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卷和带贴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5140发布日期:2019-06-05 23:2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带卷和带贴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带粘贴于被粘贴物的带贴装机和将带状的粘接带卷绕成卷状而得的带卷。



背景技术:

要粘贴于被粘贴物的带通常被成型为带状,并以卷绕在卷筒上的卷状(带卷)广泛流通。并且,在使用时,将使带卷旋转的送出辊贯通安装于带卷的卷筒中,从而将带卷设置于带贴装机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82642号公报

但是,新的带卷的重量较重,要想将带卷提起至送出辊的高度进而按照贯通安装于卷筒中的方式进行设置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迫切期望进行能够更容易地将带卷设置于带贴装机上的改善。并且,随着作为被粘贴物的一例的硅晶片的大口径化,带卷也变大,因此上述改善成为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带卷,能够容易地将带卷安装于带贴装机上。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带贴装机,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并且能够更容易地将带卷安装于带贴装机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带卷,其具有:卷筒;以及带状带,其被卷绕在该卷筒上,该卷筒比该带状带的宽度长,该带卷具有该卷筒从该带状带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突出而得的突出部。

优选所述带卷还具有底板,该底板配设于所述突出部的端部并沿着与所述卷筒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带贴装机,其具有:带输送部,其供在卷筒上卷绕带状带而得的带卷安装;粘贴辊,其将利用该带输送部而被送出的该带状带粘贴在被粘贴物上;以及切割器,其将已粘贴在被粘贴物上的该带状带切断成与被粘贴物相对应的规定的尺寸,该卷筒比该带状带的宽度长,该带卷具有该卷筒从该带状带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突出而得的突出部,该带输送部包含:第一从动带轮,其具有与该卷筒的该突出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第二从动带轮,其具有与该卷筒的该突出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驱动带轮,其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以及环形带,其卷绕在该驱动带轮、该第一从动带轮以及该第二从动带轮上。

对于本发明的带卷,卷筒比带状带的宽度长,该带卷具有卷筒从带状带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突出而得的突出部,因此在作业者按照将该突出部夹入至带贴装机的从动带轮的方式进行载置之后,通过电动机所产生的旋转动力,借助从动带轮而使卷筒旋转,从而能够将带状带朝向被粘贴物送出。由此,无需像以往的带贴装机那样由作业者将送出辊贯通安装于带卷的卷筒中而进行设置,仅将带卷载置于从动带轮上即可,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带卷安装于带贴装机,也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在带卷的搬送时及保管时,在按照卷筒的延伸方向与载置带卷的面平行的方式将带卷横置而进行载置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空间,并且因自重导致带的糊料层局部变形,在带卷的使用时有可能无法对被粘贴物进行带状带的均匀的粘贴。因此,本发明的带卷还具有底板,该底板配设于突出部的端部,沿着与卷筒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从而能够在将带卷立起的状态下稳定地载置于载置面,能够防止产生带状带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带贴装机,在作业者按照将带卷的突出部夹入至第一从动带轮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二从动带轮的第二抵接部的方式进行载置之后,通过电动机所产生的旋转动力,借助第一从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而使卷筒旋转,从而能够将带状带朝向被粘贴物送出。由此,无需像以往的带贴装机那样由作业者将送出辊贯通安装于带卷的卷筒中而进行设置,仅将带卷载置于第一从动带轮的第一抵接部上和第二从动带轮的第二抵接部上即可,因此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并且能够更容易地将带卷安装于带贴装机上,之后,能够将带状带粘贴于被粘贴物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已设置了带卷的状态的带贴装机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将带卷安装于带贴装机的带输送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对在将利用带输送部送出的带状带的一部分粘贴于被粘贴物和环状框架之后将剩余的带状带卷取至带状带卷取辊的状态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4的(a)是示出将底板安装于带卷的突出部的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的(b)是示出底板已被安装于带卷的突出部的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带贴装机;10:基台;2:带卷;20:卷筒;200:突出部;21:带状带;213:防粘片;3:带输送部;31:第一从动带轮;31a:第一抵接部;31b:被卷绕部;31c:支承部件;32:第二从动带轮;32a:第二抵接部;32b:被卷绕部;32c:支承部件;33:电动机;34:驱动带轮;35:环形带;8:壳体;80:壳体主体;81:盖部;83:滚棒;41:剥离辊;43:夹入辊;42:防粘片卷取辊;44:防松弛辊;47:带状带卷取辊;7:切割器单元;711:臂;712:安装部;710:切割器;713:旋转轴;70:粘贴辊;6:底板;60:嵌合孔;w:被粘贴物;f:环状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带贴装机1具有供各结构配设的基台10,基台10的上表面为水平面。在基台10的后方侧(+x方向侧)配置有供带卷2安装的带输送部3。另外,基台10的上表面的中间作为供被粘贴物w和环状框架f载置的区域。

