腔的模具中注射模制壳体56。因此,封闭件制造商可以利用具有用于封闭件主体54和致动器60的更大数量的模腔的模具,以便高效地制造封闭件40的更大数量的“共用”部件,这些部件可以在各种顾客、装瓶机或填充机之间共享。因此,封闭件制造商可以使用较便宜的模具,该模具具有较少数量的用于壳体56的模腔,这对于每个单独的顾客、装瓶机或填充机是特定的。

发明人还发现,期望与封闭件主体54和/或致动器60分开地形成壳体56(例如,诸如通过注射模制),使得壳体56与封闭件主体54和/或致动器60相比可具有不同的纹理、着色剂、树脂和/或不透明度。与封闭件主体54和/或致动器60分开地形成壳体56还允许壳体56针对封闭件40的每个特定客户或应用定制,而仅一个共同设计的封闭件主体54和/或致动器60可在各种客户、装瓶机或填充机之间共享。

参照图3,突片176具有基本上圆形的形状,具有通过易碎连接部180连接到环形壁152的顶端156的拱形周边部分200。突片176具有扁平的周边部分204,半圆形的握持部分或突出部208从该周边部分204朝向指状凹部172延伸。当壳体56在图1-图10所示的取向中安装在封闭件主体54顶上时,突片176侧向延伸以覆盖致动器60的倾斜后部区域112。突出部208用作封闭件40的使用者抓住突片176并将其与壳体56的其余部分分离的位置,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

如图6和图7所示,致动器60被承载在封闭件主体54中,并且可相对于封闭件主体54在闭合非分配位置(图6)和打开分配位置(图10)之间围绕枢转轴线124(仅图7)枢转。当突片176处于其模制时的初始构造,并且壳体56相对于封闭件主体54安装或装配时(图6和图7),突片176的凹形内表面192直接位于致动器60上方。在突片176的初始构造中,内表面192与致动器60以邻接或面对的关系定位,以防止致动器60的任何可察觉的枢转。只有当突片176已从壳体60的其余部分断开时,封闭件40的使用者才可使致动器60相对于封闭件主体54完全枢转到打开分配位置。

发明人已经发现,封闭件主体54、壳体56和保持器60的有利组件尤其适于防止在包装件的运输和搬运期间流态物质的意外泄漏,该包装件包括附接到流态物质的容器44的封闭件40,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其中,包装件可在多个取向上包装,并且可以以多种包裹的方式运输,其可经受宽范围的冲击力、振动、压力、温度和取向变化。另外,发明人已经发现,突片176和易碎连接部180的构造有利于提供牢固耐用的解决方案以防止由于运输期间的冲击而通过封闭件40的不期望的泄漏,并且有利于为封闭件40的各种使用者提供可容易地移除的阻挡结构。突片176的紧凑形状和构造允许封闭件40具有低的轴向高度或轮廓。

接下来将首先参照图7和图11讨论一种组装封闭件40的部件的方法。应当理解,本文所描述的组装方法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可以存在组装封闭件40的部件的其它方法。致动器60和封闭件主体54可通过如下方式组装:将它们与中心轴线20对准并且将封闭件主体54的环形壁72中的凹部94(在图7中可见)与致动器60的半球形突起120定向,使得致动器60的倾斜后部区域112(在图11中可见)定位成接近封闭件主体壁72的指状凹部96(在图11中可见)。致动器60和封闭件主体54可随后沿中心轴线20放在一起,直到半球形突起120被压入两个凹部94中,使得致动器60定向在闭合非分配位置中。部件(封闭件主体54和致动器60)中的一者或二者由足够弹性的材料形成,以适应两个部件的组装。

如图6所示,当致动器60与封闭件主体54组装并且定向在非分配闭合位置时,致动器60的塞子136抵靠封闭件主体54的管口88的内侧密封。

现在参照图7和图11,致动器60和封闭件主体54的子组件然后可与中心轴线20对准,并定向成使得(i)封闭件主体54的肋98与缝槽168(在图7中可见)对准,以及(ii)壳体56的指状凹部172(在图11中可见)与封闭件主体54的指状凹部96(在图11中可见)对准。在该取向中,壳体56的突片176也覆盖致动器60的顶端106。

参照图6,壳体56以及封闭件主体54和致动器60的子组件最初定向成使壳体缝槽168与封闭件主体肋98对准,并且随后沿中心轴线20压在一起,使得封闭件主体54的卡扣配合凸条102接合壳体56上的卡扣配合凸条164,以将壳体56保持在致动器60和封闭件主体54的子组件周围和上方。当将致动器60和封闭件主体54的子组件与壳体56放在一起时,封闭件主体54的每个肋98(图7)被接收在壳体56的缝槽168(图7)内,以帮助封闭件主体54与壳体56组装在一起,并且防止封闭件主体54和壳体56之间的实质性的相对旋转,从而导致图1-图7中所示的封闭件40的部件的完全组装。

接下来将首先参照图1-图2描述封闭件40的详细操作和功能。通常,使用者将会在封闭件40安装于流态物质的容器44的顶端上的情况下遇到封闭件40——封闭件40、容器44和容器44内的流态物质一起限定包装件。为了提供显窃启特征或组件,可以在封闭件40的一些部分或全部的顶部上可选地设置可移除的粘合剂、胶带或塑料包裹物(未示出)。如果提供这种显窃启特征,使用者将首先从封闭件40移除显窃启特征,以在初次操作之前暴露封闭件40。然而,在一个目前构想的应用中,没有提供额外的胶带或塑料包裹物。

