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仓入料布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724发布日期:2018-11-07 23:1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仓入料布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料仓入料布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饲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当需要在粉碎、配料以及成品打包等阶段之间进行存储转运时,需要将饲料暂存于料仓中。在对料仓进行填料作业时,饲料在料仓中经堆积挤压后,即料仓的内壁与饲料之间产生挤压作用,产生饲料结拱不落料的问题,导致出料效率降低。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72693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鱼饵饲料料仓,包括有钢板仓壁,钢板仓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饲料经由进料口进入并存储于钢板仓壁内,且钢板仓壁包括有三个料仓段H1、料仓段H2以及料仓段H3,料仓段H1为垂直段仓壁,料仓段H2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外扩大的段仓壁,料仓段H3为出口是圆形的漏斗状出料段仓壁。当饲料落入钢板仓壁内时,饲料沿料仓段H1向下滑落,料仓段H2的仓内壁不会与饲料发生摩擦作用,则饲料可以顺利滑落。当料仓段H1结拱时,料仓段H1下方为空仓区域,即料仓段H2和H3内的饲料已顺利出料,并在料仓段H1内的饲料的自重以及进料口进料的冲击作用下,料仓段H1内的饲料可以顺利实现出料。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饲料从进料口滑入钢板仓壁内并不规则堆积于三个料仓段内,饲料会堆积形成饲料堆,饲料堆顶部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向四周滑落并逐渐向上填充满三个料仓段。但是,当料仓的填料作业完成时,料仓内的饲料形成中间凸起四周凹陷的锥型结构,导致饲料在料仓内分布不均匀,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仓入料布料机构,通过在进料口的下方设置导料板组件,从而达到均匀铺设饲料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料仓入料布料机构,包括有用于引导饲料向四周滑落的导料板组件以及用于安装导料板组件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进料口的内仓壁相连接,所述导料板组件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并设置于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导料板组件上开设有下料口,且所述下料口设置于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导料板组件包括有若干导料板,且所述导料板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饲料从进料口落入料仓内时,部分饲料落于导料板组件上,沿导料板向四周滑落并落至料仓底部。饲料经由导料板向料仓内的四周边沿输送并均匀存储于仓内,相较于未改进前的料仓内的饲料堆积形成的锥形结构而言,料仓内的饲料铺设更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板与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导料板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调节底座以及竖直连接于调节底座与导料板之间的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导料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滑动支撑件以调节支撑件的水平位置,即实现调节导料板的水平位置,进而达到改变饲料的散落范围的目的,可以适配不同大小空间的料仓,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底座包括有若干与地面平行设置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水平位置调节槽,所述支撑件的端部与水平位置调节槽滑动配合,且所述支撑件的端部与水平位置调节槽之间通过螺栓穿设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的下端与水平位置调节槽滑动配合,从而实现导料板的调节作业,并通过螺栓穿设锁定支撑件,即完成导料板的锁定作业。调节锁定方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易于实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锁定孔,且所述第一锁定孔与水平位置调节槽之间通过螺栓穿设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根据料仓的实际高度选择不同的第一锁定孔与水平位置调节槽穿设锁定,既实现了支撑件与调节底座的锁定,又达到了调节导料板的安装架设高度的目的。导料板组件的架设高度与料仓的内仓高度相适配,从而达到提高饲料堆放高度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腰型槽,所述腰型槽通过螺栓穿设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旋转支撑件至指定位置,并通过螺栓锁定,从而实现对导料板组件导料范围的精度调节。上述调节方式与滑动调节方式相结合,有利于将饲料导向料仓的四周,即进一步达到提高料仓布料均匀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底座包括有用于连接调节板和安装支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有平行于地面设置的并用于固定安装板的水平连接板,所述水平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中心位置调节槽,且所述安装板与中心位置调节槽之间通过螺栓穿设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改变中心位置调节槽与安装板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螺栓穿设锁定两者,完成导料板组件的中心调节作业。导料板组件的中心调节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得导料板组件的下料口与料仓的进料口相对正,以补正安装支架与料仓的内壁相连接时所产生的安装误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操作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开设有插接槽,若干所述调节板构成交叉结构,且所述交叉结构与插接槽插接配合,且相邻所述调节板之间构成的夹角与安装板夹设抵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多个安装板构成的交叉结构与插接槽插接配合固定,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实施;且当交叉结构与插接槽插接配合后,安装板两侧的调节板与安装板夹持抵接配合,从而达到进一步稳固调节底座的作用,进而达到提高导料板组件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两侧的调节板关于安装板对称设置,所述交叉结构为中心对称交叉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多个安装板共同构成的中心对称交叉结构插接于插接槽处,则安装板两侧的调节板对成分布,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提高布料机构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连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一端与水平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另一端水平设置有垫板,且所述垫板与进料口的内仓壁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板组件架设于水平连接板上,而水平连接板通过两端的竖直连接板与料仓的内壁相连接,从而完成布料机构的安装架设作业。竖直连接板的上端通过垫板与料仓的内壁相连接,垫板作为安装板起到扩大接触面积的作用,使用者通过螺栓穿设垫板与料仓内壁或者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垫板与料仓内壁,从而实现安装支架与料仓内壁的连接作业的同时提高布料机构的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连接板的截面为L型截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连接板的截面设置为L型截面,即达到降低竖直连接板的重量的目的,既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安装或拆卸作业,同时又起到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饲料落于导料板组件上并沿导料板向四周滑落并落至料仓底部,即料仓内的饲料形成中部和四周凸起,中部与四周之间凹陷的波浪结构,相较于未改进前的料仓内的饲料堆积形成的锥形结构而言,料仓内的饲料铺设更为均匀,进而达到提高料仓的空间利用率的目的;

