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送塑料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6085发布日期:2018-09-18 19:2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送塑料袋装置,属于塑料袋生产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常用的塑料袋多为聚乙烯薄膜制成,该薄膜无毒,故可用于盛装食品,多用于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

现有技术使用时,易由于塑料袋是定制好的大小袋,而顾客所购买的物品大小不一,导致塑料袋在使用时会造成浪费,使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送塑料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易由于塑料袋是定制好的大小袋,而顾客所购买的物品大小不一,导致塑料袋在使用时会造成浪费,使成本提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送塑料袋装置,其结构包括万向轮、轮盘、支撑柱、指示灯、主机体、控制键、显示器、控制面板、固定器、塑料袋卷、进袋口、出袋口,万向轮设有两个,均设于轮盘的下方,上方均与轮盘下方扣接,所述轮盘顶面中部设有支撑柱,与支撑柱一端焊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设于主机体的底面中部,与主机体底面中部焊接,所述控制面板设于主机体的正面,底面与主机体正面为一体化结构,顶面设有显示器,与显示器底面焊接,所述控制键设有有两个,均设于显示器的下方,底面均与控制面板顶面焊接,所述指示灯设于控制键的下方,底面与控制面板顶面焊接,所述固定器设有两根,下端均设于主机体的左上方,与主机体上方左焊接,上端一侧均与塑料袋卷一端扣接,所述进袋口设于固定器的右端,与主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出袋口设于主机体的右侧中部,与主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机体包括散热器、导轮固定轴、导轮、保护外壳、塑料袋、循环传动装置、传动带传动装置、塑料袋切断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散热器传动装置,所述散热器设于保护外壳的左下方,左端与保护外壳为一体化结构,右端与散热器传动装置左端扣接,所述散热器传动装置右端设于齿轮传动装置的左端,右端与齿轮传动装置左端扣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右端设于传动带传动装置下方的左端,与传动带传动装置下方扣接,所述传动带传动装置上方左端设有循环传动装置,与循环传动装置的右端扣接,所述循环传动装置左端下方设有塑料袋切断装置,与塑料袋切断装置上方过渡配合,所述塑料袋切断装置设于塑料袋的中部下方,与塑料袋中部下方过渡配合,所述塑料袋一端均与导轮过渡配合,另一端与传动带传动装置过渡配合,所述导轮设有六个,由上而下相互水平放置,均匀垂直焊接于导轮固定轴底面,所述导轮固定轴顶端与保护外壳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传动装置包括一号传动带、一号转轴、二号传动带、二号转轴、三号传动带、三号转轴、四号传动带、四号转轴,所述一号传动带一端设于循环传动装置的下方,与循环传动装置一端扣接,另一端设于一号转轴的顶面,与一号转轴顶面扣接,所述二号传动带一端设于一号转轴的下方,与一号转轴底面口接,所述一号转轴另一端设于二号转轴的顶面,与二号转轴顶面扣接,所述二号转轴底面设于塑料袋右端的上方,与塑料袋过渡配合,所述三号传动带一端与二号转轴顶面焊接,另一端与三号转轴顶面口接,所述三号转轴上方设于设于塑料袋右端的下方,与塑料袋过渡配合,所述四号传动带一端与三号转轴口接,另一端与四号转轴扣接,所述四号转轴与齿轮传动装置右端扣接。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传动装置包括五号传动带、五号转轴、六号传动带、六号转轴、一号齿轮、一号螺纹柱、二号齿轮、三号齿轮、四号齿轮、齿条、五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设于传动带传动装置的上方,顶面与传动带传动装置上方扣接,底面设于一号螺纹柱右端,与一号螺纹柱右端啮合,所述一号螺纹柱左端设有一号齿轮,与一号齿轮右端底面啮合,所述六号传动带一端与一号齿轮顶面扣接,另一端绕过六号转轴,与五号转轴顶面扣接,所述五号转轴底面设有五号传动带,与五号传动带一端焊接,所述五号传动带另一端与四号齿轮顶面扣接,所述四号齿轮底面设于三号齿轮的左端,与三号齿轮右端啮合,顶面与齿条左端啮合,所述齿条设于三号齿轮顶面扣接,右端与五号齿轮顶面左端啮合,下方与塑料袋切断装置上方焊接,所述三号齿轮右端与五号齿轮底面左端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袋切断装置包括大导轮、顶杆、一号传动杆、切断刀片、弹簧、固定块、限位块,所述大导轮设于塑料袋的下方,与塑料袋过渡配合,所述切断刀片设有两片,均设于大导轮的内部,一端均与大导轮活动连接,另一