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吊具及带柔性吊具的汽车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2901发布日期:2018-10-26 21:4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转运工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吊具及带柔性吊具的汽车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转运零件和车身,一般会使用吊具来实现。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吊具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托住零件或车身底部的框架式吊具,另一类是吊车顶的钩式吊具。

随着汽车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在生产线工位之间的车身转移早已实现了自动化,由于框架式吊具具有固定性好,运行平稳的特点,且在空中输送和地面输送系统进行转接时容易实现定位,所以在需要自动转接的生产中绝大多数都使用了托底的框架式吊具,如用在前处理电泳线的C型钩吊具输送系统、自行葫芦吊具输送系统,用在PVC UBS工序的反滑橇吊具输送系统,他们的共同点是利用车身底部的工艺孔或者门槛下部的裙边多层板来支撑车身的重量;其中固定车底工艺孔的框架式吊具还可以实现一定角度的前后摆动工艺动作,但是门框式吊具输送系统的设备投资大,框架尺寸被设计的超过车身尺寸才能满足车身的通过性,对面积的占用大。

钩式吊具利用吊具的挂钩挂住车身的门框上部来转移车身,在车身临时上件和下件等灵活性要求高的场合,采用空间占用小的钩式吊具不仅能降低设备投资,还能减少对空间的占用,提高车身转运的灵活性;钩式吊具的起吊方式基本采用托车身门框或顶盖两侧的方式来起吊车身,有电动夹紧和手动夹紧两种方式,但效率基本一致;电动夹紧方式由于夹紧的行程固定,只适用于单一车型,有较大的局限性,不适合涂装生产线这种多车型混线的柔性生产线;手动夹紧方式由于夹紧的行程有一定的调节量,适用于多车型生产的场合,故研发一种更加省力、快捷、安全并且能减少操作人员数量的手动夹紧式吊具,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柔性吊具及带柔性吊具的汽车转运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柔性吊具,包括框架及吊钩,所述吊钩分两组并分别通过滑车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左右两端,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在两组滑车组件之间。

进一步,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转臂,所述联动转臂的中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框架中间的拉杆上,所述联动转臂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调节连杆和相对应的滑车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联动转臂和所述框架中间的拉杆通过轴和轴套配合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还包括安全带装置,所述安全带装置包括两条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张紧设置在所述框架左右两端的下部;所述安全带装置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吊钩的下端钩部。

进一步,所述安全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杆螺母结构张紧设置在所述框架左右两端连接杆的下部。

进一步,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在所述滑车组件的运行轨道上以限制所述滑车组件的极限位置;所述限位装置在所述滑车组件的运行轨道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

进一步,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限位块或限位挡板,所述限位块或限位挡板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所述滑车组件的运行轨道上。

进一步,所述框架的左右两端还设置有握把。

进一步,所述框架是一矩形框结构,矩形框结构的前后两横杆作为所述滑车组件的运行轨道,矩形框结构的左右两纵杆分别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向下延伸的连接杆,矩形框结构的中间设置有前后向布置的拉杆,所述拉杆上设置有吊环。

进一步,所述滑车组件上部是滚轮以与所述框架滚动连接,所述滑车组件下部安装所述吊钩。

一种带柔性吊具的汽车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柔性吊具。

进一步,还包括程控葫芦,所述柔性吊具与所述程控葫芦连接。

进一步,所述程控葫芦由无线遥控器控制。

该柔性吊具及带柔性吊具的汽车转运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系统灵活度高,能实现多车型共用,只要一人即可操作,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

(2)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吊具利用机械连杆机构的原理,在联动转臂的作用下,操作人员推/拉动任一侧的吊钩或滑车组件就可以实现吊具两侧吊钩的同时打开和夹紧动作。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安全带装置作为防砸保护装置,在操作人员未控制好吊具下降距离的情况下或者程控葫芦损坏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吊具砸车顶上产生变形事故,与其他吊具相比,该实用新型注重车身的防护,解决了操作人员操作不慎造成的砸车事故,降低了操作的难度,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对人员技能的要求。

