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壳机的换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0405发布日期:2018-09-05 00:3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包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皮壳机的换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书本、台历或各种包装盒等通常都需要用到皮盒机,所述的皮盒均是由一层硬纸板和一层皮封粘合而成,皮克的生产加工一般都是通过皮壳机来实现。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49779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一种半自动皮壳机送纸板机构,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方形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前端和后端设有第一导轨组,所述安装架两侧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由第一气缸驱动沿所述安装架两侧前后运动,所述驱动杆前端设有吸纸板装置,所述第一导轨组上设有挡纸板安装条组,所述挡纸板安装条组包括两个可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上横向移动的挡纸板安装条,所述挡纸板安装条上设有挡纸板,所述挡纸板后部设有纸板卡位条,所述挡纸板前端设有挡纸板条,所述挡纸板安装条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上。

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当送纸板机构上的一组纸运送完毕,需要停机装上新的一组纸后才可以工作,造成工作间断,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皮壳机的换纸装置,具有能不停机上纸,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皮壳机的换纸装置,包括多工位底座和用于吸取堆放在所述多工位底座上的纸的吸纸机构;所述多工位底座包括至少两个可分别移动到所述吸纸机构下方的存纸工位,还包括驱动所述存纸工位移动到所述吸纸机构下方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存纸工位包括至少4个用以形成矩形堆纸区域的限位挡板和分别驱动相对的所述限位挡板靠近或远离以改变所述堆纸区域面积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端具有反向螺纹的丝杆,所述丝杆上的反向螺纹分别与相对的两个限位挡板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多工位底座包括至少两个可分别移动到吸纸机构下方的存纸工位,该存纸工位用于堆放待吸取的纸,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多工位底座运动以使存纸工位可以分别运动到吸纸机构下方;由于多工位底座运动容易导致堆放在存纸工位上的纸产生偏移,通过设置由限位挡板组成的堆纸区域,待吸取的纸堆放在堆纸区域内,通过限位挡板的限位防止由于多工位底座运动导致堆放在存纸工位上的纸产生偏移;进一步,丝杆通过两端的反向螺纹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挡板螺纹连接以驱动该两个限位挡板靠近或远离,从而可以改变堆纸区域大小,可以放置多种大小规格的纸。

进一步,所述多工位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板的运动板,所述存纸工位设于所述运动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动板滑动连接于固定底板上,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使多个存纸工位分别运动到吸纸机构下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运动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驱动机构为气缸,气缸运动过程稳定,运动速度快。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运动板上的齿条和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的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第一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和齿轮齿条机构,以实现驱动运动板相对于固定底板滑移。

进一步,所述多工位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板的运动板,所述存纸工位设于所述运动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动板转动连接于固定底板上,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使多个存纸工位分别运动到吸纸机构下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运动板底部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运动板的旋转中心同心设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的第二伺服电机和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一皮带轮的皮带轮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第一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皮带轮和皮带轮组,以实现驱动运动板相对于固定底板转动。

进一步,所述多工位底座还包括在所述运动板转动停止后用以对所述运动板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组件在所述运动板转动停止后用以对所述运动板进行定位,使运动板停止后更加稳定,防止在吸纸过程中运动板产生转动。

