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管流水线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155发布日期:2018-10-16 18:5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管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心管流水线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离心管是一种管状试样容器,带密封盖或压盖。不同材质以及不同规格的离心管所能承受的离心力各不相同,为了便于使用人员对离心管进行辨别,离心管上往往会通过贴标机进行贴标,以提高辨识度。同时标签上留有的空白部分也便于使用人员对离心管内的物质进行标记。

公告号为CN2036671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试管贴标机,包括主体机构、基座、上料机构和下料组件,主体机构包括一次固定在底板上的主辊机构、托板机构、副辊机构、回转轴和压辊机构;基座包括基板、与基板固定连接的箱体、上料舱支座、电机支座和下料舱支座;上料舱支座、电机支座和下料舱支座均固定在箱体上;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舱、挡板机构和推板机构;上料舱固定连接在上料舱支座上,挡板机构、推板机构均固定在电机支座上;下料组件包括下料舱、XY工作台和试管架;下料舱固定在下料舱支座上,XY工作台固定在基板上,试管放置在XY工作台上;主体机构位于上料机构和下料组件之间,通过底板固定在箱体的上表面。上料舱由上料舱舱体、与上料舱舱体向下倾斜连接的上料舱斜道和与上料舱连接的上料舱U型槽组成;挡板机构由齿轮、挡板和固定在电机支座上的挡板直流电机组成;挡板的上表面是齿形结构,与齿轮构成齿轮齿条传动结构,挡板安装在上料舱U型槽入口处;推板机构由推板和固定在电机支座上的推板直线马达组成,推板直线马达驱动推板沿上料舱U型槽作直线往复运动;上料舱的上料舱U型槽上安装有霍尔开关。

这种贴标机内的试管从上料舱舱体内逐一滚落至上料舱U型槽内并通过推板直线马达逐一进行推料,进而将推板直线马达推送的试管进行贴标,进而通过推板直线马达的伸缩继续逐一推料进行贴标。但是,通过推板直线马达进行推料的伸缩行程较长,工作效率较低,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管流水线的进料机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管流水线的进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面设置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侧壁设置有悬空的进料架,所述机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呈间歇性传送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进料架的下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离心管呈间歇性逐一下料的下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离心管放呈水平状态放置在进料架内,离心管通过重力的作用下落在下料组件上,通过下料组件的间歇性逐一下料与输送机构的间歇性传动,使离心管能够等距地排列在输送机构上,进而通过输送机构的间歇性传动,使后续的贴标机能够在输送机构的停顿期间对离心管进行贴标,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沿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来回移动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两相对侧壁分别设置有挡板和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挡板的上方,所述挡板和分隔板之间的高度差与离心管的直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架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分隔板朝向进料架移动时,分隔板与倒数第二个离心管的底端相抵触,而此时挡板朝背离进料架方向移动,最底端的离心管从挡板上掉落至输送机构上;当移动架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分隔板背离进料架移动时,分隔板上的离心管掉落至挡板上方,并通过挡板支撑上方的离心管;如此往复,使离心管呈间歇性逐一下料,随着移动架的来回移动,使离心管能够等距地排列在输送机构上,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和挡板之间的高度差呈可调节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其他规格的离心管进行进料时,调整分隔板和挡板之间的高度差即可保证离线管呈间歇性逐一下料,提高了对不同规格离心管的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四个固定块,每两个位置相对的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沿机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的两根输送链条,两根所述输送链条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传动,每根所述输送链条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沿输送链条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输送板,两根所述输送链条上的多个输送板呈两两相对设置,每个所述输送板背离输送链条的一端开设有抵接槽,所述下料组件和输送机构呈联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条输送链条上间隔设置多个输送板,输送链条的间歇式传送配合下料组件的间歇性逐一下料,使离心管逐一掉落至相应的输送板上,离心管的两端位于抵接槽内,提高了离心管在下料后间距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离心管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机架的两相对内壁设置有两根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杆,两根所述定位杆的上端面通过轴承座定位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驱动第一转动杆的电机,每根所述输送链条的两端均啮合有第一链轮,其中两个所述第一链轮的两相对侧壁均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转动杆轴向套设有两个第三链轮,每个所述第三链轮和相应的第二链轮通过联动链条联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套设有传动齿轮,第一转动杆套设有与传动齿轮位置相对的异形齿轮,所述异形齿轮仅具有三分之一的轮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和异形齿轮转动,异形齿轮带动传动齿轮和第二转动杆呈间歇性转动,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二链轮、联动链条、第三链轮的联动带动第一链轮转动,进而带动输送链条呈间歇性传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背离第一转动杆的端面的边沿处设置有偏心杆,所述偏心杆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机架的上端面贯穿有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摆臂,所述摆臂的底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摆臂在机架上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移动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转动盘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往复移动使摆臂来回摆动,并通过连接臂带动移动架来回移动,第一转动杆同时带动输送链条间歇性传动,通过这种联动连接,使下料组件的间歇性下料和传送链的间歇性传动同步进行,提高了下料位置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根所述支撑柱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移动架包括两根导向杆,两根所述导向杆均呈水平贯穿第一导向块并与第一导向块形成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导向块的设置,使移动架来回移动保持水平状态,同时第一导向块还具有承重能力,提高移动架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架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移动架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呈水平贯穿第二导向块并与第二导向块形成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导向块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移动架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将离心管放呈水平状态放置在进料架内,离心管通过重力的作用下落在下料组件上,通过下料组件的间歇性逐一下料与输送机构的间歇性传动,使离心管能够等距地排列在输送机构上,进而通过输送机构的间歇性传动,使后续的贴标机能够在输送机构的停顿期间对离心管进行贴标,提高了工作效率;

