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分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7445发布日期:2018-10-26 18:5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领域,特别涉及智能垃圾分类机。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业务已遍布全世界,使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购物、吃饭等等,然而互联网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目前处理生活垃圾主要的方式有填埋、焚烧、堆肥等,但其实生活垃圾中有至少十分之一的垃圾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如果能把这部分垃圾利用起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授权公告号为cn289943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自动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垃圾箱顶盖,为由四个扇片组成的圆形结构,该四个扇片为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扇片、第二旋转扇片、第三固定扇片、第四旋转扇片,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与第三固定扇片共同组成顶盖固定部,所述第二旋转扇片与第四旋转扇片共同组成顶盖旋转部,且所述顶盖旋转部与所述顶盖固定部通过该圆形结构的圆心铰接,所述垃圾箱顶盖组件还包括一驱动所述顶盖旋转部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垃圾分类室,设于所述垃圾箱顶盖下方,包括垃圾分类旋转叶片、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下方的垃圾分类板,且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中部与所述垃圾分类板中部铰接,所述垃圾分类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一纸类垃圾分类口、与所述第二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二分类板、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三纸类垃圾分类口、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四分类板,所述第二分类板与所述第四分类板固定连接,且第二分类板与第四分类板上均设有电池分漏圆孔,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二旋转叶片、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位置相对且与所述第二旋转叶片连接的第三分类胶棒、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四旋转叶片、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位置相对且与所述第四旋转叶片相连接的第一分类胶棒,所述垃圾分类室还包括一驱动所述垃圾分类旋转叶片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垃圾分装室,设于所述垃圾分类室下方,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一纸类分装室、与所述第二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二电池分装室、与所述第三固定扇片位置相对的第三纸类分装室、与所述第四旋转扇片位置相对的第四电池分装室,所述第一纸类分装室、第二电池分装室、第三纸类分装室、第四电池分装室内均设有一垃圾分装桶;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动作;垃圾箱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垃圾箱顶盖、垃圾分类室、垃圾分装室。上述的这种结构能够实现无力作用进行垃圾分类,但首先对垃圾分类的并不精准,其次,也并不能得知垃圾分类后是否符合垃圾分类的类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智能垃圾分类机,其优点是能够判断垃圾分类的类别。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智能垃圾分类机,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分类存放装置,所述垃圾分类存放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进行垃圾分类的分类柜、设置在分类柜内用于检测垃圾类别的垃圾分类检测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投放垃圾进行检测,能够识别出垃圾的种类,并根据检测结果与预存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用户的垃圾分类是否正确,从而达到引导用户正确分类的效果,加强人们的分类意识,同时能够便于区别出分类不正确的物品,保证回收的准确性和定向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垃圾检测模块包括包括若干个用于检测垃圾不同特征的子检测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检测垃圾不同特征的子检测模块,能够分析垃圾的不同特征,如垃圾的重量、垃圾的形状、垃圾的反光度等等,进而达到更加精准的区分垃圾的类别,防止独立检测产生垃圾种类误差较大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子检测模块分别设置为用于检测垃圾透光度的光照检测模块和用于检测垃圾图形形状的图像检测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图像检测模块能够对投放的垃圾进行图像取样,进而确定垃圾的部分图形特征,通过光照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垃圾的透光度,进而确定垃圾的透光性,通过两种检测模块的结合能够实现对如易拉罐、饮料瓶等种类的垃圾进行区别分类,且选用上述两种检测模块能够保证检测的速度较快,符合垃圾投放快速的特点,同时保证检测的快速性和定向检测的精准性,完成对垃圾的分类检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类柜内还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包括固定在分类柜内上方的紫外线杀菌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杀菌装置能够将垃圾上附带的有害菌杀死,且同时能够实现除臭的效果,解决了垃圾常见的两大问题,在垃圾投放的过程中即完成了除菌和除臭的两个环节,保证小区内的环境和气味更好,减少了细菌的滋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类柜上开设有用于投放垃圾的垃圾入口,所述垃圾入口处铰接有一铰接门,且铰接的位置位于垃圾入口接近紫外线杀菌灯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铰接门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用户更加快捷和方便的投入垃圾,另一方面,当用户投放垃圾时铰接门能够挡住部分紫外线,从而防止用户投放垃圾时被紫外线灼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类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壁均设置为亚光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亚光面的设置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在打开铰接门时,因侧板反光而导致大量紫外线直射入皮肤中,进而减少了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类柜内设置有用于盛放垃圾的垃圾箱,所述垃圾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垃圾箱内垃圾是否装满的箱满监测装置,所述箱满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垃圾箱内侧与垃圾箱的开口处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红外探测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探测器的设置用于检测垃圾箱是否装满,在垃圾箱装满时,能够检测垃圾装满并可以发送给控制人员,避免垃圾堆满垃圾箱后无人收取,导致垃圾溢出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垃圾箱内设置用于压缩垃圾的垃圾压缩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垃圾压缩装置能够将分类柜内的垃圾进行压缩,减小占用空间,保证回收更多如易拉罐之类的垃圾,进而达到减少工作人员倾倒垃圾次数的目的,还能够保证实现垃圾的初步压缩,节省了一部分人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加强人们的分类意识,同时能够便于区别出分类不正确的物品,保证回收的准确性和定向性;

