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7199发布日期:2018-09-29 03:3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粮食储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储粮装置。



背景技术:

储粮装置用于长期存放粮食,其容量可以设计的很大,但是对于大容量粮食装置,其出粮过程反而很不方便,效率比较低,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例如一项申请号为201420027173.8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储存粮仓库,该大容量储存粮仓库包括圆柱形仓体和输出管道,所述仓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倾斜分布在仓体内部,所述隔板与仓体之间形成独立的粮仓,所述输出管道通过连接管分别于各个粮仓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电动闸门,所述输出管道的末端于仓体外部且设有阀门,所述粮仓与输出管道内部空间之间通过电动闸门通断。

现有技术通过将粮食仓库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粮仓,然后相应设置多个出粮口来解决出粮不方便的问题,但是该结构主要依赖粮食本身的重力来取出粮食,出粮的效率比较低,距离出粮口较远的粮食无法取出,出粮不够彻底且容易堵塞输送通道,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出粮效率高的储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出粮效率高的储粮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储粮装置,包括:

仓体,其设有可封闭的进粮口、可封闭的出粮口;

分隔组件,其设于仓体内并与仓体固连,分隔组件将仓体内部上下分隔形成容纳室和通气室,所述容纳室与进粮口、出粮口相连通;

运粮组件,其固设于仓体底部,运粮组件紧贴分隔组件并封闭容纳室,运粮组件能够将容纳室内的粮食运送至出粮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隔板,两组隔板紧贴仓体内壁并呈“v”字形设置,两组隔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运粮装置固设于两组隔板的间隔内并紧贴两组隔板,运粮组件左右两侧紧贴仓体内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粮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运粮机构和固设于两个运粮机构之间的出粮通道,两个运粮机构分别将容纳室两侧的粮食运送至中间的出粮通道,出粮通道与出粮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粮机构包括运粮通道、设于运粮通道内的转轴、与转轴固连的驱动机构,所述运粮通道与出粮通道固连,所述运粮通道、出粮通道的上侧开口且开口边沿紧贴隔板,所述转轴外缘设有叶片且叶片从运粮通道的一端螺旋延伸至另一端,所述驱动机构带动转轴在运粮通道内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出粮组件,其设于仓体外部并与出粮口相连通,所述出粮组件能够将粮食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再对外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仓体还设有可封闭的抽气孔,抽气孔与通气室相连通,仓体能够通过抽气孔抽出空气并保持真空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室内固设有抽湿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仓体外壁铺设有保温板,仓体内壁涂有防锈涂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仓体能够堆叠搬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容纳室内设置运粮组件,主动将距离出粮口较远的粮食运送至出粮口,从而提高出粮效率,并且出粮时粮食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出粮口不易堵塞。

2.将分隔组件设置成“v”字形,出粮时,容纳室前后两侧的粮食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向中间集中,从而保证容纳室前后两侧的粮食都能通过运粮组件输送至出粮口,避免粮食积压在仓体内,使储粮装置出粮更彻底。

3.将运粮组件设置成两个对称的运粮机构,使容纳室左右两侧的粮食能够同时运送至中间的出粮口,从而将运粮效率提升为原来的两倍。

4.通过设置出粮组件,将底部的粮食提升至一定高度,使粮食能够直接输出至运粮车辆上,从而方便粮食的装载运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是运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处放大视图。

图6是图4的b处放大视图。

图中,1、仓体;11、进粮口;12、出粮口;13、容纳室;14通气室;15、抽气孔;2、分隔组件;21、隔板;3、送粮组件;31、送粮机构;311、送粮通道;312、转轴;313、驱动机构;3131、电机;3132、减速机;3134、联轴器;3134、轴承座;3135、安装座;314、加强梁;32、出粮通道;4、出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储粮装置,包括:

仓体1,其设有可封闭的进粮口11、可封闭的出粮口12;

分隔组件2,其设于仓体1内并与仓体1固连,分隔组件2将仓体1内部上下分隔形成容纳室13和通气室14,所述容纳室13与进粮口11、出粮口12相连通;

运粮组件3,其固设于仓体1底部,运粮组件3紧贴分隔组件2并封闭容纳室13,运粮组件3能够将容纳室13内的粮食运送至出粮口12。

进粮口11设于仓体1顶部中心,出粮口12设于仓体1底部中心,存入粮食时,打开进粮口11将粮食装入仓体1,粮食在本身重力以及分隔组件2的作用下,粮食逐渐填满容纳室13,取出粮食时,打开出粮口12,粮食在本身重力作用下从出粮口12输出,同时启动运粮组件3,主动将距离出粮口12较远的粮食运送至出粮口12,从而提高出粮效率,并且出粮时粮食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出粮口12不易堵塞。

将运粮组件3固设于仓体1底部且运粮组件3紧贴分隔组件2,从而使容纳室13能够尽可能的储存更多的粮食,提高仓体1的空间利用率。

所述分隔组件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隔板21,两组隔板21紧贴仓体1内壁并呈“v”字形设置,两组隔板2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运粮装置3固设于两组隔板21的间隔内并紧贴两组隔板21,运粮组件3左右两侧紧贴仓体1内壁。