其二:使用者可通过支撑件与水平位置调节槽的滑动配合以及第一锁定孔与水平位置调节槽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导料板组件的导料范围和适配高度的调节,以便于适配不同的料仓,具有较好的适配性和实用性;

其三:使用者可通过支撑件与水平位置调节槽的滑动配合以及腰型槽与第一锁定孔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导料板组件导料范围的精度调节作业,有利于将饲料充分导向料仓的四周,即进一步达到提高料仓布料均匀性的目的;

其四:导料板组件的中心调节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得导料板组件的下料口与料仓的进料口相对正,以补正安装支架与料仓的内壁相连接时所产生的安装误差,以提高导料板组件的导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展示料仓与入料布料机构之间的连接位置关系的剖示图;

图2是料仓入料布料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主要用于展示调节底座与导料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主要用于展示安装支架与安装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展示导料板经由滑动调节后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6是用于展示导料板经由滑动调节和转动调节后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料板组件;11、导料板;2、安装支架;21、水平连接板;211、中心位置调节槽;22、竖直连接板;23、垫板;3、进料口;4、下料口;5、调节组件;51、调节底座;511、调节板;512、水平位置调节槽;52、支撑件;521、第一锁定孔;522、腰型槽;6、安装板;61、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料仓入料布料机构,其设置于料仓内,且料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投料的进料口3,则料仓入料布料机构设置于进料口3的下方。结合图2所示,料仓入料布料机构包括有用于引导饲料向料仓四周滑落的导料板组件1以及用于安装导料板组件1的安装支架2,且导料板组件1通过安装支架2固定于进料口3的内仓壁处,导料板组件1正对进料口3设置。导料板组件1上开设有下料口4,当饲料从进料口3落入料仓内时,一部分饲料通过下料口4直接落至料仓底部;另一部分饲料落于导料板组件1上并向四周滑落,以使料仓内的饲料铺设更为均匀,从而达到提高料仓的空间利用率的目的。

因不同料仓的容积和高度存在差异,则为了使料仓入料布料机构能更好的适配不同规格的料仓,如图2所示,上述导料板组件1包括有分体设置的四块导料板11,导料板11均倾斜向下设置并拼接构成完整的导料板组件1。由导料板11构成的导料板组件1的顶端形成有开口,此开口即为上述下料口4,结合图3所示,导料板11与安装支架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导料板11位置的调节组件5。使用者可通过调节组件5改变导料板11的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料仓。

为了达到调节导料板11水平位置的目的,如图3所示,上述调节组件5包括有水平设置于安装支架2上的调节底座51以及竖直连接于调节底座51与四块导料板11之间的四支撑件52,支撑件52为板件,且支撑件52的上端与相对应的导料板11的内壁固定连接,而支撑件52的下端与调节底座51滑动配合,则使用者可通过改变支撑件52与调节底座51的水平相对位置,达到改变下落饲料的铺设范围的目的,进而达到适配不同容积的料仓的目的。

