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6212发布日期:2018-09-14 23:2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次性盛装外卖食物的食物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次性盛装外卖食物的餐盒多数由盒体和盖体构成,盒体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成深度不同的结构,该种餐盒适用于盛装带有汤水的食物;而对于不带汤水的食物而言,例如烘培饼或披萨,其盛装在上述餐盒内时会发出大量的潮湿热气,当潮湿热气与温度较低的餐盒相遇时会在餐盒的盖体或者盒体的侧壁上形成水珠,水珠积聚较多会滴落在食物表面,严重的会大幅降低食物口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在盒体顶部和盖体顶部上均设置有透气孔,用于将潮湿热气散出该餐盒外,但是该种透气孔也容易将热气散出,同时该种餐盒也不适用于中式炒饭和炒饼类食物,会造成食物外露。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食物容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餐盒侧壁及顶壁容易凝结水珠降低食物口感且中式快餐类食物使用上述餐盒易外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食物容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餐盒侧壁及顶壁容易凝结水珠降低食物口感且中式快餐类食物使用上述餐盒易外露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食物容器,包括上盖和盒体,所述上盖位于所述盒体顶部用于将所述盒体盖紧,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接触的侧壁外缘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用于排气的第一导气槽,和/或

所述盒体与所述上盖接触的顶壁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用于排气的第二导气槽。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的顶壁沿所述上盖的中心向外辐射有所述第一导气槽;

所述盒体顶壁与所述上盖的第一导气槽贴合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导气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气槽向所述上盖顶壁突出,所述第二导气槽向所述盒体底部凹陷。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气槽远离所述盒体中心的槽壁上设置有开口。

作为优选,沿所述上盖中心向所述上盖边缘方向,所述第一导气槽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气槽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内侧壁上向所述盒体外侧方向突起有热气疏散槽,所述热气疏散槽位于所述第二导气槽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内侧底壁上还设置有支撑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凸起为多个同心弧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凸起为多个由盒体中心向外辐射的辐射线段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凸起包括同心弧形凸起和十字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与所述上盖通过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配合将所述盒体与所述上盖盖合。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第一锁紧凸起,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第二锁紧凸起,所述上盖盖在盒体上时,所述第二锁紧凸起伸入所述第二锁紧凸起内。

作为优选,该食物容器由环保植物纤维制成,所述环保植物纤维包括竹浆、甘蔗浆、和木浆或秸秆浆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成型湿压工艺,用于制造上述所述的食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于湿纤维浆料池中将湿纤维浆料捞集,并在第一凹模上形成所述食物容器的湿胚,第一凸模对第一凹槽上的湿胚进行加压合模形成初级食物容器胚;

将初级食物容器胚放置到第二凹模内,并通过第二凸模对第二凹模进行加压合模使初级食物容器胚被冲压形成中级食物容器胚;

将中级食物容器胚放置到第三凹模内,并通过第三凸模对第三凹模进行热压成型,得到食物容器胚,并对该食物容器胚进行剪裁得到食物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食物容器,第一导气槽和第二导气槽共同构成热气排放孔,该种设置热气排放孔的方式,能够保证潮湿的热气在排放的同时保证食物不会从盒体外露,与热气排放孔单纯的设置在盒体上的食物容器相比,该种结构能够提高该盒体的整体保温性能,且能够防止体积较小的食物(如中式炒饭)洒落在食物容器外。

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食物容器,第一导气槽和第二导气槽共同构成热气排放孔,在上盖和盒体闭合后形成了包装盒多个环绕开孔,开孔为朝下的多烟囱式结构。该种设置热气排放孔的方式,能够保证新鲜烘培食物加工完成包装后,从后厨到消费者手里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多余的热气排除,防止包装盒内凝结水汽侵入食物破坏原始口感。并且,下烟囱式结构可防止于运输过程的异物掉落入侵。上盖第一导气槽的结构有助于加强整个包装盒体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性能。与热气排放孔单纯的设置在盒体上的食物容器相比,该种结构能够提高该盒体的结构强度,防止变形,且能够防止体积较小的灰尘屑从上面掉落在食品上。

第一导气槽向上盖顶壁突出,进而能够保证热气积聚在第一导气槽内,保证潮湿热气被尽快排出。

第一导气槽长度大于第二导气槽长度,能够使潮湿的热气从上盖下方排出,由于热气积聚在热气排放孔内,阻挡冷空气通过热气排放孔进入到食物容器中,对盒体和上盖形成的空间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即使该食物容器设置有能够将潮湿热气排除的热气排放孔,也不会加速食物冷却速度。

设置支撑凸起的目的是为了将食物支撑,防止食物与底壁粘结,保持食品的完整度,同时支撑凸起能够使该食物底面的潮热气体从支撑凸起之间逸出,防止食物被其潮湿热气形成的水滴沾泡影响食物口感,此外这样设计也方便消费者取出食物。

凸起为多个同心弧形凸起,由于同心弧形凸起与同心圆凸起不同,在同心弧形凸起之间形成热气疏散的通道,不能将潮热气体拦截在凸起与凸起之间,防止食物被其潮湿热气形成的水滴沾泡影响食物口感。

