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方便面包装的可食用环保碗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08956发布日期:2018-07-24 21:5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食用方便面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碗装方便面由于其在长途旅行中无需自带餐具、食用方便,因此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其由于包装材料的机械强度、防油防水性能的不足,通常只能一次性使用,在长途旅行中,尤其是火车上、汽车站、火车站中会留下大量的泡面垃圾,这些垃圾不仅造成了清洁人员的工作负担,也给环境造成负担。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便面碗的最内层(即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纸桶内壁)是一层覆于纸板上的塑料薄膜,一般为食品级聚乙烯材质,其适用温度一般100℃以下,遇高温塑料里面的低分子物质和添加剂有可能溶于油脂、水或醋中。消费者吃方便面一般用开水冲食,面桶最内层的聚乙烯膜遇100℃的高温,很有可能会溶于含有大量油脂的面汤中。第二层为白纸板,即企业所谓的“直接接触食品”的内层纸,其内层纸板可能含有荧光性物质,且还有可能使用回收原材料的风险。第三层为灰卡纸,对于这层纸板,我国标准体系中并未对其安全卫生性能有任何规定,企业也没有标准,更没有检测数据,因此存在都是违规使用废纸或再生纸制作的风险。废纸中含有20多种有害物质,如油墨、铅、苯、汞、增塑剂等,很难控制。这些有害物质长期在人体内累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人体中完全排出,有害物质如铅、汞等长期累积在人体中,可以诱发各种疾病,甚至癌症。如果再生纸直接接触水、含油食品或者经过高温加热的食品,那么它自身的结构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残留在再生纸中的化学物质进入食品。最外层为外层印刷纸。以上即方便面碗的主要分层结构。很多消费者在吃面的时候都有喝汤的习惯,面碗外层与人的手部和嘴直接接触,很难保证有害物质不会侵害消费者健康。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方便面碗包装材料的机械强度、防油防水性能的不足,存在食品安全性隐患和环保问题成为了方便面尤其是碗面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强度、防油防水性能好,无食品安全性隐患和环保问题,可多次使用的可食用方便面包装碗的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该方便面包装碗可实现多次重复使用,无食品安全隐患,可食用也可在自然界自然降解,不影响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方便面包装的可食用环保碗的制备方法,

(1)将玉米粉、大豆粉、糯米粉混合后经过超微粉碎、过筛,制成混合超细粉;

(2)将步骤1所制成的超细粉加中性蛋白酶和适量的水制成粉团,在35-40℃下反应30-40min;

(3)将凉粉草胶、魔芋胶、海藻酸钠与水进行混合后加热溶解制成混合液,混合比例为2-5:2-5:2-5:20-50;

(4)趁热将步骤3的混合液倒入步骤2制得的粉团中,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浆料;

(5)将步骤4制成的混合浆料倒入碗状模具中,经烘烤、脱模制成碗状基体;

(6)以大豆蛋白、明胶和壳聚糖作为成膜基质,以茶籽油作为增塑剂和抗氧化剂,将成膜基质溶于醋酸水溶液中配成浓度为8-10%的混合成膜液,添加成膜基质质量分数为2%-5%的茶籽油,在均质机中均匀混合制成膜溶液,最后由喷涂机均匀的喷涂在碗状基体的内表面,烘干,制成碗体;

(7)取一定量的玉米蛋白溶于蒸馏水中,添加甘油作为增塑剂,搅拌直至形成溶液,添加一定量的壳聚糖-乙酸混合液,均质直至形成均一溶液,超声脱气后,将成膜液倒至碗盖的模具中,烘干制成碗盖;

(8)将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作为成膜基质溶于蒸馏水中搅拌直至形成溶液,超声脱气后,将成膜液采用喷涂的方式均匀的喷涂于步骤7所制得的碗盖内侧,烘干后形成可食用膜制成的碗盖;

(9)将碗体和碗盖组合形成用于方便面包装的可食用环保碗,采用环保的植物纤维制成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防止可食用碗的污染。

优选的,其中玉米粉、大豆粉、糯米粉混合比例为1-5:1-5:2-8;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混合超细粉的0.5%-1%;步骤4中混合液和粉团的比例为5-6:1。

