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9765发布日期:2018-08-10 20:5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属于区块链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通常是基于硬件设备进行使用的,而现有的硬件设备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没有防护机构,导致设备表面容易附着大量的灰尘,不仅不便于人员的观察,也降低了其美观性,现有的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通常是一种固定结构,不便于搬运,而且在进行调运时,也容易从挂钩上脱落,进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包括防护机构、移动机构以及合约加固设备主体,所述防护机构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以及合约加固设备主体,所述合约加固设备主体上装配有移动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耳板、转轴、伸缩板、底座板、挡板、活塞板、空腔、移动块、导流槽、清洁板、开关阀、弹簧一以及伸缩软管,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挂环、中空套管、活塞柱一、密封腔、活塞柱二、移动轮、橡胶垫、支撑架、双向丝杆、涡轮、蜗杆、弹簧二、连接杆以及顶杆。

进一步地,在所述防护机构中,所述防护板下侧设置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左右两侧上部均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耳板内部,所述耳板固定在防护板下侧左右两部,所述耳板通过转轴与伸缩板相连接,所述伸缩板装配在挡板上侧上,所述挡板设置在底座板上侧,所述挡板后侧面下部固定有活塞板,所述底座板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防护板内前侧安装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内上侧以及下侧均与弹簧一上下两侧相连接,所述伸缩软管下侧内装配有开关阀,所述伸缩软管下侧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内部开设有导流槽,且导流槽装配在开关阀下侧,所述移动块后侧装配有清洁板,且清洁板设置在防护板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后侧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上侧通过法兰盘与伸缩软管相连接,所述伸缩软管上侧通过气管与外接充气机相连接,所述清洁板后侧粘贴有清洁毛毡,所述防护板后侧镶嵌有微型吸盘,且外接充气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防护板并向后转动,防护板向后转动带动耳板转动,同时防护板转动带动伸缩软管、弹簧一、移动块以及清洁板向后转动,进而导致清洁板与合约加固设备主体相接触,然后启动外接充气机,外接充气机工作带动空气流动,进而将外界空气充入伸缩软管内部,然后伸缩软管充气开始伸长,进而带动移动块沿着滑动槽向下移动,移动块向下移动带动清洁板向下移动,从而对合约加固设备主体进行清洁,同时伸缩软管伸长从而对弹簧一进行拉伸,在移动块向下移动到滑动槽内下侧时,停止外接充气机,并打开开关阀,然后弹簧一恢复形变带动伸缩软管缩短,进而导致伸缩软管内部的空气进入导流槽内,进而从导流槽后侧排出,从而对合约加固设备主体进行吹拂,同时伸缩软管缩短带动移动块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清洁板向上移动,实现了来回清洁的功能,然后使用人员向后按压防护板,从而导致微型吸盘对合约加固设备主体进行吸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耳板后侧固定有凸块,所述挡板上侧对称加工有两个凹槽,所述防护板前侧粘贴有橡胶软垫,所述挡板前侧固定有把手,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把手并向前拉动,把手向前移动带动挡板向前移动,挡板向前移动带动活塞板沿着空腔向前移动,进而导致空腔内部产生负压,同时挡板向前移动带动伸缩板向前移动,伸缩板向前移动进而带动防护板向前移动,在挡板向前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拉动把手,并进行顺时针转动防护板,在防护板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停止转动防护板,然后向下移动伸缩板,进而带动耳板以及防护板向下移动,从而导致凸块进入凹槽内,然后松开把手,然后空腔在恢复负压的作用下带动活塞板向后移动,进而带动挡板、伸缩板以及防护板向后移动,进而对防护板进行挤压固定,然后使用人员可坐在防护板上,实现了乘坐的功能。

