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6215发布日期:2018-12-28 23:2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某涡桨型航空发动机在试车台试验时,需要由一个升降平台将航空发动机运送至4.5米高度,再由试车员将航空发动机与试车台架进行管路和电气线路连接,同时螺旋桨也需要由一个升降平台运送至4.5米高度完成与航空发动机的连接,这两项工作需要由两个升降平台提供安装平台。

由于航空发动机装配工作属于高空作业,且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泄露的余油造成升降平台的表面很滑,存在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螺旋桨装配时,试车员需要跨越两个升降平台进行操作,两个升降平台之间的间隙过大,往返操作不安全,两个升降平台之间的间隙过小,螺旋桨装配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以解决航空发动机装配时两个升降平台之间的间隙过大,往返操作不安全,两个升降平台之间的间隙过小,螺旋桨装配又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包括用于将航空发动机运送至设定高度以便将航空发动机与试车台架连接的第一升降平台以及用于将螺旋桨运送至设定高度以便将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连接的第二升降平台,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留有便于螺旋桨的桨叶穿过以及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连接的间隙,第一升降平台靠近第二升降平台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翻转平台,第二升降平台靠近第一升降平台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翻转平台,升降平台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升降以将航空发动机和螺旋桨运送至设定高度的驱动系统,驱动系统还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翻开至水平状态以缩小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的间隙从而便于试车员往返操作。

进一步地,驱动系统包括设置于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底部的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于剪叉式升降机构上并用于驱动剪叉式升降机构伸缩进而带动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升降的举升油缸、设置于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上并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翻转的支撑油缸以及用于控制举升油缸的活塞杆运动进而驱动剪叉式升降机构伸缩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还用于控制支撑油缸的活塞杆运动进而驱动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翻转。

进一步地,液压系统包括用于通过向举升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以控制举升油缸的活塞杆运动的升降控制系统、用于向支撑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以控制支撑油缸的活塞杆运动的翻转控制系统、用于向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输送油液的供油系统以及用于将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的油液输送回供油系统的回油系统。

进一步地,升降控制系统包括连通在供油系统的输出端并用于切换油路以进行保压或者向举升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的举升三位四通换向阀、连通在举升三位四通换向阀的输出端并用于调节油液的流量以控制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的升降速度的举升双单向节流阀、连通在举升双单向节流阀的输出端并用于保证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上升过程的平稳性的溢流阀以及连通在溢流阀的输出端并用于保证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下降过程的平稳性的平衡阀;升降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防止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快速下降导致举升油缸的有杆腔吸空进而导致下降抖动的补油单向阀;举升油缸设置为多个,升降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保证多个举升油缸的活塞杆同步运动的同步马达。

进一步地,翻转控制系统包括连通在供油系统的输出端并用于切换油路以进行保压或者向支撑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的支撑三位四通换向阀、连通在支撑三位四通换向阀的输出端并用于调节油液的流量以控制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的翻转速度的支撑双单向节流阀以及连通在支撑双单向节流阀的输出端并用于保证支撑油缸的保压性能的液压锁。

进一步地,供油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油液的油箱、连通在油箱的输出端并用于除去油箱输出的油液中的杂质的吸油过滤器、连通在吸油过滤器的输出端并用于从油箱内吸入油液并泵送输出的液压泵、用于驱动液压泵工作的电机、连通在液压泵的输出端并用于保证油液单向流动的吸油单向阀以及连通在吸油单向阀的输出端并用于除去油液中的杂质以防止杂质进入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的高压过滤器;液压泵采用负载敏感泵,负载敏感泵通过多个梭阀与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连通以形成负载敏感系统;供油系统还包括用于液压泵和/或电机无法正常工作时从油箱内吸入油液并泵送输出以保证升降平台正常工作的应急动力单元。

进一步地,回油系统包括连通在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并用于散热的散热器以及连通在散热器的输出端并用于除去油液中的杂质以防止杂质进入油箱内的回油过滤器;油箱设有用于检测油箱内的油液的油温并控制散热器工作以降低进入油箱内的油液的油温从而降低油箱内的油液的油温的温控开关;油箱设有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杂质以防止杂质进入油箱内的空气滤清器、用于检测油箱内的油液的液位的液位计以及用于油箱内的油液的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电机停止工作的液位继电器。