设置连接部的是为了便于将第一导气槽和第二导气槽对齐,方便将盒盖翻转到盒底,减少占地面积,此外,临时保存食物时,也能保持包装的完整性。

设置卡扣和卡槽是为了使盒盖和盒盖紧密固定不移位,这样可以方便消费者打包手提着运输。

该食物容器由竹浆、甘蔗浆和木浆或秸秆浆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由于竹子、甘蔗和木浆均为环保型材料,是自然界可快速获得和再生的资源,由该组合材料制成的容器可快速降解,并可堆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成型湿压工艺,该方法获得的食物容器对环境更为友好,由于经过二次加压合模,使获得的食物容器表面光洁细腻,具有一定的美感。热压成型则能够对该食物容器进行快速烘干及整形,保证生产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物容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正视图;

图5是图3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形食物容器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形食物容器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盖;11、卡扣;12、第一锁紧凸起;

2、盒体;21、热气疏散槽;22、支撑凸起;221、弧形凸起;222、十字形凸起;23、卡槽;24、第二锁紧凸起;

3、热气排放孔;31、第一导气槽;32、第二导气槽;33、开口;

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食物容器,该种食物容器盛装披萨等西式餐点或者包子、馒头等中式餐点时能够有效的防止上述食物被其潮湿热气入侵影响原始口感,保证潮湿热气排除食物容器外的同时防止食物外露。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食物容器包括上盖1和盒体2,上盖1位于盒体2顶部用于将盒体2盖紧,其中上盖1与盒体2接触的底壁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用于排气的第一导气槽31,和/或盒体2顶部与上盖1接触的顶壁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用于排气的第二导气槽32;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上盖1上设置有第一导气槽31,且盒体2上设置有第二导气槽32,当上盖1盖合在盒体2上后,每个第一导气槽31均与一个第二导气槽32连通形成热气排放孔3,即当潮湿的热气在排放时,先进入到第一导气槽31内,而后再进入到第二导气槽32,从第二导气槽32排出食物容器外。

该种设置热气排放孔的方式,能够保证潮湿的热气在排放的同时保证食物不会从盒体外露,与热气排放孔单纯的设置在盒体2上的食物容器相比,该种结构能够提高该盒体2的整体保温性能,且能够防止体积较小的食物(如中式炒饭)洒落在食物容器外。

具体的,上述上盖1的顶壁沿上盖1的中心向外辐射有第一导气槽31,盒体2顶壁与上盖1的第一导气槽贴合处设置有第二导气槽32,其中第一导气槽 31向上盖1顶壁突出,第二导气槽32向盒体2底部凹陷。如图3-5所示,该第一导气槽31为一向上的突起型结构,其突起的高度根据需要设定,在本实施例中没有特殊限定。为了将潮湿热气引导向下排除,第二导气槽32远离盒体2中心的槽壁上设置有开口33,由于第二导气槽32远离盒体2中心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33,因此第二透气凹槽形状实际为“U”型。

为了将潮湿热气引导向下排除,沿上盖1中心向上盖1的边缘方向,第一导气槽31长度大于第二导气槽32长度。该种设置方式能够保证盒体2在挤压时不会被挤压变形,增强盒体2的刚度。当然,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开口 33,但是需要在上盖1盖在盒体2上时,第一导气槽31能够完全将第二导气槽 32覆盖,并且第一导气槽31的长度大于第二导气槽的长度。即第一导气槽31 部分将第二导气槽32覆盖,进而保证潮湿热气从第一导气槽31和第二导气槽32中排出。

为了保证单个食物(如披萨或烘培饼)底部潮湿热气也能够被及时排出盒体2外,盒体2的内侧壁上向盒体2外侧方向突起有热气疏散槽21,热气疏散槽21位于第二导气槽32正下方。即每个第二导气槽32的正下方都对应设置有一热气疏散槽21,该种设置能够保证食物底部散发的潮湿热气通过热气疏散槽 21被排放出盒体2外。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食物底部热气不能正常排到热气疏散槽21内,盒体2 内侧底壁上还设置有支撑凸起22。其中支撑凸起22的数量和形状没有特殊限定,可以多个由盒体2中心向外辐射的辐射线段凸起,也可以是多个同心弧形凸起 221。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凸起22包括弧形凸起221和十字形凸起 222,其中弧形凸起221均匀的分布在十字形凸起222的四周,上述支撑凸起22 能够将食物底面全面支撑,防止食物和盒底部接触过久,冷凝后容易造成粘结,破坏食品完整度。另一方面,支持凸起之间形成的凹槽帮助食物底部产生的热气导向热气疏散槽21,从而排出室外。

