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池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7999发布日期:2019-01-16 07:12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池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垃圾发电领域,涉及垃圾处置服务,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池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鉴于与卫生填埋、堆肥等垃圾处理技术相比,焚烧处理技术具有减容、减重效果明显,无害化彻底,且占地面积小,另外余热还能用于供热或发电,二次污染较少且可控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技术。

在焚烧技术中,垃圾放于垃圾池内5天左右厌氧发酵,脱去水分。脱水后投入到垃圾焚烧专用炉内焚烧,进厂垃圾含水率一般在20%以上,只有脱水后才能在焚烧炉内稳定的燃烧。垃圾池内每天的水量是很大的,只有及时排出垃圾池内的水才能使垃圾的水分脱去。当入炉垃圾水分含量较高时会影响焚烧炉的稳定燃烧,造成焚烧炉出力下降。

目前垃圾池排水主要采用三种方案:

①采用横向堆放的方法,在垃圾池的一侧堆高,在排水侧留出排水坑,此种堆放方法,往往因垃圾池设计的宽度不够,或垃圾中含水率高的情况下,垃圾堆高后易滑落,堵塞排水坑,导致排水困难,且影响垃圾池可利用的堆放容积,往往为垃圾池内水顺利排出,牺牲生垃圾池的库容,导致堆放时间不足,影响入炉垃圾的品质(含水率高、热值降低),并且垃圾池内垃圾堆放无法做到有序。不同区域内垃圾排水程度不一样。

②在垃圾池侧面中间位置嵌入滤网,排出垃圾池内水。考虑到垃圾池结构强度等因素,排水孔开的较小,高度不够。由于是嵌入结构,垃圾很容易在滤网表面堵住,导致排水不畅,需要经常安排人去垃圾池底进行疏通,耗费大量人力效果不佳,并且垃圾池底部环境恶劣存在一定的危险。垃圾池内垃圾的转运工作都由抓瓣式抓斗完成,靠近垃圾池侧壁下部的垃圾的在抓取时存在一定困难,无法清空。垃圾池排水孔位于侧壁下部,在不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基本处于长期堵塞状态无法排水。

③从卸料门处放抽水泵去垃圾池内抽水。该方案需要将卸料门门口区域抓空,并假设卷扬机或者采用叉车等方式将水泵从卸料门处放入至垃圾池内,该方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效率低下,卸料门放泵人员还存在较高的临边作业风险。

目前三种方案都不能有效的排出垃圾池内水,对入炉垃圾热值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焚烧炉的出力,从而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池排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池排水结构设计不合理,排水孔易堵塞,造成排水不畅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池排水结构,其包括由工字钢围成的矩形外框及固定于所述矩形外框内的滤网,所述矩形外框固定于开设有排水洞的垃圾池池壁上,所述滤网覆盖在所述排水洞外并与所述池壁间隔开,所述滤网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排水洞的相应长度,所述滤网的高度大于所述排水洞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滤网与所述池壁间隔开的距离为5-30cm,所述滤网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比所述排水洞的相应长度大50-300cm,所述滤网的高度比所述排水洞的高度大100-600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尺寸差别的滤网及排水洞结构的设计可保证充分保证较为顺畅的排水。

进一步,所述排水洞开设于所述池壁的底部,所述排水洞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20-80cm,所述排水洞的高度为100-180cm,所述排水洞的数量有多个且固定于池壁上的所述矩形外框也对应有多个,多个所述矩形外框分为两类,分别为矮宽外框和高窄外框,所述矮宽外框的高度比所述排水洞的高度大100-200cm、水平方向的长度比所述排水洞的相应长度大200-300cm,所述高窄外框的高度比所述排水洞的高度大400-600cm、水平方向的长度比所述排水洞的相应长度大50-100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矩形外框分为两类,一种为矮宽外框,另一种为高窄外框,都具有增加排水洞集水范围的作用,提高排水效率,两种外框对应两种相应尺寸的滤网,两种外框组合使用(即在一个垃圾池内多个排水洞存在的情况下,有的排水洞对应使用矮宽外框,有的排水洞对应使用高窄外框),垃圾池内同时安装两种形式的外框和对应的滤网,可以保证无论垃圾池内料位高低都能及时排出垃圾池内的水;其中,高窄外框存在时还具有的一个好处为,抓斗提升时不可避免的会偶尔碰撞相对较高的高窄外框,产生震动,使高窄外框内滤网滤孔内堵塞的垃圾受震动而脱落,从而具有一定的清堵效果。

两种类型的矩形外框及其内相应的滤网对增强排水能力的作用原理也相近,都是相当于将垃圾池壁上相对较小的排水洞的面积扩大,并突出垃圾池墙壁平面(突出垃圾池表面,受碰撞时,具有清堵效果,现有技术中抓斗碰撞一定高度的池壁是常态)。由于滤水面与垃圾池池壁隔开,所以垃圾不易在滤网上积存造成堵塞,孔洞面积扩大,可以更快的将垃圾池内水排出。第一种形式的滤网结构相对较矮但面积较大,主要在保证垃圾池内大流量排水。高窄形式的滤网结构较高,但面积小,其对于防止当垃圾池料位较高时,矮宽形式滤网出现堵塞而无法排水的情况较为有效(料位高,矮宽滤网堵塞时不易清堵,而高窄的滤网较高,上部压力小,不易堵)。

