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举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6407发布日期:2018-12-08 06:1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举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举升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举升机。

背景技术

举升机的目的是为了使平台整体上升,达到举升的目的。例如对车辆、舞台等进行举升。若两个举升平台进行举升,则举升机在使用前需保证举升的两个平台在同一高度,当两个平台高度不一致时,就需要对机器进行手动调平操作,否则在举升过程中容易出现事故。经过长期使用发现,现有的举升机在进行手动调平时,调平过程需要凭借操作人员的经验,调平精度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举升机,其能够较好地控制两个工作平台的调平精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举升机,包括:

第一机本体,第一机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工作台、第一支架和第一底座;

第二机本体,第二机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工作台、第二支架和第二底座;

液压单元,液压单元包括液压泵、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通过阀组与液压泵相连,第一液压缸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升降,第二液压缸用于驱动第二支架升降;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一传感器安装于第一机本体,第二传感器安装于第二机本体,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机本体的高度变化信息,第二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二机本体的高度变化信息,阀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监测结果控制阀组的连通路径,以使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高度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选自压力传感器、磁性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中的一种;第二传感器选自压力传感器、磁性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液压缸包括第一主缸和第一副缸,第二液压缸包括第二主缸和第二副缸;

阀组包括:

控制阀,控制阀一端与液压泵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主缸、第二主缸相连,控制阀与第一主缸的第一下腔通过第一主油管相互连通,控制阀与第二主缸的第二下腔通过第二主油管相互连通;

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一端与液压泵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主缸、第二副缸相连,第一电磁阀与第一主缸的第一上腔通过第一副油管相互连通,第一电磁阀与第二副缸的第三下腔相互连通;

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一端与液压泵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副缸、第二主缸相连,第二电磁阀与第一副缸的第四下腔相互连通,第二电磁阀与第二主缸的第二上腔通过第二副油管相互连通;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连通路径,以使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动作同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液压泵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和第三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与第一电磁阀相连,第二连接头与第二电磁阀相连,第三连接头与控制阀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包括相互匹配的反射板和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反射板安装于第一机本体,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安装于第二机本体,控制器与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信号连接,举升机升高过程中,控制器用于根据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电机的启停,电机用于驱动液压泵,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反射板安装于第一支架,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安装于第二支架,且反射板和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液压泵还设置有电磁卸油阀,电磁卸油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举升机下降过程中,控制器用于根据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电磁卸油阀的开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剪式支架,第一液压缸一端安装于第一支架,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底座,第二液压缸一端安装于第二支架,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底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工作台与第一底座的间隔高度为110-180厘米。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工作台与第二底座的间隔高度为110-180厘米。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举升机,其主要可用于车辆检修时对车辆进行举升,方便维修人员对车辆进行检修,当然该举升机也可以用于对其他设施设备进行举升。该举升机主要包括第一机本体、第二机本体、液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第一机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工作台、第一支架和第一底座。第二机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工作台、第二支架和第二底座。传统举升机也有使用单个工作台的,这种传统举升机则一般不涉及使用前或使用中对工作台进行调平。由于单个工作台举升能力有限,因此现在多采用多个工作台共同进行举升,也能更好地保证举升后的承载安全性。多个工作台共同举升时,不仅需要举升前各工作台保持高度一致,举升过程中也需要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举升的安全性。目前,一般采用人工调节,调平时间长,调平过程繁琐,且操作人员基本是凭借操作经验调平,难以达到较高的调平精度。

本发明中,利用控制单元对液压单元的控制,达到调平两个工作台的目的,省去了人工调平带来的麻烦,且调平精度更高。液压单元包括液压泵、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通过阀组与液压泵相连。第一液压缸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升降,第二液压缸用于驱动第二支架升降。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一传感器安装于第一机本体,第二传感器安装于第二机本体。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机本体的高度变化信息,第二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二机本体的高度变化信息。阀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监测结果控制阀组的连通路径,以使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高度一致。当然,这里的高度一致,并不是指两者的高度丝毫不差,可以允许出现由于仪器测量精度带来的小范围的高度差,例如两者的高度差为0.05-0.1厘米时也可以认为是高度一致。

此处举例说明利用控制单元对工作台的调平过程:若控制器根据检测信息判断出第一工作台高度高于第二工作台高度,则控制器可以控制阀组只与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二液压缸连通,使液压介质仅仅只通入第二液压缸,直到控制器根据检测信息判断出第一工作台高度与第二工作台高度相同,则控制器可以继续控制阀组同时连通两个液压缸,使两个工作台同时继续进行升高。当然,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但均是以控制器根据高度信息作出相应调整的原理为调平基础。因此,采用这样的调平方式省去了操作人员手动调平的过程,不仅提高调平效率,还提高了调平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举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单元的液压原理图。

