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螺旋运动的防夹式paternoster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4165发布日期:2018-09-04 23:4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paternoster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螺旋运动的防夹式paternoster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传统电梯消耗电能很大;虽然各大厂家都大打节能牌,其实都无法真正节多少能,所以经常能看到电梯停了不用;同时做不到绿色电梯;厂商都宣称自己的电梯绿色环保,纯属噱头,就是少用点油就号称环保,概念理解上差距太大;电梯维保力度不够,除大型重点现场外基本可以用脏乱差形容。但是已有的paternoster电梯虽然可以避免人员等待电梯的时间,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paternoster电梯一直处于运动过程中,乘坐电梯的人员必须把握好进入paternoster电梯箱内的时机,这样乘坐人员才可以更舒适、更安全的进入paternoster电梯内,所以设计一种基于螺旋运动的防夹式paternoster电梯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螺旋运动的防夹式paternoster电梯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螺旋运动的防夹式paternoster电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paternoster电梯,当乘坐电梯人员在没有把握好时机进入电梯箱内时,此时运动的paternoster电梯箱将会非常容易夹到乘坐人员。

(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螺旋运动的防夹式paternoster电梯,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螺旋运动的防夹式paternoster电梯,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建筑物楼层与楼层之间的隔板上均开有两个对称且贯通的安装孔;多个电梯单元均安装在建筑物内;两个电梯单元之间均通过第一钢丝绳、缓冲弹簧、第二钢丝绳连接在一起,且缓冲弹簧将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连接在一起。

所述电梯单元包括电梯箱、容纳腔、通过口、引导筒、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引导柱,其中建筑物的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引导筒;引导筒内圆面上沿引导筒的轴线方向依次开有多个第一螺旋槽;相邻的两个第一螺旋槽之间均通过第二螺旋槽连接在一起;电梯箱上具有容纳腔;电梯箱外圆面上开有通过口,且通过口与容纳腔相通;两个引导柱安装在电梯箱外圆面的两侧,且两个引导柱沿电梯箱的轴线上下分布;电梯箱通过两个引导柱与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配合安装在引导筒内,且第二螺旋槽与隔板配合。

使用该设备时,首先在建筑物楼层与楼层之间的隔板上均开有两个对称且贯通的安装孔;将两个引导筒分别竖直安装在安装孔内;多个电梯单元均安装在建筑物内,且电梯单元之间均通过第一钢丝绳、缓冲弹簧、第二钢丝绳连接在一起;第一钢丝绳、缓冲弹簧、第二钢丝绳与paternoster电梯的驱动装置连接;paternoster电梯的驱动装置将会驱动第一钢丝绳、缓冲弹簧、第二钢丝绳运动,第一钢丝绳、缓冲弹簧、第二钢丝绳将会带动电梯单元运动;电梯单元将会运动;运动的电梯箱上的引导柱将会沿第一螺旋槽运动;电梯箱将会在第一螺旋槽的作用下做螺旋运动;当第一螺旋槽引导完电梯箱后,电梯箱将会进入第二螺旋槽,此时的电梯箱上的通过口将会正对建筑物上的电梯口,同时在第二螺旋槽的作用下逐渐向下运动,此时的乘坐人员可以进入电梯箱内的容纳腔内;由于此时的第二螺旋槽将会引导电梯箱运动;当运动的电梯箱上的通过口将会逐渐变小,当电梯箱夹到乘坐人员时,此时的电梯箱将会在第二螺纹槽的作用下停止沿第二螺旋槽运动,这样就会防止电梯箱夹到乘坐人员;当电梯箱继续沿第二螺旋槽运动时,此时的电梯箱上的通过口将会与建筑物上电梯口之间的缝隙将会减小,所以此时的电梯箱将不会在进入乘坐人员,paternoster电梯将会在引导筒的引导作用下继续运动。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螺旋槽的螺距是第一螺旋槽的螺距的2.5-3.5倍。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螺旋槽的螺距是第一螺旋槽的螺距的3倍。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的直径相同。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的直径为8mm-12mm。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的直径为10mm。