使用者通常会遇到如图1-图2所示的封闭件40,其中,壳体56安装在封闭件主体54(在图2中可见)顶上并且致动器60(在图2中可见)可枢转地保持在封闭件主体54内并且定向在闭合非分配位置中。使用者将遇到定向在初始构造中的突片176,其通过四个易碎连接部180连接到环形壁152的顶端156。突出部208从突片176的后部区域沿指状凹部96和172(图2中可见)的方向在致动器60的倾斜后部区域112(图2中可见)上侧向向外延伸。

参照图2,在突片176定向在初始构造中的情况下,当从指状凹部96和172的角度观察时,突片176的标记196是清晰可辨的。在封闭件40的操作的这个阶段,如果使用者试图将致动器60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例如,通过按压致动器60的倾斜后部区域112以导致致动器60相对于封闭件主体54枢转),则可通过突片176的下侧和致动器60的顶部之间的接合或接触来防止使用者这样做。突片176的初始构造和致动器60的闭合位置防止或至少最小化了致动器60远离初始闭合位置的可察觉的旋转(即,扭转),并且如果包装件被意外地倒置和/或可能被意外地撞击以产生内部压力的略微增大,则这最小化了流态物质意外地分配或溢出的可能性。

参照图3,使用者可通过如下方式开始将封闭件40打开至分配构造:首先通过突出部208抓住突片176,同时保持住壳体56的其余部分和/或容器44,然后随后向上拉突出部208。当使用者施加的力达到预定阈值时,最靠近突出部208的易碎连接部180将断裂,并且突片176将开始旋转或提升离开壳体56的其余部分。当使用者继续向上拉突片176时,剩余的易碎连接部180将断裂,并且突片176将完全从壳体56的剩余部分分离或分开。如图8和图9中可见,易碎连接部80的残余物184可留在环形壁152的顶端156上。突片176以这种方式仅在单次使用或应用中起作用,并且随后可以由使用者丢弃或回收。

参照图9和图10,一旦从壳体56移除突片176,使用者就可通过用手指或拇指按压致动器60的倾斜后部区域112同时保持住壳体56的其余部分和/或容器44,而将致动器60从闭合非分配位置移动到打开分配位置。当使用者施加在后部区域112上的力达到预定阈值时,致动器60的半球形突起120在封闭件主体54的凹部94(仅在图7中可见)内枢转,使得致动器60的前部区域108充分升高以暴露分配流动通道124(图10)的出口端132(图10)。

在致动器60旋转到打开位置期间,凸轮元件148(图9)抵靠壁72向下滑动到封闭件主体54中。凸轮元件148通过与壁72的摩擦接合而将致动器60稳定并保持在打开位置。一个或多个部件可能发生一些轻微的弯曲,以适应凸轮元件148和封闭件主体54之间的滑动接合。

现在参考图6,当致动器60枢转到打开位置时,塞子136部分地提升到管口88之外,使得分配流动通道124的出口端132暴露于周围环境。使用者然后可抓握并挤压柔性的弹性容器44以压缩容器44或以其它方式减小容器44的内部容积以对容纳在其内的流态物质加压。在一些情况下,使用者还可倒置容器44。在任何情况下,在流态物质的分配期间,流态物质最初进入封闭件主体54的入口流动通道74,流动通过管口88,然后流入致动器60的分配流动通道124,并且从致动器60的暴露的出口端132离开封闭件40。

当使用者停止挤压(即,加压)容器44时,流态物质的向外流动停止,并且甚至可通过容器44内的暂时较低压力而被朝向容器44吸回(例如,如果容器具有从“被挤压”构造返回到正常的未变形构造的弹性壁)。这允许分配流动通道124、管口88和/或入口流动通道74内的一些流态物质被更大的环境空气压力强制返回通过封闭件40并朝向容器44,以帮助保持包装件的整体清洁度。

在已经从包装件分配了流态物质之后,使用者可通过如下方式将致动器60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按压致动器60的前部区域108以枢转(即,扭转)致动器60,使得将前部区域108降低回到封闭件主体54内并且使倾斜后部区域112向上升高。致动器60相对于封闭件主体54的枢转运动导致致动器60的塞子136重新密封在封闭件主体54的管口88内,并且进一步将分配流动通道124的出口端132与周围环境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封闭件240的第二实施例与流态物质的容器244组装在一起,并在图18和图19中示出。封闭件240的第二实施例可以由与上文关于封闭件40的第一图示实施例所讨论的相同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形成。封闭件240的第二图示实施例也以与封闭件40的第一图示实施例大致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并且包括相同的基本部件,即封闭件主体254、壳体256和致动器260。

封闭件240的第二图示实施例与封闭件40的第一图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壳体256与封闭件主体254以不需要封闭件240的任一部件上的任何互补的肋或缝槽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参照图19,可以看出,壳体260的底端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钩或突出部264,用于接合封闭件主体254的底部边缘。突出部264与壳体256的内部顶端和封闭件主体254的顶端之间的接合一起用于将壳体256围绕封闭件主体254夹持,从而防止壳体256和封闭件主体254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对于至少一些应用,仅在封闭件240的壳体260部件上提供诸如突出部264的夹持特征可用于降低制造成本并改善封闭件240的可制造性。

虽然所示的突出部264具有倾斜的导入表面和基本平坦的后随表面,但是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其它结构将壳体260与封闭件主体254保持在一起,例如从壳体256的底端向内延伸以接合封闭件主体254的一些部分的拱形的、卡扣配合凸条或偏转指状物(未示出)。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说明性实施例和对其修改的描述在本文中仅作为示例被提供,而不是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