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抓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7228发布日期:2018-08-21 18:3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抓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领域大都实现了智能化,因此对于抓取器的应用与日俱增,在工业上,小零件在清洗、摆放过程中目前主要靠人工抓取,除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许多化学清洗液释放出的有毒气体还会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在仓储、仓库管理场所,靠人工抓取小物件效率低、容易出错;在食品、医药制造、发放行业,目前主要靠人手拿镊子抓取,操作员近距离操作,容易带来二次污染,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智能抓取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抓取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且效率低的缺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抓取器,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侧壁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箱内部的底端通过螺栓与伺服马达底端的两侧螺纹连接,所述控制箱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抓具支架,所述抓具支架底部的两端均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抓钩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抓钩的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轴与蜗杆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蜗杆外壁设有的外螺纹与通孔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通孔的两侧均设有红外测距摄像头,所述红外测距摄像头与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控制箱内部的底端与伺服马达的连接处粘接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内部设有减震弹簧和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与圆孔的连接处设有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抓钩由食品级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PLC、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和控制箱,所述PLC、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均安装于控制箱的内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PLC电性连接,所述PLC通过控制电路与信号发射器、红外测距摄像头和伺服马达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控制箱内的接收终端信号连接,所述PLC通过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智能抓取器,通过设有的红外测距摄像头观察和判断被夹取物体的位置,通过将程序录入控制模块的PLC内,通过控制模块运行程序,通过设有的伺服马达进行执行程序运行,通过设有的蜗杆经伺服马达带动,通过蜗杆的外螺纹和滑杆的内螺纹配合,使得蜗杆转动同时带动滑杆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通过设有的转轴可以使得抓钩的一端可以转动,通过设有的滑杆作竖直方向的位移可以使得抓钩分开和闭合,从而达到夹取和放下被夹物件的功能,同时控制模块可以精准的抓钩开合、闭合的位置和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抓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抓取器的局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抓取器的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抓取器的减震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抓钩;2-滑杆;3-蜗杆;4-抓具支架;5-控制箱;6-控制模块;7-伺服马达;8-红外测距摄像头;9-螺栓;10-销孔;11-转轴;12-圆孔;13-减震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抓取器,包括控制箱5,控制箱5的内侧壁安装有控制模块6,控制箱5内部的底端通过螺栓9与伺服马达7底端的两侧螺纹连接,控制箱5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抓具支架4,抓具支架4底部的两端均设有销孔10,销孔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一端与抓钩1的顶端转动连接,抓钩1的中部开设有圆孔12,圆孔12的内部穿插连接有滑杆2,滑杆2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内螺纹,伺服马达7的输出轴与蜗杆3的顶端传动连接,蜗杆3外壁设有的外螺纹与通孔的内螺纹螺纹连接,通孔的两侧均设有红外测距摄像头8,红外测距摄像头8与滑杆2固定连接。

其中,控制箱5内部的底端与伺服马达7的连接处粘接有减震层13,所述减震层13的内部设有减震弹簧和橡胶垫,起到减小伺服马达7运转时带来的震动的作用。

其中,滑杆2与圆孔12的连接处设有垫圈,垫圈起到保护抓钩1的作用。

其中,抓钩1由食品级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同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其中,控制模块包括有PLC、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和控制箱,所述PLC、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均安装于控制箱的内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PLC电性连接,所述PLC通过控制电路与信号发射器、红外测距摄像头和伺服马达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控制箱内的接收终端信号连接,所述PLC通过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抓取器,具体时工作时,先将程序输入至控制模块6的PLC内,打开开关,红外测距摄像头8进行观察底端被夹物体是否在抓取范围内,如若目标物体不在抓取范围内,PLC会发出找寻指令,数据输出给抓取器,使得抓取器在设定的范围内移动并搜寻目标物体;当确认目标在抓取范围内时,PLC会下达抓取指令,伺服马达7带动蜗杆3转动到预设角度,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使得滑杆2向下滑行,带动抓钩1闭合到设定位置,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待抓取器抬起、移动到指定位置后,PLC命令伺服马达7反向转动,此时蜗杆3带动滑杆2向上滑行,抓钩1张开,释放目标物体,完成目标物体的抓取和放到预定位置的动作。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