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086发布日期:2018-09-14 23:43阅读:1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卷机。



背景技术:

打卷机又名验布机,是服装行业生产前对棉、毛、麻、丝绸、化纤等特大幅面、双幅和单幅布进行检测的一套必备的专用设备。验布机自动完成记长和卷装整理工作,带有电子检疵装置,由计算机统计分析,协助验布操作并且打印输出;其中验布机内带有验布板,验布板内带有发光灯,布料从验布板上经过时,操作人员根据布料表面的透光度即可检测布料表面的瑕疵。

目前,公告号为CN205205536U,公告日为2016年5月4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验布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若干传动辊,机架出布一侧设有定位架,定位架上对称设有两块限位板,限位板面朝布料的另一面通过和限位板相互垂直的横杆和卡槽相互连接,卡槽和定位架形状配合并且过盈连接。

该种验布机利用两块限位板分别设置在布料的两端,从而限定布料在传动辊上的位置;但是布料在机架上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布料表面有许多的毛絮,故布料在传输的过程中,毛絮可能会因为布料的运动而飞散到空气中,此时这些飞散在空气中的毛絮就有可能被操作人员吸入肺中,从而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卷机,能够减小毛絮飞散到空气中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打卷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内的验布板、位于机架的一侧且用于放置待打卷布料的载料车、位于机架远离载料车的一侧且用于打卷布料的传动辊,所述机架上且位于载料车的一侧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布料两侧的吸尘罩,所述吸尘罩内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抵触在布料上的刷毛,所述吸尘罩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板沿着布料的宽度方向做来回往复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布料从载料车内传输至机架上时,布料首先会经过支架,其中利用支架上的两个吸尘罩,且两个吸尘罩分别位于布料的两侧;同时利用驱动件驱动连接板沿着布料的宽度方向来回移动,此时连接板即可带动抵触在布料上的刷毛,使得刷毛在布料上进行来回的移动,随后布料上的毛絮即可在刷毛的作用下从布料表面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毛絮即可被吸尘罩吸收,最终即可减小毛絮飞散到空气中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滑块用于固定在连接板上的无杆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无杆气缸带动滑块来回移动,从而利用滑块带动连接板进行来回移动,最终即可带动刷毛对布料表面的毛絮进行清理;其中相比于普通的气缸而言,无杆气缸即可节省吸尘罩内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吸尘罩的周侧均设置有用于抵触在布料上的海绵垫。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吸尘罩利用周侧的海绵垫抵触在布料上,由于海绵垫本身比较柔软,故可以减小对布料表面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海绵垫对两个吸尘罩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减小毛絮从两个吸尘罩之间的间隙内泄漏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吸尘罩远离载料车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扩幅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刷毛对布料的表面会进行来回的清理,此时刷毛与布料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而这些摩擦力就有可能使得布料表面发生褶皱,从而影响布料后续在验布板上的检验;此时利用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扩幅辊,随着扩幅辊的转动,褶皱的布料即可展开,从而得到平坦的布料,最终即可有利于布料在验布板上的检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罩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抵触在布料侧边上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吸尘罩两端设置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即可对布料在吸尘罩内的位置进行限定,减小布料移出吸尘罩的可能性,保证吸尘罩对整块布料的吸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且位于传动辊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打卷完毕的布料的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高度与传动辊的高度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传动辊上的布料打卷完毕后,操作人员即可推动传动辊上的布料,由于放置台的高度与传动辊的高度平齐,故布料即可被推动至放置台上,随后操作人员即可马上打卷下一个布料,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打卷布料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台的中部开设有取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操作人员需要将布料搬移到其他位置处存放时,利用放置台中部开设的取料口,操作人员从取料口的位置处将布料扛在肩上,即可实现快速的对布料进行搬运,从而进一步提高打卷布料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台上开设有呈V字形且供打卷完毕的布料放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放置台上开设的限位槽,且限位槽呈V字形,当操作人员将布料推动到放置台上后,布料即可滚落到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即可对布料在放置台上的位置进行限定,减小布料从放置台上滚落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布料从载料车内传输至机架上时,布料首先会经过支架,其中利用支架上的两个吸尘罩,且两个吸尘罩分别位于布料的两侧;同时利用无杆气缸驱动连接板沿着布料的宽度方向来回移动,此时连接板即可带动抵触在布料上的刷毛,使得刷毛在布料上进行来回的移动,随后布料上的毛絮即可在刷毛的作用下从布料表面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毛絮即可被吸尘罩吸收,最终即可减小毛絮飞散到空气中的可能性;