由于隔板21紧贴仓体1内壁且运粮装置3固设于两组隔板21的间隔内并紧贴两组隔板21,容纳室13中的粮食被全部限制在运粮组件3的上方且无法漏出,通过将两组隔板21设置成“v”字形,使容纳室13前后两侧的粮食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向中间集中,从而保证所有的粮食都能通过运粮组件3运送至出粮口12。

所述运粮组件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运粮机构31和固设于两个运粮机构31之间的出粮通道32,两个运粮机构31分别将容纳室13两侧的粮食运送至中间的出粮通道32,出粮通道32与出粮口12相连通。

运粮时,每个运粮机构都能单独运转并以相对方向运粮,使容纳室13左右两侧的粮食能够同时运送至中间的出粮口12,从而将运粮效率提升为原来的两倍。

所述运粮机构31包括运粮通道311、设于运粮通道311内的转轴312、与转轴312固连的驱动机构313,所述运粮通道311、出粮通道32分别上侧开口且开口边沿紧贴隔板21,所述转轴312外缘设有叶片且叶片从运粮通道311的一端螺旋延伸至另一端,所述驱动机构313带动转轴312在运粮通道内旋转。

由于运粮通道311上侧开口,粮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运粮通道311内,驱动机构313驱动转轴312旋转,在转轴312外缘螺旋状叶片的带动下,叶片与运粮通道311之间的粮食逐渐沿着运粮通道311向出粮通道32运送粮食,粮食最后通过出粮通道32送至出粮口12,从而实现运粮机构的运粮功能,该结构简单合理。

由于运粮通道311整体结构较长,运粮通道上侧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强梁,从而提高运粮通道311的结构强度,保证运粮组件3的可靠性。

驱动机构313包括电机3131、减速机3132、联轴器3133、两个轴承座3134和安装座3135,安装座3135固定在仓体1外侧,减速机3132固定于安装座3135上,减速机3132一端连接电机3131,另一端连接联轴器3133,联轴器3133的另一端连接转轴312的一端,两个轴承座3134分别固定于安装座3135和出粮通道32并支撑转轴312的两端。

通过该结构的驱动机构313带动转轴312在运粮通道内旋转,由于该驱动结构313主体部分设置在仓体1外侧,从而方便使用人员操作和调试,并且该结构通过与联轴器3133直连传输扭矩,传动过程更加平稳,工作更加可靠。

本储粮装置还包括出粮组件4,其设于仓体1外部并与出粮口12相连通,所述出粮组件4能够将粮食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再对外输出。

粮食从运粮口12输出后还需要通过运粮车辆进行运送,由于出粮口12位于仓体1的底部,如果将仓体1吊装至运粮车辆上方则费事费力,而通过储粮组件4则无需吊装仓体1,可以直接将粮食输送至运粮车辆,从而方便装载运送。

具体的,出粮组件4包括循环的链条机构,与链条机构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出粮口12相连通,出口距离入口一定高度,链条机构设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料斗,出口位置设有翻转机构,粮食装入料斗后运送至一定高度的出口,通过翻转机构翻转料斗将粮食从出口倒出,然后通过翻转机构将料斗复位,从而实现出粮的动作。

所述隔板21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

存粮时,通过隔板21上的通气孔,将容纳室13中的空气挤到通气室14,从而减少粮食周围的空气,提高粮食的保存期限。

另外,每组隔板21由若干个独立的钢板两两紧密贴合组成,从而便于储粮装置的装配,为了提高隔板21的整体强度,隔板21下方固设支架(图中未显示),支架同时与仓体1底部固连,从而避免隔板21被粮食挤压变形,提高可靠性。

所述仓体1还设有可封闭的抽气孔15,抽气孔15与通气室14相连通,仓体1能够通过抽气孔15抽出空气并保持真空状态,容纳室13中的空气通过隔板21上的通气孔被抽入通气室14,通气室14中的空气再通过抽气孔15被抽出仓体1外,然后将仓体1整体封闭并保持真空状态,从而提高粮食的保存期限。

所述通气室14内固设有抽湿机,抽湿机与仓体1固连(图中未显示),通过抽湿机降低仓体1中的水分,从而提高粮食的保存期限。

所述仓体1外壁铺设有保温板(图中未显示),仓体1内壁涂有防锈涂层,通过保温板将仓体1的内部保持在一定温度,从而使储粮装置可以保存部分需要低温保藏的粮食,提高储粮装置的适用性,通过防锈涂层避免仓体1内壁生锈脱离,提高粮食的食品安全性和储粮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仓体1能够堆叠搬运,仓体1可以由集装箱改造而来,换句话说,仓体1为长方体形状的钢质结构,因此多个数量的仓体1能够堆叠起来直接通过车辆或船进行运输,而不再需要取出粮食以后再进行运输,从而提高了运粮的效率,另外还可以对废旧的集装箱进行再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