端均设有弹簧,与弹簧一端焊接,所述弹簧设有两根,另一端均设于固定块的侧面,均与固定块侧面焊接,所述固定块底面设有限位块,与限位块顶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传动杆设有两根,一端均设于切断刀片的上方吗,均与切断刀片上方扣接,另一端均设于顶杆的一侧,均与顶杆侧面焊接,所述顶杆上方设有循环传动装置,与循环传动装置下方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六号齿轮、二号传动杆、三号传动杆、七号齿轮、八号齿轮、二号螺纹柱、七号传动带、七号转轴,所述三号传动杆一端设于传动带传动装置的左端,与传动带传动装置右端扣接,另一端设于七号齿轮的顶面,与七号齿轮顶面扣接,所述七号齿轮上方与六号齿轮啮合,所述六号齿轮顶面设有二号传动杆,与二号传动杆一端扣接,所述二号传动杆另一端设于八号齿轮的顶面,与八号齿轮顶面扣接,所述八号齿轮底面左端设有二号螺纹柱,与二号螺纹柱右端啮合,所述二号螺纹柱上方设有七号转轴,与七号转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七号传动带一端与七号转轴扣接,另一端与散热器传动装置右端扣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传动装置包括八号传动带、九号齿轮、八号转轴、九号传动带、九号转轴、十号传动带、三号螺纹柱、十号转轴、十一号传动带、十一号转轴,所述十一号转轴右端与齿轮传动装置左端扣接,所述十一号传动带一端与十一号转轴扣接,另一端与十号转轴顶面扣接,所述八号传动带一端与十号转轴底面扣接,另一端与九号齿轮右端扣接,所述九号齿轮左端与三号螺纹柱上方啮合,所述三号螺纹柱设于九号转轴的右端,左端与九号转轴右端啮合,所述十号传动带一端与九号转轴顶面扣接,另一端与八号转轴右端扣接,所述八号转轴左端设于散热器的上方,所述九号传动带一端与八号转轴扣接,另一端与散热器扣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自动送塑料袋装置的使用,用户通过拉动塑料袋,使二号转轴通过二号传动带带动一号转轴,使得一号传动带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循环传动装置同步运转,通过三号传动带带动三号转轴,从而使三号转轴通过四号传动带带动四号转轴,使四号转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齿轮传动装置同步运转,装置设有的循环传动装置能够通过传动带传动装置的搭配,使二号齿轮带动一号螺纹柱,从而使一号齿轮通过六号传动带带动五号转轴,使五号传动带带动四号齿轮,使四号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下移,通过三号齿轮带动五号齿轮,使齿条上移,通过齿轮间的差速转动,使齿条实现上下移动,使齿条带动塑料袋切断装置进行上下运动,装置设有的循环传动装置能够通过传动带传动装置的搭配,使二号齿轮带动一号螺纹柱,从而使一号齿轮通过六号传动带带动五号转轴,使五号传动带带动四号齿轮,使四号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下移,通过三号齿轮带动五号齿轮,使齿条上移,通过齿轮间的差速转动,使齿条实现上下移动,使齿条带动塑料袋切断装置进行上下运动,装置还设有的齿轮传动装置通过传动带传动装置进行同步转动,通过三号传动杆带动七号齿轮,使六号齿轮通过二号传动杆带动八号齿轮,使二号螺纹柱带动七号转轴,使七号传动带带动散热器传动装置转动,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增加了切断刀片、弹簧等等机构,使顾客可以自主的定制塑料袋的大小,从而减少塑料袋卷的浪费,降低了塑料袋的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送塑料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机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机体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C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万向轮-1、轮盘-2、支撑柱-3、指示灯-4、主机体-5、控制键-6、显示器-7、控制面板-8、固定器-9、塑料袋卷-10、进袋口-11、出袋口-12、散热器-501、导轮固定轴-502、导轮-503、保护外壳-504、塑料袋-505、循环传动装置-506、传动带传动装置-507、塑料袋切断装置-508、齿轮传动装置-509、散热器传动装置-510、一号传动带-50701、一号转轴-50702、二号传动带-50703、二号转轴-50704、三号传动带-50705、三号转轴-50706、四号传动带-50707、四号转轴-50708、五号传动带-50601、五号转轴-50602、六号传动带-50603、六号转轴-50604、一号齿轮-50605、一号螺纹柱-50606、二号齿轮-50607、三号齿轮-50608、四号齿轮-50609、齿条-50610、五号齿轮-50611、大导轮-50801、顶杆-50802、一号传动杆-50803、切断刀片-50804、弹簧-50805、固定块-50806、限位块-50807、六号齿轮-50901