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0312发布日期:2019-03-19 23:21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障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深入开展,公共场所为了方便坐轮椅的人群上下台阶,一般会在室外楼梯旁构建无障碍通道或者增设无障碍升降装置。但是现有的无障碍升降装置仍存在一定弊端,首先,无法在空间局促的建筑及市政设施进行装置增设;其次,现有无障碍升降装置多为单独设置,集成化低,占地面积大,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最后,现有的无障碍升降装置需要有陪护人员的帮助才能使用,行动不便的人群自己不能单独完成上下台阶。所以急需一种集成度高、不占空间且行动不便人群可自主操作的无障碍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以解决无障碍升降装置集成化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包括:承重单元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重单元包括:平面承重框架、平面面板、楼梯承重框架及多个台阶面板,所述平面面板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多个台阶面板均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相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单元设于楼梯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嵌于楼梯内,所述平面面板及所述台阶面板贴合于楼梯上;

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支撑起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同时,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的所述平面面板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拼接成一平面通道,所述平面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楼梯相连。

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平面面板的表面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的表面形成一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介于105至115mm之间;所述台阶面板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的表面形成一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介于105至115mm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盖缝板,所述盖缝板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用于在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遮挡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楼梯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和楼梯之间的缝隙。

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平面面板和所述台阶面板的表面均设有防滑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嵌于与楼梯最底部的台阶相连的平面上。

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压柱分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的底部。

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安装在所述承重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防护栏上,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

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防护栏为可伸缩结构,所述防护栏的最大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平面通道的长度。

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上设有上升键、下降键及暂停键,所述上升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上升,同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承重单元上升;所述下降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下降,同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承重单元下降;所述暂停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运动。

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于楼梯顶部台阶所在的平面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升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用楼梯,包括:多个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多段梯身及多个休息平台,两段所述梯身之间的拐角位置设置所述休息平台,各段所述梯身上均安装一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台阶承重框架嵌于所述梯身上,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平面承重框架嵌于所述梯身底部的休息平台上;

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嵌于所述休息平台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嵌于所述梯身上,所述平面面板贴合于所述休息平台上,所述台阶面板贴合于所述梯身上;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承重单元上升特定的高度,同时,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的所述平面面板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构成所述平面通道。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包括:承重单元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重单元包括:平面承重框架、平面面板、楼梯承重框架及多个台阶面板,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单元设于楼梯上;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支撑起所述承重单元,同时,所述平面面板及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拼接成一平面通道。所述承重单元可根据需要就地切换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集成化高,不占用多余面积和空间,使得出行不便人士可独立乘坐该装置,提高了出行不便人士可上下台阶的自主性。进一步的,所述通用楼梯包括:多个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多段梯身及多个休息平台,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嵌于所述梯身及休息平台内,从外观上看为普通楼梯,可供行人正常使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上升特定的高度并拼接出一平面通道,出行不便人士可通过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上下楼梯,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两侧的所述梯身仍然可供行人上下楼梯,这样的设计更节约空间和资源,实现了一梯两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其中,

110-承重单元,111-平面承重框架,112-楼梯承重框架,113-平面面板,114-台阶面板,120-驱动机构,130-盖缝板,140-防护栏,151-第一控制器,152-第二控制器,200-梯身,210-休息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承重单元110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120,所述承重单元110包括:平面承重框架111、平面面板113、楼梯承重框架112及多个台阶面板114,所述平面面板113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上,多个台阶面板114均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2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2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120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11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本申请文件中,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110不仅限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接下来本实施例着重描述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11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如图1所示,所述承重单元110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单元110设于楼梯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嵌于楼梯内,所述平面面板113及所述台阶面板114贴合于楼梯上。

如图2所示,所述承重单元110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120支撑起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同时,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上的所述平面面板112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112拼接成一平面通道,所述平面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楼梯相连,所述平面通道的一端具体与楼梯的最顶层台阶所在的平面相连。