2.保证了下料组件能够间歇性地将离心管逐一下料至输送块上,提高了离心管的稳定性且便于后续的贴标;

3.提高了移动架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3是移动架的爆炸视图;

图4是实施例去除部分机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区域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去除部分机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区域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支撑柱;3、横杆;4、进料架;5、固定块;6、连接板;7、输送机构;71、输送链条;72、输送板;721、抵接槽;73、第一链轮;74、第二链轮;75、第二转动杆;76、第三链轮;77、联动链条;78、传动齿轮;79、异形齿轮;8、下料组件;81、移动架;811、固定杆;812、导向杆;813、导向柱;814、调节杆;82、上杆;83、下杆;84、分隔板;85、挡板;86、摆臂;87、延伸杆;88、连接臂;9、第一导向块;10、第二导向块;11、转动孔;12、调节槽;13、螺栓;14、螺母;15、定位杆;16、轴承座;17、第一转动杆;18、电机;19、驱动皮带轮;20、从动皮带轮;21、传动带;22、转动盘;23、偏心杆;2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离心管流水线的进料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中空的机架1。机架1的上端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柱2,两根支撑柱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3,横杆3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横杆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悬空设置的进料架4。机架1上端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5,每两个位置相对的固定块5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两块连接板6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连接板6之间设置有呈间歇性输送的输送机构7,且该输送机构7位于进料架4下方。

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上设置有控制离心管呈间歇性逐一下料的下料组件8。下料组件8包括沿输送机构7的传送方向来回移动的移动架81,移动架8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杆811,两根固定杆811的中部通过两根呈水平设置的导向杆812固定连接,一个支撑柱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块9,两根导向杆812均呈水平贯穿第一导向块9并与第一导向块9形成滑动连接。

为提高移动架81的稳定性,如图2和图3所示,两根固定杆811朝向进料架4的一端通过呈水平设置的导向柱813固定连接,进料架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块10,导向柱813呈水平贯穿第二导向块10并与第二导向块10形成滑动连接。导向柱81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杆814,调节杆814的端部开设有供导向柱813穿过的转动孔11,调节杆814的端部开设有与转动孔11相连通的调节槽12,调节杆814在调节槽12所在的位置贯穿有螺栓13,螺栓1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相配合的螺母14,通过拧紧螺栓13和螺母14以缩小调节槽12两相对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而使调节杆814在导向柱813转动一定角度后得到固定。