如图3所示,上述调节底座51为十字交叉对称结构,即调节底座51沿其中心轴线向四周延伸形成有四块垂直于地面设置的调节板511,调节板51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水平位置调节槽512,且支撑件52的端部与水平位置调节槽512之间通过螺栓穿设锁定,既实现了支撑件52与调节底座51的滑动配合,又实现了两者锁定作业。

为了达到调节导料板11竖直位置的目的,如图3所示,上述支撑件52沿其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三第一锁定孔521,且每个第一锁定孔521与水平位置调节槽512之间均可穿设螺栓,以锁定调节板511与支撑件52。使用者可通过改变支撑件52与调节底座51的竖直相对位置,达到改变导料板组件1的架设高度的目的,进而达到适配不同高度的料仓的目的。

为了实现针对调节导料板11的导料范围的精度调节作业,如图3所示,上述支撑件52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三个腰型槽522,且腰型槽522与第一锁定孔52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锁定孔521与水平位置调节槽512之间通过螺栓穿设锁定,腰型槽522与水平位置调节槽512之间通过螺栓穿设锁定,则使用者可松开螺栓并转动导料板11,以改变导料板11的倾斜角度,从而达到进一步调节下落饲料的覆盖范围的目的,即导料范围的精度调节作业。

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述安装支架2包括有用于架设调节底座51的水平连接板21以及设置于水平连接板21两端的竖直连接板22,且两竖直连接板22的下端均与相对应的水平连接板21的端部焊接固定(也可采用螺栓穿设的方式固定);而两竖直连接板22的上端均水平焊接固定有垫板23,垫板23与进料口3的内仓壁焊接固定(也可采用螺栓穿设的方式固定),从而完成导料板组件1的安装固定作业。

如图4所示,上述竖直连接板22的截面为L型截面,即将竖直连接板22设置为L型板件,既实现了导料板组件1的安装固定,又达到了减轻料仓入料布料机构的总重量的目的,以便于施工人员安装或拆卸作业,同时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在实现调节底座51与水平连接板21的连接稳定的前提下,提高安装作业的便利性的目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述调节底座51与水平连接板21之间连接有的安装板6,安装板6的上端竖直开设有插接槽61,由调节板511构成的中心对称交叉结构与插接槽61插接配合,且相邻调节板511之间构成的夹角与安装板6夹设抵接配合。

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述水平连接板2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中心位置调节槽211,且安装板6与中心位置调节槽211之间通过螺栓穿设锁定,以便于使用者根据料仓的实际情况以及安装支架2的安装情况调整导料板组件1的中心轴线的相对位置,从而达到使下料口4与进料口3相对正的目的。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料仓入料布料机构的安装作业动作流程:

先将水平连接板21和两竖直连接板22连接固定组成完整的安装支架2,再通过两垫板23使竖直连接板22与进料口3的内仓壁连接固定,从而完成安装支架2的固定作业;然后通过螺栓穿设安装板6和中心位置调节槽211,并将调节底座51插接于插接槽61内固定,再通过螺栓分别穿设第一锁定孔521和水平位置调节槽512、腰型槽522和水平位置调节槽512,从而完成料仓入料布料机构的初步安装作业;

料仓入料布料机构的调节作业动作流程按下述步骤进行:

1)中心位置调节作业:使用者通过目测确定下料口4的预设位置,并通过螺栓穿设锁定中心位置调节槽211与安装板6,再进行饲料填仓模拟试验,反复调整下料口4的位置,直至下料口4与进料口3相对正为止;

2)水平位置调节作业:使用者再通过目测确定支撑件52与调节板511的初始水平相对位置,并通过螺栓穿设锁定水平位置调节槽512与支撑件52,再进行饲料填仓模拟试验,反复调整支撑件52的位置,直至沿导料板11向四周滑落的饲料的覆盖范围达到预想范围时为止,即沿导料板11向四周滑落的饲料的覆盖范围与料仓的容积相适配,并通过转动导料板11,以达到进一步精度调节导料范围的目的;(对照图2、图5和图6所示);

3)竖直位置调节作业:使用者最后通过目测确定支撑件52与调节板511的竖直相对位置,并通过螺栓穿设锁定水平位置调节槽512与第一锁定孔521、水平位置调节槽512与腰型槽522,以使导料板11的架设高度与料仓的内仓高度相适配并获得合适的导料范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