2.由于刷毛对布料的表面会进行来回的清理,此时刷毛与布料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而这些摩擦力就有可能使得布料表面发生褶皱,从而影响布料后续在验布板上的检验;此时利用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扩幅辊,随着扩幅辊的转动,褶皱的布料即可展开,从而得到平坦的布料,最终即可有利于布料在验布板上的检验;

3.当传动辊上的布料打卷完毕后,操作人员即可推动传动辊上的布料,由于放置台的高度与传动辊的高度平齐,故布料即可被推动至放置台上,且滚落入限位槽内,随后操作人员即可马上打卷下一个布料,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打卷布料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吸尘罩、连接板、刷毛、驱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2、验布板;3、载料车;4、传动辊;5、支架;51、扩幅辊;52、传输辊;6、吸尘罩;61、连接板;62、刷毛;63、海绵垫;64、限位板;65、抽风机;7、驱动件;8、放置台;81、取料口;82、限位槽;9、布料;10、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打卷机,参照图1,该种打卷机包括机架1,机架1内安装有验布板2,验布板2内连接有发光灯,布料9从验布板2上经过时,操作人员根据布料9表面的透光度即可检测布料9表面的瑕疵;其中机架1一侧的地面上放置有载料车3,载料车3内放置有待打卷的布料9;同时机架1远离载料车3的一侧连接有两个传动辊4,传动辊4用于打卷布料9;布料9首先从载料车3内传输出来,随后经过机架1内的验布板2检验,最终就会被传动辊4打卷起来。

参照图1,机架1上且位于传动辊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放置台8,放置台8用于放置打卷完毕的布料9;其中放置台8的高度与传动辊4的高度平齐,且放置台8的中部开设有取料口81,操作人员从取料口81的位置处将布料9扛在肩上,即可实现快速的对布料9进行搬运。

参照图1,放置台8上开设有呈V字形的限位槽82,限位槽82供布料9放入,且限位槽82的延伸方向与放置台8的延伸方向平行;当操作人员将布料9推动到放置台8上后,布料9即可滚落到限位槽82内,通过限位槽82即可对布料9在放置台8上的位置进行限定,减小布料9从放置台8上滚落的可能性。

参照图1,机架1上且位于载料车3的一侧焊接有支架5,支架5上连接有用于传输布料9的多根传输辊52,其中支架5上且位于多根传输辊52之间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吸尘罩6,且两个吸尘罩6分别位于布料9的两侧,同时吸尘罩6与抽风机65相连,通过抽风机65吸风后,吸尘罩6即可对布料9上的毛絮进行吸收。

参照图2,吸尘罩6内设置有连接板61,且连接板61上粘结有多根用于抵触在布料9上的刷毛62;同时吸尘罩6内还设置有驱动件7,驱动件7用于驱动连接板61沿着布料9的宽度方向做来回往复移动,其中驱动件7为无杆气缸,且无杆气缸上的滑块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61上,同时无杆气缸为一种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通过无杠气缸带动滑块来回移动即可带动连接板61进行来回移动。

参照图3,两个吸尘罩6的周侧均粘结有海绵垫63,两个吸尘罩6上的海绵垫63用于分别抵触在布料9的两侧外壁上;其中吸尘罩6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板64,且限位板64用于抵触在布料9的侧边上。

参照图1,支架5上且位于吸尘罩6远离载料车3的一侧连接有扩幅辊51,且支架5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用于驱动扩幅辊51转动的减速电机10;其中扩幅辊51为一种现有技术,扩幅辊51的两端具有反向的螺纹,减速电机10带动扩幅辊51转动后,扩幅辊51即可展开褶皱的布料9。

原理:当布料9从载料车3内传输至机架1上时,布料9首先会经过支架5,其中利用支架5上的两个吸尘罩6,且两个吸尘罩6分别位于布料9的两侧;同时利用无杆气缸驱动连接板61沿着布料9的宽度方向来回移动,此时连接板61即可带动抵触在布料9上的刷毛62,使得刷毛62在布料9上进行来回的移动,随后布料9上的毛絮即可在刷毛62的作用下从布料9表面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毛絮即可被吸尘罩6吸收,最终即可减小毛絮飞散到空气中的可能性。

当传动辊4上的布料9打卷完毕后,操作人员即可推动传动辊4上的布料9,由于放置台8的高度与传动辊4的高度平齐,故布料9即可被推动至放置台8上,且滚落入限位槽82内,随后操作人员即可马上打卷下一个布料9,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打卷布料9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