进一步地,液压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供油系统输送的油液的油压的测压系统,测压系统包括连通在供油系统的输出端并用于油液取样的测压接头、连通在测压接头的输出端并用于油液输送和油压传递的测压软管以及连通在测压软管的输出端并用于测量油压的压力表。

进一步地,剪叉式升降机构的底部设有用于底部支撑的底盘,底盘安装于用于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收回至竖直状态时便于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下降至初始高度并使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的表面与地面齐平的地坑内;第一升降平台可拆卸安装有用于第一升降平台表面的余油漏下的格栅板,格栅板下方设有多个用于承接格栅板漏下的余油的接油盆,接油盆设有用于将接油盆内的余油输送至地坑的收油池内的软管接头;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的两侧设有用于防止试车员掉落的护栏,护栏转动连接有用于通过展开至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的两侧以防止试车员掉落的活动护栏。

进一步地,升降平台还包括用于对液压系统的电源通断进行本地控制的本地控制盒、用于对液压系统的电源通断进行现场控制的现场控制盒以及用于对液压系统的电源通断进行远程控制并进行本地控制、现场控制与远程控制之间的切换的远程控制盒;本地控制盒、现场控制盒以及远程控制盒配置有用于紧急情况下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以使升降平台保持不动的急停按钮;护栏上设有用于通过检测与活动护栏之间的距离以当活动护栏未处于折叠状态时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从而防止液压系统控制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收回的活动护栏检测行程开关;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上设有用于通过检测与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之间的距离以当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未处于竖直状态时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从而防止液压系统控制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升降的翻转平台检测行程开关;地坑内设有用于通过检测与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的距离以当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未处于设定高度时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从而防止液压系统控制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翻开的升降平台检测行程开关。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包括第一升降平台、第二升降平台、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以及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可以驱动第一升降平台上升进而将放置于第一升降平台上的航空发动机运送至设定高度,以便完成航空发动机与试车台架的连接。驱动系统可以驱动第二升降平台上升进而将放置于第二升降平台上的螺旋桨运送至设定高度,以便完成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的连接。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留有间隙,由于螺旋桨的桨叶的长度很长,只有将螺旋桨的桨叶穿过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的间隙,才能使站在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上的试车员够得到航空发动机的高度,才能完成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工作。将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连接时,需要对螺旋桨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将螺旋桨对准航空发动机,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的间隙为螺旋桨的位置调整提供了空间,便于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连接。第一翻转平台转动连接在第一升降平台上,第二翻转平台转动连接在第二升降平台上,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第一翻转平台和第二翻转平台从竖直状态翻开至水平状态,可以大大缩小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的间隙,试车员可以在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往返操作,保证操作安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升降平台处于设定高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升降平台处于初始高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升降控制系统、翻转控制系统和测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供油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回油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升降平台;11、格栅板;12、接油盆;13、软管接头;2、第二升降平台;3、第一翻转平台;4、第二翻转平台;51、剪叉式升降机构;52、举升油缸;53、支撑油缸;54、底盘;55、护栏;56、活动护栏;57、活动护栏检测行程开关;58、翻转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9、升降平台检测行程开关;611、举升三位四通换向阀;612、举升双单向节流阀;613、溢流阀;614、平衡阀;615、补油单向阀;616、同步马达;621、支撑三位四通换向阀;622、支撑双单向节流阀;623、液压锁;631、油箱;6311、温控开关;6312、空气滤清器;6313、液位计;6314、液位继电器;632、吸油过滤器;633、液压泵;634、电机;635、吸油单向阀;636、高压过滤器;637、梭阀;638、应急动力单元;641、散热器;642、回油过滤器;651、测压接头;652、测压软管;653、压力表;7、地面;71、地坑;72、收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的正视图;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升降平台处于设定高度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升降平台处于初始高度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液压系统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升降控制系统、翻转控制系统和测压系统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供油系统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回油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包括用于将航空发动机运送至设定高度以便将航空发动机与试车台架连接的第一升降平台1以及用于将螺旋桨运送至设定高度以便将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连接的第二升降平台2,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留有便于螺旋桨的桨叶穿过以及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连接的间隙,第一升降平台1靠近第二升降平台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翻转平台3,第二升降平台2靠近第一升降平台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翻转平台4,升降平台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升降以将航空发动机和螺旋桨运送至设定高度的驱动系统,驱动系统还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开至水平状态以缩小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的间隙从而便于试车员往返操作。本发明的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包括第一升降平台1、第二升降平台2、第一翻转平台3、第二翻转平台4以及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可以驱动第一升降平台1上升进而将放置于第一升降平台1上的航空发动机运送至设定高度,以便完成航空发动机与试车台架的连接。驱动系统可以驱动第二升降平台2上升进而将放置于第二升降平台2上的螺旋桨运送至设定高度,以便完成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的连接。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留有间隙,由于螺旋桨的桨叶的长度很长,只有将螺旋桨的桨叶穿过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的间隙,才能使站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的试车员够得到航空发动机的高度,才能完成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工作。将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连接时,需要对螺旋桨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将螺旋桨对准航空发动机,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的间隙为螺旋桨的位置调整提供了空间,便于螺旋桨与航空发动机连接。第一翻转平台3转动连接在第一升降平台1上,第二翻转平台4转动连接在第二升降平台2上,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从竖直状态翻开至水平状态,可以大大缩小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的间隙,试车员可以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往返操作,保证操作安全。

