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散热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4106发布日期:2018-11-30 23:33阅读:18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快速散热的瓶盖。



背景技术:

保温杯,简单说就是能够保温的杯子,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做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现在的保温杯功能多样,“一杯多用”已成为新款保温杯的流行做法。几乎每一款保温杯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是双重盖设计,开车时只要按一下中间的红色小键,水就会自动流出来,而不会溅湿在车上;有的在保温杯中间设计有茶隔设计,可将茶叶与茶水快速过滤,非常适用办公室的小白领使用;还有的是双杯设计,底盒盖还有盛茶叶、糖、咖啡的暗格等,而采用不锈钢双层制作的真空内胆,不仅可以盛放开水,也可以盛放冰水等,有的杯体还具有焖烧功能。现在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也特别的好,要让瓶内水温降下来要等很长的时间,然而当人们口渴时,从保温杯里倒出的水都比较的烫,不能够马上的喝,让人们很是着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散热的瓶盖,该瓶盖的结构比较的简单,加工起来也比较的方便,不会造成太高的成本;该瓶盖能够实现快速散热的功能,将瓶盖内的热水温度迅速的降低下来,给人们带来便利、健康和愉悦;该保温瓶塞上的通孔与瓶盖上的通孔接通的时候,能够随时随地散出瓶内热水的热量,降低瓶内热水的温度,当用户需要瓶内温度不变的时候,可以将保温瓶塞上的通孔与瓶盖上的通孔位置错开,这样热量就散发不出去了。

一种快速散热的瓶盖,包括瓶本体和瓶盖本体,所述瓶盖本体与瓶本体连接,所述瓶本体的瓶口处设置有保温瓶塞,所述瓶盖本体内壁设置有导热层,所述瓶盖本体的外壳是隔热套,所述导热层与隔热套之间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部设置散热孔柱。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瓶塞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瓶盖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保温瓶塞上的通孔与瓶盖本体上的通孔能够相互接通或相互错开,形成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位置是保温瓶塞上的通孔位置对准瓶盖本体上的通孔位置,热量能够通过第一位置散发出瓶本体外,所述第二位置是保温瓶塞上的通孔位置与瓶盖本体上的通孔位置错开,热量被封闭在瓶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瓶盖本体通过导热层传递热量,所述导热层由传热系数大于0.5W/(m·K)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套能够拆卸或替换,所述隔热套的材质是塑料和/或橡胶和/或硅胶和/或任意传热系数低于2W/(m·K)热的不良导体,所述隔热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个数范围是3个或3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柱上设置有散热条,所述散热条的个数范围是2个或2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瓶本体内的热量通过导热层导热到散热孔柱上,并由散热孔柱将热量散发到隔热套上,所述隔热套上的通孔将热量散发出去,达到降低瓶本体内温度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柱的材质是无毒的塑料和/或橡胶和/或金属和/或陶瓷和/或任意传热系数大于2W/(m·K)热的优良导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的表面设置有环保防锈层,所述环保防锈层为层厚在100微米以下的聚四氟乙烯或醇酸防锈漆或聚酯漆或环氧树脂或装填不亲水的油脂后又倒出油脂,自然形成的油脂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瓶盖的结构比较的简单,加工起来也比较的方便,不会造成太高的成本;

2.该瓶盖能够实现快速散热的功能,将瓶盖内的热水温度迅速的降低下来,给人们带来便利、健康和愉悦;

3.该保温瓶塞上的通孔与瓶盖上的通孔接通的时候,能够随时随地散出瓶内热水的热量,降低瓶内热水的温度,当用户需要瓶内温度不变的时候,可以将保温瓶塞上的通孔与瓶盖上的通孔位置错开,这样热量就散发不出去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瓶盖本体的俯视图。

图中: 瓶本体1、瓶盖本体2、保温瓶塞3、通孔4、导热层5、夹层6、隔热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快速散热的瓶盖,包括瓶本体1和瓶盖本体2,所述瓶盖本体2与瓶本体1连接,所述瓶本体1的瓶口处设置有保温瓶塞3,所述瓶盖本体2内壁设置有导热层5,所述瓶盖本体2的外壳是隔热套7,所述导热层5与隔热套7之间设置有夹层6,所述夹层6内部设置散热孔柱。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瓶塞3上设置有通孔4,所述瓶盖本体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保温瓶塞3上的通孔4与瓶盖本体2上的通孔能够相互接通或相互错开,形成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位置是保温瓶塞3上的通孔4位置对准瓶盖本体2上的通孔位置,热量能够通过第一位置散发出瓶本体1外,所述第二位置是保温瓶塞3上的通孔4位置与瓶盖本体2上的通孔位置错开,热量被封闭在瓶本体1内。

进一步的,所述瓶盖本体2通过导热层5传递热量,所述导热层5由传热系数大于0.5W/(m·K)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套7能够拆卸或替换,所述隔热套7的材质是塑料和/或橡胶和/或硅胶和/或任意传热系数低于2W/(m·K)热的不良导体,所述隔热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个数范围是3个或3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柱上设置有散热条,所述散热条的个数范围是2个或2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瓶本体1内的热量通过导热层5导热到散热孔柱上,并由散热孔柱将热量散发到隔热套7上,所述隔热套7上的通孔将热量散发出去,达到降低瓶本体1内温度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柱的材质是无毒的塑料和/或橡胶和/或金属和/或陶瓷和/或任意传热系数大于2W/(m·K)热的优良导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5的表面设置有环保防锈层,所述环保防锈层为层厚在100微米以下的聚四氟乙烯或醇酸防锈漆或聚酯漆或环氧树脂或装填不亲水的油脂后又倒出油脂,自然形成的油脂薄膜。

具体实施例:

当用户需要喝水的时候,首先需要将瓶中的开水倒在瓶盖内,此时,瓶内的热水就会将热量通过导热层迅速的传送给夹层内的散热孔柱,此时,散热孔柱上的散热条就会迅速的将瓶盖内热水的热量散发出去,热量在经过隔热套时,通过隔热套上的通孔散发到隔热套外,这样用户就可以快速的喝到温开水了;由于瓶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套,所以用户在拿起瓶盖喝水的时候,不需要担心手指会被烫伤;当用户不喝水的时候,需要将保温瓶塞拧在保温瓶的瓶口,接着将瓶盖盖在保温瓶上;如若用户需要瓶中的水温低一点的时候,可以将保温瓶塞上的通孔位置与瓶盖上的通孔位置接通,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散出瓶内热水的热量;当用户需要瓶内温度不变的时候,需要保温瓶塞拧紧,再将保温瓶塞上的通孔位置与瓶盖上的通孔位置错开,拧上瓶盖,这样热量就散发不出去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 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