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运转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5182发布日期:2018-11-30 23:4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转运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垃圾运转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环境卫生,不仅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良好的城市环境,事关“城市文明、人民健康、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城市中的垃圾处理通常按照以下流程:垃圾车首先从设在城市各处的垃圾桶等垃圾收集设施中收集垃圾,然后将收集的垃圾汇集到垃圾转运站,在垃圾转运站对垃圾进行压缩后装入垃圾转运车运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等处理。

目前,主要采用钢丝牵引车或液压勾臂车将压缩垃圾箱运输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卸料,由于垃圾处理厂通常设置在距离市区较远的位置,而钢丝牵引车和液压勾臂车一次只能运输一个压缩垃圾箱,运载能力较弱,另外,车身还设置有用于倾倒压缩垃圾箱的液压举升装置,增加了整体的重量,使得运输途中会额外增加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增加长途运输的垃圾装载量,降低车身自重的占比,降低垃圾长途运输成本的垃圾运转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垃圾装入尾部具有卸料口的垃圾运转箱,所述垃圾运转箱的底部四角处和顶部四角处各设置有一个集装箱角件,再通过集装箱半挂车同时装载两个满载垃圾的垃圾运转箱运输到垃圾卸料场,利用设置在垃圾卸料场内的起重机将垃圾运转箱吊至举升卸料装置上,最后由举升卸料装置将垃圾运转箱整体倾斜,使垃圾运转箱的头部高于尾部,完成卸料。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集装箱半挂车同时装载两个垃圾运转箱,有利于提高单车装载量,提高运输能力,避免运输途中车辆自重占比造成的较大燃油损耗,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起重机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承载主梁,每根所述承载主梁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于起吊所述垃圾运转箱的旋转式集装箱吊具,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能够沿所述承载主梁的长度方向移动,且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举升卸料装置成对并排地设置在所述起重机的承载主梁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承载主梁的下方;两根所述承载主梁的中心距和每一对所述举升卸料装置的中心距均等于两个装载在所述集装箱半挂车上的所述垃圾运转箱的中心距;操作时,同时利用两个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将集装箱半挂车上的两个所述垃圾运转箱吊起,再将两个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一前一后地沿所述承载主梁移动,待两个所述垃圾运转箱完全错位后,将两个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均旋转90°,并移动到成对的所述举升卸料装置上方,最后将两个所述垃圾运转箱分别卸放到所述举升卸料装置上。

起重机在吊装较重货物时,其自身质量和货物质量均较大,为保证安全操作,起重机在吊装时运行速度较慢。本方法中,在起重机上同时设置两个承载主梁和旋转式集装箱吊具,能够同时对一辆集装箱半挂车上的两个垃圾运转箱进行吊装和卸放,对同一辆车只需要一次吊装即可,大大节约了吊装时间,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起重机还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地面上的轨道,所述承载主梁的下方安装有两个与所述轨道对应设置的支脚,所述支脚的下端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轨道滚动的滚轮,使所述起重机能够沿所述轨道整体移动;所述举升卸料装置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举升卸料装置包括整体呈矩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四个与所述垃圾运转箱底部的集装箱角件对应设置的卸料集装箱扭锁;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在地面上,另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

采用上述结构,将垃圾运转箱吊放在底板上,使垃圾运转箱的尾部朝向底板的铰接端,打开卸料口的箱门,锁紧卸料集装箱扭锁,利用举升油缸将底板绕铰轴旋转,使垃圾运转箱倾斜,就可以完成垃圾运转箱的卸料。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浇筑混凝土地基,所述浇筑混凝土地基上预埋有四个与所述底板的四角对应设置的预埋铁板,位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一端的两个所述预埋铁板上安装有同轴设置的轴承座,所述底板通过所述轴承座铰接在所述预埋铁板上;另两个所述预埋铁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所述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两端通过铰支座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板和预埋铁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各具有一个油缸支撑架,所述油缸支撑架包括高于所述底板且平行于所述底板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连接梁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侧面;所述举升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横梁和所述预埋铁板上。

