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051发布日期:2018-10-16 18:5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具体涉及一种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看似装满的垃圾桶其实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蓬松的垃圾占据了垃圾箱的大量空间,降低了垃圾桶的使用效率,增大了垃圾袋的更换频率,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蓬松的垃圾,如果未来得及及时处理,就会溢出桶外影响室内环境,尤其在医院内,注射器、输液器等疾病感染源溢出垃圾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CN201873219U公开了一种防溢垃圾桶,该防溢垃圾桶是通过简单改变垃圾桶的结构,来防止垃圾溢出;即通过在垃圾桶四周增加挡板,以容纳从本体垃圾桶溢出的垃圾。此实用新型专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布置在四周的防漏挡板仅仅相当于增大了垃圾桶的体积,垃圾依然会从垃圾桶本体溢出,仅仅满足垃圾不会洒落在地面,而垃圾依然是蓬松堆积在垃圾桶内,垃圾桶的空间利用还是很低。

中国专利CN205708319U公开了一种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设有内、外箱体,内箱体上端设有椎体压缩板,椎体压缩板通过压缩杆与踩踏板相连,通过踩动踩踏板,使得压缩杆带动椎体压缩板移动,完成膨胀垃圾的压缩,解决垃圾桶空间利用率的问题,防止多余垃圾溢出。椎体压缩板与踩踏板相连,带动频率高,容易出现损坏,且结构复杂,难以量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包括脚踏式翻盖的垃圾桶本体、箱盖和压板,所述箱盖铰接在垃圾桶本体上方,压板通过连接件与箱盖连接并悬挂于箱盖下方,当箱盖掀起时,压板在连接件作用下与水平面呈锐角向上倾斜,当箱盖盖合时,压板在连接件作用与箱盖平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中,所述连接件为柔性绳索。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中,所述连接件为刚性连杆,刚性连杆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压板上,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箱盖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中,所述连接件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并排地菱形伸缩架,菱形伸缩架垂直于箱盖铰接轴线方向设置,菱形伸缩架的上侧与箱盖连接,菱形伸缩架的下侧与压板相连,其中,菱形伸缩架上侧靠近箱盖铰接侧的一端与箱盖滑动连接,靠近箱盖开口侧的一端与箱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中,所述箱盖的内侧设有滑槽,菱形伸缩架上侧靠近箱盖铰接端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或滑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中,进一步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滑块或滑轮上,另一端连接在垃圾桶本体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中,进一步包括防溢报警系统,所述防溢报警系统包括位置传感器、信号接收器、控制器和报警器,位置传感器设于垃圾桶本体预定高度处,信号接收器分别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报警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箱盖的内侧悬挂压板,压板能够随箱盖掀起和降落自动对桶内垃圾进压实,提高垃圾箱桶的空间使用率;并设置自动防溢警报系统,当垃圾达到预定高度时,能够出发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垃圾桶已满,同时避免了垃圾外溢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脚踏式翻盖的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箱盖盖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箱盖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箱盖盖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箱盖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压板与刚性连杆连接点靠近箱盖开口前方,即使压盖重心后移;

图7为实施例三中箱盖盖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中箱盖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A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B处放大图。

在图1至图10中,1-垃圾桶本体、2-脚踏翻盖机构、3-箱盖、4-压板、5-柔性绳索、6-刚性连杆、7-菱形伸缩架(7a-上侧、7b-下侧、7c-一端、7d-另一端);8-滑槽、9-滑块或滑轮、10-弹簧、11-位置传感器、12-信号接收器、13-控制器、14-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包括脚踏式翻盖的垃圾桶本体1、箱盖3和压板4,脚踏式翻盖的垃圾桶本体1如图1所示,采用现有技术中脚踏翻盖机构2与箱盖3相连,从而通过踩踏或松开脚踏板从而实现箱盖3的开启和闭合。箱盖3铰接在垃圾桶本体1上方,压板4通过连接件与箱盖3连接并悬挂于箱盖3下方,当箱盖3掀起时,压板4在连接件作用下随着箱盖3倾斜,且与水平面呈锐角向上倾斜;当箱盖3盖合时,压板4在连接件作用下瞬间放平,且与箱盖3平行,拍压在桶内垃圾上。优选地,当箱盖3盖合时,压板4在自然状态下位于距桶底2/3~3/4的高度处,较佳地,选择在距桶底7/10的高度处。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包括脚踏式翻盖的垃圾桶本体1、箱盖3和压板4,箱盖3铰接在垃圾桶本体1上方,压板4通过柔性绳索5与箱盖3连接并悬挂于箱盖3下方,在箱盖3掀起和盖合过程中,柔性绳索5在压板4的重力作用下始终保持竖向垂直。优选地,柔性绳索5为3根,呈三角形排布,从而使压板4稳定的悬挂在箱盖3下方。

