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吊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2902发布日期:2018-10-26 21:4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吊装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吊装组件都由滑轮和吊钩组成。在使用时,一般通过钢丝悬挂,使整个吊装组件下放。然而,因为一些工程上的需要,需要使整个吊装组件竖直地下放。但是目前的吊装组件,不能确定整个吊装组件在下放过程中是否保持竖直向下。并且如果吊装组件自身的配重不均,也难以保持竖直向下,因此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市政工程用吊装组件,可以在滑轮轴上穿参考的钢线,从而确定是否保持竖直向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工程用吊装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滑轮罩、滑轮件、以及滑轮轴;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横向相对;

所述滑轮罩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滑轮轴横向贯穿所述滑轮罩,并且设于所述滑轮罩内;

所述滑轮件设于所述滑轮罩内,并且套在所述滑轮轴上;

所述滑轮轴的两端相对所述滑轮罩均向外凸出,所述滑轮轴为中空轴,所述滑轮轴的中空处提供竖直向下的钢线从横向穿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吊钩横轴和吊钩;

所述吊钩横轴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且设于所述滑轮罩的下方;

所述吊钩连接在所述吊钩横轴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吊钩螺母和轴承;

所述吊钩螺母通过所述轴承连接所述吊钩横轴上,并且所述吊钩螺母设于所述滑轮罩和所述吊钩横轴之间,所述吊钩螺母绕所述轴承的轴线可以相对所述吊钩横轴转动;

所述吊钩的端部连接在所述吊钩螺母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吊钩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吊钩螺母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轴承隐藏在所述吊钩螺母和所述吊钩横轴之间。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吊钩横轴的两端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向外凸出,并且分别通过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横向挡板进行固定;

所述横向挡板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挡板平行,并且分别设于所述吊钩横轴的端部的下方和下方。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用吊装组件,将滑轮罩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并且贯穿滑轮罩的滑轮轴有中空的结构,所以可以提供参考的钢线从横向穿过。使用时,由于钢线本身竖直向下,所以可以和悬挂的钢丝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是否保持竖直向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市政工程用吊装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轮轴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滑轮罩;4、滑轮件;5、滑轮轴;6、吊钩横轴;7、吊钩;8、吊钩螺母;10、横向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市政工程用吊装组件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滑轮罩3、滑轮件4、以及滑轮轴5;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横向相对;滑轮罩3设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滑轮轴5横向贯穿滑轮罩3,并且设于滑轮罩3内;滑轮件4设于滑轮罩3内,并且套在滑轮轴5上;滑轮轴5的两端相对滑轮罩3均向外凸出,滑轮轴5为中空轴,滑轮轴5的中空处提供竖直向下的钢线从横向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滑轮罩3固定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并且贯穿滑轮罩3的滑轮轴5有中空的结构,所以可以提供参考的钢线从横向穿过。使用时,由于钢线本身竖直向下,所以可以和悬挂的钢丝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是否保持竖直向下。

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市政工程用吊装组件还包括吊钩横轴6和吊钩7;吊钩横轴6设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并且设于滑轮罩3的下方;吊钩7连接在吊钩横轴6上。

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市政工程用吊装组件还包括吊钩螺母8和轴承(图中未示出);吊钩螺母8通过轴承连接吊钩横轴6上,并且吊钩螺母8设于滑轮罩3和吊钩横轴6之间,吊钩螺母8绕轴承的轴线可以相对吊钩横轴6转动;吊钩7的端部连接在吊钩螺母8上。

此外,吊钩7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吊钩螺母8上。

此外,轴承隐藏在吊钩螺母8和吊钩横轴6之间。

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吊钩横轴6的两端相对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均向外凸出,并且分别通过设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上的横向挡板10进行固定;横向挡板10包括两个,两个横向挡板10平行,并且分别设于吊钩横轴6的端部的下方和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吊钩横轴6固定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并且为了保证固定的牢固性,还设置了两个横向挡板10,形成对吊钩横轴6的端部的上下限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