进一步,所述矮宽外框内的所述滤网与所述池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条支撑条,所述高窄外框内的所述滤网与所述池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柱。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条/支撑柱的存在可防止滤网受碰撞、受拉杆压紧力或受垃圾侧向压力作用而向池壁方向凹陷变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条为沿所述矮宽外框的对角线设置的槽钢,所述支撑柱为垂直于所述滤网设置的若干钢柱。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易安装且抗压支撑能力强。

进一步,所述滤网为间隔50mm开满孔径50mm滤水孔的16mm厚钢板,所述滤网的周边与所述矩形外框的周边内侧焊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测滤水效果好,且不易堵。

进一步,所述矩形外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上侧边与所述池壁抵接,所述斜板的下侧边与矩形外框的顶部边框的外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顶部设置斜板,可有效防止其被垃圾吊抓斗勾住,并减少积存垃圾。

进一步,所述矩形外框通过拉杆与所述池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拉杆为钢拉杆,一端锚入池壁,另一端压紧于矩形外框或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固定设置于池壁上的矩形外框及连接于矩形外框内的滤网,滤网与池壁之间间隔开,矩形外框及滤网面积大于池壁底部的排水洞的面积,相当于是有效扩大了排水洞的滤水面,堵塞的可能性更小且排水更加顺畅;矩形外框及滤网不是内置于排水洞内,故可受抓斗碰撞而震动清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垃圾池排水结构的主视示意图(矮宽外框);

图2为图1所示垃圾池排水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垃圾池排水结构的主视示意图(高窄外框);

图4为图3所示垃圾池排水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矩形外框;2.滤网;3.排水洞;4.池壁;5.支撑条;6.支撑柱;7.拉杆;8.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池排水结构,其包括由工字钢围成的矩形外框1及固定于所述矩形外框1内的滤网2,所述矩形外框1固定于开设有排水洞3的垃圾池池壁4上,所述滤网2覆盖在所述排水洞3外并与所述池壁4间隔开,所述滤网2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排水洞3的相应长度,所述滤网2的高度大于所述排水洞3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滤网2与所述池壁4间隔开的距离为5-30cm,所述滤网2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比所述排水洞3的相应长度大50-300cm,所述滤网2的高度比所述排水洞3的高度大100-600cm。

进一步,所述排水洞3开设于所述池壁4的底部,所述排水洞3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20-80cm,所述排水洞3的高度为100-180cm,所述排水洞3的数量有多个且固定于池壁4上的所述矩形外框1也对应有多个,多个所述矩形外框1分为两类,分别为矮宽外框和高窄外框,所述矮宽外框的高度比所述排水洞3的高度大100-200cm、水平方向的长度比所述排水洞3的相应长度大200-300cm,所述高窄外框的高度比所述排水洞3的高度大400-600cm、水平方向的长度比所述排水洞3的相应长度大50-100cm。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反映的是矮宽外框的结构,图3和图4反映的是高窄外框的结构。在同一垃圾池的池壁底部开多个排水洞,多个排水洞中的一些在外侧对应安装固定所述矮宽外框,另一些则在外侧对应安装固定所述高窄外框,两种类型的矩形外框及对应形状尺寸的滤网配合使用,同时堵塞的可能性极低,可有效保证顺畅排水。

进一步,所述矮宽外框内的所述滤网2与所述池壁4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条支撑条5,所述高窄外框内的所述滤网2与所述池壁4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柱6。

进一步,所述支撑条5为沿所述矮宽外框的对角线设置的槽钢,所述支撑柱6为垂直于所述滤网2设置的若干钢柱。

进一步,所述滤网2为间隔50mm开满孔径50mm滤水孔的16mm厚钢板,所述滤网2的周边与所述矩形外框1的周边内侧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滤网与构成矩形外框的工字钢远离池壁的一侧平齐并焊接,这样的好处在于滤网离池壁的距离相对较大,滤水更畅通且不易堵,同时可防止抓斗钩住工字钢的边缘。除了上述优选的滤网与工字钢的连接方式外,滤网还可以通过两块角钢夹紧焊接于工字钢的中间梁上。

进一步,所述矩形外框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斜板8,所述斜板8的上侧边与所述池壁4抵接,所述斜板8的下侧边与矩形外框1的顶部边框的外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矩形外框1通过拉杆7与所述池壁4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生产中在池壁上开设两个排水洞,每个排水同的宽度为50cm,高度为120cm,一个排水洞外固定矮宽外框,矮宽外框的尺寸为宽度300cm、高度350cm,另一个排水洞外固定高窄外框,高窄外框的尺寸为宽度150cm、高度700cm;工字钢采用25#工字钢,支撑条采用c16或c10槽钢。使用上述结构的排水结构,实测排水畅通且效果极佳,比原本排水洞内置滤网形式的排水结构更加不易堵,清堵频率大大降低,极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