要利用带输送部3向-x方向侧送出的带卷2包含卷筒20以及卷绕在卷筒20上的带状带21。带状带21由膜状基材层和糊料层构成,其中,膜状基材层由具有柔软性的树脂制成,糊料层设置于膜状基材层的一个面,并且,在使防粘片213粘贴在由糊料层形成的粘接面上的状态下被卷绕成卷状。在将带状带21粘贴在被粘贴物w和环状框架f上之前,将防粘片213剥离。通过该防粘片213对粘贴前的带状带21的粘接面进行保护。另外,构成为使带状带21的宽度与环状框架f的直径相比为宽幅,以便带状带21能够粘贴在环状框架f的整个被粘贴面上。

例如由丙烯酸或聚碳酸酯等塑料构成的圆筒状的卷筒20在图1中沿y轴方向延伸,其长度比带状带21的宽度长。卷筒20按照规定的长度(例如约15mm)从带状带2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突出而形成有突出部200(在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另外,突出部200也可以仅形成于带状带2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

图1所示的被粘贴物w例如是以硅为母材的外形为圆形板状的半导体晶片,其成为载置于基台10的上表面的中间的状态。另外,在基台10的上表面上还载置有为了容易进行被粘贴物w的操作等而使用的环状框架f。并且,将被粘贴物w定位于环状框架f的开口内而成为使环状框架f的开口的中心与被粘贴物w的中心大致一致的状态。

带输送部3具有:第一从动带轮31,其具有与卷筒20的突出部200抵接的第一抵接部31a;第二从动带轮32,其具有与卷筒20的突出部200抵接的第二抵接部32a;驱动带轮34,其安装于电动机33的输出轴上;以及环形带35,其卷绕于驱动带轮34、第一从动带轮31以及第二从动带轮32上。

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的第一从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32)具有:滑轮状的被卷绕部31b(32b),其供平状的环形带35卷绕;以及圆柱状的第一抵接部31a(第二抵接部32a),其从被卷绕部31b(32b)朝向+y方向延伸。关于第一抵接部31a(第二抵接部32a)的外侧面,例如为了防止与所接触的卷筒20的突出部200之间的滑动,可以形成为梨皮状,或者形成有微小的凹凸。

第一从动带轮31和第二从动带轮32在x轴方向上至少按照比卷筒20的直径短的距离分开,且配设在相同的高度位置。

驱动带轮34例如按照与第一从动带轮31的距离和与第二从动带轮32的距离相等的方式配设在两者的下方。使驱动带轮34旋转的电动机33例如是伺服电动机,带输送部3利用转矩控制对带状带21的送出量进行控制。

例如,如图2所示,壳体8能够相对于带贴装机1的基台10进行装拆,该壳体8将基台10上的一部分或整体覆盖。另外,在图2中,仅图示出壳体8和基台10的一部分。壳体8具有:壳体主体80,其安装于基台10上;以及盖部81,其能够对壳体主体80的上部进行开闭。

壳体主体80具有侧板80b、侧板80c以及与基台10的上表面面对的顶板80a。壳体主体80的上部的端侧例如被切成长方体状,该切口的部分能够利用盖部81进行开闭。

与壳体主体80的切口部分相对应地形成的盖部81能够通过配设在与壳体主体80的连结部分的合页进行180度开闭。另外,在盖部81的内侧配设有具有y轴方向的轴心的圆棒状的一对滚棒83。

在壳体主体80的侧板80b上,按照朝向壳体主体80的内侧突出的方式配设有支承部件31c和支承部件32c,在支承部件31c的前端固定有第一从动带轮31,在支承部件32c的前端固定有第二从动带轮32。另外,在侧板80b上借助未图示的托架固定有电动机33。

在与侧板80b面对的侧板80c上,配设有圆柱状的一对支承部件45,它们对从带状带21的+y方向侧的端部突出的突出部200进行支承。各支承部件45具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状的限制部45a,当在支承部件45上载置突出部200时,限制部45a限制带卷2在y轴方向上移动。

