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螃蟹固定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2931发布日期:2018-12-08 05:51阅读:2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螃蟹固定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螃蟹固定笼。

背景技术

太湖蟹是浙江湖州的特产。太湖蟹属于螃蟹的一种,其具有1对蟹钳和4对斜角。一般消费者不会自己绑扎螃蟹,去市场买螃蟹时,均由水产经营户帮助捆扎好,然而传统捆扎的螃蟹捆扎与解捆过程都比较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文献cn105857683a公开了一种螃蟹捆绑设备,包括驱动组件、螃蟹固定组件、安装板、固定台以及绑扎组件。该方案虽然有助于绑扎螃蟹,但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而且绑扎好的螃蟹不容易清洗。

中国专利文献cn106490120a公开了一种方便清洗螃蟹的蟹盒,其盒体包括蟹身套和蟹脚套。该方案采用让螃蟹的蟹脚伸展后固定的方式,首先将蟹身塞入蟹身套,再把蟹脚套往两侧拉伸,定位杆的自由端抵住蟹背与蟹脚的连接处,使蟹脚套不能缩回。之后把4对蟹脚往上拔,使4对蟹脚的关节处架在拖拉环上,则4对蟹脚不仅被反关节的方式别住,而且4对蟹脚被抬高后不再与地面接触,所以螃蟹不能再自行移动。该方案摒弃了用捆绑的方式对螃蟹进行固定,也方便对固定后螃蟹进行清洗,但操作相对繁琐,人工把4对蟹脚往上拔使4对蟹脚的关节处架在拖拉环上的过程容易将蟹脚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螃蟹固定笼。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螃蟹固定笼,包括:上夹笼、下夹笼、扭簧腿夹和蟹身夹块,所述扭簧腿夹包括,上滑杆部、下滑杆部以及将所述上滑杆部和所述下滑杆部连接在一起的扭簧部,所述上滑杆部以及所述下滑杆部上设置有扣环;

所述上夹笼包括,上蟹身夹区及其两侧的上蟹脚夹区,所述上蟹脚夹区包括上蟹脚保护块以及将所述上蟹脚保护块与所述上蟹身夹区相连的第一横向导杆组,所述上蟹脚夹区向外突起,所述上蟹身夹区内设置有纵向导杆,所述蟹身夹块通过所述纵向导杆与所述上蟹身夹区滑动连接,所述上滑杆部通过所述第一横向导杆与所述上蟹脚夹区滑动连接;

所述下夹笼包括,下蟹身夹区及其两侧的下蟹脚夹区,所述下蟹脚夹区包括下蟹脚保护块以及将所述下蟹脚保护块与所述下蟹身夹区相连的第二横向导杆组,所述下蟹身夹区设置有网格支撑杆,所述下滑杆部通过所述第二横向导杆组与所述下蟹脚夹区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蟹身夹块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纵向导杆上,每个所述蟹身夹块包括,中部的滑块以及所述滑块两侧的拉杆,两个蟹身夹块的滑块的相向处设置有挂钩,两个挂钩之间设置有困绳或皮筋。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端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具有导向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以连接所述纵向导杆的滑孔、所述滑块朝向夹具内侧设置有蟹身定位杆,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转动挂钩。

作为优选,所述上蟹脚保护块与所述下蟹脚保护块相向区域均设置有蟹脚保护凹陷,所述上蟹脚保护块顶部设置有插条,所述下蟹脚保护块底部设置有插槽。

作为优选,所述扭簧部设置在所述上滑杆部与所述下滑杆部的根部,所述上滑杆部的扣环上还设置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通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蟹身夹块相连,所述导向环为等腰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滑杆部与所述下滑杆部的顶部分别设置用于夹持蟹钳的蟹钳弯杆。

作为优选,所述蟹钳弯杆分为两组,分别为大钳弯杆和小钳弯杆,所述小钳弯杆设置在所述大钳弯杆的内侧,且相对所述上滑杆部与所述下滑杆部的小钳弯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大钳弯杆之间的间距,这样的结构设计,照顾到了公蟹与母蟹蟹钳的大小差异,使得夹笼能同时匹配两种蟹的夹装。

作为优选,所述下蟹身夹区的两侧设置有蟹身预定位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螃蟹固定笼,结构简单,只需要简单的钢丝焊接折弯即可制成,并且可重复使用。本固定笼在实现快速、稳定固定螃蟹的同时,能有效保护蟹钳蟹脚,还可以方便地清洗固定后的螃蟹。并且,在大批量运输过程中,固定笼之间可以定位装配,使得所有螃蟹的摆放整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相互碰撞,有效保证了螃蟹的完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侧方结构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侧方结构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扭簧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蟹身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4所示,一种螃蟹固定笼,包括:上夹笼1、下夹笼2、扭簧腿夹3和蟹身夹块4。