当箱盖3掀起时,压板4在柔性绳索5的作用下随箱盖3向上移动,并与水平面呈锐角向上倾斜;当箱盖3盖合时,压板4在重力作用下,柔性绳索5瞬间拉直,将压板4从倾斜状态放平,最终与箱盖3平行,在此过程中将压板4拍压在桶内垃圾上,对桶内垃圾进行压实。

连接件选用柔性绳索5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量产和推广应用。

实施例2

如图4至图6所示,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包括脚踏式翻盖的垃圾桶本体1、箱盖3和压板4,箱盖3铰接在垃圾桶本体1上方,压板4通过刚性连杆6悬挂在箱盖3的下方,刚性连杆6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箱盖3上,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压板4上,优选地,刚性连杆6与压板4连接点相对靠近箱盖3前方开口,可以使得压板4随箱盖3开启过程中能够斜向上倾斜,从而不会阻挡垃圾的投放,如图6所示。刚性连杆6在垂直于箱盖3与箱体铰接的轴线方向的平面内自由摆动。在箱盖3掀起和盖合过程中,刚性连杆6在压板4的重力作用下可以保持竖向垂直。

当箱盖3掀起时,压板4在刚性连杆6的作用随箱盖3向上移动,由于刚性连杆6两端分别与箱盖3和压板4铰接,从而刚性连杆6能够始终保持竖向垂直,同时使得压板4与水平面呈锐角向上倾斜,从而压板4不会阻挡垃圾投放;当箱盖3盖合时,压板4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放平,最终与箱盖3平行,在此过程中压板4拍压在桶内垃圾上,对桶内垃圾进行压实。

连接件选用刚性连杆6铰接设计,结构稳定,成本低,便于量产和推广应用。

实施例3

如图7至图10所示,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包括脚踏式翻盖的垃圾桶本体1、箱盖3和压板4,箱盖3铰接在垃圾桶本体1上方,压板4通过连接件与箱盖3连接并悬挂于箱盖3下方。具体地,该连接件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并排地菱形伸缩架7,菱形伸缩架7垂直于箱盖3铰接轴线方向设置,菱形伸缩架7的上侧7a与箱盖3连接,菱形伸缩架的下侧7b与压板4相连。其中,菱形伸缩架上侧7a靠近箱盖3铰接侧的一端7c与箱盖3滑动连接,即箱盖3的内侧设有滑槽8,菱形伸缩架上侧7a靠近箱盖3铰接端7c设有与滑槽8相匹配的滑块或滑轮9;而菱形伸缩架上侧7a靠近箱盖3开口侧的一端7d与箱盖3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菱形伸缩架7更加容易展开和收缩,进一步包括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连接在滑块或滑轮9上,另一端连接在垃圾桶本体1上。

当箱盖3盖合时,弹簧10处于自然状态下,滑块或滑轮9在弹簧作用下向箱盖3前方方向移动,将菱形伸缩架7展开,给压板4一个向下的压力,对垃圾起到压实作用。

当使用者踩下踏板,箱盖3由盖合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滑槽8随箱盖3的掀起而逐渐倾斜,在压板4重力作用下滑块或滑轮9向箱盖3的后方移动,同时弹簧10也将对滑块施加一个向后的拉力加速滑块后移,从而收缩菱形伸缩架7,使得压板4随箱盖3掀起而倾斜,并向箱盖3靠拢,避免压板4遮挡垃圾投放入口。

当使用者松开踏板,箱盖3由打开状态向盖合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滑槽8随箱盖3的盖合而逐渐放平,在压板4重力作用下滑块或滑轮9向箱盖3的前方移动,同时弹簧10复位也将对滑块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加速滑块前移,从而打开菱形伸缩架7,使得压板4随箱盖3盖合而放平,并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压实。

此外,为了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垃圾桶箱体内垃圾是否已满,还设置了防溢报警系统,该防溢报警系统包括位置传感器11、信号接收器12、控制器13和报警器14,位置传感器11设于垃圾桶本体1预定高度处,应当略高于压板4自然状态下的高度,一般为距离桶底高度为3/4~4/5高度处,优选在距离桶底高度为3/4高度处。信号接收器12分别连接位置传感器11和控制器13,控制器13与报警器14相连。

位置传感器1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红外传感器或光耦传感器,当垃圾桶本体1内的垃圾达到预定高度,如距桶底高度为3/4高度处时,信号接收器12接收到位置传感器11采集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收到信号后对报警器14发出启动命令,通过声光等提箱工作人员应当清理垃圾桶或更换垃圾袋。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压缩式防溢垃圾桶中,在箱盖的内侧悬挂压板,压板能够随箱盖掀起和降落自动对桶内垃圾进压实,提高垃圾箱桶的空间使用率;并设置自动防溢警报系统,当垃圾达到预定高度时,能够出发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垃圾桶已满,同时避免了垃圾外溢造成环境污染。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