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泥输送的刮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9267发布日期:2018-07-24 22:0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刮板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泥输送的刮板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选煤厂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煤泥常用刮板输送机进行输送,如公告号:cn106946016a,公开日:2017年7月14日的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刮板输送机,如图1,包括刮板输送机主体、动力装置、电动机、变频控制器、减速机、头轮组、送料口、刮板、尾轮组、煤泥储存区、清洁喷头、水泵、清洁液储存区、煤泥吸收装置、废煤泥储存区、传动链条、废煤泥运输轨道,所述刮板输送机主体左部内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减速机,所述电动机位于减速机右方,且电动机与减速机法兰连接,所述减速机通过齿轮与头轮组连接,所述头轮组右上方设有尾轮组,且尾轮组与头轮组配合连接传动链条,且传动链条顶端设有若干刮板,所述动力装置上方设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一端连接于刮板输送机主体上端表面,且送料口另一端与传动链条左部的刮板相对应,所述刮板输送机主体右端设有煤泥储存区,所述煤泥储存区通过轨道与尾轮组末端的刮板相对应,所述煤泥储存区左方设有清洁液储存区,且清洁液储存区左侧通过导管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上方安装有若干清洁喷头,且水泵通过导管与清洁喷头相通,所述清洁喷头上方设有废煤泥运输轨道,且废煤泥运输轨道左端与煤泥吸收装置连接,所述煤泥吸收装置下方设有废煤泥储存区,且废煤泥储存区与煤泥吸收装置相通,所述刮板输送机主体表面设有变频控制器。由于煤泥由于水分较大,重量也大,刮板输送机在输送时,链轮需输出较大的力矩才能够稳定的输送煤泥,而具有正多边形结构链轮的链式输送机相较于圆形链轮的链式输送机能够承载更大的力矩,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输送更多的物料,因此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刮板输送机中,然而正多边形链轮在输送过程中会造成刮板传动链条的振动而影响煤泥输送的稳定性。公告号:cn107654594a,公开日:2018年2月2日的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无波动传动的链传动装置,如图1,它包括链轮机构、刮板传动链条,其中刮板传动链条安装在两个链轮机构上;链轮机构的作用是,一方面是为了驱动刮板传动链条运动,另一方面是为了消除链轮机构驱动刮板传动链条时的波动;刮板传动链条安装在两个链轮机构上的作用是连接两个链轮机构,从而达到其中一个链轮可以带动另一个链轮旋转的目的。然而该专利文件中的通过弹簧和滑块以消除波动的方案的效果并不理想,也未在根本原因上解决刮板传动链条的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根本原因上解决的、能很好的消除刮板传动链条波动的刮板输送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煤泥输送的刮板输送机,包括刮板输送机主体、电机、输入轴、输出轴、第一正六边形链轮、刮板传动链条、刮板和防振动传动结构,所述电机设置在刮板输送机主体上并与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入轴通过防振动传动结构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驱动刮板传动链条,刮板传动链条带动刮板输送煤泥,所述防振动传动结构用于消除第一正六边形链轮在转动过程中刮板传动链条上产生的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振动传动结构包括,第二正六边形链轮、滚子链、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轴、第二小齿轮、大齿轮、大链轮和转动轴,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且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与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在正视图方向中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与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大小、规格相同,输出轴驱动转动时角度同步,所述输入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的右侧,所述第一小齿轮偏心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小齿轮轴,所述第二小齿轮轴上偏心设置有第二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的偏心位置相同,所述第一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轴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三小齿轮,所述所述第二小齿轮轴右侧设置有所述转动轴,所述大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三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所述大齿轮的直径是所述第三小齿轮的直径六倍,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大链轮,所述大链轮通过滚子链与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传动连接,所述滚子链为小节距滚子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和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均上设置有三角形减重槽。

进一步的,三角形减重槽中设置有圆形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大链轮上设置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大齿轮上设置有减重孔。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由于滚子链的节距小,同时大链轮具有较大的直径,因此,滚子链的速度更稳定。由于所述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均偏心设置,因此,所述第一小齿轮驱动所述第二小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二小齿轮具有速度上的波动,并通过滚子链将该速度上的波动传递至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进一步通过输出轴传递至第一正六边形链轮,该速度上的波动能大部分的抵消刮板传动链上的波动,实现链条的更稳定的转动,从而更稳定的带动刮板输送煤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刮板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中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的中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煤泥输送的刮板输送机,包括刮板输送机主体、电机、输入轴5、输出轴3、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刮板传动链条1、刮板和防振动传动结构,所述电机设置在刮板输送机主体上并与输入轴5传动连接,所述输入轴5通过防振动传动结构与输出轴3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3与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驱动刮板传动链条1,刮板传动链条1带动刮板输送煤泥,所述防振动传动结构用于消除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在转动过程中刮板传动链条1上产生的振动。

