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膜贴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102发布日期:2018-09-11 23:1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膜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代,触摸屏手机和平板电脑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保护触摸屏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用户一般都会在屏幕处粘贴上透明薄膜保护屏幕,但是该贴膜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技巧性,才能保证保护膜对准屏幕和减少气泡,一般的用户采用人手直接贴膜的难度较大、效果不佳,而且无法将保护膜精准的与屏幕对齐,一次贴膜的成功率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保护膜贴膜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用户采用人手直接贴膜的难度较大、效果不佳,而且无法将保护膜精准的与屏幕对齐,一次贴膜的成功率不高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保护膜贴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护膜贴膜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横向设有两个蜗杆,且两个蜗杆均贯穿壳体的侧壁设置,所述壳体中转动连接有两个均与蜗杆匹配的蜗轮,所述壳体的上端侧壁设有两个开口滑槽,且两个开口滑槽分别位于蜗轮的上方,两个所述开口滑槽均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侧壁均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杆连接有与蜗轮匹配的第一齿条,所述壳体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第一立柱,且第一立柱位于两个夹板之间,所述第一立柱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立柱中竖直设有第二立柱,且第二立柱贯穿第一立柱的上端侧壁设置,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侧壁横向设有支架,且支架的下端侧壁设有多个吸盘,所述第一立柱的侧壁横向设有转杆,且转杆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立柱中设置,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中的转杆一端设有齿轮,且第二立柱的侧壁设有与齿轮匹配的第二齿条。

优选的,所述转杆上包裹有橡胶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开口滑槽上套设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滑槽,且滑槽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立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侧壁还设有转把。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待贴膜的设备夹持在夹板上,以便对其进行定位,然后由吸盘吸附保护膜与屏幕对齐再将其贴在设备的屏幕上,提高一次精准贴膜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保护膜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蜗杆、3蜗轮、4开口滑槽、5第一滑块、6夹板、7连杆、8第一齿条、9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11支架、12吸盘、13转杆、14齿轮、15第二齿条、16滑槽、17第二滑块、18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保护膜贴膜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中横向设有两个蜗杆2,转杆2上包裹有橡胶保护套,防止转动转杆2时擦伤手部,且两个蜗杆2均贯穿壳体1的侧壁设置,壳体1中转动连接有两个均与蜗杆2匹配的蜗轮3,壳体1的上端侧壁设有两个开口滑槽4,开口滑槽4上套设有防尘罩,防止灰尘落入到壳体1中造成不方便的清理,且两个开口滑槽4分别位于蜗轮3的上方,两个开口滑槽4均通过第一滑块5滑动连接有夹板6,两个第一滑块5的下端侧壁均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杆7连接有与蜗轮3匹配的第一齿条8,壳体1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第一立柱9,第一立柱9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滑槽16,且滑槽16通过第二滑块17与第二立柱10滑动连接,减小了第一立柱9与第二立柱10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第二立柱10在第一立柱9中移动,且第一立柱9位于两个夹板6之间,第一立柱9为中空结构,第一立柱9中竖直设有第二立柱10,且第二立柱10贯穿第一立柱9的上端侧壁设置,第二立柱10的上端侧壁横向设有支架11,且支架11的下端侧壁设有多个吸盘12,第一立柱9的侧壁横向设有转杆13,转杆13的侧壁还设有转把18,便于转动转杆13,且转杆13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立柱9中设置,位于第一立柱9中的转杆13一端设有齿轮14,且第二立柱10的侧壁设有与齿轮14匹配的第二齿条1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转动蜗杆2,蜗杆2与蜗轮3啮合,蜗轮3与第一齿条8啮合,第一齿条8移动,第一齿条8通过连杆7带动第一滑块5在开口滑槽4中滑动,第一滑块5又带动夹板6滑动,夹板6将待贴膜的设备夹持住,这样夹板6能对设备进行一个定位,然后将保护膜正对齐设备的屏幕吸附在吸盘12上,再转动转杆13,转杆13带动齿轮14旋转,齿轮14与第二齿条15啮合,第二立柱10在第一立柱9中向下移动,吸盘12将保护膜放在屏幕上,这样就避免了用手将保护膜放在屏幕上而带来的保护膜无法与屏幕对齐的问题,提高了一次贴膜的成功率,在吸盘12将保护膜贴在屏幕上,待保护膜与屏幕粘接在一起后,将吸盘12与保护膜分离开,贴膜工作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