、二号传动杆-50902、三号传动杆-50903、七号齿轮-50904、八号齿轮-50905、二号螺纹柱-50906、七号传动带-50907、七号转轴-50908、八号传动带-51001、九号齿轮-51002、八号转轴-51003、九号传动带-51004、九号转轴-51005、十号传动带-51006、三号螺纹柱-51007、十号转轴-51008、十一号传动带-51009、十一号转轴-510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送塑料袋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轮盘2、支撑柱3、指示灯4、主机体5、控制键6、显示器7、控制面板8、固定器9、塑料袋卷10、进袋口11、出袋口12,万向轮1设有两个,均设于轮盘2的下方,上方均与轮盘2下方扣接,所述轮盘2顶面中部设有支撑柱3,与支撑柱3一端焊接,所述支撑柱3另一端设于主机体5的底面中部,与主机体5底面中部焊接,所述控制面板8设于主机体5的正面,底面与主机体5正面为一体化结构,顶面设有显示器7,与显示器7底面焊接,所述控制键6设有有两个,均设于显示器7的下方,底面均与控制面板8顶面焊接,所述指示灯4设于控制键6的下方,底面与控制面板8顶面焊接,所述固定器9设有两根,下端均设于主机体5的左上方,与主机体5上方左焊接,上端一侧均与塑料袋卷10一端扣接,所述进袋口11设于固定器9的右端,与主机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出袋口12设于主机体5的右侧中部,与主机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机体5包括散热器501、导轮固定轴502、导轮503、保护外壳504、塑料袋505、循环传动装置506、传动带传动装置507、塑料袋切断装置508、齿轮传动装置509、散热器传动装置510,所述散热器501设于保护外壳504的左下方,左端与保护外壳504为一体化结构,右端与散热器传动装置510左端扣接,所述散热器传动装置510右端设于齿轮传动装置509的左端,右端与齿轮传动装置509左端扣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509右端设于传动带传动装置507下方的左端,与传动带传动装置507下方扣接,所述传动带传动装置507上方左端设有循环传动装置506,与循环传动装置506的右端扣接,所述循环传动装置506左端下方设有塑料袋切断装置508,与塑料袋切断装置508上方过渡配合,所述塑料袋切断装置508设于塑料袋505的中部下方,与塑料袋505中部下方过渡配合,所述塑料袋505一端均与导轮503过渡配合,另一端与传动带传动装置507过渡配合,所述导轮503设有六个,由上而下相互水平放置,均匀垂直焊接于导轮固定轴502底面,所述导轮固定轴502顶端与保护外壳504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传动装置507包括一号传动带50701、一号转轴50702、二号传动带50703、二号转轴50704、三号传动带50705、三号转轴50706、四号传动带50707、四号转轴50708,所述一号传动带50701一端设于循环传动装置506的下方,与循环传动装置506一端扣接,另一端设于一号转轴50702的顶面,与一号转轴50702顶面扣接,所述二号传动带50703一端设于一号转轴50702的下方,与一号转轴50702底面口接,所述一号转轴50702另一端设于二号转轴50704的顶面,与二号转轴50704顶面扣接,所述二号转轴50704底面设于塑料袋505右端的上方,与塑料袋505过渡配合,所述三号传动带50705一端与二号转轴50704顶面焊接,另一端与三号转轴50706顶面口接,所述三号转轴50706上方设于设于塑料袋505右端的下方,与塑料袋505过渡配合,所述四号传动带50707一端与三号转轴50706口接,另一端与四号转轴50708扣接,所述四号转轴50708与齿轮传动装置509右端扣接,所述循环传动装置506包括五号传动带50601、五号转轴50602、六号传动带50603、六号转轴50604、一号齿轮50605、一号螺纹柱50606、二号齿轮50607、三号齿轮50608、四号齿轮50609、齿条50610、五号齿轮50611,所述二号齿轮50607设于传动带传动装置507的上方,顶面与传动带传动装置507上方扣接,底面设于一号螺纹柱50606右端,与一号螺纹柱50606右端啮合,所述一号螺纹柱50606左端设有一号齿轮50605,与一号齿轮50605右端底面啮合,所述六号传动带50603一端与一号齿轮50605顶面扣接,另一端绕过六号转轴50604,与五号转轴50602顶面扣接,所述五号转轴50602底面设有五号传动带50601,与五号传动带50601一端焊接,所述五号传动带50601另一端与四号齿轮50609顶面扣接,所述四号齿轮50609底面设于三号齿轮50608的左端,与三号齿轮50608右端啮合,顶面与齿条50610左端啮合,所述齿条50610设于三号齿轮50608顶面扣接,右端与五号齿轮50611顶面左端啮合,下方与塑料袋切断装置508上方焊接,所述三号齿轮50608右端与五号齿轮50611底面左端啮合,所述塑料袋切断装置508包括大导轮50801、顶杆50802、一号传动杆50803、切断刀片50804、弹簧50805、固定块50806、限位块50807,所述大导轮50801设于塑料袋505的下方,与塑料袋505过渡配合,所述切断刀片50804设有两片,均设于大导轮50801的