如图3-4所示,所述防振动传动结构包括,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滚子链2、第一小齿轮6、第二小齿轮轴7、第二小齿轮8、大齿轮9、大链轮10和转动轴11,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轴3上,且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与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在正视图中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与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大小、规格相同,输出轴3驱动转动时角度同步,所述输入轴5设置在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的右侧,所述第一小齿轮6偏心设置在所述输入轴5上,所述输入轴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小齿轮轴7,所述第二小齿轮轴7上偏心设置有第二小齿轮8,所述第一小齿轮6和第二小齿轮8的偏心位置相同,所述第一小齿轮6与第二小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轴7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三小齿轮,所述所述第二小齿轮轴7右侧设置有所述转动轴11,所述大齿轮9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11上,所述第三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9啮合,所述大齿轮的直径是所述第三小齿轮的直径六倍,所述转动轴11上还固定设置有大链轮10,所述大链轮10通过滚子链2与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传动连接,所述滚子链2为小节距滚子链。

电机转动,带动输入轴5转动,输入轴5带动第一小齿轮6转动,第一小齿轮6与第二小齿轮8啮合,第二小齿轮8带动所述第二小齿轮轴7转动,第二小齿轮轴7带动第三小齿轮转动,第三小齿轮与大齿轮9啮合,大齿轮9带动转动轴11转动,转动轴11带动大链轮10转动,大链轮10通过滚子链2驱动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带动输出轴3转动,输出轴3带动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转动,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带动刮板传动链1转动,由于滚子链2的节距小,同时大链轮10具有较大的直径,因此,滚子链2的速度更稳定。由于所述第一小齿轮6和第二小齿轮8均偏心设置,因此,所述第一小齿轮6驱动所述第二小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二小齿轮具有速度上的波动,并通过滚子链2将该速度上的波动传递至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进一步通过输出轴3传递至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该速度上的波动能大部分的抵消刮板传动链1上的波动,实现链条1的更稳定的转动。

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和所述第二正六边形链轮4均上设置有三角形减重槽。

三角形减重槽中设置有圆形减重孔。

所述大链轮10上设置有减重孔。

所述大齿轮9上设置有减重孔。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煤泥输送的刮板输送机,包括刮板输送机主体、电机、输入轴5、输出轴3、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刮板传动链条1、刮板和防振动传动结构,所述电机设置在刮板输送机主体上并与输入轴5传动连接,所述输入轴5通过防振动传动结构与输出轴3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3与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驱动刮板传动链条1,刮板传动链条1带动刮板输送煤泥,所述防振动传动结构用于消除第一正六边形链轮12在转动过程中刮板传动链条1上产生的振动。

如图3-4所示,所述防振动传动结构包括,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滚子链2、第一小齿轮6、第二小齿轮轴7、第二小齿轮8、大齿轮9、大链轮10和转动轴11,所述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轴3上,且所述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与所述第一正八边形链轮12在正视图中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与所述第一正八边形链轮12大小、规格相同,输出轴3驱动转动时角度同步,所述输入轴5设置在所述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的右侧,所述第一小齿轮6偏心设置在所述输入轴5上,所述输入轴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小齿轮轴7,所述第二小齿轮轴7上偏心设置有第二小齿轮8,所述第一小齿轮6和第二小齿轮8的偏心位置相同,所述第一小齿轮6与第二小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轴7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三小齿轮,所述所述第二小齿轮轴7右侧设置有所述转动轴11,所述大齿轮9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11上,所述第三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9啮合,所述大齿轮的直径是所述第三小齿轮的直径八倍,所述转动轴11上还固定设置有大链轮10,所述大链轮10通过滚子链2与所述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传动连接,所述滚子链2为小节距滚子链。

电机转动,带动输入轴5转动,输入轴5带动第一小齿轮6转动,第一小齿轮6与第二小齿轮8啮合,第二小齿轮8带动所述第二小齿轮轴7转动,第二小齿轮轴7带动第三小齿轮转动,第三小齿轮与大齿轮9啮合,大齿轮9带动转动轴11转动,转动轴11带动大链轮10转动,大链轮10通过滚子链2驱动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带动输出轴3转动,输出轴3带动第一正八边形链轮12转动,第一正八边形链轮12带动刮板传动链1转动,由于滚子链2的节距小,同时大链轮10具有较大的直径,因此,滚子链2的速度更稳定。由于所述第一小齿轮6和第二小齿轮8均偏心设置,因此,所述第一小齿轮6驱动所述第二小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二小齿轮具有速度上的波动,并通过滚子链2将该速度上的波动传递至所述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进一步通过输出轴3传递至第一正八边形链轮12,该速度上的波动能大部分的抵消刮板传动链1上的波动,实现链条1的更稳定的转动。

所述第一正八边形链轮12和所述第二正八边形链轮4均上设置有三角形减重槽。

三角形减重槽中设置有圆形减重孔。

所述大链轮10上设置有减重孔。

所述大齿轮9上设置有减重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块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