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保护电线的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8989发布日期:2019-04-12 23:3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保护电线的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明属于电线收线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保护电线的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企业设备的维护使用大量的电线,有的电线较细,在从仓库中领取时需要放线,使用完成后剩余的则需要仓储人员进行收线,以避免浪费。

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7209583u,授权公告日20180410,公开了“一种电线收线装置”;包括绕线圈和收线器壳体,所述收线器壳体的内部水平中线位置处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端口位置处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单向电机,所述单向电机的一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等角度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通过t型滑块与绕线圈连接,所述绕线圈的外部固定有电线卡;该发明采用单向电机收线,虽然具有收线效率高的优点,但是当待收电线卡住时,单向电机继续工作,容易将电线拉断;该发明容易拉断电线。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容易拉断电线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保护电线的收线装置。

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保护电线的收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旋转轴及辊体,所述旋转轴一端铰接在底座上,所述旋转轴另一端与辊体固接,所述旋转轴与辊体同轴,所述旋转轴上固接有与其同轴的从动齿轮,所述辊体上套设有绕线筒,所述辊体上设有若干孔洞,所述孔洞内均插设有与孔洞适配的顶杆,所述顶杆与孔洞滑动连接,所述顶杆靠近绕线筒的一端设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抵靠在绕线筒的内侧壁上,所述辊体内设有挤压装置,所述顶杆与挤压装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电机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与主动齿轮同轴的轴套,所述轴套与主动齿轮固接,所述底座在轴套对应位置设有过孔,所述轴套位于过孔内,所述轴套上插设有摇动手柄,所述摇动手柄包括与轴套适配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插设在轴套上,所述连接轴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所述轴套内侧壁在限位凸起对应位置设有与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位于限位凹槽内。

收线时,将绕线筒套设在辊体上,绕线筒内设有顶杆,顶杆与孔洞滑动连接,辊体内设有挤压装置,顶杆靠近绕线筒的一端设有摩擦片,利用挤压装置挤压顶杆,使得顶杆向绕线筒方向靠近,最终使得摩擦片抵靠在绕线筒内侧壁上,最终将绕线筒固定在辊体上,将电线与绕线筒连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开始转动,由于摩擦片与绕线筒之间存在摩擦力,在摩擦力的带动下,绕线筒开始转动,绕线筒开始收线,当待收的电线由于异常情况卡住时,电机采用更大的力收线,摩擦力开始增大,当摩擦力超过一定的界限时,摩擦片与绕线筒之间发生滑动,抑制电线的拉力进一步增大,防止电线被拉断;当收线完成后,挤压装置停止挤压顶杆,摩擦片与绕线筒分离,取下绕线筒,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增设轴套及摇动手柄,在没有通电条件的施工现场,可以将连接轴插入轴套内,摇动摇动手柄收线,限位凸起及限位凹槽防止连接轴与轴套产生相对转动;本发明亦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使用,通用性强。

为优选,挤压装置包括与辊体同轴的推轴,所述推轴在顶杆对应位置设有锥台,所述锥台抵靠在辊体内侧壁上,所述锥台包括边坡面,所述边坡面朝向一致,所述顶杆抵靠在边坡面上,所述推轴背离边坡面的一端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辊体后抵靠在推轴靠近螺杆一侧的端面上,所述螺杆与辊体螺纹连接,所述推轴另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推轴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辊体内侧壁上。

收线时,将绕线筒套设在辊体上,转动螺杆,螺杆朝推轴方向移动,螺杆抵靠在推轴上,推轴在螺杆的带动下运动,推轴上设有抵靠在辊体内侧壁上的锥台,锥台保证推轴沿着推轴所在的轴运动,推轴带动锥台运动,锥台包括边坡面,顶杆抵靠在边坡面上,在边坡面的挤压下,顶杆朝远离推轴的方向运动,最终将摩擦片挤压在绕线筒上;当收线完成后,反向转动螺杆,螺杆朝远离推轴的方向移动,在推轴的另一端设有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轴向螺杆方向移动,推轴带动锥台反向运动,最终摩擦片从绕线筒上松开,可取下绕线筒。

为优选,顶杆靠近推轴的一端的形状与边坡面的形状适配,所述边坡面上设有润滑油。

杆靠近推轴的一端的形状与边坡面的形状适配;使得推轴与边坡面之间的应力减小,防止边坡面破坏;边坡面上设有润滑油,使得顶杆与边坡面之间摩擦力减小,边坡面对顶杆的合力与顶杆之间的夹角更小,使得顶杆更容易沿着其轴向运动。

为优选,辊体外侧壁在顶杆所在位置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其对应的摩擦片连接,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在辊体外侧壁上。