以下,对将带卷2安装于带贴装机1的带输送部3上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所示,在带贴装机1的基台10上安装壳体8,从而将带输送部3设置成能够供带卷2安装的状态。另外,成为壳体8的盖部81打开的状态,并成为带输送部3从壳体8内向上方露出的状态。

作业者将带卷2提起至比带输送部3的高度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按照将带卷2的一个突出部200夹入至第一从动带轮31的第一抵接部31a与第二从动带轮32的第二抵接部32a之间的方式进行载置,并按照将另一个突出部200夹入至一对支承部件45之间的方式进行载置。另外,通过将盖部81关闭,如图1所示,使配设在盖部81的内侧的各滚棒83分别从上方与带卷2的一个突出部200和另一个突出部200抵接。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壳体8而进行示出。

这样,对于本发明的带卷2,卷筒20比带状带21的宽度长,带卷2具有卷筒20从带状带21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突出的突出部200,因此作业者按照将该突出部200夹入至第一从动带轮31的第一抵接部31a与第二从动带轮32的第二抵接部32a之间的方式载置于带贴装机1上,从而能够将带状带21朝向被粘贴物w送出。由此,无需像以往的带贴装机那样由作业者将送出辊贯通安装于带卷的卷筒中而进行设置,能够更容易地将带卷2安装于带贴装机1上,也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在将带卷2安装于带输送部3上之后,首先由作业者将带状带21的一端通过后述的图1、图3所示的剥离辊41、夹入辊43、防松弛辊44而引导至带状带卷取辊47。然后,带输送部3的电动机33例如使驱动带轮34从-y方向侧(在图3中为纸面近前侧)观察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随着驱动带轮34的旋转,环形带35进行转动。环形带35进行转动,从而第一从动带轮31和第二从动带轮32从-y方向侧观察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从动带轮31和第二从动带轮32旋转,从而卷筒20从-y方向侧观察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将在粘接面上已粘贴有防粘片213的状态的带状带21送出。另外,通过滚棒83抑制旋转中的带卷2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

如图1、图3所示,在带输送部3的下方配置有:剥离辊41,其将防粘片213从带状带21剥离;以及防粘片卷取辊42,其对从带状带21剥离的防粘片213进行卷取。带状带21在粘接面侧(防粘片213侧)朝向下侧的状态下从带输送部3朝向剥离辊41被送出。

剥离辊41具有配置成在铅垂方向上相互接触的两个辊41a、41b。从带输送部3送出且在粘接面上粘贴有防粘片213的状态的带状带21穿插在这两个辊41a、41b之间,通过两个辊41a、41b对带状带21和防粘片213从上下进行夹持。

在剥离辊41中被剥离了防粘片213的带状带21被输送至剥离辊41的下方。另一方面,从带状带21剥离的防粘片213向+x方向被输送,并通过防粘片卷取辊42进行卷取,该防粘片卷取辊42定位于与剥离辊41同等的高度,通过电动机等驱动机构绕y轴方向的轴心旋转。

如图1、图3所示,在剥离辊41的下方配置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夹入辊43。夹入辊43具有配设成在x轴方向上相互接触且配置在同一高度位置的两个辊43a、43b,两个辊43a、43b绕y轴方向的轴心旋转。从剥离辊41送出且剥离了防粘片213的状态的带状带21穿插在这两个辊43a、43b之间,通过两个辊43a、43b从x轴方向两侧夹持带状带21。夹入辊43将从剥离辊41送出的带状带21送出,并且确保从剥离辊41送出的带状带21不会在比载置于基台10上的被粘贴物w和环状框架f的上表面稍微靠上方的高度位置发生松弛。

在沿x轴方向与夹入辊43离开至少环状框架f的直径以上的位置,在与夹入辊43例如同一高度位置配置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防松弛辊44。防松弛辊44具有配置成在x轴方向上相互接触且配置在同一高度位置的两个辊44a、44b,两个辊44a、44b绕y轴方向的轴心旋转。从夹入辊43水平送出的带状带21穿插在这两个辊44a、44b之间,通过防松弛辊44从x轴方向两侧夹持带状带21。防松弛辊44按照确保从夹入辊43送出的带状带21不会在载置于基台10上的被粘贴物w和环状框架f的上方发生松弛的方式对带状带21施加张力,并且送出至后述的带状带卷取辊47。

