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液压缸移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5970发布日期:2018-12-28 23:1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液压缸移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液压缸移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棒材生产线中,经常涉及到棒料在辊道和输送端间的相互传递。传统的拨料机构在拨料过程中冲击大,对辊道和棒料是一种损坏,同时只能是单向传递。因此,需要一种移料机构来满足辊道和输送端间相互移料的要求,既可以由辊道往输送端移料,也可以由输送端向辊道移料,同时冲击要小,满足轻拿轻放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液压缸移料机构,实现辊道和输送端间的相互移料,同时满足冲击小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液压缸移料机构,包括辊道1和输送端2;所述的辊道1的前方设置有第一底座7,第一底座7的顶部通过第一油缸6连接连杆11的上端,连杆11的下端固定在轴12上,轴12上套设在摆动架9的中部,摆动架9的下端部通过第二油缸8连接接料臂4的中部,摆动架9的上端部连接接料臂4的上端;所述的接料臂4的接料口位于辊道1正前方;轴12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二底座10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摆动架9采用倒“人”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料臂4的接料口上装有橡胶衬垫3。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料臂4包括凹槽结构的接料口,凹槽结构的接料口连接摆动臂,摆动臂连接摆动架9的上端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通过第一油缸6实现摆动架9的转动,从而实现接料臂4的接料口从输送端2到辊道1或者从辊道1到输送端2;第二油缸8实现接料臂4的接料口的升降,将棒料抬起或者落下;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靠性好。对棒料和辊道冲击小,同时可以来相互移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双液压缸移料机构,包括辊道1和输送端2;所述的辊道1的前方设置有第一底座7,第一底座7的顶部通过第一油缸6连接连杆11的上端,连杆11的下端固定在轴12上,轴12上套设在摆动架9的中部,摆动架9的下端部通过第二油缸8连接接料臂4的中部,摆动架9的上端部连接接料臂4的上端;所述的接料臂4的接料口位于辊道1正前方;轴12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二底座10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摆动架9采用倒“人”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料臂4的接料口上装有橡胶衬垫3。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料臂4包括凹槽结构的接料口,凹槽结构的接料口连接摆动臂,摆动臂连接摆动架9的上端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当由辊道1向输送端2送料时,第二油缸8工作,推动落下的接料臂4抬起,将辊道1上的棒料托起来;同时,第一油缸6工作,推动连杆11发生转动,连杆11带动轴12转动,轴12转动带动摆动架9转动,摆动架9向输送端2转动,到达位置后,第二油缸8将接料臂4往下落,将棒料落在输送端2上,棒料被运走。接料臂4上装有橡胶衬垫3,对棒料起保护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双液压缸移料机构,包括辊道和输送端;所述的辊道的前方设置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的顶部通过第一油缸连接连杆的上端,连杆的下端固定在轴上,轴上套设固定摆动架的中部,摆动架的下端部通过第二油缸连接接料臂的中部,摆动架的上端部连接接料臂的上端;所述的接料臂的接料口位于辊道正前方;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二底座上;使用时,通过第一油缸实现摆动架的转动,从而实现接料臂的接料口从输送端到辊道或者从辊道到输送端;第二油缸实现接料臂的接料口的升降,将棒料抬起或者落下;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靠性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灿;贾尚武;张志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8
技术公布日:2018.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