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起重机上的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2901发布日期:2018-08-24 22:0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辅助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上的顶升装置,可应用于起重机及大型钢结构的安装、总装、改造、修复、拆卸等工作场合。



背景技术:

由于贸易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目前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急速上升,导致大量在役的码头起重机无法适应目前的集装箱堆场、装卸的需求。以轮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场桥)为例,目前集装箱码头的堆场、跨箱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目前场桥越来越不能满足码头的生产需求。为适应目前生产现状,将现有的场桥进行加高改造以提升其起升高度成为不少码头的迫切选择。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将场桥的立柱截断,使用汽车吊或履带吊将场桥上部结构吊起,使起重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产生一定距离的空档,之后使用流动式起重机将新制作的一段立柱塞入空档,这段新制作的立柱的上端和起重机原上部结构连接,立柱的下端与起重机原下部结构连接,以达到增加起重机高度的目的。

但是,上述的方式存在着如下的劣势:

1.场桥起重机上部较重,因此需要动用大吨位汽车吊才能将起重机上部吊起;

2.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上部结构在空中晃动旋转,导致加高立柱塞入后,很难精确定位,完成连接;完成连接后,精度也不佳。

3.对施工现场的风速要求较高,当现场侧向风略大时,施工难度和风险将极大增加,或导致现场施工停止;

4.施工周期较长,难度较大,大吨位汽车吊的租贷费用较高,导致整个项目施工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上的顶升装置,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易于现场施工调整,且对现场施工条件的要求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起重机上的顶升装置,包括: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设置呈矩形框结构,矩形框结构的四个直角位置下方分别依次连接有加高短立柱、固定立柱和底座;

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梁、顶升立柱、长连杆和短连杆,顶升梁具有四个,分别设于矩形框结构的四个直角位置,每个顶升梁之间通过长连杆、短连杆构成矩形框结构,每个顶升梁下方均连有顶升立柱;

所述加高短立柱包括:三块腹板连接构成的π型结构,其上端面、下端面上均设有法兰,一侧面为开口,相对设置的两块腹板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容纳顶升横梁;

所述顶升立柱包括:四块腹板连接构成的箱型结构,其上端面、下端面上均设有法兰,下端上还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容纳顶升横梁。

所述的顶升梁的一端设有法兰,用以与长连杆连接,顶升梁的另一端设有顶升支座、用以与短连杆连接的法兰和用以与顶升支柱连接的法兰。

所述的固定立柱包括:三块腹板连接构成的π型结构,其上端面、下端面上均设有法兰,一侧面为开口。

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有用以放置顶升油缸的厚板,底座上还开设有两个长方形孔。

所述的顶升立柱与长连杆之间、顶升立柱与短连杆之间均还连有斜撑。

所述的顶升立柱侧面上还设有连接耳板,用以与斜撑连接。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起重机上的顶升装置,还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必使用大型流动式起重机,节约时间和经济两项成本;

2.本发明在加高过程中抵抗侧向风的能力比较强,对现场施工条件的要求较低;

3.本发明在加高过程中,四个顶升立柱分别顶升,可以联动控制,也可以分别控制四条腿的顶升高度,方便灵活,易于现场调整;

4.本发明在现场加高过程中由于意外发生,需停止加高,或将起重机放下时,仅需将操作反向进行,非常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固定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加高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顶升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顶升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起重机上的顶升装置,包括:顶升组件4,所述顶升组件4设置呈矩形框结构,矩形框结构的四个直角位置下方分别依次连接有加高短立柱3、固定立柱2和底座1,加高短立柱3可连接数个。

较佳的,所述顶升组件4包括:相互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的顶升梁402、顶升立柱401、长连杆405和短连杆406,顶升梁402具有四个,分别位于矩形框结构的四个直角位置,每个顶升梁402之间纵向通过长连杆405连接、横向通过短连杆406连接,从而构成矩形框结构,每个顶升梁402下方均连有顶升立柱401,所述的顶升立柱401与长连杆405之间、顶升立柱401与短连杆406之间均还连有斜撑403,从而加强顶升组件4的整体强度。

