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多角度旋转式对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7525发布日期:2019-01-18 23:2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房多角度旋转式对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房多角度旋转式对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梯行业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有机房电梯转变为现在的无机房电梯,以无机房为例,无机房电梯是指不需要建筑物提供封闭的专门机房用于安装电梯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设备的电梯,无机房电梯为了节约空间,将过去安装在井道上方机房内的控制柜、主机、限速器等设备改为安装在井道内,取消了专用的机房设置,在有效提高建筑面积使用率的同时降低了建筑成本。在无机房电梯的制造和使用中,对重架装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件。对重装置中包含对重架和对重块,对重架在电梯结构中起到固定对重块的作用。

目前,无机房电梯普遍安装在井道内,在电梯布置时,各个井道内的情况不一样,需要对重轮和对重架呈现的角度不一样,现有技术中,对重轮往往是不能旋转的,不能满足不同井道中对角度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房多角度旋转式对重装置,可以实现大范围角度旋转,满足各种角度需求的井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机房多角度旋转式对重装置,包含对重架,对重块和对重轮,所述对重轮通过安装板与对重架上梁连接,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对重架上梁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对重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有用于锁定彼此相对角度的通孔。

对重装置是用于平衡轿厢的设备,所述对重架是对重装置中的一个基本框架,对重块固定在对重架的下半部。所述对重轮与所述对重架上梁通过两个所述安装板连接,作为角度旋转设计,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对重架上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对重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活动连接,在角度调节时,所述第二安装板带动所述对重轮旋转,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各有通孔,角度旋转调节之后,用螺栓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实现了角度旋转以及角度锁定的功能。对于上述方案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通孔为椭长形,其有一定长度,在进行角度旋转安装时,依照所需要的角度,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或者部分对应,用螺栓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完成角度设置。第二种,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角度调节部设置多个圆形通孔,在进行角度旋转安装时,依照所需要的角度,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通孔相对应,用螺栓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完成角度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是圆点相对,直径相同的圆形安装板。

本设计中使用的安装板是两个直径大小相等,电梯对重架安装完成之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圆点相对,重叠在一起,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安装板设有多个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安装板上。

在实际安装操作过程中,6个所述通孔位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通孔相对应,来调节角度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通孔固定起来。

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目的在于调节所述对重轮与所述对重架所呈现的角度,通过所述通孔将调节好角度的两个所述安装板固定起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通孔包含调节部和位于所述调节部两端的呈圆弧形的圆弧端部。

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通孔形状为椭长形的,每个所述通孔长度大概80mm,所述通孔有一定长度,在安装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或部分对应,角度可调±10°,提高角度调节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对重架上梁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至少有两个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是焊接在所述对重架上梁与所述安装板上,两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对重架上梁的中间位置。其作用是加大所述对重架上梁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接触面积,加固所述对重架上梁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两个定位孔。

在实际操作中,两个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通孔所在的圆上,两个所述定位孔的连线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圆心,进行角度旋转时,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对重轮的旋转方向,可以以此所述定位孔进行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对重轮安装在所述对重架上梁下方。

两个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对重架上梁下方,所述对重轮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有利于无机房顶层较低时,对重轮与钢丝绳绳头的相互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油杯通过一个连接支架安装在下导靴的下部。

本技术方案中,油杯通过一个“]”和“[”形支架固定在下导靴的下部,减少了对重架的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对重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1对重架

2对重块

3上导靴

4下导靴

5油杯

6对重轮

7安装板

8对重架上梁

9定位孔

10加强筋

11通孔

71第一安装板

72第二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无机房多角度旋转式对重装置,包含对重架1,对重块2和对重轮6,对重轮6通过安装板7与对重架上梁8连接,安装板7包括第一安装板71和第二安装板72,第一安装板71与对重架上梁8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72与对重轮6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71与第二安装板72活动连接,第一安装板71与第二安装板72有用于锁定彼此相对角度的通孔11。

对重装置是用于平衡轿厢的设备,对重架1是对重装置中的一个基本框架,对重块2固定在对重架的下半部。对重轮6与对重架上梁8通过两个安装板7连接,作为角度旋转设计,第一安装板71与对重架上梁72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72和对重轮6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71与第二安装板72活动连接,在角度调节时,第二安装板71带动对重轮6旋转,第一安装板71与第二安装板72上各有通孔11,角度旋转调节之后,用螺栓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实现了角度旋转以及角度锁定的功能。对于上述方案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的通孔为椭长形,其有一定长度,在进行角度旋转安装时,依照所需要的角度,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通孔位置相对应或者部分对应,用螺栓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完成角度设置。第二种,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的角度调节部设置多个圆形通孔,在进行角度旋转安装时,依照所需要的角度,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通孔相对应,用螺栓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完成角度设置。

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是圆点相对,直径相同的圆形的安装板,安装板7设有多个的通孔11,多个通孔11呈圆周阵列分布在安装板7上,通孔11包含调节部和位于调节部两端的呈圆弧形的圆弧端部。

在设计中使用的安装板7是两个直径大小相等,电梯对重架1安装完成之后,第一安装板71与第二安装板72圆点相对,第一安装板71与第二安装板72完全重叠在一起,第一安装板71安装在第二安装板72的上面。在实际安装操作过程中,安装板上设有6个通孔11,6个通孔11呈圆周阵列分布在安装板上,第一安装板71的通孔11与第二安装板72的通孔11相对应,来调节角度的大小,通过通孔11将调节好角度的两个安装板7固定起来。安装板7上通孔11形状为椭长形的,每个通孔11长度大概80mm,通孔11有一定长度,在安装时,第一安装板71与第二安装板72的通孔11位置相对应或部分对应进行固定安装,角度可调±10°,提高角度调节范围。

对重轮6安装在对重架上梁下方,油杯5通过一个连接支架安装在下导靴4的下部。

本技术方案中,两个安装板7安装在对重架上梁8下方,对重轮6与第二安装板71固定连接,有利于无机房顶层较低时,对重轮与钢丝绳绳头的相互影响,节省了对重架1的顶层空间。两个油杯5通过一个“]”和“[”形支架固定在下导靴4的下部,减少了对重架1的使用空间。

如图4所示,一种无机房多角度旋转式对重装置,对重架上梁8与安装板7固定至少有两个加强筋10。第二安装板72上设有两个定位孔9。

加强筋10是焊接在对重架上梁8与安装板7上,两个加强筋10在对重架上梁8的中间位置。其作用是加大对重架上梁8与第一安装板71的接触面积,加固对重架上梁8与第一安装板71的接触。在上述第二安装板72上设有两个定位孔9,两个定位孔9设置在通孔11所在的圆上,两个定位孔9的连线通过第二安装板72的圆心。进行角度旋转时,第二安装板72与对重轮6的旋转方向,可以以此定位孔进行定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