如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系统包括设置于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底部的剪叉式升降机构51、设置于剪叉式升降机构51上并用于驱动剪叉式升降机构51伸缩进而带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升降的举升油缸52、设置于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并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转的支撑油缸53以及用于控制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运动进而驱动剪叉式升降机构51伸缩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还用于控制支撑油缸53的活塞杆运动进而驱动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转。液压系统为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的运动提供动力并控制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运动带动剪叉式升降机构51伸缩,剪叉式升降机构51伸缩带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升降。液压系统还为支撑油缸53的活塞杆的运动提供动力并控制支撑油缸53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支撑油缸53的活塞杆运动带动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转。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液压系统包括用于通过向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以控制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运动的升降控制系统、用于向支撑油缸53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以控制支撑油缸53的活塞杆运动的翻转控制系统、用于向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输送油液的供油系统以及用于将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的油液输送回供油系统的回油系统。供油系统为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提供油液,升降控制系统通过向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进油使得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受压朝无杆腔方向运动并带动剪叉式升降机构51收缩,进而带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下降。升降控制系统通过向举升油缸52的无杆腔进油使得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受压朝有杆腔方向运动并带动剪叉式升降机构51伸展,进而带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升。翻转控制系统通过向支撑油缸53的有杆腔进油使得支撑油缸53的活塞杆受压朝无杆腔方向运动并带动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收回。翻转控制系统通过向支撑油缸53的无杆腔进油使得支撑油缸53的活塞杆受压朝有杆腔方向运动并带动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开。回油系统将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的油液输送回供油系统以便循环利用。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升降控制系统包括连通在供油系统的输出端并用于切换油路以进行保压或者向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的举升三位四通换向阀611、连通在举升三位四通换向阀611的输出端并用于调节油液的流量以控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升降速度的举升双单向节流阀612、连通在举升双单向节流阀612的输出端并用于保证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升过程的平稳性的溢流阀613以及连通在溢流阀613的输出端并用于保证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下降过程的平稳性的平衡阀614。举升三位四通换向阀611可以通过切换油路分别连通在中位、左位或右位来进行保压或者向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举升双单向节流阀612可以通过调节阀芯的开口来调节油液的流量,从而控制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的运动速度,进而控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升降速度。当油液的流量突然变大时,溢流阀613可以将多余的油液输送至回油系统,防止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上升速度突然变大,保证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升过程的平稳性。