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集成期间精确就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50897发布日期:2019-02-22 21:5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模块集成期间精确就位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模块就位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块集成期间精确就位的方法。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个模块吊装集成前,需要进行模块间的干涉处理,包括:模块吊耳周边结构物与吊装索具的干涉、模块间的就位干涉、模块与其他已存在的结构间的在位干涉等。干涉的处理需要花费额外大量时间,首先,通过研究三维模型,并结合现场对模块的考察,最终,不仅需要确定干涉处理区域与范围以及干涉处理的方式与要求,而且,需要额外的资源,对产生干涉的结构物进行拆除或加以保护,因此,给后期的模块恢复工作,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和困难。

为了解决模块的就位精度问题,采用预先在模块就位区域的模块基座上焊接了导向板方式,吊装时,吊机在待吊区将模块吊起,并移动模块至模块就位区域,最终在导向板的约束下,将模块就位于设计位置,最后切除导向板,焊接固定模块。但是,模块就位精度依然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模块集成期间精确就位的方法,其不仅不需要在模块集中吊装集成前期,需要投入额外大量的时间进行模块间干涉区域范围确定,解决了需投入额外的人力进行干涉结构物的拆除或者预保护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模块吊装就位后需要进行被拆除结构物恢复的工作量;而且,还解决了模块间直接接触而造成的不可预测的损失和带来的不可控施工风险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模块的就位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块集成期间精确就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施工步骤:

第一步:在模块上安装防碰撞装置;

第二步:将无法避免的模块之间的干涉结构物拆除;

第三步:在模块就位区域的模块基座上,安装模块的导向板;

第四步:使用吊机通过吊装撑杆,将模块吊起;

第五步:将模块缓慢移动至模块的就位区域上空;

第六步:缓慢下放模块,并观察模块的防碰撞装置与邻近已就位模块之间的距离,同时,将模块桩腿慢慢靠近导向板,并确保模块桩腿在导向板的约束范围内;

第七步:继续缓慢下放模块,在模块距离模块基座不到10毫米的距离时,停止模块的下放,并且,现场观测模块的就位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将千斤顶合理分布在模块桩腿周围,并通过千斤顶推动模块桩腿进行微调,使模块最终达到精确位置;

第八步:继续缓慢下放模块,使模块坐落在模块基座上,然后,解除吊机与模块的连接;

第九步:重复第四步至第八步,直至所有模块都吊装至模块的就位区域;

第十步:拆除导向板和防碰撞装置,焊接固定模块。

所述防碰撞装置为空心圆柱形钢结构。

所述导向板为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不需要在模块集中吊装集成前期,需要投入额外大量的时间进行模块间干涉区域范围确定,解决了需投入额外的人力进行干涉结构物的拆除或者预保护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模块吊装就位后需要进行被拆除结构物恢复的工作量;而且,还解决了模块间直接接触而造成的不可预测的损失和带来的不可控施工风险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模块的就位精度,为后期模块间管线或者结构的连接带来较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吊装撑杆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模块吊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模块桩腿限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导向板分布示意图。

图中的主要标号说明:

1.吊机;2.吊装撑杆;3.模块;4.防碰撞装置;5.模块基座;6.导向板;7.千斤顶;8.模块桩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采用以下施工步骤:

第一步:在模块3上安装防碰撞装置4;

上述防碰撞装置4为空心圆柱形钢结构。

第二步:将个别无法避免的模块3之间的干涉结构物拆除;

第三步:在模块3就位区域的模块基座5上,安装模块3的导向板6;

上述导向板6为钢板,为了便于对模块3的约束,导向板6可以设计为大小不同的尺寸。

第四步:使用吊机1通过吊装撑杆2,将模块3吊起;

第五步:将模块3缓慢移动至模块3的就位区域上空;

第六步:缓慢下放模块3,并观察模块3的防碰撞装置4与邻近已就位模块3之间的距离,同时,将模块桩腿8慢慢靠近导向板6,并确保模块桩腿8在导向板6的约束范围内;

第七步:继续缓慢下放模块3,在模块3距离模块基座5不到10毫米的距离时,停止模块3的下放,并且,现场观测模块3的就位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将千斤顶7合理分布在模块桩腿8周围,并通过千斤顶7推动模块桩腿8进行微调,使模块3最终达到精确位置;

第八步:继续缓慢下放模块3,使模块3坐落在模块基座5上,然后,解除吊机1与模块3的连接;

第九步:重复第四步至第八步,直至所有模块3都吊装至模块3的就位区域;

第十步:拆除导向板6和防碰撞装置4,焊接固定模块3。

上述吊机;吊装撑杆;模块;模块基座;千斤顶;模块桩腿为现有技术,未作说明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模块集成期间精确就位的方法,采用以下施工步骤:一:在模块上安装防碰撞装置;二:拆除干涉结构物;三:在模块基座上安装导向板;四:将模块吊起;五:将模块移动就位区域上空;六:下放模块,并确保模块桩腿在导向板的约束范围内;七:继续下放模块,将千斤顶分布在模块桩腿周围,并微调;八:继续下放模块,使模块坐落在模块基座上;九:重复四至八,直至所有模块都吊装至模块的就位区域;十:拆除导向板、防碰撞装置,焊接固定模块。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干涉结构物的拆除或者预保护等问题,降低了模块吊装就位后恢复的工作量;而且,还解决了模块间直接接触而造成的不可预测的损失和带来的不可控施工风险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许南;曹德明;王圣强;陶付文;刘超;于文太;黄山田;王继强;李雪松;高堂钧;孟维超;赵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4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