由于横梁高于底板,使得横梁与预埋铁板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方便安装举升油缸。而且,采用该结构,可以使举升油缸整体位于地面以上,方便液压油缸的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铰接端还具有沿宽度设置的防倾挡块,所述防倾挡块高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能够与锁在底板上的垃圾运转箱的尾部相接触,使所述卸料集装箱扭锁位于所述垃圾运转箱的集装箱角件的锁孔中部。

由于集装箱角件的锁孔为长条状,锁紧后的垃圾运转箱虽然不能脱离底板,但在底板倾翻的过程中,集装箱能够沿底板下滑,冲击卸料集装箱扭锁。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防止集装箱进一步下滑对卸料集装箱扭锁的冲击,有利于提高卸料集装箱扭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防倾挡块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举升卸料装置的底板均沿所述承载主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铰接端背离所述起重机。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轨道的间距大于所述集装箱半挂车宽度,且所述举升卸料装置位于两个所述轨道外,所述承载主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举升卸料装置的上方。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能够增加长途运输的垃圾装载量,降低车身自重的占比,降低垃圾长途运输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垃圾卸料场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举升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垃圾卸料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4所示,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4所示,一种垃圾卸料场,包括设置在垃圾卸料场的起重机1和位于垃圾卸料场垃圾坑旁并用于实现对垃圾转运箱举升卸料的举升卸料装置3,所述起重机1包括两根平行架设的承载主梁11,每根所述承载主梁11上均设置有用于起吊垃圾运转箱的旋转式集装箱吊具12,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12能够沿所述承载主梁11的长度方向移动,且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举升卸料装置3成对并排地设置在所述起重机1的承载主梁11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承载主梁11的下方,举升卸料装置成对并排排列的方向和承载主梁长度方向垂直;两根所述承载主梁11的中心距和每一对所述举升卸料装置3的中心距均等于两个装载在集装箱半挂车上的垃圾运转箱的中心距;所述起重机1的下方还具有沿垂直于所述承载主梁11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的行车道。

采用上述结构,装载垃圾运转箱的集装箱半挂车沿行车道行驶到承载主梁的下方,就可以利用起重机上的两个旋转式集装箱吊具同时将集装箱半挂车上的两个垃圾运转箱进行吊装和卸放,对同一辆车只需要一次吊装即可,大大节约了吊装时间,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具体实施时,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整体呈矩形,其四角通过滑轮可升降地悬吊在所述承载主梁下;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的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与垃圾运转箱顶部的集装箱角件对应设置的吊具集装箱扭锁。

实施时,所述起重机1还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地面上的轨道13,所述轨道沿垂直于所述承载主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承载主梁11的下方安装有两个与所述轨道13对应设置的支脚14,所述支脚14的下端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轨道13滚动的滚轮15,使所述起重机1能够沿所述轨道整体移动;所述举升卸料装置3沿所述轨道13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对;所述行车道位于两个所述轨道13之间。

这样,在卸料场布置多对举升卸料装置,可以增加垃圾卸料场的处理能力。且上述布置可以利用一个起重机就可以配合多对举升卸料装置工作,有利于节省成本,实现设备的最大化利用。

实施时,所述举升卸料装置3位于两个所述轨道13外,且所述承载主梁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举升卸料装置3的上方。

这样,可以缩短两个支腿之间的间距,有利于增加承载主梁的抗弯强度。而且,还可以利用导轨将行车道与举升卸料装置分隔开,避免举升卸料装置工作时对车辆行驶产生影响。

实施时,所述行车道至少具有两个车道。

由于采用一个起重机同时配合多对举升卸料装置工作,而集装箱半挂车随时会进入到卸料场进行卸料,起重机需要来回运行进行吊装作业。在实际作业时,会出现位于后方的车辆先完成吊装的情况,后方车辆需要提前驶出卸料场,为其他集装箱半挂车的驶入提供停车空间。采用至少两个车道,可以保证位于后方的车辆顺利驶出卸料场。