当没有油液进入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内或者油液的流量不稳定时,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内的压力小,平衡阀614处于关闭状态,举升油缸52的无杆腔内的油液无法排出,举升油缸52可以进行保压,可以保证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保压性能。当油液持续稳定进入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内时,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内的压力增大,平衡阀614被打开,举升油缸52的无杆腔内的油液可以排出,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朝无杆腔方向运动并带动剪叉式升降机构51收缩,进而带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下降,保证了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下降过程的平稳性。可选地,升降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防止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快速下降导致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吸空进而导致下降抖动的补油单向阀615。补油单向阀615与举升油缸52以及回油系统连通,当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快速下降导致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吸空时,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可以通过补油单向阀615从回油系统吸入油液进行补油,防止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发生下降抖动。可选地,举升油缸52设置为多个,升降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保证多个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同步运动的同步马达616。第一升降平台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举升油缸52,同步马达616可以保证多个举升油缸52的活塞杆同步运动,保证第一升降平台1的两侧同步升降。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翻转控制系统包括连通在供油系统的输出端并用于切换油路以进行保压或者向支撑油缸53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的支撑三位四通换向阀621、连通在支撑三位四通换向阀621的输出端并用于调节油液的流量以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的翻转速度的支撑双单向节流阀622以及连通在支撑双单向节流阀622的输出端并用于保证支撑油缸53的保压性能的液压锁623。支撑三位四通换向阀621可以通过切换油路分别连通在中位、左位或右位来进行保压或者向支撑油缸53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进油。支撑双单向节流阀622可以通过调节阀芯的开口来调节油液的流量,从而控制支撑油缸53的活塞杆的运动速度,进而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的翻转速度。当没有油液进入支撑油缸53的有杆腔或无杆腔内时,液压锁623内的两个单向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支撑油缸53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内的油液无法排出,使支撑油缸53具有良好的保压性能,从而保证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的保压性能。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供油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油液的油箱631、连通在油箱631的输出端并用于除去油箱631输出的油液中的杂质的吸油过滤器632、连通在吸油过滤器632的输出端并用于从油箱631内吸入油液并泵送输出的液压泵633、用于驱动液压泵633工作的电机634、连通在液压泵633的输出端并用于保证油液单向流动的吸油单向阀635以及连通在吸油单向阀635的输出端并用于除去油液中的杂质以防止杂质进入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的高压过滤器636。油箱631储存油液供液压系统使用,电机634驱动液压泵633从油箱631内吸入油液并泵送输出。油液被吸入液压泵633之前通过吸油过滤器632除去油液中的杂质,防止杂质损伤液压泵633。吸油单向阀635保证液压泵633输出的油液单向流动至高压过滤器636,高压过滤器636除去油液中的杂质防止杂质损伤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可选地,液压泵633采用负载敏感泵,负载敏感泵通过多个梭阀637与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连通以形成负载敏感系统。当使用举升双单向节流阀612和支撑双单向节流阀622调节油液的流量时,产生的压差变化通过梭阀637传递给负载敏感泵,负载敏感泵自动调节油液的吸入量,从而为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提供所需要的油液流量。可选地,供油系统还包括用于液压泵633和/或电机634无法正常工作时从油箱631内吸入油液并泵送输出以保证升降平台正常工作的应急动力单元638。应急动力单元638包括应急液压泵、应急电机以及应急单向阀,可以在液压泵633和/或电机634无法正常工作时,从油箱631内吸入油液并泵送输出以保证升降平台正常工作。