(4)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遥控器控制程控葫芦实现吊具的上升和下降,使整个转运过程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柔性吊具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柔性吊具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柔性吊具的左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吊具的使用示意图(正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吊具的使用示意图(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11—连接杆;12—拉杆;13—吊环;2—限位装置;3—联动转臂;4—调节连杆;5—滑车组件;6—安全带装置;61—安全带;7—吊钩;8—轴和轴套转动副;9—握把;10—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柔性吊具及带柔性吊具的汽车转运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吊具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吊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吊具的左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吊具,包括包括框架1及吊钩7,吊钩7分两组并分别通过滑车组件5设置在框架1左右两端,两组滑车组件5之间还设置有联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转臂3,联动转臂3的中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框架1中间的拉杆12上,联动转臂3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调节连杆4和相对应的滑车组件5连接。当任何一侧的吊钩7被推/拉时,联动机构会带动另一侧的吊钩7做出相同的动作。

优选地,联动转臂3和框架1中间的拉杆12通过轴和轴套转动副8的配合连接在一起。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吊具,还包括安全带装置6,安全带装置6包括两条安全带61,安全带6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杆螺母结构张紧在框架1左右两端的下部。框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向下延伸的连接杆11,以安装所述安全带61。安全带装置6的安装位置高于吊钩7的下端钩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吊具,还包括限位装置2,限位装置2在滑车组件5的运行轨道上以限制滑车组件5的极限位置;限位装置2在滑车组件5的运行轨道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

优选地,限位装置2包括一限位块或限位挡板,限位块或限位挡板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滑车组件5的运行轨道上。本实施例中,框架1的前后两横杆作为滑车组件5的运行轨道,限位装置2安装在框架1的前后横杆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吊具,其框架1是一矩形框结构,矩形框结构的前后两横杆作为滑车组件5的运行轨道,矩形框结构的中间设置有前后向布置的拉杆12,拉杆12上设置有吊环13以与程控葫芦连接。

优选地,框架1的左右两端还设置有握把9。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吊具,其滑车组件5上部是滚轮以与框架1滚动连接,滑车组件5下部安装吊钩7。

如图4和图5所示,图4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吊具的一种使用实施例,柔性吊具通过程控电动葫芦上下和横向行走,行走轨道布置了简易的滑触线来实现电动葫芦的上升下降及行走等动作;程控葫芦的控制器外接无线信号接收器,由无线遥控器进行控制。

当柔性吊具到达接车工位后受控下降,此时柔性吊具的吊钩7为打开状态,下降到位后,操作人员抓住柔性吊具的握把9,人工推动柔性吊具一端的滑车组件5,在联动转臂3的带动下,框架1两侧的吊钩7往中间滑动,由于需要起吊不同类型的车身10,两侧吊钩7之间的起吊宽度是不同的,此时操作人员需观察吊钩7的位置是否处于合适的位置,既可以起吊车身10,又不会造成吊钩7与门框干涉,确认后控制柔性吊具上升,在吊钩7还未上升到位钩住车身10时,操作人员需要观察吊钩7与车身10两侧的距离并及时调整,使吊钩7受力位置处于车身10顶盖两侧的加强梁上,如图4所示;柔性吊具上升到位后,操作人员使用遥控器控制葫芦运行到下件工位后停止。

当车身10被柔性吊具转运系统输送到下件工位后,人工控制柔性吊具下降,同时操作人员需要确认车身10与转移小车或者支架的落点位置是否对上,当车身平稳落到转移小车或者支架上后,再点动遥控器控制吊具下降,待吊钩7脱离承重位置并处于可以打开的高度时,手动拉动一侧的吊钩7,在联动转臂3的带动下,吊钩7向两端滑动,同时控制柔性吊具上升到位再遥控行走到接车工位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吊具利用机械连杆机构的原理,在联动转臂的作用下,操作人员推/拉动任一侧的吊钩或滑车组件就可以实现吊具两侧吊钩的同时打开和夹紧动作。同时操作人员使用无线遥控器控制程控葫芦实现吊具的上升和下降,使整个转运过程安全高效。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专门的安全带,在操作人员未控制好吊具下降距离的情况下或者程控葫芦损坏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吊具砸车顶上产生变形事故,与其他吊具相比,该实用新型注重车身的防护,解决了操作人员操作不慎造成的砸车事故,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单人操作,且使用灵活,具有多车型吊装的能力,吊具安全性要好,有防止砸车的功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