实施时,所述举升卸料装置3包括整体呈矩形的底板31,所述底板31上具有四个与垃圾运转箱底部的集装箱角件对应设置的卸料集装箱扭锁32;所述底板31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在地面上,另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33。

采用上述结构,将垃圾运转箱吊放在底板上,使垃圾运转箱的尾部朝向底板的铰接端,打开卸料口的箱门,锁紧卸料集装箱扭锁,利用举升油缸将底板绕铰轴旋转,使垃圾运转箱倾斜,就可以完成垃圾运转箱的卸料。

实施时,所述底板31的下方设置有浇筑混凝土地基,所述浇筑混凝土地基上预埋有四个与所述底板31的四角对应设置的预埋铁板,位于所述底板31长度方向一端的两个所述预埋铁板上安装有同轴设置的轴承座,所述底板31通过所述轴承座铰接在所述预埋铁板上;另两个所述预埋铁板与所述底板31之间设置有所述举升油缸33,所述举升油缸33的两端通过铰支座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板31和预埋铁板上。

所述预埋铁板的边长大于80cm,且厚度大于3cm,这样,可以提高预埋铁板的强度,防止预埋铁板变形而底板31的翻转,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预埋铁板的底部均布有至少20个脚钉,且每个脚钉的长度大于45cm。这样,可以提高预埋铁板与浇筑混凝土地基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实施时,所述底板31宽度方向的两侧各具有一个油缸支撑架34,所述油缸支撑架34包括高于所述底板31且平行于所述底板31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连接梁安装在所述底板31的侧面;所述举升油缸3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横梁和所述预埋铁板上。

由于横梁高于底板,使得横梁与预埋铁板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方便安装举升油缸。而且,采用该结构,可以使举升油缸整体位于地面以上,方便液压油缸的维护。

所述举升油缸33为多级油缸。这样,在满足底板31翻转需求下,可以尽量缩短举升油缸33收缩后的长度,便于油缸的安装。

实施时,所述底板31的铰接端还具有沿宽度设置的防倾挡块35,所述防倾挡块35高于所述底板31的上表面,且能够与锁在底板31上的垃圾运转箱的尾部相接触,使所述卸料集装箱扭锁32位于垃圾运转箱的集装箱角件的锁孔中部。

由于集装箱角件的锁孔为长条状,锁紧后的垃圾运转箱虽然不能脱离底板,但在底板倾翻的过程中,集装箱能够沿底板下滑,冲击卸料集装箱扭锁。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防止集装箱进一步下滑对卸料集装箱扭锁的冲击,有利于提高卸料集装箱扭锁的使用寿命。

实施时,所述防倾挡块35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31宽度方向的两侧。

实施时,每个所述举升卸料装置的底板均沿所述承载主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铰接端背离所述起重机。

具体操作时,先将垃圾装入尾部具有卸料口的垃圾运转箱,所述垃圾运转箱的底部四角处和顶部四角处各设置有一个集装箱角件,再通过集装箱半挂车同时装载两个满载垃圾的垃圾运转箱运输到垃圾卸料场,同时利用两个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将集装箱半挂车上的两个所述垃圾运转箱吊起,再将两个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一前一后地沿所述承载主梁移动,待两个所述垃圾运转箱完全错位后,将两个所述旋转式集装箱吊具均旋转90°,并移动到成对的所述举升卸料装置上方,最后将两个所述垃圾运转箱分别卸放到所述举升卸料装置上,最后由举升卸料装置将垃圾运转箱整体倾斜,使垃圾运转箱的头部高于尾部,完成卸料。

旋转式集装箱吊具又称旋转式吊具,是一种能够使吊具本体在水平面内转动的集装箱吊具,其自身结构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