如图6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回油系统包括连通在升降控制系统和翻转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并用于散热的散热器641以及连通在散热器641的输出端并用于除去油液中的杂质以防止杂质进入油箱631内的回油过滤器642。散热器641可以通过散热降低进入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油温从而降低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油温。回油过滤器642可以除去油液输送过程中混入的杂质,防止混有杂质的油液污染油箱631内储存的油液。可选地,油箱631设有用于检测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油温并控制散热器641工作以降低进入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油温从而降低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油温的温控开关6311。通过温控开关6311实时检测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油温,当油温超过设定温度时,温控开关6311控制散热器641工作,可以更准确及时地散热以降低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油温。可选地,油箱631设有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杂质以防止杂质进入油箱631内的空气滤清器6312、用于检测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液位的液位计6313以及用于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电机634停止工作的液位继电器6314。空气滤清器6312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油箱631内污染油箱631内储存的油液。液位计6313可以实时检测油箱631内的油液的液位,当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液位继电器6314发出信号,控制电机634停止工作,防止油箱631内储存的油液被吸空,保证液压系统的安全。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液压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供油系统输送的油液的油压的测压系统,测压系统包括连通在供油系统的输出端并用于油液取样的测压接头651、连通在测压接头651的输出端并用于油液输送和油压传递的测压软管652以及连通在测压软管652的输出端并用于测量油压的压力表653。不需要测压时,测压接头651内的单向阀会将油路封死,防止漏油。当进行调试或检修需要测压时,可以在测压接头651上接入测压软管652和压力表653,测压软管652将单向阀打开,油液进入测压接头651并经过测压软管652输送和传递油压,最后通过压力表653对油压进行测量并显示读数。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剪叉式升降机构51的底部设有用于底部支撑的底盘54,底盘54安装于用于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收回至竖直状态时便于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下降至初始高度并使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表面与地面7齐平的地坑71内。在地面7上挖出地坑71,可以将底盘54安装于地坑71内。先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收回至竖直状态,再控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下降。地坑71的宽度可以让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逐渐进入地坑71内并最终下降至初始高度。地坑71的高度使得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处于初始高度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表面与地面7齐平,可以减少升降平台的空间占用。可选地,第一升降平台1可拆卸安装有用于第一升降平台1表面的余油漏下的格栅板11,格栅板11下方设有多个用于承接格栅板11漏下的余油的接油盆12,接油盆12设有用于将接油盆12内的余油输送至地坑71的收油池72内的软管接头13。当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泄露的余油流到第一升降平台1的表面上时,余油可以通过格栅板11漏下,并由接油盆12承接,在接油盆12的软管接头13上接上软管即可将接油盆12输送至地坑71的收油池72内。余油不会积蓄在第一升降平台1的表面上,试车员在第一升降平台1上操作时不易滑倒。格栅板11可拆卸,便于对格栅板11、接油盆12以及软管接头13进行清洗和更换。可选地,格栅板11的下方铺有过滤网,过滤网可以除去余油中的杂质。可选地,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两侧设有用于防止试车员掉落的护栏55,护栏55转动连接有用于通过展开至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的两侧以防止试车员掉落的活动护栏56。护栏55可以防止站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的试车员不小心掉落下来发生危险。当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开至水平状态时,试车员可以将折叠贴附在护栏55上的活动护栏56展开至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的两侧,以防止站在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上的试车员不小心掉落下来发生危险。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升降平台还包括用于对液压系统的电源通断进行本地控制的本地控制盒、用于对液压系统的电源通断进行现场控制的现场控制盒以及用于对液压系统的电源通断进行远程控制并进行本地控制、现场控制与远程控制之间的切换的远程控制盒。本地控制盒、现场控制盒以及远程控制盒通过线路连接可以分别对液压系统中的举升三位四通换向阀611、支撑三位四通换向阀621、电机634等的电源的通断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升降以及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的翻转。远程控制盒还可以控制本地控制盒、现场控制盒以及远程控制盒与液压系统之间线路连接的通断。即当远程控制盒对液压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时,断开本地控制盒、现场控制盒与液压系统之间的线路连接,仅远程控制盒控制有效。当本地控制盒、现场控制盒对液压系统进行本地、现场控制时,断开远程控制盒与液压系统之间的线路连接,仅本地控制盒、现场控制盒控制有效。可选地,本地控制盒、现场控制盒以及远程控制盒配置有用于紧急情况下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以使升降平台保持不动的急停按钮。在紧急情况下,按下急停按钮可以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使升降平台停止升降和翻转,以防止危险的发生,需要恢复时将急停按钮复位即可。可选地,护栏55上设有用于通过检测与活动护栏56之间的距离以当活动护栏56未处于折叠状态时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从而防止液压系统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收回的活动护栏检测行程开关57。活动护栏检测行程开关57通过检测与活动护栏56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活动护栏56是否处于折叠状态,当活动护栏56处于展开状态时,活动护栏检测行程开关57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防止液压系统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收回。即只有活动护栏56处于折叠状态时,才可以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收回,以保证安全。可选地,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设有用于通过检测与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之间的距离以当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未处于竖直状态时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从而防止液压系统控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升降的翻转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8。翻转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8通过检测与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是否处于竖直状态,当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处于翻开状态时,翻转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8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防止液压系统控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升降。即只有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处于竖直状态时,才可以控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升降,以保证安全。可选地,地坑71内设有用于通过检测与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的距离以当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未处于设定高度时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从而防止液压系统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开的升降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9。升降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9通过检测与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是否处于设定高度,当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未处于设定高度时,升降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9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防止液压系统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开。即只有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处于设定高度时,才可以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开,以保证安全。可选地,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设有声光报警装置,当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升或下降时,报警音和灯光闪烁提示周围人员避让,当升降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9检测到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处于设定高度或初始高度时,声光报警装置停止报警。

