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品的跨车间转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09151发布日期:2018-09-21 23:4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玻璃制品的跨车间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的制造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公元12世纪开始商品玻璃作为工业材料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再到18世纪光学玻璃的出现,玻璃的性质、功能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玻璃种类繁多,按照其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热熔玻璃、浮雕玻璃、锻打玻璃、晶彩玻璃、琉璃玻璃、夹丝玻璃、聚晶玻璃、玻璃马赛克、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调光玻璃、发光玻璃等等。

玻璃板作为一种厚度较薄的玻璃制品,其易碎的性质是在加工、转运、清洗等工艺时都必须要考虑的。现有的玻璃生产车间的玻璃转运主要是通过地面转移设备,地面转移设备需要占用地面空间,使得用地本已十分紧张的生产车间可用面积更加少,较少的地面可用空间容易造成车间内拥堵,降低转移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效率;不仅如此,拥堵的车间容易造成玻璃的碰撞、擦挂,导致玻璃板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应用于悬挂式轨道的玻璃板转运设备,减少车间地面占用率,提高玻璃板在车间中转移的安全性和转移速度,进而提高车间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玻璃制品的跨车间转移方法,以应用于车间悬挂式轨道运输系统,减少车间地面使用面积,提高转移的安全性和移动速度,同时满足快速安装或拆卸以及大批量转移和清洗玻璃板等实际需求。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玻璃制品的跨车间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玻璃板上装配顶部固定件和两个底部固定件,将两个底部固定件卡接玻璃板的底部的两个直角,之后安装第一弹簧,并将顶部固定件卡接在玻璃板的顶部;

(b)将顶部固定件安装在顶部导向杆上,将底部固定件安装在底部导向杆上,向悬挂板方向推动玻璃板,顶部固定件套设在顶部导向杆上,底部固定件套设在底部导向杆上,顶部固定件、两个底部固定件对玻璃板进行限位,此时玻璃板不会相对于顶部固定件或底部固定件产生移动,玻璃板、底部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构成整体共同移动;

(c)安装扰流机构,使得扰流机构的底座与底部固定件上的第一弹簧接触;

(d)继续安装玻璃板和扰流机构,使得两个相邻的限位机构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扰流机构;

(e)安装限位挡板,向悬挂板的方向推动限位挡板,使得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f)在距离限位挡板最近的限位销孔中插入限位销钉以阻止扰流机构和限位机构从底部导向杆和顶部导向杆中滑出;上述步骤中,包括悬挂板,所述悬挂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悬挂板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放置台,所述两个放置台关于悬挂板对称;所述放置台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悬挂板侧面上的两根底部导向杆和一根顶部导向杆,所述底部导向杆上套设有底部固定件,所述顶部导向杆上套设有顶部固定件,所述顶部固定件以及位于不同底部导向杆上的两个底部固定件共同构成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固定玻璃板;还包括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与放置台上设置的限位销孔相匹配,转移玻璃板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销钉挤压距离悬挂板最远的限位机构的底部固定件,阻止限位机构沿底部导向杆移动;还包括位于两个相邻的限位机构之间的扰流机构,所述扰流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底部导向杆相匹配;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将两个限位机构所夹持的玻璃板之间的间隙分隔为两个清洗区域,所述清洗区域内设置有位于分流板侧面上的扰流翼板;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底部固定件上,另一端与扰流机构的底座接触;还包括限位挡板,转移玻璃板的过程中,所述限位挡板位于限位销钉和距离悬挂板最远的限位机构之间。

现有技术中,玻璃生产车间中主要以运输车进行地面运输,地面运输造成车间用地紧张,降低转移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效率,同时,拥堵的车间容易造成玻璃的碰撞、擦挂,导致玻璃板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为此,目前玻璃生产车间逐渐以悬挂式输送线为主。

但是,传统的悬挂式输送线的移动机构底部悬挂的运输机构运输体积小,无法进行大批量的玻璃转移;玻璃转运至转移机构上的步骤繁琐且安装和拆卸速度慢;上述缺点导致现有的玻璃运输机构转移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车间日趋快捷化的生产需求。另外,现有的悬挂式输送线仅具备运输玻璃的功能,将玻璃运输到清洗车间后,再卸下玻璃并进行冲洗,不仅效率低,且在拆卸的过程中增加了玻璃损坏的可能性,生产效率低,运输风险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悬挂式输送线的玻璃生产车间运输机构。该运输机构的悬挂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既可以是不可伸缩的连接杆,例如仅应用于运输的悬挂式输送线的悬挂杆,该悬挂杆的顶部固定在悬挂式运输车的悬挂设备底部;所述连接杆也可以是可伸缩的连接杆,例如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活塞杆在液压缸中的移动带动玻璃运输机构整体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使得玻璃运输机构可以整体没入清洗池中进行浸泡清洗,避免玻璃运输到清洗车间后还需要卸下清洗后再装入运输机构,节省了工艺时间,消除了安装拆卸玻璃时玻璃损坏的风险。优选地,连接杆底端焊接在悬挂板的顶部。