在基台10的上表面的中间的上方配设有切割器单元71,其将粘贴于被粘贴物w的带状带21切断成与被粘贴物w相对应的规定的尺寸。切割器单元71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臂711,在臂711的前端下表面上配设有供切割器710以能够取下的方式安装的安装部712。安装于安装部712的切割器710将锐利的刃尖作为下端而沿z轴方向延伸。在臂711的后端上表面上连接有旋转轴713,其使臂711绕z轴方向的轴心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另外,在旋转轴713上连接有未图示的上下移动单元,其使臂711上下移动。

通过以旋转轴713为中心的臂711的旋转,切割器710按照在基台10上描绘圆的方式移动。通过该切割器710,能够将粘贴在被粘贴物w和环状框架f上的带状带21沿着环状框架f切断。另外,切割器710的相对于臂711的安装位置根据被粘贴物w的直径和环状框架f的直径进行调整。

在基台10上配设有粘贴辊70,该粘贴辊70将利用带输送部3向-x方向侧送出的带状带21粘贴于被粘贴物w。具有带状带21的宽度以上的长度的粘贴辊70例如配设成在y轴方向上横贯带状带21,并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移动单元在上下方向和x轴方向上移动。一边利用粘贴辊70从上方对带状带21的上表面(与粘接面相反的一侧的面)进行按压一边使粘贴辊70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将带状带21粘贴在被粘贴物w和环状框架f上。

在防松弛辊44的上方配置有带状带卷取辊47,该带状带卷取辊47通过电动机等驱动机构而绕y轴方向的轴心旋转,对从防松弛辊44输送的带状带21进行卷取。利用该带状带卷取辊47对被切下了已粘贴在被粘贴物w和环状框架f上的圆形部分后余下的带状带21进行卷取。

本发明的带贴装机1至少具有:带输送部3,其供在卷筒20上卷绕带状带21而得的带卷2安装;粘贴辊70,其将利用带输送部3而被送出的带状带21粘贴在被粘贴物w上;以及切割器单元71,其将已粘贴在被粘贴物w上的带状带21切断成与被粘贴物w相对应的规定的尺寸,卷筒20比带状带21的宽度长,带卷2具有卷筒20从带状带21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突出而得的突出部200,带输送部3具有:第一从动带轮31,其具有与卷筒20的突出部200抵接的第一抵接部31a;第二从动带轮32,其具有与卷筒20的突出部200抵接的第二抵接部32a;驱动带轮34,其安装于电动机33的输出轴上;以及环形带35,其卷绕在驱动带轮34、第一从动带轮31以及第二从动带轮32上,因此在作业者按照将带卷2的突出部200夹入至第一从动带轮31的第一抵接部31a与第二从动带轮32的第二抵接部32a的方式进行载置之后,通过电动机33所产生的旋转动力,借助第一从动带轮31和第二从动带轮32使卷筒20旋转,从而能够将带状带21朝向被粘贴物w送出。由此,无需像以往的带贴装机那样由作业者将送出辊贯通安装于带卷的卷筒中而进行设置,仅将带卷2载置于第一从动带轮31的第一抵接部31a上和第二从动带轮32的第二抵接部32a上即可,因此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并且能够更容易地将带卷2安装于带贴装机1,之后,能够将带状带21粘贴于被粘贴物w。

以下,说明对带卷2进行保管的情况。如图4的(a)所示,例如带卷2具有底板6,该底板6配设在突出部200的端部并沿着与卷筒20的延伸方向(在图4的(a)中为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方向)延伸。在图4的(a)所示的例子中,底板6的外形成为矩形,但并不限于此,可以成为圆形,也可以成为将圆板的外周的一部分切成平面的形状。通过使底板6成为矩形或将圆板的外周的一部分切成平面的形状,即使在将具有底板6的带卷2横置的状态下载置于载置面,也可防止带卷2在载置面上滚动。

底板6的厚度例如与突出部200的长度大致相同,在其中央区域沿厚度方向贯通而形成有供突出部200嵌合的嵌合孔60。使底板6的嵌合孔60分别从上方与带卷2的一个突出部200和另一个突出部200嵌合,从而突出部200的上端面(下端面)成为与底板6的上表面(下表面)大致为同一平面的状态。并且,如图4的(b)所示,能够在将带卷2立起的状态下载置于载置面b上。另外,也可以使嵌合孔60具有不贯通底板6的深度,从而在使底板6的嵌合孔60与带卷2的突出部200嵌合的情况下,成为带状带21的端部与底板6稍微离开的状态。

在将按照图4的(b)所示的状态进行保管的带卷2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安装于带贴装机1上的情况下,将安装有底板6的状态的带卷2搬送至带贴装机1,然后将底板6取下而将带卷2设置于带贴装机1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