图标:1000-举升机;100-第一机本体;102-第一工作台;104-第一支架;106-第一底座;200-第二机本体;202-第二工作台;204-第二支架;206-第二底座;300-液压单元;302-液压泵;304-第一液压缸;306-第二液压缸;308-阀组;310-第一主缸;312-第一副缸;314-第二主缸;316-第二副缸;318-控制阀;320-第一电磁阀;322-第二电磁阀;324-第一下腔;326-第一主油管;328-第二下腔;330-第二主油管;332-第一上腔;334-第一副油管;336-第三下腔;338-第四下腔;340-第二上腔;342-第二副油管;344-第一连接头;346-第二连接头;348-第三连接头;350-第一管道;352-第二管道;354-第三管道;356-电磁卸油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举升机10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举升机1000,其主要可用于车辆检修时对车辆进行举升,方便维修人员对车辆进行检修,当然该举升机1000也可以用于对其他设施设备进行举升。

举升机1000主要包括第一机本体100、第二机本体200、液压单元300以及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适当增加机本体的数量,设置方式参照本实施例即可。

请参照图1和2,图2所示为液压单元30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第一机本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工作台102、第一支架104和第一底座106。第二机本体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工作台202、第二支架204和第二底座206。第一支架104和第二支架204均选用剪式支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可升降的支架。举升机1000用于汽车维修行业使用较多,因此,第一工作台102与第一底座106的间隔高度设置为110-180厘米。第二工作台202与第二底座206的间隔高度设置为110-180厘米。110厘米是两个工作台在降低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指工作台相对于底座的高度,下同),180厘米是两个工作台在升高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两个工作台的高度可以在110-180之间调节。

液压单元300包括液压泵302、第一液压缸304和第二液压缸306,第一液压缸304和第二液压缸306均通过阀组308与液压泵302相连,第一液压缸304用于驱动第一支架104升降,第二液压缸306用于驱动第二支架204升降。第一液压缸304一端安装于第一支架104,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底座106。第二液压缸306一端安装于第二支架204,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底座206。

如图2所示,第一液压缸304包括第一主缸310和第一副缸312,第二液压缸306包括第二主缸314和第二副缸316。阀组308包括控制阀318、第一电磁阀320以及第二电磁阀322。

控制阀318一端与液压泵302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主缸310、第二主缸314相连。控制阀318与第一主缸310的第一下腔324通过第一主油管326相互连通。控制阀318与第二主缸314的第二下腔328通过第二主油管330相互连通。控制阀318无须电控,手动打开后就始终是与第一主缸310、第二主缸314相互连通的。

第一电磁阀320一端与液压泵302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主缸310、第二副缸316相连。第一电磁阀320与第一主缸310的第一上腔332通过第一副油管334相互连通。第一电磁阀320与第二副缸316的第三下腔336相互连通。

第二电磁阀322一端与液压泵302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副缸312、第二主缸314相连。第二电磁阀322与第一副缸312的第四下腔338相互连通。第二电磁阀322与第二主缸314的第二上腔340通过第二副油管342相互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腔均是由相应缸体内的活塞(图中未标出)分隔开来,并且随着活塞的移动,上下腔的体积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图2所示,液压泵30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头344、第二连接头346和第三连接头348。第一连接头344与第一电磁阀320通过第一管道350相连,第二连接头346与第二电磁阀322(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320和第二电磁阀322均采用型号为dhf06-228h/dc24d的两位两通、双向截止电磁阀)通过第二管道352相连,第三连接头348与控制阀318通过第三管道354相连。当然,液压泵302上还设置有电磁卸油阀356(本实施例采用型号为dhf06-220/dc24的两位两通、单向截止电磁阀),电磁卸油阀356打开时,可以将回流的液压介质(可以有多种选择,大多选用石油基液压油,但也可以选择合成液体、水包油乳化液、油包水乳化液等等,本实施例中选用石油基液压油)导入至储存液压介质的油箱内。

当然,液压泵302一般配置有电机(发动机或电动机)。电机用于驱动液压泵302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并将压力油送到执行元件(即本实施例中的液压缸)。

可进一步参照图3,图3所示为液压单元300的液压原理图。

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控制器的型号为fx3sa-14mr)、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三者图中均为示出)。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机本体100的高度变化信息,第二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二机本体200的高度变化信息。第一传感器可以安装于第一机本体100上的任意位置,第二传感器可以安装于第二机本体200上的任意位置,均只需保证能够检测到相应机本体的高度变化(也是相应工作台的高度变化)信息即可。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选自压力传感器、磁性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中的一种;第二传感器选自压力传感器、磁性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选用接近传感器。

控制单元还包括相互匹配的反射板(图中未示出)和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反射板安装于第一机本体100,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安装于第二机本体200。反射板和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可以不作具体限定,保证两者的配合可以反映出两个工作台是否出现较大的高度差即可,较大的高度差例如可以是5-10厘米,根据具体使用情况不同,定义范围不同。本实施例中,反射板安装于第一支架104上,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安装于第二支架204上,且反射板和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一旦两个工作台的高度相差较大,此时反射板将无法反射光线至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导致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检测出错或者检测到的信息与之前不同。但只要两个工作台能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则反射板和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也能保持在同一高度,使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无变化。因此可以根据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判断两个工作平台是否出现较大高度差。