具体实施时,提供一种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升降平台。

1升降平台工作要求

本发明的升降平台,主要包括如下两个动作:

1)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升及下降;

2)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开及收回。

要求升降平台在工作过程中运动平稳,无冲击,运动停止后,在额定负载下,升降平台的保压性能为:≤10mm/h。要有应急下降等安全措施。

2液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升降平台工作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1考虑到节能环保,采用负载敏感系统,与普通定量系统相比,负载敏感系统能实时自适应调节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不会产生过多的能量浪费。

2.2由于使用了负载敏感泵,在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升降过程中,能保证流量稳定和负载无关,只和举升双单向节流阀612的阀芯的开口相关。同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下降过程设置了补油单向阀615,防止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快速下降导致举升油缸52的有杆腔吸空,造成平衡阀614先导压力不足,导致下降抖动。

2.3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上升过程,设置了用于防止冲击的溢流阀613,可以对突然的压力波动进行削峰,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升过程的平稳性。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下降过程,设置了平衡阀614,使得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下降过程更加平稳,同时,可以在任意位置保证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保压性能。

2.4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设置了液压锁623,可以保证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的保压性能。

2.5第一升降平台1采用了同步马达616来保证第一升降平台1两侧升降同步。

2.6油箱631设置温控开关6311,当温控开关6311检测到油箱631内油液的油温超过设定温度(60℃)时,散热器641开始工作,保证液压系统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设计了液位继电器6314,当液位计6313检测到油箱631内油液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液位时,液位继电器6314发出信号,强制电机634停止工作,保证液压系统的安全。

2.7集成了应急动力单元638。在液压动力系统(电机634或液压泵633)出现问题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启动应急动力单元638,对升降平台进行操作,保证工作过程的安全。

3升降平台主要功能特性

3.1按照jb/t9229.2-1999剪叉式升降台技术条件执行。

3.2同组举升油缸52同步平稳上升。

3.3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不出现因自重缓慢跌落的故障,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不出现因自重缓慢跌落的故障。

3.4升降平台有电气互锁等保护措施,即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上升到设定高度才能控制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翻开。

3.5升降平台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可调节,刚性冲击小。

3.6采用集成式液压元件(如阀岛等)组成液压系统。

3.7升降平台可以通过本地控制盒、现场控制盒以及远程控制盒实现本地、现场及远程控制。本地控制盒、现场控制盒以及远程控制盒均配置上升/下降/急停按钮,可进行上升/下降/急停操作。远程控制盒可进行本地控制、现场控制以及远程控制之间的切换,本地控制、现场控制以及远程控制互锁,操作安全、方便。

3.8第一升降平台1、第二升降平台2、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共用液压站及外罩。

4升降平台组成

升降平台用于涡桨型航空发动机装配,升降平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和液压系统。

机械部分主要由底盘54、剪叉式升降机构51、举升油缸52、支撑油缸53、第一升降平台1、第二升降平台2、第一翻转平台3、第二翻转平台4、接油盆12、过滤网、格栅板11、花纹板、护栏55、踢脚板、防撞橡胶条等部分组成。

液压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动力元件:液压泵633、电机634;