设回位弹簧,防止顶杆从辊体上掉落,另外,当推杆反向运动时,回位弹簧使得顶杆始终抵靠在边坡面上,使得摩擦片及时从绕线筒上脱离,进一步增加了拆装效率。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当待收的电线由于异常情况卡住时,电机采用更大的力收线,摩擦力开始增大,当摩擦力超过一定的界限时,摩擦片与绕线筒之间发生滑动,抑制电线的拉力进一步增大,防止电线被拉断;当收线完成后,挤压装置停止挤压顶杆,摩擦片与绕线筒分离,取下绕线筒,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本发明亦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使用,通用性强;(2)顶杆靠近推轴的一端的形状与边坡面的形状适配;使得推轴与边坡面之间的应力减小,防止边坡面破坏;边坡面上设有润滑油,使得顶杆与边坡面之间摩擦力减小,边坡面对顶杆的合力与顶杆之间的夹角更小,使得顶杆更容易沿着其轴向运动;(3)增设回位弹簧,防止顶杆从辊体上掉落,另外,当推杆反向运动时,回位弹簧使得顶杆始终抵靠在边坡面上,使得摩擦片及时从绕线筒上脱离,进一步增加了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轴套及主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摇动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中:底座1、从动齿轮3、旋转轴5、辊体6、顶杆7、绕线筒8、推轴9、锥台10、边坡面11、主动齿轮12、轴套13、限位凹槽14、摇动手柄15、连接轴16、限位凸起17、螺杆18、摩擦片19、回位弹簧20。

具体实施方式

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图3及图4为一种可保护电线的收线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旋转轴5及辊体6,所述旋转轴5一端铰接在底座1上,所述旋转轴5另一端与辊体6固接,所述旋转轴5与辊体6同轴,所述旋转轴5上固接有与其同轴的从动齿轮3,所述辊体6上套设有绕线筒8,所述辊体6上设有若干孔洞,所述孔洞内均插设有与孔洞适配的顶杆7,所述顶杆7与孔洞滑动连接,所述顶杆7靠近绕线筒8的一端设有摩擦片19,所述摩擦片19抵靠在绕线筒8的内侧壁上,所述辊体6内设有挤压装置,所述顶杆7与挤压装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啮合有主动齿轮12,所述主动齿轮12与电机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2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与主动齿轮12同轴的轴套13,所述轴套13与主动齿轮12固接,所述底座1在轴套13对应位置设有过孔,所述轴套13位于过孔内,所述轴套13上插设有摇动手柄15,所述摇动手柄15包括与轴套13适配的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插设在轴套13上,所述连接轴16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17,所述轴套13内侧壁在限位凸起17对应位置设有与限位凸起17适配的限位凹槽14,所述限位凸起17位于限位凹槽14内。

收线时,将绕线筒套设在辊体上,绕线筒内设有顶杆,顶杆与孔洞滑动连接,辊体内设有挤压装置,顶杆靠近绕线筒的一端设有摩擦片,利用挤压装置挤压顶杆,使得顶杆向绕线筒方向靠近,最终使得摩擦片抵靠在绕线筒内侧壁上,最终将绕线筒固定在辊体上,将电线与绕线筒连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开始转动,由于摩擦片与绕线筒之间存在摩擦力,在摩擦力的带动下,绕线筒开始转动,绕线筒开始收线,当待收的电线由于异常情况卡住时,电机采用更大的力收线,摩擦力开始增大,当摩擦力超过一定的界限时,摩擦片与绕线筒之间发生滑动,抑制电线的拉力进一步增大,防止电线被拉断;当收线完成后,挤压装置停止挤压顶杆,摩擦片与绕线筒分离,取下绕线筒,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增设轴套及摇动手柄,在没有通电条件的施工现场,可以将连接轴插入轴套内,摇动摇动手柄收线,限位凸起及限位凹槽防止连接轴与轴套产生相对转动;本发明亦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使用,通用性强。

1、图2显示,挤压装置包括与辊体6同轴的推轴9,所述推轴9在顶杆7对应位置设有锥台10,所述锥台10抵靠在辊体6内侧壁上,所述锥台10包括边坡面11,所述边坡面11朝向一致,所述顶杆7抵靠在边坡面11上,所述推轴9背离边坡面11的一端设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穿过辊体6后抵靠在推轴9靠近螺杆18一侧的端面上,所述螺杆18与辊体6螺纹连接,所述推轴9另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推轴9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辊体6内侧壁上。

收线时,将绕线筒套设在辊体上,转动螺杆,螺杆朝推轴方向移动,螺杆抵靠在推轴上,推轴在螺杆的带动下运动,推轴上设有抵靠在辊体内侧壁上的锥台,锥台保证推轴沿着推轴所在的轴运动,推轴带动锥台运动,锥台包括边坡面,顶杆抵靠在边坡面上,在边坡面的挤压下,顶杆朝远离推轴的方向运动,最终将摩擦片挤压在绕线筒上;当收线完成后,反向转动螺杆,螺杆朝远离推轴的方向移动,在推轴的另一端设有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轴向螺杆方向移动,推轴带动锥台反向运动,最终摩擦片从绕线筒上松开,可取下绕线筒。

2显示,顶杆7靠近推轴9的一端的形状与边坡面11的形状适配,所述边坡面11上设有润滑油。

杆靠近推轴的一端的形状与边坡面的形状适配;使得推轴与边坡面之间的应力减小,防止边坡面破坏;边坡面上设有润滑油,使得顶杆与边坡面之间摩擦力减小,边坡面对顶杆的合力与顶杆之间的夹角更小,使得顶杆更容易沿着其轴向运动。

2显示,辊体6外侧壁在顶杆7所在位置设有回位弹簧20,所述回位弹簧20一端与其对应的摩擦片19连接,所述回位弹簧20另一端连接在辊体6外侧壁上。

设回位弹簧,防止顶杆从辊体上掉落,另外,当推杆反向运动时,回位弹簧使得顶杆始终抵靠在边坡面上,使得摩擦片及时从绕线筒上脱离,进一步增加了拆装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