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液压机构120升起并联动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陆续升起,同时,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上的所述平面面板112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上的多个台阶面板114相应地陆续升起并拼接成平面通道,由此达到第二状态,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可根据需要就地切换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集成化高,不占用多余面积和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可自由升降,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120为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压柱分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的底部。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的各级台阶下均设有两根液压柱,两根液压柱分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底部。本申请文件对所述驱动机构120的类型不做任何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单元110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平面面板112的表面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的表面形成一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介于105至115mm之间;所述台阶面板114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的表面形成一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介于105至115mm之间,所以拼接出的平面通道的两侧相当于有了105至115mm的边沿,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可以防止出行不便人士的轮椅滑出所述平面通道,避免在上升过程中从高处摔落,保障了出行不便人士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盖缝板130,所述盖缝板130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上,用于在所述承重单元110处于第一状态时,遮挡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和楼梯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和楼梯之间的缝隙。所述盖缝板既起到了防止灰尘或者颗粒物等掉落进缝隙的作用,避免了后续因灰尘或者颗粒物堆积影响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问题;同时又可以防止行人被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边沿与楼梯之间微小的不平整绊倒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面板112和所述台阶面板114的表面均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增大了所述平面面板112和所述台阶面板114后续形成的所述平面通道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可以防止出行不便人士的轮椅在所述平面通道滑动,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嵌于与楼梯最底部的台阶相连的平面上,一般我们可以将与楼梯最底部的台阶相连的平面称作楼梯的休息平台。所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器151和防护栏140,所述防护栏140安装在所述承重单元110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器151设于所述防护栏140上,所述第一控制器151与所述驱动机构120相连。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栏140的顶部设有一防护面板,所述第一控制器151设于所述防护面板上,所述防护面板的高度位置介于80至100cm,对于坐姿下的出行人员手动操作所述第一控制器较为合适,方便了出行不便人士自主地手动操作所述第一控制器151,从而使得出行不便人士可独立乘坐该装置,提高了出行不便人士可上下台阶的自主性。

优选的,所述防护栏140为可伸缩结构,所述防护栏140的最大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平面通道的长度,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110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防护栏140设于所述平面面板112的一侧;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110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防护栏140可逐渐伸展到所述台阶面板上;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110到达第二状态时,所述防护栏140设于所述平面面板112以及所述台阶面板114的一侧,或者所述防护栏140延伸至楼梯最顶层台阶所在的平面上。可伸缩结构的所述防护栏140进一步的保障了出行不便人士在乘坐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时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器151上设有上升键、下降键及暂停键,所述上升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20上升,同时所述驱动机构120带动所述承重单元110上升,即所述驱动机构120带动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联动上升直至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上的所述平面面板112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114拼接成平面通道;所述下降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20下降,同时所述驱动机构120带动所述承重单元下降,即所述驱动机构120带动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联动下降直至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上的所述平面面板112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114贴合于所述楼梯上;所述暂停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20停止运动,所述暂停键用于控制运动中的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急停,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时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可以紧急制动。所述第一控制器151实现了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随时升降的可控性,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151根据需要就地切换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同时又具有可靠的保护机制,简单方便,方便了出行不便人士上下楼梯,提高了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智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器152,所述第二控制器152设于楼梯顶部台阶所在的平面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120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器152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20的升降,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二控制器152为一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器152上设有一开关键,当出行不便人士通过乘坐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顺利地登上楼梯之后,可以通过按动所述第二控制器152上的开关键,将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切换成第一状态,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20下降,使得所述承重单元110重新贴合于楼梯上,以方便正常行人通行;当出行不便人士需要下楼梯时,同样的可以通过按动所述第二控制器152上的开关键,将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从第一状态切换成第二状态,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20下降,使得所述承重单元110联动升起(即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陆续升起),从而使得所述平面面板112与多个所述台阶面板114拼接成所述平面通道,以方便出行不便人士顺利所述平面通道,此时出行不便人士会停留在所述平面面板112上,按下所述第一控制器151的下降键,将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从第二状态切换成第一状态,待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完全到达第一状态,出行不便人士可从所述平面面板112上离开,由此顺利地自主完成下楼梯动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用楼梯,包括: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多段梯身200及多个休息平台210,两段所述梯身200之间的拐角位置设置所述休息平台210,各段所述梯身上均安装一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台阶承重框架113嵌于所述梯身上,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平面承重框架111嵌于所述梯身底部的休息平台210上。图2仅展示了所述通用楼梯的一段所述梯身200及与这段梯身200上下相连的两个休息平台210。

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嵌于所述休息平台210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嵌于所述梯身200上,所述平面面板112贴合于所述休息平台210上,所述台阶面板114贴合于所述梯身200上;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120驱动所述承重单元110上升特定的高度,同时,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上的所述平面面板112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3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114构成所述平面通道。出行不便人士可通过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上下楼梯,在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110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两侧的所述梯身200仍然可供行人上下楼梯,这样的设计更节约空间和资源,实现了一梯两用的效果。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包括:承重单元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重单元包括:平面承重框架、平面面板、楼梯承重框架及多个台阶面板,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单元设于楼梯上;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支撑起所述承重单元,同时,所述平面面板及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拼接成一平面通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可根据需要就地切换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集成化高,不占用多余面积和空间,使得出行不便人士可独立乘坐该装置,提高了出行不便人士可上下台阶的自主性。进一步的,所述通用楼梯包括:多个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多段梯身及多个休息平台,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嵌于所述梯身及休息平台内,从外观上看为普通楼梯,可供行人正常使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上升特定的高度并拼接出一平面通道,出行不便人士可通过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上下楼梯,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两侧的所述梯身仍然可供行人上下楼梯,这样的设计更节约空间和资源,实现了一梯两用的效果。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