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螺纹盖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0372发布日期:2018-09-21 22:29阅读:19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无螺纹盖子。



背景技术:

瓶盖是密封瓶子用的,根据不同的功用,有不同形状、不同操作方法的瓶盖。如矿泉水瓶盖是圆形用拧的,易拉罐瓶盖是环状用拉的,肉罐头瓶盖没有固定形状,撕成啥样就是啥样。目前市面上流通最大的类似于饮料瓶和保温杯等还处在使用具有螺纹的盖子居多,因此设计人员想要提出一种与市面流通的盖子结构均不同的盖子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具有螺纹,开启关闭均极为便捷,并且能提供良好密封性能的无螺纹盖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螺纹盖子,包括无螺纹盖体、橡胶套和内环,所述无螺纹盖体的中部成型有套柱,所述橡胶套的内部形成有腔体,腔体内设有所述内环,内环的外壁与所述腔体的内壁相互贴紧,所述内环套设在所述套柱上;

当所述无螺纹盖体套在瓶体上时,将无螺纹盖体向一侧转动,所述套柱会迫使内环将橡胶套撑开,使橡胶套的外壁与所述无螺纹盖体的内壁将瓶体压紧。

进一步,所述内环的内壁上成型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凸柱组,所述套柱的外壁上成型有数量与凸柱组一样,并且均匀分布的偏心面;

当所述内环的凸柱组沿着所述套柱的外壁的偏心面转动时,所述内环具有不断将橡胶套撑开的趋势。

进一步,所述凸柱组包括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之间成型有缺口。

进一步,所述缺口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半缺口,以及自上而下的第二半缺口。

进一步,所述套柱上还成型有均匀分布的挡筋,挡筋将所述偏心面均匀分布开来。

进一步,所述橡胶套与无螺纹盖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橡胶套的外壁上成型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该无螺纹盖子套在瓶体上时,橡胶套与瓶体的内口相互卡住,两者之间具有摩擦力,此时转动无螺纹盖体,无螺纹盖体的套柱会将内环撑开,内环再将橡胶套撑开,橡胶套与瓶口的内壁贴合的更紧,这样子无螺纹盖体就无法从瓶子上拔出,只能将无螺纹盖体重新向一侧转回来,解除内环的撑开状态,这样就可以实现将无螺纹盖体将瓶体内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无螺纹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螺纹盖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无螺纹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螺纹盖子的部件分解图。

1-无螺纹盖体,2-橡胶套,3-内环,4-套柱,5-腔体,6-凸柱组,61-第一凸柱,62-第二凸柱,7-偏心面,8-缺口,81-第一半缺口,82-第二半缺口,9-挡筋,10-间隙,1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无螺纹盖子,包括无螺纹盖体1、橡胶套2和内环3,所述无螺纹盖体1的中部成型有套柱4,所述橡胶套2的内部形成有腔体5,腔体5内设有所述内环3,内环3的外壁与所述腔体5的内壁相互贴紧,所述内环3套设在所述套柱4上;

当所述无螺纹盖体1套在瓶体上时,将无螺纹盖体1向一侧转动,所述套柱4会迫使内环3将橡胶套2撑开,使橡胶套2的外壁与所述无螺纹盖体1的内壁将瓶体压紧。无螺纹盖子具有使用方便,密封性良好的特点,将无螺纹盖子关上瓶体时,只需要将无螺纹盖子套在瓶体上,橡胶套2与瓶体的瓶口相互卡住,并在转动时,存在摩擦力,转动无螺纹盖体1,此时,内环3与无螺纹盖体1发生错位,内环就逐渐被无螺纹盖体1的套柱4撑开,被撑开的内环3将橡胶套2撑开,橡胶套2与瓶体的内壁紧紧贴合住,实现用无螺纹盖子将瓶体关上的目的,同样的,需要打开时,将无螺纹盖体1朝反向转动,那样内环3恢复原样,不会撑开橡胶套2,橡胶套2与瓶体的内壁慢慢松动,相互之间的压力变小,这样在拔出无螺纹盖体1时,摩擦力也很小,就能将无螺纹盖体1拔出了。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环3的内壁上成型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凸柱组6,所述套柱4的外壁上成型有数量与凸柱组6一样,并且均匀分布的偏心面7;当所述内环3的凸柱组6沿着所述套柱4的外壁的偏心面7转动时,所述内环3具有不断将橡胶套2撑开的趋势。内环3在套设在套柱4上,由于套柱4的外壁为偏心面7,那么当套柱4和凸柱组6发生相对转动时,凸柱组6距离套柱4中心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当该距离不断增大时,内环3就会被撑开,此时,被撑大的内环3就将橡胶套2也同时撑开了,使橡胶套2和瓶体瓶口内壁之间的压力增大,实现用无螺纹盖子将瓶体锁住关上。

进一步,所述凸柱组6包括第一凸柱61和第二凸柱62,第一凸柱61和第二凸柱62之间成型有缺口8。内环3为塑料件,有缺口8的存在,可以使内环3的撑开更易,不会由于塑料件的塑性,导致将内环3撑破。

进一步,所述缺口8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半缺口81,以及自上而下的第二半缺口82。如果缺口8是单边设置的,那么在内环3撑开的过程中,内环3上受到的力不对称,也有可能使内环3发生损坏,自下而上的第一半缺口81和自上而下的第二半缺口82,正好与第一凸柱61和第二凸柱62互相配合,使内环3在撑开时,内环3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同时被撑开,这样内环3的受力就会比较均匀。避免塑料件的损坏。

如图3所示,所述套柱4上还成型有均匀分布的挡筋9,挡筋9将所述偏心面7均匀分布开来。挡筋9将套柱4上的偏心面7均匀划分开来以后,其中一点,偏心面7的数量和凸柱组6的数量是一致的,这样凸柱组6沿着偏心面7转过时,当转动凸柱组6与套柱4的中心距离最大时,凸柱组6就被挡筋9挡住了,也实现了用无螺纹盖体1将瓶体关上的目的,不会导致凸柱组6可以继续转动至下一个偏心面7,忽然发生凸柱组6与套柱4中心距离跳至最小,导致无螺纹盖体1又处于未锁住瓶体的状态。

如图1所示,所述橡胶套2与无螺纹盖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如图2所示,所述橡胶套2的外壁上成型有防滑纹11。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