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至少有两组,且用于分别卡接所述运动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板的限位卡指和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的驱动所述限位卡指靠近或远离所述运动板的第三气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至少有两组,分别卡接在运动板的两侧,该定位组件包括了限位卡指和驱动该限位卡指对运动板进行限位的气缸,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进一步,所述限位卡指靠近所述运动板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两组定位组件中的限位卡指上的倾斜面相对设置,且两组所述倾斜面形成逐渐缩小的导向对中单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组倾斜面,两组定位组件中的限位卡指上的倾斜面相对设置,且两组所述倾斜面形成逐渐缩小的导向对中单元,这样在运动板转动出现小偏差后,通过两组倾斜面对运动板进行位置矫正,使运动板转动到设计的准确中间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多工位底座包括至少两个可分别移动到吸纸机构下方的存纸工位,该存纸工位用于堆放待吸取的纸,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多工位底座运动以使存纸工位可以分别运动到吸纸机构下方;由于多工位底座运动容易导致堆放在存纸工位上的纸产生偏移,通过设置由限位挡板组成的堆纸区域,待吸取的纸堆放在堆纸区域内,通过限位挡板的限位防止由于多工位底座运动导致堆放在存纸工位上的纸产生偏移;进一步,丝杆通过两端的反向螺纹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挡板螺纹连接以驱动该两个限位挡板靠近或远离,从而可以改变堆纸区域大小,可以放置多种大小规格的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皮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皮壳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要示出了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皮壳机的吸纸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用于皮壳机的换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用于皮壳机的换纸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主要示出了施例二中的一种用于皮壳机的换纸装置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机架;200、上纸装置;210、多工位底座;211、存纸工位;2111、堆纸区域;2112、限位挡板;2113、驱动组件;2114、丝杆;2115、凹槽;2116、拧动部;212、第一驱动机构;213、固定底板;214、运动板;215、第二气缸;216、第一皮带轮;217、第二伺服电机;218、皮带轮组;219、定位组件;2191、限位卡指;2192、第三气缸;2193、倾斜面;220、吸纸机构;221、竖直导轨;222、吸纸单元;2221、移动板;2222、滑槽;223、第二驱动机构;224、固定架;225、第一转臂;226、第二转臂;227、第一气缸;228、缓冲单元;2281、承载板;2282、浮动板;2283、浮动单元;2284、弹簧;2285、导向杆;2286、直线轴承;229、吸嘴组件;230、送纸机构;231、线性模组;232、夹指组件;233、滑移件;234、驱动气缸;235、夹指组;236、固定夹指;237、滑移夹指;240、滑槽滑道组件;300、输送装置;301、夹纸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一

一种皮壳机,参见图1,包括机架100、上纸装置200和输送装置300,输送装置300为输送带,输送带靠近上纸装置200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夹持所述的夹纸轮组输送的纸的夹纸轮组,所述的夹纸轮组包括两个转动轴平行设置的夹纸辊301,两个夹纸辊301的辊面相互贴合,两个夹纸辊301均为橡胶辊,还包括驱动两个夹纸辊301转动以向输送带上输送纸的电动机(图中未示出)。

而上纸装置200包括多工位底座210、吸纸机构220和送纸机构230。

多工位底座210包括至少两个可分别移动到吸纸机构220下方的存纸工位211,还包括驱动存纸工位211移动到吸纸机构220下方的第一驱动机构212;以下分别具体介绍多工位底座210、吸纸机构220和送纸机构230。

多工位底座210还包括固定底板213和滑动连接于固定底板213的运动板214,存纸工位211设于运动板214上,第一驱动机构212为固定于固定底板213上的第二气缸215,第二气缸215的输出轴与运动板214固定连接。容易想到,在其他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机构212还可以采用以下形式,第一驱动机构212包括固定于运动板214上的齿条和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的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第一伺服电机固定于固定底板213。

运动板214通过滑槽滑道组件240滑动连接于固定底板213上,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使多个存纸工位211可分别运动到吸纸机构220下方。

吸纸机构220包括竖直导轨221、吸纸单元222和驱动吸纸单元222沿竖直导轨221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23,上述竖直导轨221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机架100上,两个固定导轨之间为吸纸单元222,吸纸单元222下方为多工位底座210;整体工作时,第二驱动机构223驱动吸纸单元222向下移动并从位于吸纸机构220下方的存纸工位211吸取一张纸,吸纸单元222向上移动携带吸取的纸向上移动并送往送纸机构230。

第二驱动机构223包括固定于机架100上的固定架224、铰接于固定架224的第一转臂225和铰接于第一转臂225的第二转臂226,第二转臂226另一端(图1中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吸纸单元222。还包括驱动第一转臂225相对于固定架224旋转的第一气缸227,第一气缸227的底座铰接于固定架224,第一气缸227的输出轴铰接于第一转臂225的中部,第一气缸227位于第一转臂225上方。

