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施维修用可伸缩式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6803发布日期:2019-01-18 23:1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设施维修用可伸缩式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力设施维修用可伸缩式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电缆传输电力的可靠性,需要对电力线路检修,如果电缆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那么就需要对电缆进行更换。电缆大多通过扣环挂扣在上方的钢丝绳上,现有技术中对电缆更换,大多先松解挂扣,然后在一端拽拉电缆,进而通过线盘缠绕。

但是,线盘在缠绕过程中,常会出现轴向局部缠绕面上缠绕电缆过多,而其它部分几乎利用不到,因此线盘不能满负荷容纳线缆。另外,由于线盘多置于地面上,而电缆处于高处,线缆缠绕面和被缠绕电缆之间存在较大角度,线盘在缠绕时非常吃力,需要提供较大马力动力装置。如果将电缆从钢丝上放下,由于电缆通常布置较长,那么掉落的电缆会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施维修用可伸缩式收纳装置,用于解决线路维护过程中,对破旧电缆进行回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设施维修用可伸缩式收纳装置,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卷筒机构、理线机构和伸缩架机构,理线机构安装在卷筒机构上,卷筒机构安装在伸缩架机构的上下动力输出端上;

所述卷筒机构包括卷筒架、绕线筒、绕线驱动电机和绕线检测开关,绕线筒可转动的安装在卷筒架上,绕线筒的两侧设有卷筒外卡边;绕线驱动电机安装在卷筒架上,绕线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卷筒转轴连接;绕线检测开关安装在卷筒外卡边上;

所述理线机构包括理线电机、理线板、理线螺杆、理线螺母和理线环;理线板安装在两侧的所述卷筒外卡边之间;理线螺杆可转动的安装在理线板上,理线电机安装在理线板的一端,理线电机的旋转动力输出端与理线螺杆的旋转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理线螺母匹配螺接在理线螺杆上,理线螺母可滑动的安装在理线驱动槽上;所述理线环与理线螺母连接,被回收的电缆从理线环内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理线机构包括前端理线检测开关和后端理线检测开关,前端理线检测开关安装在理线板的前端,后端理线检测开关安装在理线板的后端;所述理线电机采用变频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架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架和高度调节驱动机构;高度调节架包括调节竖架和调节底固板,调节竖架竖向设置对称安装在调节底固板的上端两侧,调节底固板上设有防倾斜固定螺栓孔;调节竖架上竖向设有高度调节滑槽;高度调节驱动机构的上下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卷筒架连接;卷筒架的两侧设有高度调节滑块,高度调节滑块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竖架的竖向上设有高度调节驱动滑槽;所述高度调节驱动机构包括高度调节电机、高度调节螺杆、高度调节螺母和高度调节驱动架,高度调节螺杆沿调节竖架竖向设置,高度调节电机动力输出端与高度调节螺杆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母匹配螺接在高度调节螺杆上;所述高度调节驱动架安装在所述卷筒架的下端,高度调节驱动架的一端设有高度调节驱动滑块,高度调节驱动滑块可上下滑动的安装高度调节驱动滑槽内,并与所述的高度调节螺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驱动架的下方设有斜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电机采用步进电机。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废旧电缆的逐层排序缠绕,缠绕整齐,能够充分利用绕线筒的轴向缠绕面。

2、本发明绕线筒上设有绕线检测开关,用于探测其检测端与绕线筒上电缆的距离,从而通过控制系统判断电缆的缠绕层数,进而控制伸缩架机构做出对卷筒机构高度调整,保持回收电缆和卷筒机构的缠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便于电缆的缠绕。

3、理线电机采用变频电机,根据控制系统对绕线筒上电缆缠绕层数的判断,可以调节理线速度,保证回收电缆在绕线筒上均匀缠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卷筒机构与理线机构配合关系俯视示意图;

图中:101、卷筒机构;10、卷筒架;11、绕线筒;111、卷筒外卡边;12、绕线驱动电机;13、绕线检测开关;104、理线机构;14、理线电机;15、理线板;16、理线螺杆;17、理线螺母;18、理线环;19、前端理线检测开关;20、后端理线检测开关;21、电缆;22、调节竖架;23、调节底固板;24、高度调节滑槽;25、高度调节驱动滑槽;26、高度调节电机;27、高度调节螺杆;28、高度调节螺母;29、高度调节驱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电力设施维修用可伸缩式收纳装置,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卷筒机构101、理线机构104和伸缩架机构。

