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极片卷绕上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4577发布日期:2018-10-02 19:21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片卷绕上料车。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生产过程的工序非常多,其中有一重要工序需要将卷好的极片放在卷绕机或叠片机的气胀轴上,此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物料。传统的极片上料方式是直接通过人工用手抱夹上料,由于极片极重,所以在上料过程中极易产生安全事故;同时极片与手直接接触,或者推动小车直接上料,没有伸缩机构,在推动小车过程中,轨迹易走偏,难以对准气胀轴孔位,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故需要一套专用的极片上料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极片卷绕上料车,该上料车可实现动力电池极片孔位的准确定位,实现快速上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车体支架、设置在车体支架上且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且可前后位移的弧形板,所述的弧形板用于放置电池极片,所述的支撑板与弧形板之间设有限定弧形板前后位移的压紧装置。

所述的弧形板固定在u形杆上,所述的u形杆通过固定座与支撑板相连,所述u形杆的两臂贯穿固定座且与固定座内设置的直线轴承相配合以实现弧形板前后方向的位移,所述的弧形板固连在u形杆的开口端。

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手柄杆及限位压板,所述手柄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手柄杆的另一端远离弧形板且悬伸于支撑板外侧,所述限位压板的中部设有铰接轴,该铰接轴与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轴座形成铰接配合,限位压板的一端搭设在手柄杆上,且限位压板与手柄杆相接触的板面为一斜面,所述限位压板的另一端为钩状体,且该端搭设在u形杆的一侧杆臂上。

所述的限位压板与手柄杆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牛眼万向轮,所述的牛眼万向轮固定在手柄杆上,且限位压板的斜面上设有与牛眼万向轮相配合的凹坑。

所述的车体支架包括底架及对称设置在底架上的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所述的底架上设有车轮,所述的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设有握把,所述的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均由c形槽钢及设置在c形槽钢上下两端的封板组成。

所述第一立柱的内部设有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一导杆,所述的第一导杆上设有与其构成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立柱内还设有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相配合的第一链条,所述的第一链条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还设有过渡齿轮,所述过滤齿轮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压紧齿轮,所述的过渡齿轮与第一链条内啮合,所述的压紧齿轮与第一链条外啮合,所述的过渡齿轮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设置在第一立柱旁侧的手轮相连;所述第二立柱的内部设有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二导杆,所述的第二导杆上设有与其构成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立柱内还设有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以及与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链条,所述的第二链条固定在第二滑块上。

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板面分别设有连接块及滚轴,所述的连接块分别与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相固定,所述的滚轴分别与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的翼板形成滚动配合。

所述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蜗轮与过渡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蜗杆端部连接有手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弧形板可实现上下及前后位置的位移,使动力电池极片的卷筒孔与卷绕机的气胀轴实现较为精准的定位;同时,弧形板可通过压紧装置实现锁紧,解决了上料车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弧形板的前后位移导致极片跌落的问题。本发明可实现精准定位、快速上料,操作难度低,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去除车体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撑板、弧形板、u形杆及压紧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限位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动力电池极片卷绕上料车,包括车体支架、设置在车体支架上且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1以及设置在支撑板1上且可前后位移的弧形板2,弧形板2用于放置电池极片10,支撑板1与弧形板2之间设有限定弧形板2前后位移的压紧装置。具体地,弧形板2固定在u形杆3上,u形杆3通过固定座31与支撑板1相连,u形杆3的两臂贯穿固定座31且与固定座31内设置的直线轴承相配合以实现弧形板2前后方向的位移,弧形板2固连在u形杆3的开口端。