优选的,其中茶籽油的添加比例为2-5%;醋酸水溶液的ph值为3-4;大豆蛋白、明胶和壳聚糖的混合比例为4-5:3-5:2-4。

优选的,玉米蛋白溶液的浓度为10%,甘油的添加量为3-5%,壳聚糖-乙酸混合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壳聚糖-乙酸溶液与玉米蛋白-甘油溶液的混合比例为3-2:1,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的混合比例为2-3:1,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的混合粉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0-12。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由于采用了食用、安全、可自然降解的原料,用其制成的碗包装方便面不存在任何食品安全的隐患,且在自然界中可自然降解,降低了泡面碗的垃圾处理成本,提高了方便面碗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2)碗体采用的两层结构,外层结构可有效的保证泡面碗的机械强度,内侧的防水防油层可以有效的防止泡面时的油脂和水分进入外层的结构中影响泡面碗的强度,进而保证泡面碗的可重复使用。

(3)制作碗体时采用的凉粉草胶、魔芋胶、海藻酸钠可以有效的提高由酶解后的玉米粉、大豆粉、糯米粉混合粉团制成的碗体的机械强度。

(4)采用喷涂的方式将防水、防油层覆与碗底基体上,减少了粘合使用的粘合剂,且以大豆蛋白、明胶和壳聚糖作为成膜基质,以茶籽油作为增塑剂和抗氧化剂,其中的茶籽油不经可以作为增塑剂,有效的强化该可食用膜的机械强度,同时还赋予该食用膜很好的抗氧化性能。

(5)由玉米蛋白和壳聚糖制成的碗盖其透明度好、对水蒸气和挥发性物质具有很好的阻隔性,其上喷涂由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制成的可食用膜,可以提高碗盖的隔氧性能和机械强度,方便碗盖的重复利用和提高在初次包装方便面时的保质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方便面包装的可食用环保碗的制备方法,

(1)将混合比例为1:1:2的玉米粉、大豆粉、糯米粉混合后经过超微粉碎、过筛,制成混合超细粉;

(2)将步骤1所制成的超细粉加0.5%的中性蛋白酶和适量的水制成粉团,在35-40℃下反应30-40min;

(3)将凉粉草胶、魔芋胶、海藻酸钠与水进行混合后加热溶解制成混合液,混合比例为2:2:2:20;

(4)趁热将步骤3的混合液倒入步骤2制得的粉团中,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浆料,其中混合比例为5:1;

(5)将步骤4制成的混合浆料倒入碗状模具中,经烘烤、脱模制成碗状基体;

(6)将混合比例为4:3:2的大豆蛋白、明胶和壳聚糖溶于醋酸水溶液中配成浓度为8%的混合成膜液,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茶籽油,在均质机中均匀混合制成膜溶液,由喷涂机均匀的喷涂在碗状基体的内表面,烘干后形成碗体;

(7)取一定量的玉米蛋白溶于蒸馏水中,形成浓度为10%的玉米蛋白溶液,添加3%甘油作为增塑剂,搅拌直至形成溶液,添加10%的壳聚糖-乙酸混合液,均质直至形成均一溶液,超声脱气后,将成膜液倒至碗盖的模具中,烘干成型;

(8)将混合比例为2:1的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的混合物作为成膜基质溶于蒸馏水中,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的混合粉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0,搅拌直至形成溶液超声脱气后,将成膜液采用喷涂的方式均匀的喷涂于碗盖内侧,烘干后形成可食用膜制成的碗盖;

(9)将碗体和碗盖组合形成用于方便面包装的可食用环保碗,采用环保的植物纤维制成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防止可食用碗的污染。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方便面包装的可食用环保碗的制备方法,

(1)将混合比例为3:3:7的玉米粉、大豆粉、糯米粉混合后经过超微粉碎、过筛,制成混合超细粉;

(2)将步骤1所制成的超细粉加0.8%的中性蛋白酶和适量的水制成粉团,在35-40℃下反应30-40min;

(3)将凉粉草胶、魔芋胶、海藻酸钠与水进行混合后加热溶解制成混合液,混合比例为3:3:3:40;

(4)趁热将步骤3的混合液倒入步骤2制得的粉团中,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浆料,其中混合比例为5.5:1;

(5)将步骤4制成的混合浆料倒入碗状模具中,经烘烤、脱模制成碗状基体;

(6)将混合比例为4.5:4:3的大豆蛋白、明胶和壳聚糖溶于醋酸水溶液中配成浓度为9%的混合成膜液,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茶籽油,在均质机中均匀混合制成膜溶液,醋酸水溶液的ph值为3-4,由喷涂机均匀的喷涂在碗状基体的内表面,烘干后形成碗体;