进一步地,在移动机构中,所述挂环通过轴承分别与连接杆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上侧上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下侧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连接在连接杆内下侧,所述连接杆下侧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前侧设置有涡轮,所述涡轮装配在双向丝杆上,所述双向丝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外侧固定有活塞柱一,所述支撑架下侧粘贴有橡胶垫,所述支撑架内下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侧固定有活塞柱二,所述活塞柱二分别设置在活塞柱一左下方以及右下方,所述连接杆环形侧面下部通过轴承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内部开设有密封腔,且密封腔内部设置有移动轮、活塞柱二、活塞柱一、中空套管、双向丝杆、涡轮以及蜗杆,所述蜗杆下侧通过轴承与密封腔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前侧加工有插销孔一,所述顶杆环形侧面上部加工有插销孔二,且插销孔一上安装有插销杆,所述连接杆内下侧通过弹簧二与顶杆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顶杆并向下移动,顶杆向下移动从而进入连接杆内部,同时顶杆向下移动可对弹簧二进行压缩,在顶杆向下移动到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向后移动插销杆,从而将插销杆后部插入插销孔二内,实现对顶杆进行限位,然后使用人员将挂钩挂在挂环上,然后使用人员拔掉插销杆,从而导致顶杆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对挂钩进行顶紧,避免挂钩的脱落,实现了悬挂搬运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丝杆通过螺母副与中空套管相连接,所述中空套管上下两侧均通过滑轨与密封腔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挂环并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涡轮进行转动,涡轮转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因为双向丝杆通过螺母副与中空套管相连接,所以双向丝杆转动带动中空套管沿着滑轨向外移动,中空套管向外移动带动活塞柱一向外移动,进而对密封腔进行挤压,进而导致活塞柱二向下移动,活塞柱二向下移动带动移动轮向下移动,从而导致移动轮与地面相接触,此时继续移动活塞柱一,从而导致支撑架向上移动,支撑架向上移动带动底座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合约加固设备主体向上移动,进而实现了移动的功能,在移动结束后,使用人员反方向转动挂环,进而带动活塞柱一向内移动,活塞柱一向内移动带动活塞柱二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移动轮向上移动,从而导致移动轮下侧与密封腔之间组成的空间内部产生负压,进而对地面进行吸附固定,从而提高了支撑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本发明通过添加防护板、耳板、转轴、伸缩板、底座板、挡板、活塞板、空腔、移动块、导流槽、清洁板、开关阀、弹簧一以及伸缩软管,实现了防护的功能,同时也可进行自动清洁,而且也具有乘坐的功能。

本发明通过添加挂环、中空套管、活塞柱一、密封腔、活塞柱二、移动轮、橡胶垫、支撑架、双向丝杆、涡轮、蜗杆、弹簧二、连接杆以及顶杆,实现了移动的功能,而且也提高了悬挂效果,避免脱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中防护机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中防护机构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中移动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机构、2-移动机构、3-合约加固设备主体、101-防护板、102-耳板、103-转轴、104-伸缩板、105-底座板、106-挡板、107-活塞板、108-空腔、109-移动块、110-导流槽、111-清洁板、112-开关阀、113-弹簧一、114-伸缩软管、201-挂环、202-中空套管、203-活塞柱一、204-密封腔、205-活塞柱二、206-移动轮、207-橡胶垫、208-支撑架、209-双向丝杆、210-涡轮、211-蜗杆、212-弹簧二、213-连接杆、214-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可信智能合约加固系统,包括防护机构1、移动机构2以及合约加固设备主体3,防护机构1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2以及合约加固设备主体3,合约加固设备主体3上装配有移动机构2,防护机构1包括防护板101、耳板102、转轴103、伸缩板104、底座板105、挡板106、活塞板107、空腔108、移动块109、导流槽110、清洁板111、开关阀112、弹簧一113以及伸缩软管114,移动机构2包括挂环201、中空套管202、活塞柱一203、密封腔204、活塞柱二205、移动轮206、橡胶垫207、支撑架208、双向丝杆209、涡轮210、蜗杆211、弹簧二212、连接杆213以及顶杆214。

在防护机构1中,防护板101下侧设置有伸缩板104,伸缩板104左右两侧上部均安装有转轴103,转轴103设置在耳板102内部,耳板102固定在防护板101下侧左右两部,耳板102通过转轴103与伸缩板104相连接,伸缩板104装配在挡板106上侧上,挡板106设置在底座板105上侧,挡板106后侧面下部固定有活塞板107,底座板105内部开设有空腔108,且空腔108内部安装有活塞板107,防护板101内前侧安装有伸缩软管114,伸缩软管114内上侧以及下侧均与弹簧一113上下两侧相连接,伸缩软管114下侧内装配有开关阀112,伸缩软管114下侧安装有移动块109,且移动块109内部开设有导流槽110,且导流槽110装配在开关阀112下侧,移动块109后侧装配有清洁板111,且清洁板111设置在防护板101后侧。