本发明中在建筑物楼层与楼层之间的隔板上均开有两个对称且贯通的安装孔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引导筒;多个电梯单元均安装在建筑物内的作用是便于运载乘坐人员;两个电梯单元之间均通过第一钢丝绳、缓冲弹簧、第二钢丝绳连接在一起,且缓冲弹簧将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连接在一起的作用是便于paternoster电梯上的驱动装置可以带动多个电梯单元一起运动;缓冲弹簧的作用是当电梯箱沿第二螺旋槽运动时,此时的电梯箱与相邻的电梯箱之间的间距将会变化,所以当电梯箱运动出第二螺旋槽将会第一螺旋时,此时的电梯箱将会在paternoster电梯上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逐渐恢复,缓冲弹簧的作用是为了缓冲此时的电梯箱运动的此段距离的冲击力。

本发明中的电梯单元的作用是便于运载乘坐人员;建筑物的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引导筒的作用是便于引导电梯箱;引导筒内圆面上沿引导筒的轴线方向依次开有多个第一螺旋槽的作用是便于对应建筑物上的各个楼层处的电梯口;相邻的两个第一螺旋槽之间均通过第二螺旋槽连接在一起的作用是便于对电梯箱进行接近自锁的状态;当有乘坐人员碰触到电梯箱时,此时的电梯箱将不会继续运动,从而达到防止夹到乘坐人员的目的;电梯箱上具有容纳腔的作用是便于容纳乘坐人员;电梯箱外圆面上开有通过口,且通过口与容纳腔相通的作用是便于乘坐人员进入电梯箱内;两个引导柱安装在电梯箱外圆面的两侧,且两个引导柱沿电梯箱的轴线上下分布的作用是便于引导电梯箱沿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运动;电梯箱通过两个引导柱与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配合安装在引导筒内,且第二螺旋槽与隔板配合的作用是便于运载乘坐人员;第二螺旋槽的螺距是第一螺旋槽的螺距的2.5-3.5倍的作用是便于乘坐人员可以更方便的进入电梯箱内;第二螺旋槽的螺距是第一螺旋槽的螺距的3倍的目的是,经过试验当第二螺旋槽的螺距是第一螺旋槽的螺距的3倍时,此时的电梯箱运载乘客时,乘客进入电梯箱非常舒服;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的直径相同的目的降低paternoster电梯的生产成本;所述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的直径为8mm-12mm的作用是,此时的电梯单元将会更加安全的将电梯单元连接在一起;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的直径为10mm的目的是,此时的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可以即兼顾到paternoster电梯的安全性,又可以兼顾到paternoster电梯的使用成本。

(三)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paternoster电梯技术,本发明中的paternoster电梯具有当乘坐电梯人员在没有把握好时机进入电梯箱内时,此时一直运动的paternoster电梯箱将会防止夹到乘坐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箱结构(一)示意图。

图2是电梯箱结构(二)示意图。

图3是建筑物结构(一)示意图。

图4是建筑物结构(二)示意图。

图5是引导筒结构(一)示意图。

图6是引导筒结构(二)示意图。

图7是第一钢丝绳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缓冲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引导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6、电梯箱;10、容纳腔;13、通过口;14、建筑物;16、隔板;17、安装孔;20、电梯单元;21、引导筒;22、第一螺旋槽;23、第二螺旋槽;24、第一钢丝绳;25、缓冲弹簧;26、第二钢丝绳;27、引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3所示,首先在建筑物14楼层与楼层之间的隔板16上均开有两个对称且贯通的安装孔17;多个电梯单元20均安装在建筑物14内;如图7所示,两个电梯单元20之间均通过第一钢丝绳24、缓冲弹簧25、第二钢丝绳26连接在一起,且缓冲弹簧25将第一钢丝绳24与第二钢丝绳26连接在一起。

如图8、9所示,所述电梯单元20包括电梯箱6、容纳腔10、通过口13、引导筒21、第一螺旋槽22、第二螺旋槽23、引导柱27,如图4所示,其中建筑物14的安装孔17内均安装有引导筒21;如图5、6所示,引导筒21内圆面上沿引导筒21的轴线方向依次开有多个第一螺旋槽22;如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螺旋槽22之间均通过第二螺旋槽23连接在一起;如图1、2所示,电梯箱6上具有容纳腔10;如图2所示,电梯箱6外圆面上开有通过口13,且通过口13与容纳腔10相通;如图9所示,两个引导柱27安装在电梯箱6外圆面的两侧,且两个引导柱27沿电梯箱6的轴线上下分布;电梯箱6通过两个引导柱27与第一螺旋槽22和第二螺旋槽23的配合安装在引导筒21内,且第二螺旋槽23与隔板16配合。