2、除菌和除臭同时完成;

3、不对人体产生较大伤害;

4、检测垃圾是否装满;

5、完成简单的垃圾压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垃圾分类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垃圾分类柜侧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垃圾分类柜图像检测模块和光照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类柜;11、柜体;111、垃圾入口;12、垃圾箱;13、铰接盖;14、前板;15、顶板;16、底板;17、侧板;18、拉门;21、光照检测模块;22、图像检测模块;31、紫外线灭菌灯;4、红外探测器;51、推板;52、气缸;6、积分兑换柜;6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智能垃圾分类机,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用于进行垃圾分类的分类柜1、设置在分类柜1内用于检测垃圾类别的垃圾分类检测模块以及用于积分的积分模块,在本实施例中分类柜1设置为三个,分别为塑料瓶分类柜1、书纸分类柜1和易拉罐分类柜1,上述的三种分类柜1仅是优选的垃圾种类分类柜1,也可设置为其他种类的分类柜1,如衣服、药盒、纸壳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塑料瓶、易拉罐和书纸三个分类,首先考虑的是上述三种垃圾是产生较多的生活垃圾,其次上述三种垃圾特征明显,较为容易被垃圾分类检测模块检测出来。

以其中一个分类柜1为例,分类柜1包括柜体11、垃圾入口111和设置在柜体11内的垃圾箱12,垃圾入口111开设在柜体11的上方,该垃圾入口111处设置有与柜体11上方铰接的铰接盖13,在铰接盖13远离与柜体11铰接的一端与柜体11之间设置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电控锁,也可设置为其它形式的锁,如磁吸锁或液压杆等锁定方式,开锁后,铰接盖13可沿铰接处朝向柜体11内部转动。

参照图2所示,柜体11包括开设有垃圾入口111的前板14、设置在顶部的顶板15、设置在底部的底板16和位于前板14两侧的两个侧板17,垃圾箱12放置在底板16上,前板14位于垃圾箱12的位置设置有一拉门18,该拉门18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并清理垃圾箱12。