内部,一端均与大导轮50801活动连接,另一端均设有弹簧50805,与弹簧50805一端焊接,所述弹簧50805设有两根,另一端均设于固定块50806的侧面,均与固定块50806侧面焊接,所述固定块50806底面设有限位块50807,与限位块50807顶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传动杆50803设有两根,一端均设于切断刀片50804的上方吗,均与切断刀片50804上方扣接,另一端均设于顶杆50802的一侧,均与顶杆50802侧面焊接,所述顶杆50802上方设有循环传动装置506,与循环传动装置506下方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传动装置509包括六号齿轮50901、二号传动杆50902、三号传动杆50903、七号齿轮50904、八号齿轮50905、二号螺纹柱50906、七号传动带50907、七号转轴50908,所述三号传动杆50903一端设于传动带传动装置507的左端,与传动带传动装置507右端扣接,另一端设于七号齿轮50904的顶面,与七号齿轮50904顶面扣接,所述七号齿轮50904上方与六号齿轮50901啮合,所述六号齿轮50901顶面设有二号传动杆50902,与二号传动杆50902一端扣接,所述二号传动杆50902另一端设于八号齿轮50905的顶面,与八号齿轮50905顶面扣接,所述八号齿轮50905底面左端设有二号螺纹柱50906,与二号螺纹柱50906右端啮合,所述二号螺纹柱50906上方设有七号转轴50908,与七号转轴5090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七号传动带50907一端与七号转轴50908扣接,另一端与散热器传动装置510右端扣接,所述散热器传动装置510包括八号传动带51001、九号齿轮51002、八号转轴51003、九号传动带51004、九号转轴51005、十号传动带51006、三号螺纹柱51007、十号转轴51008、十一号传动带51009、十一号转轴51010,所述十一号转轴51010右端与齿轮传动装置509左端扣接,所述十一号传动带51009一端与十一号转轴51010扣接,另一端与十号转轴51008顶面扣接,所述八号传动带51001一端与十号转轴51008底面扣接,另一端与九号齿轮51002右端扣接,所述九号齿轮51002左端与三号螺纹柱51007上方啮合,所述三号螺纹柱51007设于九号转轴51005的右端,左端与九号转轴51005右端啮合,所述十号传动带51006一端与九号转轴51005顶面扣接,另一端与八号转轴51003右端扣接,所述八号转轴51003左端设于散热器501的上方,所述九号传动带51004一端与八号转轴51003扣接,另一端与散热器501扣接。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用户通过拉动塑料袋505,使二号转轴50704通过二号传动带50703带动一号转轴50702,使得一号传动带50701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循环传动装置506同步运转,通过三号传动带50705带动三号转轴50706,从而使三号转轴50706通过四号传动带50707带动四号转轴50708,使四号转轴50708在转动的同时,带动齿轮传动装置509同步运转。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装置设有的循环传动装置506能够通过传动带传动装置507的搭配,使二号齿轮50607带动一号螺纹柱50606,从而使一号齿轮50605通过六号传动带50603带动五号转轴50602,使五号传动带50601带动四号齿轮50609,使四号齿轮50609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50610下移,通过三号齿轮50608带动五号齿轮50611,使齿条50610上移,通过齿轮间的差速转动,使齿条50610实现上下移动,使齿条50610带动塑料袋切断装置508进行上下运动。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塑料袋切断装置508会因为循环传动装置506的循环运动,从而达到切断塑料袋的功能,通过顶杆50802带动一号传动杆50803,使一号传动杆50803下压的同时推动切断刀片50804移动,使切断刀片50804透过大导轮50801,将塑料袋505切断。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装置还设有的齿轮传动装置509通过传动带传动装置507进行同步转动,通过三号传动杆50903带动七号齿轮50904,使六号齿轮50901通过二号传动杆50902带动八号齿轮50905,使二号螺纹柱50906带动七号转轴50908,使七号传动带50907带动散热器传动装置510转动。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使用时,易由于塑料袋是定制好的大小袋,而顾客所购买的物品大小不一,导致塑料袋在使用时会造成浪费,使成本提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增加了切断刀片、弹簧等等机构,使顾客可以自主的定制塑料袋的大小,从而减少塑料袋卷的浪费,降低了塑料袋的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