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9804发布日期:2018-08-14 17:5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采血管贴标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采血医务活动中,患者的姓名、条码、验血项目等信息通常由医务人员手写在标签上,或是预先打印含有患者信息的不干胶条形码,再手工粘贴到一次性采血管上,不仅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容易因贴附歪斜、褶皱等情况造成患者信息不清楚而导致医务人员在读取标签信息时出现贴标与采血管一致的情况,而贴标不一致导致后面的检验设备无法识别,若由此产生误诊,造成医疗事故,将产生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贴标的准确度和效率,避免人工贴标造成的贴标错误、贴附歪斜、褶皱等情况,且尽可能减少由于人为原因所造成的损失与危害的采血管贴标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血管贴标机,包括机壳、水平固定在机壳内腔中的支架盘、开设在支架盘上的内环滑道以及可转动设置在内环滑道中的中心转盘;在中心转盘的外缘间隔设有多个沿中心转盘轴向分布的固定槽,在任意一个固定槽处均对应设有管夹,管夹包括设置在中心转盘上并位于对应的固定槽两侧的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支撑架以及套设在导轨上并位于支撑架和中心转盘之间的压缩弹簧,支撑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固定槽配合的移动槽,另一端设有可沿内环滑道内缘滚动的转轮;所述内环滑道为凸轮形,包括与中心转盘同轴对应的同轴段以及朝向内环滑道外侧凸出的凸出段,转轮通过与同轴段的滚动配合可使对应的移动槽和固定槽合围成用于容纳采血管的容纳腔,在支架盘上还设有用于向容纳腔中的采血管上贴标的贴标机构,转轮通过与凸出段的滚动配合可使对应的移动槽和固定槽分离从而使容纳腔中的采血管落入设置在机壳内腔中并位于支架盘下方的整理机构中。

优选的,所述贴标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盘上的放标盘、收纸盘以及盘绕在放标盘上的标签带,标签带包括一端固定在放标盘上的底纸以及间隔粘结在底纸上的标签纸,在支架盘上位于放标盘和收纸盘之间设有供底纸的另一端绕过并与收纸盘连接的两根导纸辊和一块剥标签板,剥标签板的一端设置在两根导纸辊之间,另一端贴近于中心转盘的外缘设置,在机壳上并位于剥标签板贴近中心转盘一端的位置还转动设有滚标辊,滚标辊用于拨动容纳腔中的采血管转动并将与底纸分离的标签纸滚压黏贴在采血管上。

优选的,所述滚标辊与收纸盘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同步驱动,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支架盘的下方,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收纸盘直接传动连接,在支架盘上还转动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带轮结构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滚标辊传动连接。

优选的,在支架盘上位于剥标签板相背于中心转盘的一侧设有用于向标签纸上打印患者信息的打印装置。

优选的,所述整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壳内腔中并位于凸出段下方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连接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的定位皮带以及设置在定位皮带上并具有多个采血管放置位置的采血管架,在定位皮带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与采血管端部配合的直角形定位块以及多个用于与开设在采血管底部的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推头。

优选的,所述主动带轮和中心转盘通过设置在机壳中的第二步进电机同步驱动转动;中心转盘上同轴贯穿设有主轴,主轴的上端可转动设置在机壳上,主轴的下端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以及主动带轮分别传动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机壳上位于定位皮带传输方向的起始端和末端分别开设有供采血管架从机壳中进出的端口,在机壳顶部对应贴标机构的位置设有可开合的盖板和采血管进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包括开设在中心转盘外缘上部的第一夹持槽、开设在中心转盘外缘下部的第一导向槽以及连接在第一夹持槽和第一导向槽之间的第一锥形过渡段;所述移动槽包括与第一夹持槽对应的第二夹持槽、与第一导向槽对应的第二导向槽以及连接在第二夹持槽和第二导向槽之间并与第一锥形过渡段对应的第二锥形过渡段,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合围成的夹持腔的内径大于采血管的外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合围成的导向腔的内径小于采血管的外径。