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压紧装置包括手柄杆4及限位压板5,手柄杆4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板1上,手柄杆4的另一端远离弧形板2且悬伸于支撑板1外侧,限位压板5的中部设有铰接轴,该铰接轴与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轴座51形成铰接配合,限位压板5的一端搭设在手柄杆4上,且限位压板5与手柄杆4相接触的板面为一斜面52,限位压板5的另一端为钩状体53,且该端搭设在u形杆3的一侧杆臂上。更进一步的,限位压板5与手柄杆4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牛眼万向轮41,牛眼万向轮41可减少限位压板5与手柄杆4之间的摩擦,牛眼万向轮41固定在手柄杆4上,且限位压板5的斜面52上设有与牛眼万向轮41相配合的凹坑54。也就是牛眼万向轮41可以嵌入凹坑54中,形成自锁。换句话说,即手柄杆4类似一个杠杆机构,铰接轴为支点,通过转动手柄杆4,使其与限位压板斜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实现u形杆的锁紧或解除锁紧;具体地,在需要锁紧u形杆时,向一侧转动手柄杆4,这时手柄杆4与限位压板5的斜面51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使限位压板5另一端的钩状体53压紧u形杆3的一侧杆臂,实现u形杆3的锁定,此时,置于弧形板2上的电池极片10不会发生前后位移。解除锁紧时,只需将手柄杆4向另一侧转动即可。压紧装置可以防止上料车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弧形板的前后位移导致的极片跌落。

进一步的,车体支架包括底架6及对称设置在底架6上的第一立柱61及第二立柱62,底架6上设有车轮63,第一立柱61及第二立柱62上设有握把64,车轮63及握把64都是便于上料车的移动;第一立柱61及第二立柱62均由c形槽钢及设置在c形槽钢上下两端的封板组成。

进一步的,第一立柱61的内部设有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一导杆611,第一导杆611上设有与其构成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612,第一立柱61内还设有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齿轮613、第二齿轮614以及与第一齿轮613及第二齿轮614相配合的第一链条615,第一链条615固定在第一滑块612上,第一齿轮613与第二齿轮614之间还设有过渡齿轮616,过滤齿轮616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压紧齿轮617,压紧齿轮617用于第一链条615的限位,过渡齿轮616与第一链条615内啮合,压紧齿轮617与第一链条615外啮合,过渡齿轮616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设置在第一立柱61旁侧的手轮65相连;具体地,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蜗轮66与过渡齿轮616同轴设置,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蜗杆67端部连接有手轮65,蜗轮蜗杆机构可形成自锁结构;第二立柱62的内部设有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二导杆621,第二导杆621上设有与其构成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622,第二立柱62内还设有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三齿轮623、第四齿轮624以及与第三齿轮623及第四齿轮624相配合的第二链条625,第二链条625固定在第二滑块622上。

进一步的,支撑板1的两侧板面分别设有连接块11及滚轴12,连接块11分别与第一滑块612及第二滑块622相固定,滚轴12分别与第一立柱61及第二立柱62的翼板形成滚动配合。也就是通过转动手轮65,可带动过渡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实现同步转动,带动支撑板1沿第一导杆及第二导杆限定的方向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电池极片10放置在弧形板2上,转动手柄杆4,此时限位压板5处于压紧u形杆3的状态;接着,通过握把64及车轮63将上料车推到卷绕机或者叠片机的上料口位置,通过眼睛平视观察,并通过调整上料车的位置以及旋转手轮65的操作,使电池极片10的卷筒孔与卷绕机的气胀轴接近于一条直线上,踩下车轮63上的脚刹,固定住上料车;然后反方向转动手柄杆4,解除限位压板5对u形杆3的锁紧,直接推动弧形板2向前移动,使电池极片10的卷筒孔慢慢穿过气胀轴,此时旋转手轮65,使弧形板2整体下移,脱离电池极片10,松开脚刹,拉出上料车,整个上料过程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支撑板通过连接块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相连,在齿轮链条机构及蜗轮蜗杆机构的连动下实现支撑板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电池极片的升降;2)弧形板固定在u形杆上,通过u形杆与直线轴承的配合可使弧形板实现前后进给;3)弧形板中部增加了压紧装置,可防止上料车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弧形板的前后移动导致极片跌落;4)本发明能快速的将极片放在卷绕或叠片机的气胀轴上,安全可靠,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