控制元件:举升三位四通换向阀611、支撑三位四通换向阀621、平衡阀614、举升双单向节流阀612、支撑双单向节流阀622、液压锁623、活动护栏检测行程开关57、翻转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8、升降平台检测行程开关59等。

5.1第一升降平台1主要功能特性

5.1.1采用钢制底盘54,矩形管和槽钢搭配使用,框架结构。

5.1.2两组剪叉式升降机构51,剪叉在关节处通过轴承承载,重载型矩形管做力臂。

5.1.3四个举升油缸52同步驱动。

5.1.4中部配置格栅板11(可拆卸),格栅板11下方铺一层过滤网,过滤网下方分布四个接油盆12,接油盆12的底部留有一个软管接头13。

5.1.5其余表面铺花纹板。

5.1.6左右两侧配置护栏55和踢脚板,护栏55采用方管制作,护栏55表面喷漆(黄黑警示带),活动护栏56可移动折叠,同时电气上有连锁保护,即活动护栏56折叠到位后,第一翻转平台3才能执行收回动作;四周有防撞橡胶条保护。

5.1.7地坑71的收油池72安装有抽油系统。

5.1.8两组剪叉式升降机构51同步升降,选用平衡阀614控制,确保升降过程中不顷斜或卡死,断电时可以手动下降。

5.2第一翻转平台3主要功能特性

5.2.1采用钢制框架结构,表面铺花纹板。

5.2.2选用工业重型绞链与第一升降平台1连接。

5.2.3两个支撑油缸53和连杆机构驱动实现90度翻转。

5.2.4液压系统上选用液压锁623在异常情况下应急保持第一翻转平台3的位置。

5.2.5第一翻转平台3处于水平状态时,与第一升降平台1之间的间隙小(不大于3mm),做工精细。

5.2.6强度高,承载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形或晃动。

5.2.7第一翻转平台3处于竖直状态时,与第一升降平台1的侧面齐平。

5.2.8出于现场安全考虑,第一升降平台1上升至设定高度后,第一翻转平台3才允许翻开。

5.2.9在第一翻转平台3收回前,人工折叠活动护栏56,并有对应的信号反馈和连锁保护。

6.1第二升降平台2主要功能特性

6.1.1采用钢制底盘54,矩形管和槽钢搭配使用,框架结构。

6.1.2一组剪叉式升降机构51,剪叉在关节处通过轴承承载,重载型矩形管做力臂。

6.1.3两个举升油缸52同步驱动。

6.1.4表面铺花纹板。

6.1.5左右两侧配置护栏55和踢脚板,护栏55采用方管制作,护栏55表面喷漆(黄黑警示带),活动护栏56可移动折叠,同时电气上有连锁保护,即活动护栏56折叠到位后,第二翻转平台4才能执行收回动作;四周有防撞橡胶条保护。

6.1.6剪叉式升降机构51选用平衡阀614控制,确保升降过程中不顷斜或卡死,断电时可以手动下降。

6.2第二翻转平台4主要功能特性

6.2.1采用钢制框架结构,表面铺花纹板。

6.2.2选用工业重型绞链与第二升降平台2连接。

6.2.3两个支撑油缸53和连杆机构驱动实现90度翻转。

6.2.4液压系统上选用液压锁623在异常情况下应急保持第二翻转平台4的位置。

6.2.5第二翻转平台4处于水平状态时,与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的间隙小(不大于3mm),做工精细。

6.2.6强度高,承载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形或晃动。

6.2.7第二翻转平台4处于竖直状态时,与第二升降平台2的侧面齐平。

6.2.8出于现场安全考虑,第二升降平台2上升至设定高度后,第二翻转平台4才允许翻开。

6.2.9在第二翻转平台4收回前,人工折叠活动护栏56,并有对应的信号反馈和连锁保护。

7升降平台装配及使用

7.1升降平台在地坑71内安装,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7.2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处于初始高度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表面与地面7齐平。

7.3第一翻转平台3和第二翻转平台4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之间的间隙为200mm。

7.4第一升降平台1和第二升降平台2的设定高度为2760mm~286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