悬挂板底部设置有两个放置台,放置台用于放置待运输的玻璃板,放置台关于悬挂板对称设置,优选地,安装玻璃板时,两个放置台上的玻璃板数量相同以使得该运输机构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平衡稳定状态,提高运输安全性。放置台上方设置有两根底部导向杆和一根顶部导向杆,优选地,底部导向杆和顶部导向杆均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两根底部导向杆安装在悬挂板的侧面上且靠近悬挂板的底部,即靠近放置台;而顶部导向杆安装在悬挂板的侧面上且靠近悬挂板顶面的区域。底部导向杆上套设有底部固定件,顶部导向杆上套设有顶部固定件,底部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均可以是分立部件,即底部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可以从导向杆中滑出,当固定夹持玻璃板后再装入底部导向杆或顶部导向杆上;也可以是属于导向杆的一部分,但可以沿导向杆滑动、旋转。优选地,底部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均为分立部件,优选地,两个底部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的安装位置构成等边三角形以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并使得玻璃板受力均匀。

顶部固定件和两个位于不同底部导向杆上的底部固定件共同构成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夹持并固定玻璃板,防止玻璃板相对于底部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移动,夹持后,顶部固定件、底部固定件和待运输的玻璃板作为整体,可以沿导向杆产生滑动。底部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不仅能够夹持玻璃板,还能够使得相邻的两个玻璃板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可以防止相邻的玻璃板之间相互碰撞造成损坏,同时还能保持玻璃板两侧的压力平衡,避免一侧压力高于另一侧时玻璃板产生内应力出现裂纹或损坏;另外,在运输机构没入清洗池中进行清洗时,预留的间隙之间允许水流通过,由于运输机构在没入水池后继续向前移动,清洗池中的水流进入间隙,流道的突然变窄使得流入间隙的水流突然加速,加速的水流有利于将玻璃表面不易清洗的杂质冲洗掉,使得本运输机构具备较强的清洗能力。

另外,由于清洗池中的水流并不流动,完全依靠运输机构的移动使得水流进入至两个限位机构,即两个玻璃板之间的间隙内,因此,仅能冲洗掉部分玻璃板上不易清除的杂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进入间隙的水流的利用率,提高清洗效果,本发明在相邻的两个限位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扰流机构,使用时,该扰流机构的底座放置在放置台上,扰流底座上设置的第三通孔用于穿过底部导向杆,此处所指的相匹配是指第三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底部导向杆,使得扰流底座能够套设在底部导向杆上并相对于底部导向杆移动;底座上设置有分流板,设置分流板的目的在于将玻璃板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分隔为两个清洗区域,使得原本间隙所构成的流道进一步变窄,因此在运输机构本身移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清洗区域的水流流速进一步增加,但此时增加的流速缩短了水流与玻璃板的接触时间,且通过间隙的水流主要以层流的方式存在,因此仅与玻璃接触的水流能够清洗玻璃板。为了提高对速度增加的水流的利用率,清洗区域内还设置有位于分流板侧面的扰流翼板,所述扰流翼板使得水流的流动状态由层流转变为湍流,因而更多的水流能够与玻璃板接触,同时,水流的方向改变,水流不再是从清洗区域的进水口直接流向出水口,而是斜向或垂直冲击在玻璃板上,极大提高了水流的冲洗效率,有利于清除玻璃板上不易清除的杂质。安装时,扰流机构和夹持有玻璃板的限位机构交替放置。

还包括限位销钉,将所有待运输的玻璃板与扰流机构交替套设在顶部导向杆和底部导向杆之后,将限位销钉插入至放置台上的一个距离最外侧限位机构最近的限位销孔中,以使得在转移过程中限位销钉挤压最外侧的限位机构的底部固定件,使得该底部固定件与其相邻的扰流机构相对固定,在未进入水流之前的运输过程中避免限位机构、扰流机构相对移动、碰撞,或者从底部导向杆、顶部导向杆上滑出,确保了玻璃板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在底部固定件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一弹簧。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镶接等等,由于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过多描述,优选地,第一弹簧卡接在底部固定件上设置的安装孔中。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即没有安装在底部固定件的活动端与扰流机构的底座接触。