优选的,在机壳顶部并对应凸出段的位置固定设有用于将位于凸出段内的容纳腔中的采血管随中心转盘转动而拨离中心转盘的拨板。

优选的,所述中心转盘上均匀间隔设有十二个固定槽。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采血管贴标机包括用于输送采血管的中心转盘,可在采血管的输送过程中通过贴标机构将患者信息打印在标签纸上并以滚压的方式牢固且规范的黏贴在采血管上,在贴标后采血管自动通过管夹与内环滑道上凸出部的配合落入整理机构中,从而将多个贴标后的采血管整齐码放在采血管架中。具体实施中,医务人员只需要将采血管架从位于机壳侧壁上的端口中放入并将采血管逐根从机壳顶部的采血管进口放入,即可从机壳另一侧的端口中将贴后标签并整齐码好多根采血管的采血管架取出,操作十分快捷方便。从而可以将医务人员从繁琐的贴标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贴标质量,具有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去除机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固定槽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去除机壳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整理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架盘,2、内环滑道,201、同轴段,202、凸出段,3、管夹,4、固定槽,401、第一夹持槽,402、第一导向槽,403、第一锥形过渡段,5、中心转盘,6、收纸盘,7、主轴,8、拨板,9、滚标辊,10、打印装置,11、放标盘,12、传动轴,13、导纸辊,14、剥标签板,15、主动带轮,16、定位推头,17、采血管架,18、定位皮带,19、直角形定位块,20、从动带轮,21、第二步进电机,22、转轮,23、导轨,24、压缩弹簧,25、支撑架,26、移动槽,27、采血管进口,28、机壳,29、盖板,30、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采血管贴标机,包括机壳28、水平固定在机壳28内腔中的支架盘1、开设在支架盘1上的内环滑道2以及可转动设置在内环滑道2中的中心转盘5。支架盘1将机壳28内腔分隔为上下两半部分,在机壳28内腔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用于向采血管上黏贴标签的贴标机构,在机壳28内腔的下半部分设置有用于将贴标后的采血管整齐码垛在采血管架17上的整理机构以及采血管贴标机的动力机构。中心转盘5用于固定采血管并随着中心转盘5沿自身中心的转动带动采血管由放入时的初始工位转送至贴标工位,在贴标工位完成贴标后再次将采血管转送至送出工位,通过中心转盘5与内环滑道2的配合使采血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穿过中心转盘5及支架盘1落入整理机构中进行整理,最终将多个采血管整齐码放在采血管架17中后将采血管架17从本发明中的机壳28中取出,再另外放入空的采血管架17,进行下一轮的采血管贴标整理作业。

在中心转盘5的外缘间隔设有十二沿中心转盘5轴向分布并贯穿中心转盘5厚度方向的固定槽4,且十二个固定槽4相互等距均匀间隔分布。在任意一个固定槽4处均对应设有管夹3,管夹3一方面用于与对应固定槽4配合以将采血管固定,另一方面可用于与支架盘1上的内环滑道2配合将固定的采血管释放,使采血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位于机壳28下方的整理机构中。具体的,管夹3包括设置在中心转盘5上并位于对应的固定槽4两侧的两条圆柱形的导轨23、可沿中心转盘5径向往复滑动设置在导轨23上的支撑架25以及套设在导轨23上并位于支撑架25和中心转盘5之间的并用于将支撑架25朝向内环滑道2方向推动的压缩弹簧24,支撑架25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固定槽4配合的移动槽26,另一端设有可沿内环滑道2内缘滚动的转轮22。

本发明中供转轮22滚动配合的内环滑道2为凸轮形,如图4所示,包括一段与中心转盘5同轴对应的同轴段201以及一段朝向内环滑道2外侧凸出的凸出段202,凸出段202与同轴段201通过平滑曲线连接,转轮22通过与同轴段201的滚动配合可使对应的移动槽26和固定槽4合围成用于容纳采血管的容纳腔,并在容纳腔中由贴标机构完成贴标,转轮22通过与凸出段202的滚动配合可使对应的移动槽26和固定槽4分离从而使容纳腔中的采血管落入设置在机壳28内腔中并位于支架盘1下方的整理机构中。

本实施例中,凸出段202约占内环滑道2整个圆周中的25°-35°,以使十二个固定槽4和对应管夹3中,同时只有一个所固定的采血管通过凸出段202与管夹3转轮22的配合打开并落入整理机构中。在机壳28顶部并对应凸出段202的位置固定设有用于将位于凸出段202内的容纳腔中的采血管随中心转盘5转动而拨离中心转盘5的拨板8。固定槽4包括开设在中心转盘5外缘上部的第一夹持槽401、开设在中心转盘5外缘下部的第一导向槽402以及连接在第一夹持槽401和第一导向槽402之间的第一锥形过渡段403;移动槽26包括与第一夹持槽401对应的第二夹持槽、与第一导向槽402对应的第二导向槽以及连接在第二夹持槽和第二导向槽之间并与第一锥形过渡段403对应的第二锥形过渡段,第一夹持槽401和第二夹持槽合围成的夹持腔的内径大于采血管的外径,使得采血管菜如夹持腔后通过夹持腔的侧壁对采血管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且采血管可在夹持腔中在贴标机构的作用下灵活转动,以便于通过滚压的方式将标签均匀完整的黏贴在采血管上。在贴标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导向槽402和第二导向槽合围成的导向腔的内径小于采血管的外径,故采血管主要通过由第一锥形过渡段403和第二锥形过渡段进行底部固定支撑。在中心转盘5将相应的固定槽4和管夹3转送至凸出段202后,移动槽26和固定槽4分离,由第一导向槽402和第二导向槽组成的导向腔也同步打开,使得采血管的两侧分别沿第一导向槽402和第二导向槽滑入整理机构中。

