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9462发布日期:2019-03-30 09:3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间歇性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间歇性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粉末原料或者细小颗粒原料输送通常采用螺旋式送料。

输送装置包括储料筒、出料管和送料螺杆,储料筒内装满原料,出料管位于储料筒下部且与储料筒相连通,出料管水平设置,上述送料螺杆位于出料管内,外部动力带动送料螺杆转动过程中,从而使储料筒内的原料持续的由出料管内通过。可以看出,上述的送料方式由于送料螺杆与出料管之间间隙比较小,容易发生原料卡阻的情况,导致其输送稳定性比较差。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03512624u公开了一种螺旋送料机及使用该螺旋送料机的喂食机构。螺旋送料机包括筒体、芯轴和螺旋叶片,筒体的前端具有排料口,所述芯轴的前端固定装配有旋转碗,旋转碗具有用于接收筒体中排出的物料并将其洒出的碗口,该碗口位于旋转碗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外围处。使用时,从筒体的排料口中的物料中的一部分首先进入至旋转碗中以后才能够被输送至设定地点,通过调整旋转碗的初始位置即可使所有的物料均经过旋转碗以后才被送出,当螺旋送料机停机时,即使芯轴由于惯性而继续旋转,从筒体中排出的物料也仅能进入旋转碗中而不会被送出,从而可大大提高螺旋送料机的定量精度。

可以看出,上述专利虽然解决现有螺旋送料机的定量精度差的问题,但是其结构复杂,整个机构成本比较高且维护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间歇性送料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间歇性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连接筒、输料管和驱动件,上述定位板呈平板状,上述连接筒呈筒状且连接筒下端固连在定位板上,连接筒上端为用于与储料筒相连通的连接部,连接筒与定位板之间形成能与储料筒相通的入料腔,上述输料管呈圆筒状且输料管中部轴向固连在连接筒上,输料管内端位于连接筒内且在输料管侧部具有入料口,上述驱动件固连在定位板上且驱动件与输料管相连接,驱动件带动输料管转动后能使入料口与连接部正对。

本装置创造性的将输料管轴向固连在连接筒上,这样的结构能使输料管能顺畅转动的同时不会发生轴向移动。

储料筒内的原料由入料口进入连接筒内。初始状态时,输料管上的入料口位于连接部的相反侧,此时,进入连接筒内的原料不会大量的进入输料管内。驱动件带动输料管转动过程中,一旦输料管上的入料口与连接部正对,原料就会顺畅的进入输料管。然后再通过输料管将原料顺畅的排出。

可以看出,在上述原料送料过程中只依靠输料管的转动即可完成送料,因此,其结构简单紧凑且出料稳定。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连接筒上端的端口处具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形成上述的连接部。

通过法兰盘能将连接筒上端稳定的连接在储料筒上。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连接筒侧部具有贯穿的通孔,上述通孔处具有连接组件,上述输料管穿设在通孔处且连接组件位于连接筒与输料管之间,通过连接组件上述输料管中部轴向固连在连接筒侧壁处。

通过连接组件能将输料管稳定的轴向固连在连接筒上。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定位套一、定位套二和轴承一,上述定位套一和定位套二分别固连在连接筒通孔的两端处,上述输料管穿设在定位套一和定位套二上,且在定位套一和定位套二之间形成内部为空腔的连接腔,上述轴承一套在输料管上且轴承一位于上述连接腔处。

通过定位套一和定位套二能将轴承一稳定的定位在连接筒的通孔处,最终保证轴承一稳定的位于输料管与连接筒之间,使输料管能顺畅转动。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定位套一内端口处具有凹入的连接座,上述定位套二上具有凸出的定位部,定位部与连接座相匹配且定位部嵌于连接座处。

定位部与连接座配合能使定位套一与定位套二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输料管外侧固连有从动轮,上述驱动件为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固连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相连接。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同步带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上还套有同步带。

驱动件带动主动轮转动过程中,在同步带的作用下从动轮会随着一同转动。由于从动轮是固连在输料管上的,因此,输料管会顺畅转动。

电机速度可控,输料管的转动精度可以准确控制,配合承重设备改变旋转速度,从而达到了精确控制装置出料量的目的。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定位板上还固连有罩壳,上述的驱动件、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均位于罩壳与定位板之间。