卷筒机构101用于缠绕收纳需要回收的电缆21,理线机构104安装在卷筒机构101上,在电缆缠绕回收过程中,理线机构104用于梳理电缆在卷筒机构101上逐层均匀缠绕,防止局部缠绕过厚,影响线缆收纳长度。所述的伸缩架机构用于调节卷筒机构101相对电缆21的平面度,以实现回收电缆21和卷筒机构的缠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卷筒机构101包括卷筒架10,绕线筒11,绕线驱动电机12和绕线检测开关13。绕线筒11通过卷筒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卷筒架10上,卷筒架10安装在伸缩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绕线筒11的两侧设有卷筒外卡边111。所述绕线驱动电机12安装在卷筒架10上,绕线驱动电机12的旋转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卷筒转轴连接;绕线驱动电机12的信号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绕线检测开关13采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绕线检测开关13通过支架安装在卷筒外卡边111上,绕线检测开关13用于探测其检测端与绕线筒11上电缆21的距离,从而通过控制系统判断电缆21的缠绕层数,进而控制伸缩架机构做出对卷筒机构高度调整,保持回收电缆21和卷筒机构的缠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理线机构104的理线速度,保证回收电缆21在绕线筒11上均匀缠绕。

理线机构104包括理线电机14、理线板15、理线螺杆16、理线螺母17、理线环18、前端理线检测开关19和后端理线检测开关20(均采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理线板15横向安装在两侧的所述卷筒外卡边111之间,理线板15的横向上设有理线驱动槽。理线螺杆16的两端通过安装座可转动的安装在理线板15上,理线电机14安装在理线板15的一端,采用变频电机;理线电机14的旋转动力输出端与理线螺杆16的旋转动力输入端连接,理线电机14的信号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理线螺母17匹配螺接在理线螺杆16上,理线螺母17的下端设有滑块,理线螺母17通过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理线驱动槽上。所述理线环18与理线螺母17连接,被整理的电缆21从理线环18内通过。所述前端理线检测开关19安装在理线板15的前端,检测理线螺母17是否移动至理线板15的前端;所述后端理线检测开关20安装在理线板15的后端,检测理线螺母17是否移动至理线板15的后端。前端理线检测开关19和后端理线检测开关20均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当前端理线检测开关19检测到检测理线螺母17移动至理线板15的前端位置时,控制系统控制理线电机14正向转动,通过理线螺杆16带动理线螺母17向后端移动;当后端理线检测开关20检测到检测理线螺母17移动至理线板15的后端位置时,控制系统控制理线电机14反向转动,通过理线螺杆16带动理线螺母17向前端移动;这样就能实现理线环18带动电缆21在所述绕线筒11上往复分层缠绕或放线。

伸缩架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架和高度调节驱动机构,高度调节架竖向设置,高度调节驱动机构安装在高度调节架上,以驱动卷筒机构101的上下移动。高度调节架包括调节竖架22和调节底固板23,调节竖架22对称安装在调节底固板23的上端两侧,调节竖架22的竖向上设有高度调节滑槽24和高度调节驱动滑槽25;调节底固板23上设有防倾斜固定螺栓孔,可通过固定螺栓与地面固定。所述卷筒架10的底端两侧设有高度调节滑块,高度调节滑块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滑槽24内。所述高度调节驱动机构包括高度调节电机26,高度调节螺杆27,高度调节螺母28和高度调节驱动架29。高度调节螺杆27沿调节竖架22竖向设置,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座与调节竖架22连接,高度调节螺杆27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轴向止推轴承可转动的连接。高度调节电机26安装在调节底固板23上,其动力输出端与高度调节螺杆27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高度调节电机26采用步进电机,其信号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母28匹配螺接在高度调节螺杆27上,所述高度调节驱动架29安装在所述卷筒架10的下端,以实现对卷筒架10的托举;高度调节驱动架29的一端设有高度调节驱动滑块,高度调节驱动滑块可上下滑动的安装高度调节驱动滑槽25内,并与所述的高度调节螺母28连接。所述高度调节驱动架29的下方设有斜支撑,斜支撑可增强高度调节驱动架29的强度。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箱、控制器(plc)和操控板,控制器和操控板安装在调节底固板23上。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操控板、绕线检测开关13、前端理线检测开关19、后端理线检测开关20电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绕线驱动电机12、理线电机14以及高度调节电机26电连接。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