工作时,第一气缸227动作带动第一转臂225相对于固定架224旋转,由第一转臂225带动第二转臂226运动,进而第二转臂226带动吸纸单元222上下移动。第一气缸227在工作时,输出轴运动带动第一转臂225运动,而第一气缸227的底座铰接于固定架224,使得第一气缸227的底座运动幅度相对于输出轴更小,即第一气缸227工作时底座运动量较小,防止由于第一气缸227本体大幅度动作造成气缸工作状态不稳定。

参见图2,送纸机构230包括线性模组231和由线性模组231驱动的夹持吸纸单元222输送的纸并送往夹纸轮组的夹指组件232。线性模组231(linear unite)是指在自动化工业领域中对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装置的统称,也称为定位模组,线性模组231按内部结构分为同步带式和滚珠螺杆式,本实施例中采用滚珠螺杆式,该线性模组231的驱动件为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该线性模组231有两个且分别平行的固定在两个竖直导轨221靠近输送装置300一侧。该夹指组件232包括固定在线性模组231的滑移件233上的驱动气缸234和由该驱动气缸234驱动的以夹持纸的夹指组235,夹指组235包括固定在上述滑移件233上的固定夹指236和固定在上述驱动气缸234的输出轴的滑移夹指237。

工作时,将待吸取的纸放置在存纸工位211上,由于存纸工位211设置有两个,可以分别运动到吸纸机构220下方,当一个运动到存纸工位211下方后,可以对另一个存纸工位211进行存放纸等动作,即实现了连续上纸;上纸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23来驱动吸纸单元222沿竖直导轨221上下移动,吸纸单元222向下移动并从位于吸纸机构220下方的存纸工位211吸取一张纸,吸纸单元222向上移动携带吸取的纸向上移动并送往送纸机构230,而送纸机构230的夹指组件232夹取该纸,并通过线性模组231的驱动而输送到夹纸轮组;以上过程完成了皮壳机的连续上纸动作。

参见图3,吸纸单元222包括移动板2221、固定于移动板2221下方的缓冲单元228和固定于缓冲单元228下方的吸嘴组件229,移动板2221包括与竖直导轨221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滑槽2222;缓冲单元228包括固定于移动板2221下方的承载板2281、设置于承载板2281下方的浮动板2282和连接承载板2281和浮动板2282的浮动单元2283,浮动单元2283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浮动板2282和承载板2281上的弹簧2284,吸嘴组件229固定于浮动板2282的下方;浮动单元2283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杆2285,导向杆2285下端穿过承载板2281并固定于浮动板2282,承载板2281上设置有用于穿过导向杆2285的限位孔。

吸纸单元222在工作时,移动板2221通过滑槽2222与竖直导轨221滑动配合,使移动板2221在上下滑移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摆动,运动更加平稳;移动板2221向下移动并靠近纸堆后,吸嘴组件229首先与纸堆接触,然后缓冲单元228开始缓冲,使移动板2221逐渐减速最终停止,通过缓冲单元228对移动板2221进行缓冲的过程中,由于移动板2221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对吸嘴组件229产生一个下压力,使得吸嘴组件229与纸的结合更加紧密,吸合效果更好;缓冲单元228由承载板2281、浮动板2282和浮动单元2283组成,而浮动单元2283为弹簧2284,通过弹簧2284的弹性形变吸收移动板2221向下移动的动能,使移动板2221逐渐减速并最终停止,上述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由于上述缓冲单元228在工作时,由于浮动板2282通过弹簧2284连接在移动板2221上,弹簧2284在压缩或伸长的过程中,浮动板2282容易产生抖动,通过导向杆2285和限位孔的配合,减轻浮动板2282相对于移动板2221移动时的抖动,使该过程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弹簧2284套于导向杆2285,通过将弹簧2284套接于导向杆2285,导向杆2285对弹簧2284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弹簧2284在压缩过程中产生弯曲。承载板2281上固定有与限位孔同心设置的直线轴承2286,直线轴承2286与导向杆2285滑动配合。通过直线轴承2286与导向杆2285配合,一方面减少了导向杆2285滑动的阻力,另一方面,通过直线轴承2286与导向杆2285的配合,减轻导向杆2285的摆动。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皮壳机的换纸装置,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多工位底座210和用于吸取堆放在多工位底座210上的纸的吸纸机构220;应当注意本实施例给出了另外一种多工位底座210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多工位底座210可应用于实施例一中。

