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电容器转盘式打标转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1718发布日期:2018-12-22 09:3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片式电容器转盘式打标转移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式电容器,具体的说是片式电容器转盘式打标转移机构,属于片式电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片式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电容器产品。它所具备的高频底阻抗性具有固体铝电解电容器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电容器的正负极排列次序非常严格,必须保证零误差。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容器引脚面的反面进行激光打标,重新转移调整正反面方向后包装出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片式电容器转盘式打标转移机构,能将电容器成品不间断的不出错的输送到下一个工位,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片式电容器转盘式打标转移机构包括安装面板、凸轮分割器、前转盘和后转盘,其特征是:安装面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前转轴,前转轴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前转盘,前转盘外圈固设有前齿轮,安装面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后转轴,后转轴上通过轴承连接后转盘,后转盘外圈设有后齿轮,安装面板上转动连接中间齿轮轴,中间齿轮轴上连接中间齿轮,中间齿轮分别与前齿轮、后齿轮互相啮合;安装面板上设有凸轮分割器,凸轮分割器出力轴端连接前转盘,凸轮分割器的转位凸轮通过摆杆传动机构连接前转轴,前转轴通过同步传动机构连接后转轴,凸轮分割器带动前转轴转动,前转轴带动后转轴同步转动;

前转轴上连接前内凸轮,前内凸轮中设有前凸轮内滑动腔,前转轴前端固接前固定环,前固定环位于前凸轮内滑动腔中心位置;前转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吸头滑槽,每个吸头滑槽中设有一个前真空吸头,前真空吸头能够沿着吸头滑槽径向移动,前真空吸头尾端连接前吸头凸轮轴承,前吸头凸轮轴承位于前凸轮内滑动腔中,前吸头凸轮轴承上连接前弹簧压紧机构,前弹簧压紧机构将前吸头凸轮轴承压紧在前凸轮内滑动腔内侧壁上;

后转轴上连接后内凸轮,后内凸轮中设有后凸轮内滑动腔,后转轴前端固接后固定环,后固定环位于后凸轮内滑动腔中心位置;后转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吸头滑槽,每个吸头滑槽中设有一个后真空吸头,后真空吸头能够沿着吸头滑槽径向移动,后真空吸头尾端连接后吸头凸轮轴承,后吸头凸轮轴承位于后凸轮内滑动腔中,后吸头凸轮轴承上连接后弹簧压紧机构,后弹簧压紧机构将后吸头凸轮轴承压紧在后凸轮内滑动腔内侧壁上;

凸轮分割器的转位凸轮通过凸轮同步带连接同步凸轮,同步凸轮转动连接在安装面板上,同步凸轮通过摆臂传动机构连接气缸转轴,气缸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面板上,气缸转轴前端固定后四爪气缸,后四爪气缸位于后转盘一侧,前转盘一侧设有前四爪气缸。

进一步的,摆杆传动机构包括摆杆、转轴轴承、凸轮轴承、传动连杆和传动摆杆,凸轮轴承转动连接在摆杆中部并与转位凸轮滚动接触,摆杆一端通过转轴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面板上,摆杆另一端铰接传动连杆一端,传动连杆另一端铰接传动摆杆上端,传动摆杆下端固接前转轴。

进一步的,同步传动机构包括前带轮、传动皮带和后带轮,前带轮连接在前转轴上,后带轮连接在后转轴上,前转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后带轮。

进一步的,摆臂传动机构包括凸轮摆臂轴承、同步凸轮轴承、凸轮摆臂、凸轮连杆和摆动板,同步凸轮轴承转动连接在凸轮摆臂中部并与同步凸轮滚动接触,凸轮摆臂一端通过凸轮摆臂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面板上,凸轮摆臂另一端铰接凸轮连杆一端,凸轮连杆另一端铰接摆动板上端,摆动板下端固接气缸转轴。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工作稳定可靠,能将电容器成品不间断的不出错的输送到下一个工位,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3为前转盘主视图。

图4为后转盘主视图。

图5为摆臂传动机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面板、2-凸轮分割器、3-前转盘、4-后转盘、5-前转轴、6-后转轴、7-前齿轮、8-后齿轮、9-中间齿轮、10-中间齿轮轴、11-转位凸轮、12-摆杆、13-转轴轴承、14-凸轮轴承、15-传动连杆、16-传动摆杆、17-前带轮、18-传动皮带、19-后带轮、20-前真空吸头、21-前吸头凸轮轴承、22-前内凸轮、23-前弹簧压紧机构、24-前固定环、25-后真空吸头、26-后吸头凸轮轴承、27-后内凸轮、28-后弹簧压紧机构、29-后固定环、30-同步凸轮、31-凸轮同步带、32-凸轮摆臂轴承、33-同步凸轮轴承、34-凸轮摆臂、35-凸轮连杆、36-摆动板、37-气缸转轴、38-后四爪气缸、39-前四爪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安装面板1、凸轮分割器2、前转盘3和后转盘4。