上述的垃圾分类检测模块设置在柜体11内,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柜体11内后板上位于垃圾入口111的下方,且垃圾分类检测模块朝向垃圾入口111的位置,将垃圾分类检测模块放置在该位置上,能够保证在人们投放垃圾时,即可对垃圾进行检测,且检测时间较放在柜体11内的其他位置时间要长,且检测的更加精准。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垃圾分类检测模块包括若干个子检测模块,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光照检测模块21和图像检测模块2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增加其他的检测模块,如重量检测模块、同位素检测模块、下落速度检测模块、体积检测模块等,设置为图像检测模块22和光照检测模块21首先能够保证成本较低,因图像检测模块22和光照检测模块21较为常见,易于实现,其次考虑到光照检测模块21和图像检测模块22检测效率更高,取样时间短,符合日常人们投放垃圾的习惯,且可多次投放垃圾,而不至于因为投放速度较快而漏取样,最后,考虑到在本实施中要回收的垃圾是塑料瓶、易拉罐和书纸三种类型的垃圾,特征比较明显,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图像检测模块22和光照检测模块21,图像检测模块22包括一个摄像头和耦接于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卡,当垃圾被投放时,摄像头对垃圾进行拍摄,进行样本采集,并传输至图像采集卡内,上述的图像采集卡还耦接有一个处理器,处理器耦接有数据库,数据库内预设有多个塑料瓶、易拉罐和书纸的图像模板,上述的处理器对图像采集卡内的图像与数据库内的图像模板进行特征比对,如对比特征相似高于一定的百分比,则对处理器输出图像正确信号;光照检测模块21在本实施中设置为光源与透光度测试仪,透光度检测也可设置为其他的检测方式,如多点分布的光照传感器等,也可设置为检测反光度,因考虑到本实施例中三种垃圾的性质不同,所以采用测试透光度的方式来检测是否正确投放垃圾,光源与摄像头在本实施例中并排设置在柜体11内前板14上,且位于垃圾入口111下方的位置,透光度测试仪设置在对应光源位置的铰接板上,保证能够检测到垃圾的透光度,上述的透光度测试仪也耦接与处理器,在上述的数据库内预设有透光度的标准数值,处理器对透光度的数值或透光形成的图像与数据库内的标准数值进行比对,如浮动范围在正常范围之内,则对处理器输出透光度正确信号,处理器再次对透光度和图像特征相同度进行整合,如上述的两种检测数据均显示通过,处理器接受到图像正确信号和透光度正确信号,此时处理器输出投放正确信号。

两种检测方式的结合能够保证垃圾种类检测的稳定性,防止因单一检测而导致的数据误差较大的情况出现。

在柜体11内的顶板15上还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紫外线灭菌灯31,也可设置为其他方式的紫外线照射器械,紫外线灭菌灯31安装在柜体11内的顶板15上,用于对垃圾箱12内的垃圾进行灭菌,防止细菌滋生。上述的铰接板铰接位置位于垃圾入口111的上方能够保证在人们投入垃圾时,对紫外线光进行遮挡,防止紫外线直射皮肤造成的伤害。在柜体11内的两个侧板17部分进行哑光处理,即两个侧板17位于柜体11内的部分为亚光面,防止由于柜体11内的侧板17的一面反射紫外线能力较好,在人们扔垃圾时反射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而上述的亚光处理可设置为贴上亚光膜,也可直接在柜体11内的侧板17位置进行喷砂或化学进行亚光处理。

在柜体11外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紫外线灭菌灯31工作的按压开关,用于控制紫外线灭菌灯31的开闭合,用于当工作人员取出垃圾桶进行清理垃圾时,将紫外线灭菌灯31关闭,防止紫外线灭菌灯31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也可设置为在铰接板上或柜体11与铰接板接触的位置上设置有控制紫外线灭菌灯31的开关,当铰接板打开时紫外线灭菌灯31关闭,当铰接板关闭时紫外线灭菌灯31打开,上述的开关可设置为行程开关、接触开关或按压开关。

在垃圾箱12内侧与垃圾箱12的开口处位于统一水平位置设置有一红外探测器4,上述的红外探测器4耦接于处理器,当垃圾箱12堆满垃圾后,红外探测器4检测到垃圾堆满,发出需要清理信号,并由处理器和路由器传输至控制室内,控制室内进行灯光闪烁或声音提醒,告知工作人员需要回收垃圾。这种设置能够防止垃圾满溢,而得不到及时清理的情况出现。

还包括用于压缩垃圾的垃圾压缩装置,垃圾压缩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垃圾箱12内一侧的驱动装置、耦接在驱动装置上的推板51,在本实施例中,推板51设置为与垃圾箱12的高度大小相同的推板51,驱动装置可设置为气缸52、液压杆等动力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气缸52,因为其造价低,且压缩的垃圾为易拉罐,不需要太大的推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