通过上述设置,在未进入清洗池时,在限位销钉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底部固定件和底座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而使得玻璃板与扰流翼板、分流板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此时清洗区域,即玻璃板到分流板或扰流翼板之间的空间基本不变,若遇到碰撞等外力情况,通过第一弹簧的复位能力,在外力消除后,扰流机构和限位机构能够回复到平衡位置,避免底部固定件挤压底座所产生的内应力,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即使玻璃板两边存在压差,也能通过第一弹簧的伸缩卸除部分压差对玻璃板造成的内应力,有效地保护了玻璃板不受损坏。在进入清洗池后,水流从清洗区域的进水口进入,之后由于玻璃板两侧的水流对玻璃板的冲力的差异,玻璃板会在两个扰流板之间来回晃动,从而使得清洗区域的体积处于变化中,玻璃板的来回晃动还使得清洗区域内的水流运动更加复杂,局部和整体都为湍流状态,其原理类似于造浪机,增加了水流对玻璃板的冲击次数;同时,玻璃板能够通过自身的晃动卸除部分冲力。综上,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不仅保护了玻璃板,使得玻璃板两侧的水压平衡,而且还增加了水流对玻璃板的冲击次数,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在运输机构离开清洗池后,在不受水流冲力的影响下,第一弹簧将扰流机构和限位机构复位至平衡状态。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为:通过顶部固定件、两个底部固定件夹持固定玻璃板,使得顶部固定件、底部固定件和玻璃板构成一个整体,之后将待运输玻璃板的底部固定件套设在底部导向杆上,顶部固定件套设在顶部导向杆上,沿导向杆推动玻璃板,使得玻璃板底部固定件上的第一弹簧与悬挂板接触,之后将扰流机构通过第三通孔套设在底部导向杆上,继续重复上述步骤交替安装夹持有玻璃板的限位机构和扰流机构;安装完成后,利用限位销钉和限位销孔使得各玻璃板的底部固定件与扰流机构之间的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玻璃板和扰流机构成为一个运输整体,在运输过程中所有待运输玻璃板的底部固定件或顶部固定件均不会从导向杆上滑落,且能够通过第一弹簧自适应地调整位置以卸除外力,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在进入清洗池后,水流从清洗区域的进水口进入,之后由于玻璃板两侧的水流对玻璃板的冲力的差异,玻璃板会在两个扰流板之间来回晃动,第一弹簧不仅保护了玻璃板,使得玻璃板两侧的水压平衡,而且还增加了水流对玻璃板的冲击次数,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在运输机构离开清洗池后,在不受水流冲力的影响下,第一弹簧将扰流机构和限位机构复位至平衡状态。

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大批量地、安全地转移玻璃板,同时底部固定件、顶部固定件以及底部导向杆、顶部导向杆的设置使得待运输玻璃板的安装或拆卸均非常快捷,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另一方面,第一弹簧不仅提高了玻璃板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还能使得本运输机构能够直接运用于浸泡式清洗工艺中,将本运输机构直接没入清洗池中,利用快速通过清洗区域的湍流状态的水流,冲洗掉玻璃板上残留的杂质或脏物,从运输机构的结构上提高了对清洗池的利用效率,增强了清洗效果。

作为本发明扰流机翼板的一个优选结构,所述扰流翼板上设置有扰流槽,所述扰流槽为半圆柱体。半圆柱体是从圆柱体端面的直径开始,沿圆柱体的母线方向对圆柱体切割所形成的形状。通过实际应用发现,半圆柱体的扰流槽能够使水流有规律地冲击玻璃板,但冲力不会导致玻璃板损坏,且清洗效果非常好。

作为本发明底部固定件的优选结构,所述底部固定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弹簧的弹簧安装孔,所述底部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底部导向杆的尺寸相匹配,底部固定件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玻璃板的放置槽。所述第一通孔使得底部固定件能够套设在底部导向杆上且能够相对于底部导向杆滑动。放置槽用于夹持固定玻璃板,该底部固定件与另一个对称的底部固定件分别固定在玻璃板底部的两个角上。优选地,第一通孔的圆心位于水平段与垂直段相交的两个直角顶点的连线上,使得对称的底部固定件的可通过简单翻转则可用于夹持固定玻璃板底部不同的两个角,翻转后,根据所要夹持的玻璃板的直角部位,调整第一弹簧的安装位置,使得底部固定件及第一弹簧可以用于玻璃板的两个直角,提高了底部固定件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与扰流机构的底座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垫。第一缓冲垫能够避免第一弹簧的活动端端部对扰流机构的底座造成刮痕,同时增加了受力面积,降低了底座受到的压强。