扭簧腿夹3包括,上滑杆部31、下滑杆部32以及将上滑杆部31和下滑杆部32连接在一起的扭簧部33,上滑杆部31以及下滑杆部32上设置有扣环34。

上夹笼1包括,上蟹身夹区12及其两侧的上蟹脚夹区11,上蟹脚夹区11包括上蟹脚保护块112以及将上蟹脚保护块112与上蟹身夹区12相连的第一横向导杆组111,上蟹脚夹区11向外突起,上蟹身夹区12内设置有纵向导杆121,蟹身夹块4通过纵向导杆121与上蟹身夹区12滑动连接,上滑杆部31通过第一横向导杆111与上蟹脚夹区11滑动连接。

下夹笼2包括,下蟹身夹区22及其两侧的下蟹脚夹区21,下蟹脚夹区21包括下蟹脚保护块212以及将下蟹脚保护块212与下蟹身夹区22相连的第二横向导杆组211,下蟹身夹区22设置有网格支撑杆221,下滑杆部32通过第二横向导杆组211与下蟹脚夹区21滑动连接,下蟹身夹区22的两侧设置有蟹身预定位杆222。

蟹身夹块4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纵向导杆121上,每个蟹身夹块4包括,中部的滑块41以及滑块41两侧的拉杆42,两个蟹身夹块4的滑块41的相向处设置有挂钩43,两个挂钩之间设置有困绳或皮筋5,拉杆42端部设置有导向块44,导向块44内具有导向孔441,滑块41上设置有用以连接纵向导杆121的滑孔411、滑块41朝向夹具内侧设置有蟹身定位杆412,滑块41上设置有转动挂钩45。

上蟹脚保护块112与下蟹脚保护块212相向区域均设置有蟹脚保护凹陷6,上蟹脚保护块112顶部设置有插条1121,下蟹脚保护块212底部设置有插槽2121。

扭簧部33设置在上滑杆部31与下滑杆部32的根部,上滑杆部31的扣环34上还设置有导向环35,导向环35通过导向孔441与蟹身夹块4相连,导向环35为等腰三角形,上滑杆部31与下滑杆部32的顶部分别设置用于夹持蟹钳的蟹钳弯杆300,蟹钳弯杆300分为两组,分别为大钳弯杆301和小钳弯杆302,小钳弯杆302设置在大钳弯杆301的内侧,且相对上滑杆部31与下滑杆部32的小钳弯杆302之间的间距小于大钳弯杆301之间的间距。

本夹笼在未夹持螃蟹时,上夹笼1和下夹笼2在扭簧腿夹3的扭簧部33作用下,相互并拢,上蟹脚保护块112与下蟹脚保护块212相贴合,此时,解开蟹身夹块4之间的皮筋5,转动挂钩45扣在上夹笼1边缘,使得蟹身夹块4处于上夹笼1的边缘处,在拉杆42作用下两个扭簧腿夹3也处于收拢状态。

当需要使用夹笼对螃蟹进行夹持时,掰开上夹笼1和下夹笼2,将螃蟹底部防止在下蟹身夹区22的网格支撑杆221处,蟹身预定位杆222首先限制蟹的大致活动范围,然后松开上夹笼1和下夹笼2,在扭簧腿夹3扭簧部33作用下,上夹笼1和下夹笼2合拢,整个螃蟹被夹在上夹笼1和下夹笼2之间,其中蟹脚被固定在上滑杆部31和下滑杆部32之间。然后解开转动挂钩45,扣拢两块蟹身夹块4,在蟹身夹块4滑动的同时通过拉杆42作用,将扭簧腿夹3向夹具两侧推,蟹脚在扭簧腿夹3作用下被展平后,蟹脚的末端被收拢在蟹脚保护凹陷6内,同时蟹钳在蟹钳弯杆300作用下被固定,当蟹身夹块4上的蟹身定位杆412将蟹身的上下两端夹紧后,系上皮筋5,整个螃蟹便完成了固定。需要解除固定,只需要解开皮筋5,掰开上夹笼1和下夹笼2既能完成螃蟹的取出。

夹笼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插条1121与插槽2121的配合上下堆叠,堆叠效果好,不易侧翻,同时又能很好的保护夹笼内部的螃蟹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损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