本发明中的贴标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盘1上的放标盘11、收纸盘6以及盘绕在放标盘11上的标签带,标签带包括一端固定在放标盘11上的底纸以及间隔粘结在底纸上的标签纸。在支架盘1上位于放标盘11和收纸盘6之间设有两根导纸辊13和一块剥标签板14,底纸的另一端绕过两根导纸辊13和剥标签板14后与收纸盘6连接,且底纸在两根导纸辊13和剥标签板14中的绕设状态呈w形。剥标签板14的一端设置在两根导纸辊13之间,另一端贴近于中心转盘5的外缘设置,在机壳28上并位于剥标签板14贴近中心转盘5一端的位置还转动设有滚标辊9,滚标辊9用于拨动容纳腔中的采血管转动并将与底纸分离的标签纸滚压黏贴在采血管上。在支架盘1上位于剥标签板14相背于中心转盘5的一侧设有用于向标签纸上打印患者信息的打印装置10。

本实施例中的滚标辊9与收纸盘6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同步驱动,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支架盘1的下方,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收纸盘6直接传动连接,在支架盘1上还转动设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带轮结构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滚标辊9传动连接。第一步进电机与滚标辊9和收纸盘6之间均为常规传动连接,故本发明的图中并未详细标出第步进电机的固定位置以及详细的传动连接关系。在本实施中,当性采血管在中心转盘5作用下到达与标签带相切位置后,第一步进电机启动,带动收纸盘6拉动底纸,已打印有患者信息的标签纸随之移动。由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标签带上的标签纸较硬,在途经导纸辊13和剥标签板14的过程中,不易沿剥标签板14靠近中心转盘5的一端进行急转弯运动,故点标签带的底纸沿剥标签板14靠近中心转盘5的一端急转弯时,标签纸由于惯性继续向中心转盘5方向运动与底纸分离且一端搭粘在采血管的管壁上。同时滚标辊9在传动轴12的带动作用下持续带动采血管转动,从而将标签纸的另一端也滚压粘贴在采血管上并抚平,完成对采血管的贴标。

本发明的整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壳28内腔中并位于凸出段202下方的主动带轮15、从动带轮20、连接在主动带轮15和从动带轮20之间的定位皮带18以及设置在定位皮带18上并具有多个采血管放置位置的采血管架17,在定位皮带18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与采血管端部配合的直角形定位块19以及多个用于与开设在采血管底部的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推头16。直角形定位块49用于确保人工放置采血管架17时位置准确,使采血管架17上第一个容纳口正对中心转盘5出料工位。定位推头16插入采血管架17底部的定位槽后,使采血管架17随定位皮带18移动,同时保证采血管架17与定位皮带18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主动带轮15和中心转盘5通过设置在机壳28中的第二步进电机21同步驱动转动;中心转盘5上同轴贯穿设有主轴7,主轴7的上端可转动设置在机壳28上,主轴7的下端与第二步进电机21的输出轴以及主动带轮15分别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每个采血管架17可以容纳5个采血管。如图6所示,采血管架17孔由上固定口和下固定口组成,上固定口边缘开有倒角,起导向作用,下固定口直径小于采血管外径且设置有缓冲垫以减小采血管下落时的冲击。

在机壳28上位于定位皮带18传输方向的起始端和末端分别开设有供采血管架17从机壳28中进出的端口30,在机壳28顶部对应贴标机构的位置设有可开合的盖板29和采血管进口27。医务人员只需要将采血管架17从位于机壳28一侧的端口30中放入并将采血管逐根从采血管进口27放入机壳28,即可从机壳28另一侧的端口30中将贴后标签并整齐码好多根采血管的采血管架17取出,操作十分快捷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