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320、第二电磁阀322、电磁卸油阀356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以下详细举例描述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用户向控制器输入上升信号,则控制器控制电机开启。液压泵302首先通过控制阀318向第一主缸310的第一下腔324和第二主缸314的第二下腔328输送液压油,使第一主缸310和第二主缸314分别推动第一支架104、第二支架204上升,从而带动第一工作台102、第二工作台202上升。一旦第一工作台102和第二工作台202开始上升,则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将分别检测到第一工作台102、第二工作台202的高度上升信息。控制器随时在线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出两个工作台的状态。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出两个工作台均开始上升后,控制器立即控制第一电磁阀320和第二电磁阀322的连通路径,第一电磁阀320导通第二副缸316的第三下腔336、第二电磁阀322导通第一副缸312的第四下腔338,使液压泵302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320、第二电磁阀322向第三下腔336、第四下腔338输送液压油。第一主缸310和第一副缸312共同推动第一工作台102上升,第二主缸314和第二副缸316共同推动第二工作台202上升。第一主缸310和第二主缸314同步工作,第一副缸312和第二副缸316同步工作,且主副缸启动的间隔时间极短,基本是同步的。因此,在第一机本体100和第二机本体200需要共同进行举升时,两个工作台能够实现同步运动,大大提高举升过程中的安全性。

若上升过程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导致两个工作台高度差太大,则控制器能通过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出此种事故,此时控制器将控制电机停止工作。

用户向控制系统输入停止上升信号(高度保持阶段),则控制器控制电机关闭。控制器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出两个工作台的高度均保持不变状态,此时控制器立即控制第一电磁阀320和第二电磁阀322的连通路径,使得第一电磁阀320将第三下腔336和第一上腔332之间相互导通、第二电磁阀322将第四下腔338和第二上腔340之间相互导通。在保持高度稳定的过程中,即使因为泄油的发生致使两个工作台发生一定的高度变化,但由于此时第一电磁阀320和第二电磁阀322的导通路径的特殊性,第三下腔336和第一上腔332之间的体积变量相同、第四下腔338和第二上腔340之间的体积变量相同,使得两个工作平台能够立即恢复至同一高度,也可以说这种导通路径下,两个工作平台能够随时保持在同一高度。油缸内活塞两端相互渗油(也就是常说的泄露)是油缸内常见的现象,基本存在于所有的油缸。但传统的举升机在发生泄露后,出现两个平台高度不一致,就需要及时人工调平,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但本实施例提供的举升机1000,即使也存在泄露现象,但特殊的设计可以使两个工作台自动快速恢复至同一高度。

用户向控制器输入下降信号,则控制器控制电磁卸油阀356开启(前两个过程中都是关闭的),使油缸中回流至液压泵302里的液压油可以通过电磁卸油阀356回到油箱内。通过两个工作台的自身重量,可以缓缓将活塞杆下压,活塞杆下压过程中,各个下腔中的油将被挤出。第一下腔324和第二下腔328中的油通过电磁卸油阀356回流至油箱内。第三下腔336中的油优先通过第一电磁阀320回流至第一上腔332内,若第一上腔332内已满载,第三下腔336内的油无法再继续回流至第一上腔332,则此时第二工作台202的高度将无法下降(同时也造成两个工作台高度不一致),控制器也将根据第二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息判断出第二工作台202的高度没有下降,此时控制器将改变第一电磁阀320的导通路径,液压泵302和第三下腔336相互连通,使第三下腔336中的油可以通过电磁卸油阀356回流至油箱内。第四下腔338中的油优先通过第二电磁阀322回流至第二上腔340内,若第二上腔340内已满载,第四下腔338内的油无法再继续回流至第二上腔340,则此时第一工作台102的高度将无法下降,控制器也将根据第一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息判断出第一工作台102的高度没有下降,此时控制器将改变第二电磁阀322的导通路径,液压泵302和第四下腔338相互连通,使第四下腔338中的油可以通过电磁卸油阀356回流至油箱内。

若下降过程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导致两个工作台高度差太大,则控制器能通过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出此种事故,此时控制器将控制电磁卸油阀356关闭。

用户向控制器输入停止下降信号,则控制器控制电磁卸油阀356关闭。该过程中的其与控制过程,可以参照上升高度保持阶段。

举升机1000的工作原理是:

举升机1000的上设置有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用户通过按压上升按钮向控制器发送上升信号,用户松开上升按钮则向控制器发送上升停止信号,用户通过按压下降按钮向控制器发送下降信号,用户松开下降按钮则向控制器发送下降停止信号。用户使用举升机1000时,只需要操作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两处,举升机1000使用过程中将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其他操作,举升机1000全程进行自动调平,大大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且调平精度更高,调平速度更快,不需要依赖于人工操作经验。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