为了保证盖体2与上盖1在盖合后每个第一导气槽31都能与一第二导气槽 32连通,盒体2与上盖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部4,即盖体2与上盖1之间通过连接部4连接。如图6所示,其中,连接部4为一可弯折的条状结构,当上盖1 与盖体2盖合后其被弯折成“U”形,而当上盖1与盖体2处于打开状态该连接部4为“一”形,设置连接部4的另一个目的还可以防止上盖1被打开后随手丢弃,再次使用时被污染或者无法找出的问题出现。为了便于制造,上盖1、盒体2和连接部4为一体结构。该连接部4能够使上盖1绕着盒体2转动360°,方便用户取用食物,还能够使上盖1为盒体2提供支撑,减少占地面积。

为了将盒体2与上盖1扣紧,防止该食物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原因造成盒体2与上盖1分离,盒体2上还设置有卡槽23,上盖1上还设置有卡扣11,卡槽23与卡扣11配合将盒体2与上盖1盖合。其中卡槽23、连接部4和卡扣 11在该食物容器展平后应位于同一直线上,进而能够保证卡槽23与卡扣11较好的连接。卡槽23位于盒体2的侧边,而上盖设置有卡扣11,而卡扣11实际上与卡槽23均为一向盒体2底壁延伸的凸起,卡扣11与卡槽23过盈配合连接,即卡扣11的体积大于卡槽23槽体的体积,进而能够保证卡扣11置于卡槽23 内不易脱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气槽31分别位于连接部4和卡扣11的两侧,且卡扣 11两侧的第一导气槽31数量相同,第二导气槽32和开口33分别位于卡槽23 和连接部4的两侧,卡槽23两侧的第二导气槽32的数量相同;上盖1上还设置有第一锁紧凸起12,盒体2上设置有第二锁紧凸起24,上盖1盖在盒体2上时,第一锁紧凸起12与第二锁紧凸起24叠放,第二锁紧凸起24伸入第一锁紧凸起12形成的空腔内。该第一锁紧凸起12用于将第二锁紧凸起24锁紧,防止上盖1与盒体2之间盖合后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导致上盖1与盒体2之间发生脱离。且派送员或食客提拉盒体2和上盖1的边缘就能够将该食物容器带走,方便携带运输。

其中,第二锁紧凸起24和第一锁紧凸起12也是通过冲压获得。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紧凸起12周向均布在上盖1的底部,且第一锁紧凸起12和第二锁紧凸起24均为弧形结构。该种设置方式能够保证第二锁紧凸起25被第一锁紧凸起12包裹严密,同时卡槽23与卡扣11配合将盒体2与上盖1盖合,卡扣11 足够大时,方便用户手提,同时保证盒体2与上盖1扣合效果。

上述连接部4上设置有至少一折叠线,本实施例中连接部4上设置有两条折叠线。上述盒体2与上盖1的形状相同,均为圆形或者矩形结构。当盒体2 为圆形时,第二导气槽32沿盒体2的周向设置在盒体2上,第一导气槽31也沿上盖周向设置。当盒体2位矩形时,第二导气槽32则设置在其四侧壁上,第一导气槽31则设置在上盖1上。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食物容器由环保植物纤维制成,所述环保植物纤维包括竹浆、甘蔗浆、木浆或秸秆浆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竹浆或甘蔗浆等植物纤维获得的食物容器,在性能上不差于木浆获得的食物容器,同时竹子与甘蔗也是快速可再生资源。普通树林成材需要20年,砍伐后不可原地再生。而竹材、甘蔗等草本生的植物,3~4年即可成材,砍伐后可原地快速再生,属于较高的经济作物,并且我国是世界上竹子产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因此使用竹浆或甘蔗等植物纤维获得的食物容器对环境更为友好,使用后可伴随食物抛弃,在自然环境可堆肥降解,当然还可以是通过木浆制造获得。由于该食物容器为竹浆或甘蔗等纤维浆制成,其在微波炉高温加热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相对于塑料餐盒而言,对人体危害降低为0。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方形食物容器,该方形食物容器的上盖1上设置有第一导气槽31,盒体2上设置有第二导气槽32,上盖1 盖在盒体2上时,第一导气槽31和第二导气槽32构成热气排放孔3将盒体2 中的热气排出。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热成型湿压工艺,用于制造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食物容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湿纤维浆料池中将湿纤维浆料捞集,并在第一凹模上形成所述食物容器的湿胚,第一凸模对第一凹槽上的湿胚进行加压合模形成初级食物容器胚;

将初级食物容器胚放置到第二凹模内,并将第二凸模对第二凹模进行加压合模是初级食物容器胚被冲压形成中级食物容器胚;

将中级食物容器胚放置到第三凹模内,并通过第三凸模对第三凹模进行热压成型,得到食物容器胚,并对该食物容器胚进行剪裁得到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食物容器。

其中,在制造初级食物容器胚和中级食物容器胚的过程中,需要排放各阶段食物容器胚所含的部分水分或水汽,为后续的热压成型提供条件。由于在热压成型后存在该食物容器第一凸沿较宽的问题,为此,其需要修剪后才能够使用。

其中第一凸模、第二凸槽和第三凸模均设置有一吸附装置,用于将步骤1 和2中产生的水汽进行吸附并排除。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