通过罩壳将上述零件罩住,避免杂物进入传动处,影响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定位板上还固连有轴承座,上述输料管穿设在轴承座上且在输料管与轴承座之间具有轴承二。

连接在轴承座上的轴承二能对出料管进行支撑,也就是说,出料管受到轴承一和轴承二的支撑,这样的结构能避免其局部受力,有效提高输料管的转动稳定性。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输料管上还固连有隔套,上述轴承二被限位在隔套与从动轮之间。

这样的结构能将轴承二稳定的定位在轴承座上。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出料管倾斜设置。

在上述的间歇性送料装置中,所述出料管的倾斜角度为0—45度。

倾斜设置的出料管能保证原料的出料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间歇性送料装置由于驱动件带动出料管转动就能使原料持续且顺畅排出,其稳定性比较高,而且结构简单紧凑。

出料顺畅,不容易卡死,定量效果好,维护方便,便于装卸,发生堵塞时清理可不拆卸。

同时,在轴承座和轴承二的作用下还能保证输料管稳定转动,不仅进一步的提高了其稳定性,而且还具备比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间歇性送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间歇性送料装置中连接组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间歇性送料装置中驱动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板;2、连接筒;2a、连接部;3、输料管;3a、入料口;4、驱动件;5、定位套一;5a、连接座;6、定位套二;6a、定位部;7、轴承一;8、从动轮;9、主动轮;10、同步带;11、罩壳;12、轴承座;13、轴承二;14、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间歇性送料装置包括定位板1、连接筒2、输料管3和驱动件4,上述定位板1呈平板状,上述连接筒2呈筒状且连接筒2下端固连在定位板1上,连接筒2上端为用于与储料筒相连通的连接部2a,连接筒2与定位板1之间形成能与储料筒相通的入料腔,上述输料管3呈圆筒状且输料管3中部轴向固连在连接筒2上,输料管3内端位于连接筒2内且在输料管3侧部具有入料口3a,上述驱动件4固连在定位板1上且驱动件4与输料管3相连接,驱动件4带动输料管3转动后能使入料口3a与连接部2a正对。

所述连接筒2上端的端口处具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形成上述的连接部2a。

所述连接筒2侧部具有贯穿的通孔,上述通孔处具有连接组件,上述输料管3穿设在通孔处且连接组件位于连接筒2与输料管3之间,通过连接组件上述输料管3中部轴向固连在连接筒2侧壁处。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定位套一5、定位套二6和轴承一7,上述定位套一5和定位套二6分别固连在连接筒2通孔的两端处,上述输料管3穿设在定位套一5和定位套二6上,且在定位套一5和定位套二6之间形成内部为空腔的连接腔,上述轴承一7套在输料管3上且轴承一7位于上述连接腔处。

所述定位套一5内端口处具有凹入的连接座5a,上述定位套二6上具有凸出的定位部6a,定位部6a与连接座5a相匹配且定位部6a嵌于连接座5a处。

所述输料管3外侧固连有从动轮8,上述驱动件4为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固连有主动轮9,主动轮9与从动轮8相连接。

所述主动轮9和从动轮8均为同步带轮,主动轮9和从动轮8上还套有同步带10。

所述定位板1上还固连有罩壳11,上述的驱动件4、主动轮9、从动轮8和同步带10均位于罩壳11与定位板1之间。

所述定位板1上还固连有轴承座12,上述输料管3穿设在轴承座12上且在输料管3与轴承座12之间具有轴承二13。

所述输料管3上还固连有隔套14,上述轴承二13被限位在隔套14与从动轮8之间。

所述出料管3倾斜设置。

所述出料管3的倾斜角度为0—45度。

本装置创造性的将输料管轴向固连在连接筒上,这样的结构能使输料管能顺畅转动的同时不会发生轴向移动。

储料筒内的原料由入料口进入连接筒内。初始状态时,输料管上的入料口位于连接部的相反侧,此时,进入连接筒内的原料不会大量的进入输料管内。驱动件带动输料管转动过程中,一旦输料管上的入料口与连接部正对,原料就会顺畅的进入输料管。然后再通过输料管将原料顺畅的排出。

可以看出,在上述原料送料过程中只依靠输料管的转动即可完成送料,因此,其结构简单紧凑且出料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