安装面板1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前转轴5,前转轴5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前转盘3,前转盘3外圈固设有前齿轮7。安装面板1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后转轴6,后转轴6上通过轴承连接后转盘4,后转盘4外圈设有后齿轮8。安装面板1上转动连接中间齿轮轴10,中间齿轮轴10上连接中间齿轮9,中间齿轮9分别与前齿轮7、后齿轮8互相啮合。

安装面板1上设有凸轮分割器2,凸轮分割器2出力轴端连接前转盘3,凸轮分割器2的转位凸轮11通过摆杆传动机构连接前转轴5。前转轴5通过同步传动机构连接后转轴6,凸轮分割器2带动前转轴5转动,前转轴5带动后转轴6同步转动。

所述摆杆传动机构包括摆杆12、转轴轴承13、凸轮轴承14、传动连杆15和传动摆杆16,凸轮轴承14转动连接在摆杆12中部并与转位凸轮11滚动接触,摆杆12一端通过转轴轴承13转动连接在安装面板1上,摆杆12另一端铰接传动连杆15一端,传动连杆15另一端铰接传动摆杆16上端,传动摆杆16下端固接前转轴5。

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前带轮17、传动皮带18和后带轮19,前带轮17连接在前转轴5上,后带轮19连接在后转轴6上,前转轴5通过传动皮带18连接后带轮19。

前转轴5上连接前内凸轮22,前内凸轮22中设有前凸轮内滑动腔,前转轴5前端固接前固定环24,前固定环24位于前凸轮内滑动腔中心位置。

如图3所示,前转盘3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吸头滑槽,每个吸头滑槽中设有一个前真空吸头20,前真空吸头20能够沿着吸头滑槽径向移动。前真空吸头20尾端连接前吸头凸轮轴承21,前吸头凸轮轴承21位于前凸轮内滑动腔中。前吸头凸轮轴承21上连接前弹簧压紧机构23,前弹簧压紧机构23将前吸头凸轮轴承21压紧在前凸轮内滑动腔内侧壁上。

后转轴6上连接后内凸轮27,后内凸轮27中设有后凸轮内滑动腔,后转轴6前端固接后固定环29,后固定环29位于后凸轮内滑动腔中心位置。

如图4所示,后转盘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吸头滑槽,每个吸头滑槽中设有一个后真空吸头25,后真空吸头25能够沿着吸头滑槽径向移动。后真空吸头25尾端连接后吸头凸轮轴承26,后吸头凸轮轴承26位于后凸轮内滑动腔中。后吸头凸轮轴承26上连接后弹簧压紧机构28,后弹簧压紧机构28将后吸头凸轮轴承26压紧在后凸轮内滑动腔内侧壁上。

如图5所示,凸轮分割器2的转位凸轮11通过凸轮同步带31连接同步凸轮30,同步凸轮30转动连接在安装面板1上。同步凸轮30通过摆臂传动机构连接气缸转轴37,气缸转轴37转动连接在安装面板1上,气缸转轴37前端固定后四爪气缸38,后四爪气缸38位于后转盘4一侧。前转盘3一侧设有前四爪气缸39。

所述摆臂传动机构包括凸轮摆臂轴承32、同步凸轮轴承33、凸轮摆臂34、凸轮连杆35和摆动板36,同步凸轮轴承33转动连接在凸轮摆臂34中部并与同步凸轮30滚动接触,凸轮摆臂34一端通过凸轮摆臂轴承32转动连接在安装面板1上,凸轮摆臂34另一端铰接凸轮连杆35一端,凸轮连杆35另一端铰接摆动板36上端,摆动板36下端固接气缸转轴3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凸轮分割器工作带动前内凸轮转动,前内凸轮内的真空吸头从下方料盒中吸取片式电容器,同时带动前转动盘转动一定角度来到前四爪气缸处,真空吸头将片式电容器推出到前四爪气缸位置处,前四爪气缸实现位置矫正。接着,前转盘继续转动,将吸取的片式电容器送入后转盘中,然后由后四爪气缸再次实现位置矫正。如此同步运行,循环动作。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工作稳定可靠,能将电容器成品不间断的不出错的输送到下一个工位,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