结合图2、图3,其中一根调节杆814的端部贯穿有上杆82,另一根调节杆814的端部贯穿有下杆83,上杆82和下杆83分别与相应的调节杆814形成转动连接。上杆82朝向下杆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84,下杆83朝向分隔板8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85,分隔板84位于挡板85的正上方且两者之间的高度差与单个离心管的直径相等。

当移动架81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分隔板84朝向进料架4移动时,分隔板84与倒数第二个离心管的底端相抵触,而此时挡板85朝背离进料架4方向移动,最底端的离心管从挡板85上掉落至输送机构7上;当移动架81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分隔板84背离进料架4移动时,分隔板84上的离心管掉落至挡板85上方,并通过挡板85支撑上方的离心管;如此往复,使离心管呈间歇性逐一下料。

如图4和图5所示,机架1的两相对内壁固定连接有两根沿机架1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杆15,两根定位杆15的上端面通过两个轴承座16定位有第一转动杆17。机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8,电机18的转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皮带轮19,第一转动杆1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20,驱动皮带轮19和从动皮带轮20之间通过传动带21联动连接。

第一转动杆17背离从动皮带轮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2,转动盘22背离第一转动杆17的端面的边沿处固定连接有偏心杆23,偏心杆23与转动盘22呈垂直设置。机架1的上端面贯穿有与机架1相铰接的摆臂86,摆臂8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背离摆臂86的一端与偏心杆23转动连接。

摆臂86在机架1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87,延伸杆87转动连接有连接臂88,连接臂88背离延伸杆87的一端与靠近连接臂88的固定杆811转动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输送机构7包括设置于两块连接板6之间的两根输送链条71,两根输送链条71均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传动。每根输送链条71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朝向外侧的输送板72,且多个输送板72沿相应的输送链条7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两根输送链条71上的多个输送板72呈两两相对设置。每个输送板72背离输送链条71的一端开设有呈“V”字形的抵接槽721,离心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块输送板72的抵接槽721内。

下料组件8和输送机构7呈联动连接,每根输送链条71的两端均啮合有与相应的连接板6转动连接的第一链轮73,两个第一链轮73的两相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74。两根定位杆15的上端面通过两个轴承座16定位有第二转动杆75,第二转动杆75的中部轴向固定有两个第三链轮76,两个第三链轮76和相应的第二链轮74通过联动链条77联动连接。第二转动杆75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78,第一转动杆17固定套设有与传动齿轮78位置相对的异形齿轮79,异形齿轮79仅具有三分之一的轮齿,异形齿轮79与传动齿轮78相啮合并带动传动齿轮78呈间歇性转动。

运动过程:

驱动电机18,通过驱动皮带轮19、传动带21和从动皮带轮20的联动带动第一转动杆17转动。

第一转动杆17带动转动盘22和偏心杆23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24来回移动,进而带动摆臂86的来回摆动,通过连接臂88的联动带动移动架81的来回移动,由于第一导向块9与导向杆812的配合,第二导向块10与导向柱813的配合,移动架81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当移动架81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分隔板84朝向进料架4移动时,分隔板84与倒数第二个离心管的底端相抵触,而此时挡板85朝背离进料架4方向移动,最底端的离心管从挡板85上掉落至输送机构7上;当移动架81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分隔板84背离进料架4移动时,分隔板84上的离心管掉落至挡板85上方,并通过挡板85支撑上方的离心管;如此往复,使离心管呈间歇性逐一下料。

第一转动杆17带动异形齿轮79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齿轮78和第二转动杆75呈间歇性转动,通过第三链轮76、第二链轮74和联动链条77的联动连接带动第一链轮73呈间歇性转动,进而带动输送链条71呈间歇性传送。

通过移动架81的间歇性逐一下料配合输送链条71的间歇性传送,使离心管能够逐一掉落至两个位置相对的输送板7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