参加图4,该多工位底座210包括至少两个可分别移动到吸纸机构220下方的存纸工位211,具体的,多工位底座210包括固定底板213和转动连接于固定底板213的运动板214,存纸工位211设于运动板214上;该多工位底座210还包括驱动存纸工位211移动到吸纸机构220下方的第一驱动机构212;每个存纸工位211包括至少4个用以形成矩形堆纸区域2111的限位挡板2112和分别驱动相对的限位挡板2112靠近或远离以改变堆纸区域2111面积的驱动组件2113,以下以一组驱动组件2113为例介绍该驱动组件2113的具体结构。

具体的,驱动组件2113包括两端具有反向螺纹的丝杆2114,丝杆2114上的反向螺纹分别与相对的两个限位挡板2112螺纹连接。

存纸工位211包括两个在空间上垂直设置的驱动组件2113,运动板214上表面具有相互垂直的凹槽2115,两组驱动组件2113的丝杆2114的两端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在运动板214上,丝杆2114的两端或一端伸出该凹槽2115并固定有拧动部2116。

参加图4和图5,多工位底座210还包括在运动板214转动停止后用以对运动板214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219,定位组件219有两组,且用于分别卡接运动板214相对的两侧,定位组件219包括滑动连接于固定底板213的限位卡指2191和固定于固定底板213的驱动限位卡指2191靠近或远离运动板214的第三气缸2192。限位卡指2191靠近运动板214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2193,两组定位组件219中的限位卡指2191上的倾斜面2193相对设置,且两组倾斜面2193形成逐渐缩小的导向对中单元。

参见图6,第一驱动机构212包括固定于运动板214底部的第一皮带轮216,第一皮带轮216与运动板214的旋转中心同心设置,第一驱动机构212还包括固定于固定底板213的第二伺服电机217和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17和第一皮带轮216的皮带轮组218。

工作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12驱动多工位底座210运动以使存纸工位211可以分别运动到吸纸机构220下方;由于多工位底座210运动容易导致堆放在存纸工位211上的纸产生偏移,通过设置由限位挡板2112组成的堆纸区域2111,待吸取的纸堆放在堆纸区域2111内,通过限位挡板2112的限位防止由于多工位底座210运动导致堆放在存纸工位211上的纸产生偏移;进一步,丝杆2114通过两端的反向螺纹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挡板2112螺纹连接以驱动该两个限位挡板2112靠近或远离,从而可以改变堆纸区域2111大小,可以放置多种大小规格的纸。运动板214转动连接于固定底板213上,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使多个存纸工位211分别运动到吸纸机构220下方。

通过定位组件219在运动板214转动停止后用以对运动板214进行定位,使运动板214停止后更加稳定,防止在吸纸过程中运动板214产生转动。

定位组件219至少有两组,分别卡接在运动板214的两侧,该定位组件219包括了限位卡指2191和驱动该限位卡指2191对运动板214进行限位的气缸,通过设置两组倾斜面2193,两组定位组件219中的限位卡指2191上的倾斜面2193相对设置,且两组倾斜面2193形成逐渐缩小的导向对中单元,这样在运动板214转动出现小偏差后,通过两组倾斜面2193对运动板214进行位置矫正,使运动板214转动到设计的准确中间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