使用该设备时,首先在建筑物14楼层与楼层之间的隔板16上均开有两个对称且贯通的安装孔17;将两个引导筒21分别竖直安装在安装孔17内;多个电梯单元20均安装在建筑物14内,且电梯单元20之间均通过第一钢丝绳24、缓冲弹簧25、第二钢丝绳26连接在一起;第一钢丝绳24、缓冲弹簧25、第二钢丝绳26与paternoster电梯的驱动装置连接;paternoster电梯的驱动装置将会驱动第一钢丝绳24、缓冲弹簧25、第二钢丝绳26运动,第一钢丝绳24、缓冲弹簧25、第二钢丝绳26将会带动电梯单元20运动;电梯单元20将会运动;运动的电梯箱6上的引导柱27将会沿第一螺旋槽22运动;电梯箱6将会在第一螺旋槽22的作用下做螺旋运动;当第一螺旋槽22引导完电梯箱6后,电梯箱6将会进入第二螺旋槽23,此时的电梯箱6上的通过口13将会正对建筑物14上的电梯口,同时在第二螺旋槽23的作用下逐渐向下运动,此时的乘坐人员可以进入电梯箱6内的容纳腔10内;由于此时的第二螺旋槽23将会引导电梯箱6运动;当运动的电梯箱6上的通过口13将会逐渐变小,当电梯箱6夹到乘坐人员时,此时的电梯箱6将会在第二螺纹槽的作用下停止沿第二螺旋槽23运动,这样就会防止电梯箱6夹到乘坐人员;当电梯箱6继续沿第二螺旋槽23运动时,此时的电梯箱6上的通过口13将会与建筑物14上电梯口之间的缝隙将会减小,所以此时的电梯箱6将不会在进入乘坐人员,paternoster电梯将会在引导筒21的引导作用下继续运动。

所述第二螺旋槽23的螺距是第一螺旋槽22的螺距的2.5-3.5倍。

所述第二螺旋槽23的螺距是第一螺旋槽22的螺距的3倍。

所述第一钢丝绳24与第二钢丝绳26的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钢丝绳24与第二钢丝绳26的直径为8mm-12mm。

所述第一钢丝绳24与第二钢丝绳26的直径为10mm。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用该设备时,首先在建筑物14楼层与楼层之间的隔板16上均开有两个对称且贯通的安装孔17;将两个引导筒21分别竖直安装在安装孔17内;多个电梯单元20均安装在建筑物14内,且电梯单元20之间均通过第一钢丝绳24、缓冲弹簧25、第二钢丝绳26连接在一起;第一钢丝绳24、缓冲弹簧25、第二钢丝绳26与paternoster电梯的驱动装置连接;paternoster电梯的驱动装置将会驱动第一钢丝绳24、缓冲弹簧25、第二钢丝绳26运动,第一钢丝绳24、缓冲弹簧25、第二钢丝绳26将会带动电梯单元20运动;电梯单元20将会运动;运动的电梯箱6上的引导柱27将会沿第一螺旋槽22运动;电梯箱6将会在第一螺旋槽22的作用下做螺旋运动;当第一螺旋槽22引导完电梯箱6后,电梯箱6将会进入第二螺旋槽23,此时的电梯箱6上的通过口13将会正对建筑物14上的电梯口,同时在第二螺旋槽23的作用下逐渐向下运动,此时的乘坐人员可以进入电梯箱6内的容纳腔10内;由于此时的第二螺旋槽23将会引导电梯箱6运动;当运动的电梯箱6上的通过口13将会逐渐变小,当电梯箱6夹到乘坐人员时,此时的电梯箱6将会在第二螺纹槽的作用下停止沿第二螺旋槽23运动,这样就会防止电梯箱6夹到乘坐人员;当电梯箱6继续沿第二螺旋槽23运动时,此时的电梯箱6上的通过口13将会与建筑物14上电梯口之间的缝隙将会减小,所以此时的电梯箱6将不会在进入乘坐人员,paternoster电梯将会在引导筒21的引导作用下继续运动。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发明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