(7)取一定量的玉米蛋白溶于蒸馏水中,形成浓度为10%的玉米蛋白溶液,添加4%甘油作为增塑剂,搅拌直至形成溶液,添加10%的壳聚糖-乙酸混合液,均质直至形成均一溶液,超声脱气后,将成膜液倒至碗盖的模具中,烘干成型;

(8)将混合比例为2.5:1的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的混合物作为成膜基质溶于蒸馏水中,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的混合粉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1,搅拌直至形成溶液超声脱气后,将成膜液采用喷涂的方式均匀的喷涂于碗盖内侧,烘干后形成可食用膜制成的碗盖;

(9)将碗体和碗盖组合形成用于方便面包装的可食用环保碗,采用环保的植物纤维制成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防止可食用碗的污染。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方便面包装的可食用环保碗的制备方法,

(1)将混合比例为5:5:8的玉米粉、大豆粉、糯米粉混合后经过超微粉碎、过筛,制成混合超细粉;

(2)将步骤1所制成的超细粉加1%的中性蛋白酶和适量的水制成粉团,在35-40℃下反应30-40min;

(3)将凉粉草胶、魔芋胶、海藻酸钠与水进行混合后加热溶解制成混合液,混合比例为5:5:5:40;

(4)趁热将步骤2的混合液倒入步骤1制得的粉团中,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浆料,其中混合比例为6:1;

(5)将步骤3制成的混合浆料倒入碗状模具中,经烘烤、脱模制成碗状基体;

(6)将混合比例为5:5:4的大豆蛋白、明胶和壳聚糖溶于醋酸水溶液中配成浓度为10%的混合成膜液,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茶籽油,在均质机中均匀混合制成膜溶液,醋酸水溶液的ph值为3-4,由喷涂机均匀的喷涂在碗状基体的内表面,烘干后形成碗体;

(7)取一定量的玉米蛋白溶于蒸馏水中,形成浓度为10%的玉米蛋白溶液,添加5%甘油作为增塑剂,搅拌直至形成溶液,添加10%的壳聚糖-乙酸混合液,均质直至形成均一溶液,超声脱气后,将成膜液倒至碗盖的模具中,烘干成型;

(8)将混合比例为3:1的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的混合物作为成膜基质溶于蒸馏水中,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的混合粉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2,搅拌直至形成溶液超声脱气后,将成膜液采用喷涂的方式均匀的喷涂于碗盖内侧,烘干后形成可食用膜制成的碗盖。

(9)将碗体和碗盖组合形成用于方便面包装的可食用环保碗,采用环保的植物纤维制成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防止可食用碗的污染。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碗体,其中制备碗体的超微粉不经过酶解,直接制成粉团,其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2

采用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碗体,其中制备碗体时不加入凉粉草胶、魔芋胶、海藻酸钠与水制成的混合液,其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3

采用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碗体,其中制备碗体时加入凉粉草胶、魔芋胶、海藻酸钠与水制成的混合液,其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4

采用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碗体,其中制备碗体时加入魔芋胶、海藻酸钠与水制成的混合液,其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5

采用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碗体,其中制备碗体的防水、防油层时,不加入茶籽油,其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6

采用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碗体,其中制备碗体的防水、防油层时,加入茶籽油量调整为8%,其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碗体阻水性、阻油性和机械强度测试

取待测试方便面包装碗,倒入100℃的开水或纯植物油,放置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其外观是否有变形,有渗漏,并通过质构仪检测机械强度。

利用质构仪测定待测餐具的机械强度。直接将餐具置于样品台上检测,测试探头为球形探头,测试速度为8cm/min,餐具破碎时停止,取第一次下压过程中到达最大下压程度时的力。

检测结果如下:

表1倒入100℃开水后的检测结果

表2倒入纯植物油后的检测结果

经过上述试验可知,本发明的泡面包装碗在100℃的开水和纯植物油的浸泡后,不会发生形变,渗漏,而且还能保持较好的机械强度。而制备碗体的超微粉不经过酶解,其机械强度会略有下降(对比例1);在制备碗体时不添加凉粉草胶、魔芋胶、海藻酸钠与水制成的混合液,同样会影响其机械强度(对比例2);而三种胶的复配对机械强度而言也产生了协同效果(对比例3、4)。在制备防水防油层时,茶籽油的添加与否和添加量(大于5%)也将直接影响其防水、防油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装100℃水和纯植物油后,其机械强度的大幅下降(对比例5、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