作为本发明顶部固定件的优选结构,所述顶部固定件内部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柔性限位垫,顶部固定件上设置有位于卡接槽上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与顶部导向杆的尺寸相匹配,顶部固定件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活动端与分流板接触。该顶部固定件用于架设并夹持在玻璃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处,从而与位于玻璃板底部两个角的底部固定件构成平衡、稳定的限位机构。顶部固定件内部的卡接槽用于夹持固定玻璃板,卡接槽内壁设置有柔性限位垫,该柔性限位垫用于填充玻璃板与卡接槽内壁之间的工作间隙,使得玻璃板不会相对于卡接槽滑动,提高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优选地,柔性限位垫的材料可以是多种橡胶例如硅橡胶、氟橡胶、丁腈橡胶等。顶部固定件上设置有位于卡接槽上方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使得顶部固定件能够套设在顶部导向杆上并能够沿顶部导向杆滑动。当玻璃板的长度较长时,玻璃板底部的第一弹簧使得玻璃板底部的晃动幅度小于玻璃板顶部的晃动幅度,即玻璃板顶部晃动幅度较大,可能会导致玻璃板撞击在扰流机构上造成玻璃板损坏。为了提高水流通过清洗区域时玻璃板的稳定性,在顶部固定件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活动端,即为固定在顶部固定件上的一端与分流板接触,同第一弹簧一样,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能够配合第一弹簧使得扰流机构、限位机构能够在外力卸除时复位至平衡位置,提高限位机构晃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的活动端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垫。与第一缓冲垫一样,第二缓冲垫能够避免第二弹簧的活动端对扰流机构的分流板造成刮痕,同时增加了受力面积,降低了分流板受到的压强。优选地,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挡板,转移玻璃板的过程中,所述限位挡板位于限位销钉和距离悬挂板最远的限位机构之间。还包括限位挡板,限位挡板设置在限位机构和限位销钉之间,代替限位机构的底部固定件受到限位销钉的挤压,一方面避免限位销钉直接挤压底部固定件,造成底部固定件表面磨损,另一方面防止外部冲击直接作用于最外侧的限位机构所夹持的玻璃板,达到保护玻璃板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导向杆与两根底部导向杆的位置构成等腰三角形。此处构成等腰三角形是指,将顶部导向杆、底部导向杆的安装位置看做是没有大小、体积的质点,三个质点构成等腰三角形,优选地,三个质点构成等边三角形。上述设计使得限位机构对玻璃板的夹持更加稳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方面能够大批量地、安全地转移玻璃板,同时底部固定件、顶部固定件以及底部导向杆、顶部导向杆的设置使得待运输玻璃板的安装或拆卸均非常快捷,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另一方面,第一弹簧不仅提高了玻璃板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还能使得本运输机构能够直接运用于浸泡式清洗工艺中,将本运输机构直接没入清洗池中,利用快速通过清洗区域的湍流状态的水流,冲洗掉玻璃板上残留的杂质或脏物,从运输机构的结构上提高了对清洗池的利用效率,增强了清洗效果;

2、本发明设置有扰流机构,扰流机构的分流板使得原本间隙所构成的流道进一步变窄,因此在运输机构本身移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清洗区域的水流流速进一步增加;同时,分流板上还设置有扰流翼板,扰流翼板使得水流的流动状态由层流转变为湍流,因而更多的水流能够与玻璃板接触,同时,水流的方向改变,水流不再是从清洗区域的进水口直接流向出水口,而是斜向或垂直冲击在玻璃板上,极大提高了水流的冲洗效率,有利于清除玻璃板上不易清除的杂质;

3、本发明设置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得运输机构在进入清洗池后,水流从清洗区域的进水口进入,之后由于玻璃板两侧的水流对玻璃板的冲力的差异,玻璃板会在两个扰流板之间稳定地晃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不仅保护了玻璃板,使得玻璃板两侧的水压平衡,而且还增加了水流对玻璃板的冲击次数,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在运输机构离开清洗池后,在不受水流冲力的影响下,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将扰流机构和限位机构复位至平衡状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扰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底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顶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悬挂板,2-放置台,3-底部固定件,31-放置槽,32-第一通孔,33-第一弹簧,34-第一缓冲垫,35-弹簧安装孔,4-顶部固定件,41-柔性限位垫,42-第二通孔,43-第二弹簧,44-第二缓冲垫,5-底部导向杆,6-顶部导向杆,7-限位挡板,8-限位销钉,91-分流板,92-扰流翼板,93-底座,94-第三通孔,95-扰流槽,10-玻璃板,1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玻璃制品的跨车间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玻璃板上装配顶部固定件和两个底部固定件,将两个底部固定件卡接玻璃板的底部的两个直角,之后安装第一弹簧,并将顶部固定件卡接在玻璃板的顶部;