在移动机构2中,挂环201通过轴承分别与连接杆213左右两侧相连接,连接杆213上侧上安装有顶杆214,顶杆214下侧连接有弹簧二212,弹簧二212连接在连接杆213内下侧,连接杆213下侧固定有蜗杆211,蜗杆211前侧设置有涡轮210,涡轮210装配在双向丝杆209上,双向丝杆209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中空套管202,中空套管202外侧固定有活塞柱一203,支撑架208下侧粘贴有橡胶垫207,支撑架208内下侧安装有移动轮206,移动轮206上侧固定有活塞柱二205,活塞柱二205分别设置在活塞柱一203左下方以及右下方,连接杆213环形侧面下部通过轴承与支撑架208相连接,支撑架208内部开设有密封腔204,且密封腔204内部设置有移动轮206、活塞柱二205、活塞柱一203、中空套管202、双向丝杆209、涡轮210以及蜗杆211,蜗杆211下侧通过轴承与密封腔204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防护板101后侧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上侧通过法兰盘与伸缩软管114相连接,伸缩软管114上侧通过气管与外接充气机相连接,清洁板111后侧粘贴有清洁毛毡,防护板101后侧镶嵌有微型吸盘,且外接充气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防护板101并向后转动,防护板101向后转动带动耳板102转动,同时防护板101转动带动伸缩软管114、弹簧一113、移动块109以及清洁板111向后转动,进而导致清洁板111与合约加固设备主体3相接触,然后启动外接充气机,外接充气机工作带动空气流动,进而将外界空气充入伸缩软管114内部,然后伸缩软管114充气开始伸长,进而带动移动块109沿着滑动槽向下移动,移动块109向下移动带动清洁板111向下移动,从而对合约加固设备主体3进行清洁,同时伸缩软管114伸长从而对弹簧一113进行拉伸,在移动块109向下移动到滑动槽内下侧时,停止外接充气机,并打开开关阀112,然后弹簧一113恢复形变带动伸缩软管114缩短,进而导致伸缩软管114内部的空气进入导流槽110内,进而从导流槽110后侧排出,从而对合约加固设备主体3进行吹拂,同时伸缩软管114缩短带动移动块109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清洁板111向上移动,实现了来回清洁的功能,然后使用人员向后按压防护板101,从而导致微型吸盘对合约加固设备主体3进行吸附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耳板102后侧固定有凸块,挡板106上侧对称加工有两个凹槽,防护板101前侧粘贴有橡胶软垫,挡板106前侧固定有把手,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把手并向前拉动,把手向前移动带动挡板106向前移动,挡板106向前移动带动活塞板107沿着空腔108向前移动,进而导致空腔108内部产生负压,同时挡板106向前移动带动伸缩板104向前移动,伸缩板104向前移动进而带动防护板101向前移动,在挡板106向前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拉动把手,并进行顺时针转动防护板101,在防护板101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停止转动防护板101,然后向下移动伸缩板104,进而带动耳板102以及防护板101向下移动,从而导致凸块进入凹槽内,然后松开把手,然后空腔108在恢复负压的作用下带动活塞板107向后移动,进而带动挡板106、伸缩板104以及防护板101向后移动,进而对防护板101进行挤压固定,然后使用人员可坐在防护板101上,实现了乘坐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连接杆213前侧加工有插销孔一,顶杆214环形侧面上部加工有插销孔二,且插销孔一上安装有插销杆,连接杆213内下侧通过弹簧二212与顶杆214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顶杆214并向下移动,顶杆214向下移动从而进入连接杆213内部,同时顶杆214向下移动可对弹簧二212进行压缩,在顶杆214向下移动到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向后移动插销杆,从而将插销杆后部插入插销孔二内,实现对顶杆214进行限位,然后使用人员将挂钩挂在挂环201上,然后使用人员拔掉插销杆,从而导致顶杆214在弹簧二21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对挂钩进行顶紧,避免挂钩的脱落,实现了悬挂搬运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双向丝杆209通过螺母副与中空套管202相连接,中空套管202上下两侧均通过滑轨与密封腔204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挂环201并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213转动,连接杆213转动带动蜗杆211转动,从而带动涡轮210进行转动,涡轮210转动带动双向丝杆209转动,因为双向丝杆209通过螺母副与中空套管202相连接,所以双向丝杆209转动带动中空套管202沿着滑轨向外移动,中空套管202向外移动带动活塞柱一203向外移动,进而对密封腔204进行挤压,进而导致活塞柱二205向下移动,活塞柱二205向下移动带动移动轮206向下移动,从而导致移动轮206与地面相接触,此时继续移动活塞柱一203,从而导致支撑架208向上移动,支撑架208向上移动带动底座板105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合约加固设备主体3向上移动,进而实现了移动的功能,在移动结束后,使用人员反方向转动挂环201,进而带动活塞柱一203向内移动,活塞柱一203向内移动带动活塞柱二205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移动轮206向上移动,从而导致移动轮206下侧与密封腔204之间组成的空间内部产生负压,进而对地面进行吸附固定,从而提高了支撑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