较佳的,所述加高短立柱3包括:三块腹板焊接构成的π型结构,其上端面、下端面上均设有法兰304,法兰304上开有螺栓孔305,加高短立柱3的一侧面为开口301,相对设置的两块腹板上均开设有通孔302,通孔302用于插入顶升横梁303,加高短立柱3上端面通过法兰304、螺栓与相应的顶升立柱401连接,加高短立柱3下端面通过法兰304、螺栓与相应的固定立柱2连接。

较佳的,所述的固定立柱2包括:三块腹板焊接构成的π型结构,固定立柱2上端面、下端面上均设有法兰201,法兰201上开有螺栓孔202,固定立柱2的一侧面为开口203,用于放置或取出顶升油缸。固定立柱2上端面通过法兰201、螺栓与相应的加高短立柱3连接,固定立柱2下端面通过法兰201、螺栓与相应的底座1连接。

较佳的,所述的底座1由钢板焊接而成,可为工字梁结构,也可为箱型梁结构,布置于地面上,用于将起重机自重载荷分载到地面上,降低载荷对地面的压力,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用以放置顶升油缸的厚板101,底座1靠近地面的位置上还开设有两个长方形孔102,方便使用叉车等设备进行搬运。

较佳的,所述顶升立柱401包括:四块腹板焊接构成的箱型结构,其上端面、下端面上均设有法兰501,下端其中两块腹板上还开设有通孔503,通孔503用于插入顶升横梁303,顶升立柱401的上端面通过法兰501与相应的顶升梁402连接,顶升立柱401的下端面通过法兰501、高强螺栓与相应的加高短立柱3连接。所述的顶升立柱401侧面上还设有连接耳板502,上有螺栓孔,用以与斜撑403连接。

较佳的,所述的顶升梁402主要由圆管焊接制成,其一端设有法兰602,用以与长连杆405连接,顶升梁402的另一端设有顶升支座601,用于抬升起重机钢结构,及用以与短连杆406连接的法兰602和用以与顶升支柱401连接的法兰603。

较佳的,所述的长连杆405和短连杆406,其主体结构也都是圆管、或是箱型梁,两端设有法兰,用于同顶升梁402连接。

较佳的,所述的斜撑403,其采用较细的圆管制成,两端设有连接板,用于连接顶升立柱401和顶升梁402,或用于连接顶升立柱401和短连杆406。

请结合图7所示,使用本发明对一台轮胎吊加高时,本发明的布置图:

1.首先将底座1布置在靠近起重机立柱的地面上,并将液压系统布置好。之后将固定立柱2、相应的加高短立柱3、顶升组件4用高强螺栓连接好,并置于底座1上并连接;

2.在起重机钢结构上安装顶升牛腿,并将起重机下部结构同上部结构断开;

3.横梁塞入最下一个加高短立柱3,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接触到第一顶升横梁303后停止顶升,然后松掉此加高短立柱3与固定立柱2之间的连接螺栓;

4.液压缸继续顶升,将此加高短立柱3以上部分抬高,直至顶升梁402的顶升支座601顶住起重机钢结构的顶升牛腿;

5.继续顶升,当抬高到一定高度后,使用叉车或其他搬运设备在此加高短立柱3与固定立柱2之间塞入另一个加高短立柱3,并将液压缸收缩,使被顶升的加高短立柱3落到新塞入的加高短立柱3的顶部,将此两个加高短立柱3使用螺栓连接;

6.继续收缩活塞杆,直到活塞杆全部缩回;

7.将第一顶升横梁303从原加高短立柱3上移出,挪到下方刚刚塞入的加高短立柱3上,并重复5~7的过程,将起重机一步步顶高,直到所需高度。

当需要拆解起重机或降低起重机高度时,仅需将上述过程反向操作即可。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