(b)将顶部固定件安装在顶部导向杆上,将底部固定件安装在底部导向杆上,向悬挂板方向推动玻璃板,顶部固定件套设在顶部导向杆上,底部固定件套设在底部导向杆上,顶部固定件、两个底部固定件对玻璃板进行限位,此时玻璃板不会相对于顶部固定件或底部固定件产生移动,玻璃板、底部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构成整体共同移动;

(c)安装扰流机构,使得扰流机构的底座与底部固定件上的第一弹簧接触;

(d)继续安装玻璃板和扰流机构,使得两个相邻的限位机构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扰流机构;

(e)安装限位挡板,向悬挂板的方向推动限位挡板,使得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f)在距离限位挡板最近的限位销孔中插入限位销钉以阻止扰流机构和限位机构从底部导向杆和顶部导向杆中滑出;上述步骤中,包括悬挂板1,所述悬挂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悬挂板1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放置台2,所述两个放置台2关于悬挂板1对称;所述放置台2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悬挂板1侧面上的两根底部导向杆5和一根顶部导向杆6,所述底部导向杆5上套设有底部固定件3,所述顶部导向杆6上套设有顶部固定件4,所述顶部固定件4以及位于不同底部导向杆5上的两个底部固定件3共同构成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固定玻璃板10;还包括限位销钉8,所述限位销钉8与放置台2上设置的限位销孔相匹配,转移玻璃板10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销钉8挤压距离悬挂板1最远的限位机构的底部固定件3,阻止限位机构沿底部导向杆5移动;还包括位于两个相邻的限位机构之间的扰流机构,所述扰流机构包括底座93,所述底座93上设置有第三通孔94,所述第三通孔94与底部导向杆5相匹配;所述底座93上表面设置有分流板91,所述分流板91将两个限位机构所夹持的玻璃板10之间的间隙分隔为两个清洗区域,所述清洗区域内设置有位于分流板91侧面上的扰流翼板92;还包括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底部固定件3上,另一端与扰流机构的底座93接触;所述底部固定件3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弹簧33的弹簧安装孔35,所述底部固定件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2,所述第一通孔32与底部导向杆5的尺寸相匹配,底部固定件3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玻璃板10的放置槽31;第一弹簧33与扰流机构的底座93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垫34,所述放置槽31的厚度为底部固定件3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顶部固定件4内部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柔性限位垫41,顶部固定件4上设置有位于卡接槽上方的第二通孔42,所述第二通孔42的尺寸与顶部导向杆6的尺寸相匹配,顶部固定件4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弹簧43,所述第二弹簧43的活动端与分流板91接触;所述第二弹簧43的活动端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垫44;还包括限位挡板7,转移玻璃板10的过程中,所述限位挡板7位于限位销钉8和距离悬挂板1最远的限位机构之间。

完成安装后,连接杆11连接悬挂式走行系统以带动本装置移动。在清洗时,连接杆11竖直向下移动以使得本装置进入清洗池中,清洗池中的水流穿过清洗区域并对玻璃板10进行冲击,带走玻璃板10上的脏物或杂质,清洗完成后,连接杆竖直向上移动将本装置带出清洗池。在清洗过程中无需卸下玻璃板10,提高了清洗效率和转移玻璃板10的安全性。

本装置一方面能够大批量地、安全地转移玻璃板10,同时底部固定件3、顶部固定件4以及底部导向杆5、顶部导向杆6的设置使得待运输玻璃板10的安装或拆卸均非常快捷,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两个玻璃板10之间的第一弹簧33和第二弹簧43不仅提高了玻璃板10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还能使得本运输机构能够直接运用于浸泡式清洗工艺中,将本运输机构直接没入清洗池中,利用快速通过清洗区域的处于湍流状态的水流冲洗掉玻璃板上残留的杂质或脏物,从运输机构的结构上提高了对清洗池的利用效率,增强了清洗效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扰流翼板92上设置有扰流槽95,所述扰流槽95为半圆柱体。上述设计使得水流对玻璃板10的冲力不会导致玻璃板10损坏,且清洗效果非常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